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侠客行(95)
许多文人学士纷纷撰文作诗,歌颂秦桧的功德,称为“圣相”。若是拿他来和前朝贤相相比,便认为不够,必须称之为“元圣”。秦桧“晚年残忍尤甚,数兴大狱,而又喜谀佞,不避形迹。”不论赞他如何如何伟大英明,他都毫不怕丑,坦然而受,视为当然。“凡一时献言者,非诵桧功德,则讦人语言,以中伤善类。欲有言者,恐触忌讳,畏言国事。”
“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其顽钝无耻者率为桧用,争以诬陷善类为功。其矫诬也,无罪可状,不过曰‘谤讪’、曰‘指斥’、曰‘立党沽名’、甚则曰‘有无君心’。”说人内心不尊敬皇帝,也算是罪状。
《续资治通鉴》中说秦桧“初见财用不足,密谕江浙监司暗增民税七八,故民力重困,饥死者众。又命察事卒数百游市间,闻言其奸恶者,即捕送大理狱杀之;上书言朝政者,例贬万里外。日使士人歌诵太平中兴之美。士人稍有政声名誉者,必斥逐之。”又说他“喜赃吏,恶廉士……贪墨无厌……故赃吏恣横,百姓愈困。”
善政有“道统”,恶政也有“道统”。
三十二
解洵妇
解洵前半段的遭遇,和“侠妇人”中的董国庆很相似。他也是宋朝的官吏,北方土地沦陷后,陷在金人占领区中,无法归乡,很是痛苦,后来得人介绍,娶了一妾。那妾带来了不少钱,解洵才有好日子过。有一年重阳日,他思念前妻,落下泪来。那妾很是同情,便替他筹划川资,一同南归。那妾很能干,一路上关卡盘查,水陆风波,都由她设法应付过去。
回到家后,解洵的哥哥解潜已因军功而做了将军,有势有钱。兄弟相见,十分欢喜。解潜送了四个婢女给弟弟。解洵喜新厌旧,宠爱四婢,疏远冷落了那妾。一天,解洵和妾饮酒,两人都有了醉意,言语冲突起来。那妾道:“当年你流落北方,有一餐没一餐的,如没有我,这时候早饿死了。今日一旦得志,便忘了从前恩义,那不是大丈夫之所为。”解洵大怒,三言两语,便出拳打去。那妾只是冷笑,也不还手。解洵仍不住乱打乱骂。
那妾站起身来,突然之间,灯烛齐熄,寒气逼人,四名婢女都吓得摔倒在地。过了良久,点起灯烛看时,见解洵死在地下,脑袋已遭割去。那妾却已不知去向。
解潜得报大惊,派了三千名官兵到处搜捕,始终不见下落。
这位女剑客,对丈夫是很好的,不过妒忌心很重,容不得丈夫移情别爱。解洵动手打人,忘恩负义,德行有亏。
解潜是南宋初年的好官,绍兴年间做荆南镇抚使,募人开垦荒田,成绩甚好,增加了大量粮食生产,是南宋垦荒屯田政策的创导者。他病重时,张九成去探望。解潜流泪说:“我生平立誓要和金贼战死于疆场之上,那知不能如愿。”说罢就死了。
张九成是南宋的忠义名臣,为人正直,毕生和秦桧作对。秦桧当权时,张九成被贬在南安,到秦桧死后才出来做官,后来追赠太师。他既和解潜交好,可见解潜也是忠义之士。
张九成是杭州人,绍兴壬子年状元。对策时论到刘豫(金人设立的傀儡皇帝)说:“臣观金人有必亡之势,中国有必兴之理。夫好战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刘豫背叛君亲,委身夷狄,黠雏经营,有同儿戏,何足虑哉?”这篇策论传到了汴梁,刘豫见了大恨,派刺客来行刺,但张九成不以为意,时人都佩服他的胆识。
这篇策论却也引起了一个可笑谣言。有一天高宗向群臣说:“有人从汴梁逃回来,说张九成在刘豫那里做官,真是奇怪。”一个臣子奏称:“张九成在盐官县(今浙江海宁)做官,离杭州不到一百里,两天前还刚有文书来。”原来张九成那篇策论痛骂刘豫,在汴梁传诵很广,有人一知半解,把刘豫和张九成两个名字拉在一起,以为张九成在刘豫手下做官。
