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昭除了上朝以外,最常来的地方便是这雨花楼。
宝珠以为他来此处肯定因为怀念自己,正如自己纵然死而复生,心中却始终放不下他。虽然此次费尽百计千方进宫来为的是想查明自己的死因,但究根结底,或许在内心深处,自己是想见一见他的。
见一见这个上辈子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和感情的亲人。
这些日子来他们甚少说话,他每次来,她不过是为他弹琴,她从他的举止里除了看到他对她的怀念,实在看不到别的什么。
她想起许多年前,那时候的她不过是罪官的女儿,家族被杀灭之后,自己虽然侥幸不死,却也没入宫中罚为奴仆,每日有做不完的活计,只因当时严贵妃偶一回顾,才得脱离了繁重的劳务。至此成为严妃身边的婢女。
而刘元昭,正是严妃的儿子,那时候的他天真纯善,眼睛里永远张扬着星星般的光彩。
只是可惜不久后严妃家族同样倾覆,严妃也被赐死在床榻之上。
宦海浮沉就是如此无常,再繁荣的家族只要触怒天子,毁灭也不过旦夕。
刘元昭尊贵的地位一下子不复存在,他眼睛里星星般的光彩也就此湮灭。【零↑九△小↓說△網】
他被先帝圈进宗人府。伺候他的宫人们视他如瘟疫,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寻找门路,只为不随他一同关入。
自己在此之前其实并不喜他,任何一个饱经沧桑苦难的人都不喜欢生活在幸福中的傻子。但是严妃对自己有恩,此时这个孩子又从云端跌入泥淖,让她一下子感同身受,生出同病相怜之心,因此一时同情心泛滥,便随他入了宗人府。
宗人府的天空很小,只有一个院子那么大,伺候的宫人们明知道里面的人难有出头之日,说话自然怠慢,那饭食衣物的供应也不尽心,不过敷衍塞责。
他们彼此能说话的只有对方。
他说话给她听,他的伤心,他的难过,他的委屈和不甘。
她也只能说话给他听,她鼓励他,告诉他就算污泥里也能开出鲜花。
其实那些话连她自己都不信,但是安慰别人并不需要说什么实话,只要给伤心的人描绘一幅美景,即使是虚幻的海市蜃楼,能够抚慰心灵的创痛不就可以了吗?
他不过一个别扭的孩子,被她善意的谎言蒙蔽,以为困境只是暂时,他们终归能够脱离此处。一日日下来,他等得没有希望了,怀疑她说的是假话,便一直不停地问她:“我们还能离开这里吗?”
宗人府虽然闭塞,但是从看守的人的言谈中,他们偶尔也能知道外面的事情,某个嫔妃产子了,某人被封个什么王了……在他们安静地关在宗人府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了,又地覆天翻了,但是他们的处境却始终不曾改变。这些消息对他们来说自然算不得好消息,陛下的儿子越多,代表刘元昭的存在越是无用。
她教他读书,自己则不停地画画,弹琴,她的琴画便是在那时候练出来的。从前她还是贵家千金时,虽然聪明,却总不愿意好好学习。父母和长兄都拿她没有办法,没想到宗人府的监禁却成就了她!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伴随着苦难。
再后来,宗人府看守的人换了,新的看守人同从前的那个不同,待他们很是客气,也不怎么特别限制两个人的活动。
她甚至可以走出宗人府的那个四角天空。
可刘元昭是被圈禁的皇子,更加惹人注意,因此他是走不出去的。所以她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她碰到了什么样的事情,看到了什么样的人。
他起初听得兴致勃勃,后来却慢慢地伤心起来。他难过地对她道:“我什么时候能够自己出去看看就好了?”
