因此,在我看来,如同别的很多博物学家所考虑的那样,各个物种只形成于一个地区,以后,在以往和如今的条件下依赖其迁移和生活所认可的力量,再自那个地区迁移出去,这是最有可能的一种看法。在很多情形下,我们无疑无法解释同一物种如何能够从此地迁到彼地。然而在最近地质时代确实产生过的地理及气候的改变,会使相当多物种的以前的连续分布变得不连续了。因此我们一定要研究,分布的连续性的例外是不是有这么多,并且是不是有这么严重的性质,使得我们必须抛弃从一般考察而言是可能的那一观点--也就是诸物种都是形成于同一地区,并且尽量地迁出那里。
    如讨论目前居住在相隔极远的地方的同一物种的全部例外情况,确实是很麻烦,我也从来不敢说能够给很多例子作出什么解释。然而,谈过几句引言之后,我必须对那些小部分最明显的情形,提出探讨;也就是,首先,有关生活在相隔极远的山顶上及在北极与南极距离极远的地方的同一物种的问题;其次,有关淡水生物的广泛分布(在下章探讨)的问题;再次,有关相同的陆栖物种出现在被数百英里大海分隔开的岛屿及与它相离最近的陆地上的问题。倘若同一物种在世界上相隔极远且孤立的地方生活这个事实,可以通过很多事例中按照每个物种系由一个单一的产地迁移去的观点得以解释,那么,考虑到我们不清楚以前气候的和地理的改变和种种临时的传输方式,我觉得相信单一产地是规律,是最为稳妥的了。
    当探讨这个问题之时,我们应当同时研究对我们同样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同属中的很多物种(根据我们的学说肯定都传自于同一祖先),能不能从一个地方开始迁移,并且在迁移时产生变异。如果在同一地方生活的大部分物种和别的地方的物种虽紧密相似却又不完全一样,倘若能够证明它们从此地迁移到彼地或许是在以前的某一时代发生过,则我们的一般观点便会越发牢固了;原因是根据伴随着变异的生物起源原理,这种现象的解释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凸起的和产生于相隔陆地几百英里的地方的一个火山岛伴随时间的流逝,也许会从陆地接受小部分的生物,而其后代尽管已经发生改变了,但因为遗传仍旧会与陆地上的生物有关联,这种性质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而且就像我们往后还要说到的,是无法用独立创造的理论来解说的。某一个地方的物种与另一个地方的物种相关联的看法,与华莱士先生的观点并无多大差异。他断言,“诸物种的形成,在空间与时间上和以往存在的紧密相似的物种都是一致的”。现在已清楚知道,他把此种一致的原因归为与变异伴随的进化。
    创造的中心是单独一个的还是多个的问题,不同于另一个相似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即同种的一切个体是不是传自于同一配偶、或某个雌雄同体的个体,或者与一些作者所假想的一样,传自于很多一起创造出来的个体。对于根本不杂交的生物,倘若有的话,各物种必定是传自于连续变异了的变种,这些变种曾经彼此排挤,不过绝对不混同于同种的其余个体或变种;因此,在变异的每一个连续阶段,相同类型的任何个体都是传自于单一亲体。然而在一般情况中,也就是有关每次繁衍后代时习惯上必须进行交配的和偶尔杂交的任何生物,相同地方的同种的个体,会由于彼此杂交而基本上维持一致;很多个体会一起改变,而且在每一阶段变异的量不会都是单单传自于单一亲体。列举一个实际的事例来阐明,英国的赛马同别的任何马的品种都不一样,但是其不同点与优越性并非只传自于哪一对亲体,而是因为在每一世代中对于很多个体不断地进行了细致的挑选与训练。
    上面我挑出了三类情况,作为“创造的单一中心”学说的最大难题,在探讨这些以前,我一定要附带说一下分散的方式。
    散布的方式
    莱尔爵士和其他作者曾已很好地探讨过这个问题,在这儿我仅仅只举出几个比较重要的事实和一些最简单的摘录。气候变化对迁徙一定有过极其强烈的影响。某个地方,目前因为气候的性质无法让某些生物所经过,可是在以前气候不相同的时候,也许曾经是迁徙的大路。目前将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稍微详细的探讨。陆地的水平变化曾经肯定也有过重要的影响,例如,某条狭窄的地峡现在把两种海栖动物群就此隔开了;倘若这条地峡被水给淹没了,又或是以前曾沉没过,则这两种动物群就会混合,或者从前就已经混合过。目前的海洋所在的区域,在远古时代或有陆地接连了岛屿、甚至可能接连诸大陆,所以,陆栖生物就能从这个地方跑到那个地方去。陆地水平的巨大变化,在现今生物的存在时期也曾有发生,这一点地质学者从未争辩过。福布斯认为,大西洋的所有岛屿,在最近的过去肯定也曾与欧洲或非洲相连,而且欧洲同样也与美洲相接连。
    另外一些作者们就这般假想诸海洋都有过陆路可通,并且几乎每一个岛屿与某一大陆都被连接。假如福布斯的论点是确凿可信的话,则应当承认,在最近的过去基本上所有的岛屿都是与某一大陆相连接的,这一观点就能果断迅速地解决同一物种分布于相距甚远的地点的问题,并消除了很多难点;可是据我所能判断的而言,我们不允许去承认在现在物种存在的时期以前有过如此这般巨大的地理变化。就我而言,我们确实有丰富的证据来证明陆地水平或海洋水平的巨大变动;可是并无证据能证明我们的诸大陆的位置与范围曾经有过这样如此重大的变化,以致它们在近代彼此相连接,且与若干中介的海洋岛相连接。我直白地承认曾经有过许多岛屿现在沉入海里了,这些岛屿曾经可能作为植物和动物迁徙时的歇脚地点的。在珊瑚产生的海里就有这种下陷的岛屿,如今在它们之上有珊瑚环,即环礁的标志。