张九成状元及第后,第二年娶马氏为继室。马氏是寡妇,生有个儿子,再嫁后孩子由祖母龚氏抚养。马氏嫁给张九成后过得两年逝世。张九成去会见龚氏,照料妻子和前夫所生的儿子。龚氏老太太逝世后,张九成替她作墓志,详细叙述马氏再嫁的事实,并不讳言。时人都佩服他的坦白和厚道。(见《画影》)他的作风和解洵刚好是两个极端。
三十三
角巾道人
浙江衢州人徐逢原,住在衢州峡山,少年时喜和方外人结交。有一个道士,名叫张淡道人,在他家中住,巾服萧然,只戴一顶青色角巾,穿一件夹道袍,并无内衣,虽在隆冬,也不加衣。每逢明月之夜,携铁笛至山间而吹,至天晓方止。
徐逢原学易经,有一次闭门推演大衍数,不得其法。张淡道人在隔室叫道:“秀才,这个你是不懂的,明天我教你罢。”第二天便教他轨析算步之术,凡是人的生死时日,以及用具、草木、禽兽的成坏寿夭,都能立刻推算出来,和后来的结果相对照,丝毫不差。
这道人最喜饮酒,时时入市竟日,必大醉方归,囊中所带的钱,刚好足够买醉,日子过得无挂无碍。人家都说他有烧铜成银之术。徐逢原要试他酒量到底如何,请了四个酒量极好之人来和他同饮,自早饮到晚,四人都醉倒了,张淡还是泰然自若,回到室中。有人好奇去偷看,只见他用脚勾住墙头,头下足上的倒挂在墙上,头发散在一只瓦盆之中,酒水从发尾滴沥而出,流入瓦盆。
道人有一幅牛图,将图挂在墙上,割了青草放在图下,过了半天去看时,青草往往已被牛吃完了,或者是吃了一大半,而图下有许多牛粪。
道人有一徒弟,是个头陀。有一次张淡道人将那幅牛图送了给他,又命他买火麻四十九斤,绞成大索,嘱咐道:“我将死了,死后勿用棺材殓葬,只用火麻绳将我尸身从头至脚的密密缠住,在罗汉寺寺后空地掘一个洞埋葬。每过七天,便掘开来瞧瞧。”头陀答应了。果然道人不久便死,头陀依照指示办事,过了七日,掘开来看,见道人的尸体面色红润。如此每过七日,就发掘一次,到四十九日后第七次掘开来时,穴中只余麻绳和一双破鞋,尸身已不见了。
徐逢原曾赠他一首诗,曰:“铁笛爱吹风月夜,夹衣能御雪霜天。伊予试问行年看,笑指松筠未是坚。”张淡道人用一匹绢来写了这首诗,笔力甚伟。(出洪迈《夷坚志》)
这张淡道人只不过是方士之类的人物,并不是什么剑客。
《剑侠传》中的故事,讲的是另一位“角巾道人”。京师人郭伦,元宵节带同家人出外观灯,回家时天已很夜了,经过一条小巷,逢到十余个不良少年,手臂相挽,大声唱歌而来,喧哗嘻笑,对妇女口出不逊言语,拦住了路,不让他们走过。郭伦见对方人多势众,无法抵抗,甚为窘迫。忽有一个身穿青衣、头戴角巾的道人过来,责备这批恶少说:“人家家眷夜归,你们怎可无礼?”众恶少大怒,说道:“我们自己喜欢开开玩笑,跟你这臭道士有什么相干?”大家冲上来要打他。一众妇女乘机避开,只有郭伦独自留下来要帮那道人打架。
那道人也发怒了,喝道:“你们真要打人吗?我今天来教训教训你们。”出手打去,对方全无抵抗之能。道人搏击恶少,就像殴打婴儿一般,片刻之间,打得众恶少或倒地不起,或叫痛逃走。道人拍拍手,慢慢走了。
郭伦忙追上去拜谢,说与先生素不相识,竟蒙救援,使妻妹得脱危难,不知如何报答才好。那道人说:“我本无心,偶然碰到不平的事,不能不出手。我于世间,一无所求,不求报答,只要能请我喝一场酒,能一醉便够了。”郭伦大喜,邀他回家,置酒痛饮。道人辞去,郭伦问:“先生去那里?”道人说:“我是剑侠,不是普通人也!”掷下酒杯,长揖出门,走得几步,耳中铿然有声,有一柄剑跳了出来,跌在地下。那道人骑在剑上,长剑飞起,带着道人腾空而去。