她敷衍他:“总是有机会的。”
其实心里却在说: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你这一辈子恐怕就只能关在这里了。
随着刘元昭越来越乏人问津,其实有许多次她都可以直接一去不回的,但是她放不下他。
他一个亲人都没有,自己也一个亲人都没有,若是她抛弃了他,他们则成为两个孤单的人,虽然他是被抛弃者,但她这个抛弃别人的其实也没有好多少。
在宗人府漫长的时光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彼此唯一的亲人。
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人,她的好心在磨难中都被磨尽了。
她有时候就会想:如果皇帝陛下所有的儿子都死了,只剩下刘元昭一个儿子,她和刘元昭不就有出头之日了吗?
她听说几位皇子斗得正厉害。皇后的儿子被封为太子,可惜为人忠厚有余,果敢不足,为圣上厌弃。
贤妃是宠妃,儿子景王久怀夺储之心,深得圣上喜爱,与太子分庭抗礼。兰王与易王一个忠太子,一个保景王,双方旗鼓相当,斗得你死我活。
她打听了一段时日,觉得或许可以激化一下双方的矛盾,扩大他们的仇恨。
究竟要如何做,却又颇费思量。
她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皇帝的弟弟恒王,恒王与皇帝年龄相差悬殊,之间本不该有什么恩怨,但是偏偏恒王的母妃是皇帝的母妃设计毒害。皇宫中这些你杀我我杀你的事情本是常见,也不稀奇。可是这件事情好就好在,恒王知道此事,皇帝却不知道,一直对这个弟弟重用有加。可惜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恒王早有报仇之心。
她认识恒王之后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个真相,便推波助澜向其献计。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景王伙同易王害死了太子,被兰王揭发,皇帝赐了二王死罪,自己也气得快死了,本来要将皇位传给易王,却不想快死的时候得知了真相,太子景王所以会斗得那样厉害,是因为易王挑拨,从中作梗。
易王如此畜生行为,怎能托付江山社稷。皇帝找来恒王商议,想来想去只有早就关在宗人府连封号都没有的那个罪妃为自己生的儿子了。
刘元昭就是这样登上了九五之尊。
而她也理所当然地被封为护国大长公主。
宝珠以为他来此处肯定因为怀念自己,正如自己纵然死而复生,心中却始终放不下他。虽然此次费尽百计千方进宫来为的是想查明自己的死因,但究根结底,或许在内心深处,自己是想见一见他的。
见一见这个上辈子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和感情的亲人。
这些日子来他们甚少说话,他每次来,她不过是为他弹琴,她从他的举止里除了看到他对她的怀念,实在看不到别的什么。
她想起许多年前,那时候的她不过是罪官的女儿,家族被杀灭之后,自己虽然侥幸不死,却也没入宫中罚为奴仆,每日有做不完的活计,只因当时严贵妃偶一回顾,才得脱离了繁重的劳务。至此成为严妃身边的婢女。
而刘元昭,正是严妃的儿子,那时候的他天真纯善,眼睛里永远张扬着星星般的光彩。
只是可惜不久后严妃家族同样倾覆,严妃也被赐死在床榻之上。
宦海浮沉就是如此无常,再繁荣的家族只要触怒天子,毁灭也不过旦夕。
刘元昭尊贵的地位一下子不复存在,他眼睛里星星般的光彩也就此湮灭。【零↑九△小↓說△網】
他被先帝圈进宗人府。伺候他的宫人们视他如瘟疫,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寻找门路,只为不随他一同关入。
自己在此之前其实并不喜他,任何一个饱经沧桑苦难的人都不喜欢生活在幸福中的傻子。但是严妃对自己有恩,此时这个孩子又从云端跌入泥淖,让她一下子感同身受,生出同病相怜之心,因此一时同情心泛滥,便随他入了宗人府。
宗人府的天空很小,只有一个院子那么大,伺候的宫人们明知道里面的人难有出头之日,说话自然怠慢,那饭食衣物的供应也不尽心,不过敷衍塞责。
他们彼此能说话的只有对方。
他说话给她听,他的伤心,他的难过,他的委屈和不甘。
她也只能说话给他听,她鼓励他,告诉他就算污泥里也能开出鲜花。
其实那些话连她自己都不信,但是安慰别人并不需要说什么实话,只要给伤心的人描绘一幅美景,即使是虚幻的海市蜃楼,能够抚慰心灵的创痛不就可以了吗?