    未来总有一天诸物种曾是产生于单一的产地的将被承认,在充分承认了该点之时,而且随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在了解到关于分布的方法的某些实情时,我们即可稳妥地推测之前陆地的范围了。但我不认为在未来可以证明今日非常隔离的许多大陆在近代曾是连接起来的,或者基本上是连接起来的,而且是与许多现存的海洋岛相连接的。
    一些有关分布的事实--比如几乎在每个大陆两边的海栖动物群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某些陆地的以至于海洋的第三纪生物和此处现存生物的亲近关系--栖息在岛上的哺乳动物与大陆上的哺乳动物的相似度,一部分决定于中介的海洋深度(以后还要谈到)--此类以及其他如此这般的事实都与之近代曾经有巨大的地理变化发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而这种说法对于福布斯所提出的并为其追随者所赞同并承认的观点是必要的。同样的,海洋岛生物的性质以及相对的比例也与海洋岛以前曾经与大陆相连接这一观点相对立,况且这类岛屿几乎差不多都有火山的成分,因而也无法支持它们都是大陆沉没后遗留物的这一说法--假如它们原来作为大陆上的山脉而存在的话,那么,最少有些岛会类似于其他的山峰一样是由花岗岩、变质片岩、古代的化石岩以及另外的岩石所构成,而并不是仅由火山物质叠积而成。
    现在我不得不对什么叫做意外的方式来讲几句,其实称它为偶然的分布方法更准确些。在这里我仅谈植物。植物学的著作中往往会提及到,说此种或彼种植物不适宜于广泛传播;可是,对于越过海洋的难易可以说差不多是不清楚的。在伯克利先生帮助我做了几种试验前,甚至有关种子对海水的损伤作用终归有多大的抵抗力也不清楚。我惊讶地看到在87种的种子中有64种浸过28日后依旧能发芽,而且有少数浸过137天后还能成活。引人入胜的是,有些目所遭受的损害远远超出于其他目,曾对九种“英果植物”做过试验,除一种以外都无法很好地抵御盐水;属于近似目的田基麻科和花葱科的七个物种被浸泡过一个月后便都死了,鉴于方便,我侧重试验了没有蒴或果肉的小种子;由于这些种子在几天之后都沉下去了,因此不管其是否会受海水的损害,都没有办法漂浮过宽广的海面的。之后我对某些较大的果实和蒴等做了实验,在这之中的某些能漂浮很长时间。大家都知道,新鲜的木材与干燥的木材的浮力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并且我看到带有蒴或果实的干植物或枝条常被大水冲入海中。
    所以,这种想法引领我把94种植物的带有成熟果实的茎和枝对之进行干燥,然后放入海水中,大多数都迅速地沉下去了,可是有些在新鲜时只能漂浮很短时间,干燥后却能漂浮长时间;比如,成熟的榛子立即就会沉底但干燥后却能漂浮90天,并且以后这些种子还可以发芽;带有成熟浆果的石刁柏可以漂浮23天,干燥后却可以漂浮85天,并且以后这些种子还可以发芽;苦爹菜成熟的种子两天就会沉下去,干燥后大概可以漂浮90天,并且以后还可以发芽,总计来说,在这94种干植物中,约有18种可以漂浮28天,并且在这18种中有些还可以漂浮更持久的时间。
    换句话来说,这87种种子中,有64种种子在浸水28天后依然可以发芽;而且在94个带有成熟果实的不同物种中(不完全相同于上述试验的物种),大约有18个可以漂浮28天;因此,假如从这些极不丰富的事实可以作出任何推论的话,我们则可下结论,在任何地方的100个种类植物的种子中,有14种种子大约可以漂浮28天,并且还能保持其发芽力。约翰斯顿的“地文图”上表明某些大西洋海流的平均速率一昼夜达到33英里(有些海流的速率一昼夜达到60英里),依照这种平均速度,某地的100个种类植物的种子中或许有14种种子漂过924英里的海面而到达其他地区,并且假如搁浅之后有向陆风把它吹到一个适宜的地点,也许还将发芽。
    在我的这些试验之后,马顿斯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只是方法更恰当些,因为种子被他放在了一个盒子中,种子在海上漂浮,因此它时而被浸湿,时而被暴露于空气中,类似于真的漂浮植物一样。他试验了98类种子,大部分都与我试验的不同;不过他所选用的是一些大果实和海边植物的种子;这或许能延长其漂浮时间而且能加强它们对于海水损害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带有果实的植物或枝条没有被他事先干燥:而干燥,正像我们曾经提到的,可以让某些植物漂浮时间更长久些。结果是,在98个相异种类植物的种子中,有18种类植物的种子漂浮了42天,并且以后还可以发芽,不过我并不怀疑在波浪中暴露的植物,与我们的试验中无激烈运动影响的相比,其漂浮的时间要短些,因而,或许可以更稳妥地假定,在某个植物区系的100个种类植物的种子中大概有10个种类植物的种子,在干燥以后,大约能漂过900英里宽的海面,并且之后还可以发芽。大果实一般比小果实漂浮得更长久,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实;因为有大种子或大果实的植物,按照康多尔的说法,在分布范围上,一般是受拘束的,它们很难通过任何其他方法来输送。

章节目录

物种起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英)达尔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英)达尔文并收藏物种起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