这故事与第二十九图“青巾者”有些相似。
“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其顽钝无耻者率为桧用,争以诬陷善类为功。其矫诬也,无罪可状,不过曰‘谤讪’、曰‘指斥’、曰‘立党沽名’、甚则曰‘有无君心’。”说人内心不尊敬皇帝,也算是罪状。
《续资治通鉴》中说秦桧“初见财用不足,密谕江浙监司暗增民税七八,故民力重困,饥死者众。又命察事卒数百游市间,闻言其奸恶者,即捕送大理狱杀之;上书言朝政者,例贬万里外。日使士人歌诵太平中兴之美。士人稍有政声名誉者,必斥逐之。”又说他“喜赃吏,恶廉士……贪墨无厌……故赃吏恣横,百姓愈困。”
善政有“道统”,恶政也有“道统”。
三十二
解洵妇
解洵前半段的遭遇,和“侠妇人”中的董国庆很相似。他也是宋朝的官吏,北方土地沦陷后,陷在金人占领区中,无法归乡,很是痛苦,后来得人介绍,娶了一妾。那妾带来了不少钱,解洵才有好日子过。有一年重阳日,他思念前妻,落下泪来。那妾很是同情,便替他筹划川资,一同南归。那妾很能干,一路上关卡盘查,水陆风波,都由她设法应付过去。
回到家后,解洵的哥哥解潜已因军功而做了将军,有势有钱。兄弟相见,十分欢喜。解潜送了四个婢女给弟弟。解洵喜新厌旧,宠爱四婢,疏远冷落了那妾。一天,解洵和妾饮酒,两人都有了醉意,言语冲突起来。那妾道:“当年你流落北方,有一餐没一餐的,如没有我,这时候早饿死了。今日一旦得志,便忘了从前恩义,那不是大丈夫之所为。”解洵大怒,三言两语,便出拳打去。那妾只是冷笑,也不还手。解洵仍不住乱打乱骂。
那妾站起身来,突然之间,灯烛齐熄,寒气逼人,四名婢女都吓得摔倒在地。过了良久,点起灯烛看时,见解洵死在地下,脑袋已遭割去。那妾却已不知去向。
解潜得报大惊,派了三千名官兵到处搜捕,始终不见下落。
这位女剑客,对丈夫是很好的,不过妒忌心很重,容不得丈夫移情别爱。解洵动手打人,忘恩负义,德行有亏。
解潜是南宋初年的好官,绍兴年间做荆南镇抚使,募人开垦荒田,成绩甚好,增加了大量粮食生产,是南宋垦荒屯田政策的创导者。他病重时,张九成去探望。解潜流泪说:“我生平立誓要和金贼战死于疆场之上,那知不能如愿。”说罢就死了。
张九成是南宋的忠义名臣,为人正直,毕生和秦桧作对。秦桧当权时,张九成被贬在南安,到秦桧死后才出来做官,后来追赠太师。他既和解潜交好,可见解潜也是忠义之士。
张九成是杭州人,绍兴壬子年状元。对策时论到刘豫(金人设立的傀儡皇帝)说:“臣观金人有必亡之势,中国有必兴之理。夫好战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刘豫背叛君亲,委身夷狄,黠雏经营,有同儿戏,何足虑哉?”这篇策论传到了汴梁,刘豫见了大恨,派刺客来行刺,但张九成不以为意,时人都佩服他的胆识。
这篇策论却也引起了一个可笑谣言。有一天高宗向群臣说:“有人从汴梁逃回来,说张九成在刘豫那里做官,真是奇怪。”一个臣子奏称:“张九成在盐官县(今浙江海宁)做官,离杭州不到一百里,两天前还刚有文书来。”原来张九成那篇策论痛骂刘豫,在汴梁传诵很广,有人一知半解,把刘豫和张九成两个名字拉在一起,以为张九成在刘豫手下做官。