他不过一个别扭的孩子,被她善意的谎言蒙蔽,以为困境只是暂时,他们终归能够脱离此处。一日日下来,他等得没有希望了,怀疑她说的是假话,便一直不停地问她:“我们还能离开这里吗?”
宗人府虽然闭塞,但是从看守的人的言谈中,他们偶尔也能知道外面的事情,某个嫔妃产子了,某人被封个什么王了……在他们安静地关在宗人府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了,又地覆天翻了,但是他们的处境却始终不曾改变。这些消息对他们来说自然算不得好消息,陛下的儿子越多,代表刘元昭的存在越是无用。
她教他读书,自己则不停地画画,弹琴,她的琴画便是在那时候练出来的。从前她还是贵家千金时,虽然聪明,却总不愿意好好学习。父母和长兄都拿她没有办法,没想到宗人府的监禁却成就了她!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伴随着苦难。
再后来,宗人府看守的人换了,新的看守人同从前的那个不同,待他们很是客气,也不怎么特别限制两个人的活动。
她甚至可以走出宗人府的那个四角天空。
可刘元昭是被圈禁的皇子,更加惹人注意,因此他是走不出去的。所以她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她碰到了什么样的事情,看到了什么样的人。
他起初听得兴致勃勃,后来却慢慢地伤心起来。他难过地对她道:“我什么时候能够自己出去看看就好了?”
她敷衍他:“总是有机会的。”
其实心里却在说: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你这一辈子恐怕就只能关在这里了。
随着刘元昭越来越乏人问津,其实有许多次她都可以直接一去不回的,但是她放不下他。
他一个亲人都没有,自己也一个亲人都没有,若是她抛弃了他,他们则成为两个孤单的人,虽然他是被抛弃者,但她这个抛弃别人的其实也没有好多少。
在宗人府漫长的时光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彼此唯一的亲人。
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人,她的好心在磨难中都被磨尽了。
她有时候就会想:如果皇帝陛下所有的儿子都死了,只剩下刘元昭一个儿子,她和刘元昭不就有出头之日了吗?
她听说几位皇子斗得正厉害。皇后的儿子被封为太子,可惜为人忠厚有余,果敢不足,为圣上厌弃。
贤妃是宠妃,儿子景王久怀夺储之心,深得圣上喜爱,与太子分庭抗礼。兰王与易王一个忠太子,一个保景王,双方旗鼓相当,斗得你死我活。
她打听了一段时日,觉得或许可以激化一下双方的矛盾,扩大他们的仇恨。
究竟要如何做,却又颇费思量。
她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皇帝的弟弟恒王,恒王与皇帝年龄相差悬殊,之间本不该有什么恩怨,但是偏偏恒王的母妃是皇帝的母妃设计毒害。皇宫中这些你杀我我杀你的事情本是常见,也不稀奇。可是这件事情好就好在,恒王知道此事,皇帝却不知道,一直对这个弟弟重用有加。可惜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恒王早有报仇之心。
她认识恒王之后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个真相,便推波助澜向其献计。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景王伙同易王害死了太子,被兰王揭发,皇帝赐了二王死罪,自己也气得快死了,本来要将皇位传给易王,却不想快死的时候得知了真相,太子景王所以会斗得那样厉害,是因为易王挑拨,从中作梗。
易王如此畜生行为,怎能托付江山社稷。皇帝找来恒王商议,想来想去只有早就关在宗人府连封号都没有的那个罪妃为自己生的儿子了。
刘元昭就是这样登上了九五之尊。
而她也理所当然地被封为护国大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