张九成状元及第后,第二年娶马氏为继室。马氏是寡妇,生有个儿子,再嫁后孩子由祖母龚氏抚养。马氏嫁给张九成后过得两年逝世。张九成去会见龚氏,照料妻子和前夫所生的儿子。龚氏老太太逝世后,张九成替她作墓志,详细叙述马氏再嫁的事实,并不讳言。时人都佩服他的坦白和厚道。(见《画影》)他的作风和解洵刚好是两个极端。
三十三
角巾道人
浙江衢州人徐逢原,住在衢州峡山,少年时喜和方外人结交。有一个道士,名叫张淡道人,在他家中住,巾服萧然,只戴一顶青色角巾,穿一件夹道袍,并无内衣,虽在隆冬,也不加衣。每逢明月之夜,携铁笛至山间而吹,至天晓方止。
徐逢原学易经,有一次闭门推演大衍数,不得其法。张淡道人在隔室叫道:“秀才,这个你是不懂的,明天我教你罢。”第二天便教他轨析算步之术,凡是人的生死时日,以及用具、草木、禽兽的成坏寿夭,都能立刻推算出来,和后来的结果相对照,丝毫不差。
这道人最喜饮酒,时时入市竟日,必大醉方归,囊中所带的钱,刚好足够买醉,日子过得无挂无碍。人家都说他有烧铜成银之术。徐逢原要试他酒量到底如何,请了四个酒量极好之人来和他同饮,自早饮到晚,四人都醉倒了,张淡还是泰然自若,回到室中。有人好奇去偷看,只见他用脚勾住墙头,头下足上的倒挂在墙上,头发散在一只瓦盆之中,酒水从发尾滴沥而出,流入瓦盆。
道人有一幅牛图,将图挂在墙上,割了青草放在图下,过了半天去看时,青草往往已被牛吃完了,或者是吃了一大半,而图下有许多牛粪。
道人有一徒弟,是个头陀。有一次张淡道人将那幅牛图送了给他,又命他买火麻四十九斤,绞成大索,嘱咐道:“我将死了,死后勿用棺材殓葬,只用火麻绳将我尸身从头至脚的密密缠住,在罗汉寺寺后空地掘一个洞埋葬。每过七天,便掘开来瞧瞧。”头陀答应了。果然道人不久便死,头陀依照指示办事,过了七日,掘开来看,见道人的尸体面色红润。如此每过七日,就发掘一次,到四十九日后第七次掘开来时,穴中只余麻绳和一双破鞋,尸身已不见了。
徐逢原曾赠他一首诗,曰:“铁笛爱吹风月夜,夹衣能御雪霜天。伊予试问行年看,笑指松筠未是坚。”张淡道人用一匹绢来写了这首诗,笔力甚伟。(出洪迈《夷坚志》)
这张淡道人只不过是方士之类的人物,并不是什么剑客。
《剑侠传》中的故事,讲的是另一位“角巾道人”。京师人郭伦,元宵节带同家人出外观灯,回家时天已很夜了,经过一条小巷,逢到十余个不良少年,手臂相挽,大声唱歌而来,喧哗嘻笑,对妇女口出不逊言语,拦住了路,不让他们走过。郭伦见对方人多势众,无法抵抗,甚为窘迫。忽有一个身穿青衣、头戴角巾的道人过来,责备这批恶少说:“人家家眷夜归,你们怎可无礼?”众恶少大怒,说道:“我们自己喜欢开开玩笑,跟你这臭道士有什么相干?”大家冲上来要打他。一众妇女乘机避开,只有郭伦独自留下来要帮那道人打架。
那道人也发怒了,喝道:“你们真要打人吗?我今天来教训教训你们。”出手打去,对方全无抵抗之能。道人搏击恶少,就像殴打婴儿一般,片刻之间,打得众恶少或倒地不起,或叫痛逃走。道人拍拍手,慢慢走了。
郭伦忙追上去拜谢,说与先生素不相识,竟蒙救援,使妻妹得脱危难,不知如何报答才好。那道人说:“我本无心,偶然碰到不平的事,不能不出手。我于世间,一无所求,不求报答,只要能请我喝一场酒,能一醉便够了。”郭伦大喜,邀他回家,置酒痛饮。道人辞去,郭伦问:“先生去那里?”道人说:“我是剑侠,不是普通人也!”掷下酒杯,长揖出门,走得几步,耳中铿然有声,有一柄剑跳了出来,跌在地下。那道人骑在剑上,长剑飞起,带着道人腾空而去。
这故事与第二十九图“青巾者”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