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新太子妃
第二天。太皇太后的懿旨下来了,废除明珠的太子妃,降为侧妃。顾雅兰为新任太子妃。
太子妃册封大典是大事,应由皇上下旨交给礼部择吉日办理。但是懿旨下来两天,也不见沧海皇提册封之事。群臣本就对废掉明珠太子妃之事颇多猜测,现在更是议论纷纷。
唯一一点,沧海皇不发声,没有一人主动提起此事,因为众人都清楚,太皇太后和沧海皇祖孙二人皇权争夺战有多激烈,牵连多少官员或杀头,或抄家流放,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太皇太后的强势,沧海皇的隐忍待发,此时站在下面的所有人都深有体会。唯独北渊王除外。
沧海皇看着萧北渊始终如一的淡然,还有只有熟悉的人才能从那淡然中寻出的凌傲。他微微眯了下眼睛,目光发散到其他人身上。
“关于太子妃册封大典......”
朝臣们都微低着头,视线无一例外地看着自己的脚尖。朝堂上落针可闻,凸显出沧海皇的声音更加威严。
“着礼部择吉日,来年再行举行。”
这是什么操作?择吉日,还推迟到明年?
礼部尚书自然领旨。别人看他那一脸难为的表情,都免不了在心中幸灾乐祸。
顾雅兰在懿旨下来的第二天就搬到太子府。太子亲自去寿安宫迎接,给足了顾雅兰面子。
太皇太后赏赐了不少东西,顾雅兰感觉扬眉吐气。
太子与太皇太后感情不深,自然不愿多留,说了一会子话便要走。
“你们都下去吧,雅兰你去挑选些喜欢的料子。”这是让她避开,顾雅兰一愣,随即欣然谢过,出了正殿。
正殿里只有太子和太皇太后二人。
太子面对一个耄耋老妇仍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慌乱地避开,又不知看向什么地方,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还以为太皇太后会斥责,没想到竟笑着说道:“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只不过有些想法实施之前,还要有足够的实力。”
什么意思?周煜没明白,直直地看向太皇太后。这个一辈子都将权势玩弄与鼓掌之间的老祖宗,他从小就极惧怕,尽管现今没有了实权,但丝毫不影响其在周煜心中的地位。
“请老祖宗明示。”
他不懂。不懂才最好。
老人脸上的皱纹深了些许,笑容与慈祥一点不贴边,倒让周煜有种被算计的感觉。
这或许是天性使然,即使是个草包,也是起点比天才还高的草包,在某些方面存在天生的敏感。
“你是储君,该做的还是要早些准备着。”
周煜怔住。这话是试探?还是......
他心里像存了几十面巨鼓,敲得他头脑不清,心脏狂跳。
沧海皇正当年,他这个太子一直不受看重,加之前些日子被萧北渊打击得体无完肤,根本没脸再站在朝堂之上,面对满朝文武官员。所以沧海皇并未对他不上朝的事情发出异议,他还想过,这可能也是父皇假借别人的手让他自动退缩,甚至他还怀疑父皇动了废掉他这个太子的心思。
“老祖宗......”
“煜儿,你是堂堂太子,不能消沉颓废,更不能将暂时成败放在心上。”
这话顺耳中听。周煜终于露出欣然之色,欢喜地答道:“老祖宗教训的是。”
“嗯,知道就好。储君该学习的很多,所以你要认真地让自己尽快掌握更多!哀家这么说,你明白吗?”太皇太后殷殷教导,满怀期待的眼神让周煜浑身都充满能量。
对他最鼓舞的不是别的,只有一句话:你是储君!
不错,他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所以他必须要强大!
周煜重重地点头。
太皇太后满意地笑,又叮嘱道:“顾雅兰或许不是最佳人选,但她对你还大有裨益,你看着办。至于明珠,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要顾及着明家的态度,万不可在朝中再树强敌。”
这话说的就更直白了,周煜觉得太皇太后终于看到他了,有她帮衬着,自己的实力一定能快速得到提升。
“老祖宗,煜儿一定谨遵您的教诲。”
“嗯,你知道就好。”
“在册封礼上,就不要计较了。宽容大度才是太子该有的态度。”说完,朝外面看了一眼,低声道:“看好顾雅兰!”
周煜应声点头。
宫人进来禀报说皇上给了赏赐,请太子回宫。
周煜叩谢拜别,太皇太后欣慰至极,寿安宫一时间处处充斥着温暖的氛围。
顾雅兰也进来拜别,泪眼婆娑的。真心也好,做戏也罢,太皇太后都有点动容。年龄大了,对身边的人都有了感情,不像年轻时候,对谁都不信任,都防备。
“太皇太后,雅兰会还会每天都过来伺候您的。”顾雅兰是个会说话,会哄人的。
太皇太后很受用,但也没答应,“那成何体统。你是太子妃,不再是哀家身边的侍女丫头,不要失了身份。”
“是,谨遵老祖宗的教诲。”称呼顿时变了,太皇太后点点头,然后不再看两人,挥挥手,放二人走了。
虽然没有册封大典,但是礼不可废。顾雅兰跟着太子周煜回府接了皇上的赏赐,又换上正式的衣服去拜见皇后。
由于着礼部准备圣旨刚刚下达,符合太子妃朝制的服装还没开始制作,顾雅兰只有穿得正式一些,免得被皇后责怪没有规矩。
太子怕她被责罚,亲自领着顾雅兰去见母后。
皇后之前看不上明珠,在见道顾雅兰的时候,一眼便看出顾雅兰心机颇多,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儿。
再看看一旁笑着的太子,心中暗叹一声。以母亲的身份,若是在明珠和顾雅兰中选择,她宁愿选择前者。而作为皇后,一国、之母,未来的太后,理智告诉她眼前的顾雅兰无疑更合适做太子妃。
“起来吧。看着你们二人和睦,本宫也就放心了。”
太子见母后对顾雅兰好像甚是喜欢,心中仅有那丝忧虑也不见了。
顾雅兰善于这种场面,时间不长便赢得皇后的欣赏。二人足足待了一个时辰,顺带得了好大一笔封赏,心满意足地返回。
太子妃册封大典是大事,应由皇上下旨交给礼部择吉日办理。但是懿旨下来两天,也不见沧海皇提册封之事。群臣本就对废掉明珠太子妃之事颇多猜测,现在更是议论纷纷。
唯一一点,沧海皇不发声,没有一人主动提起此事,因为众人都清楚,太皇太后和沧海皇祖孙二人皇权争夺战有多激烈,牵连多少官员或杀头,或抄家流放,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太皇太后的强势,沧海皇的隐忍待发,此时站在下面的所有人都深有体会。唯独北渊王除外。
沧海皇看着萧北渊始终如一的淡然,还有只有熟悉的人才能从那淡然中寻出的凌傲。他微微眯了下眼睛,目光发散到其他人身上。
“关于太子妃册封大典......”
朝臣们都微低着头,视线无一例外地看着自己的脚尖。朝堂上落针可闻,凸显出沧海皇的声音更加威严。
“着礼部择吉日,来年再行举行。”
这是什么操作?择吉日,还推迟到明年?
礼部尚书自然领旨。别人看他那一脸难为的表情,都免不了在心中幸灾乐祸。
顾雅兰在懿旨下来的第二天就搬到太子府。太子亲自去寿安宫迎接,给足了顾雅兰面子。
太皇太后赏赐了不少东西,顾雅兰感觉扬眉吐气。
太子与太皇太后感情不深,自然不愿多留,说了一会子话便要走。
“你们都下去吧,雅兰你去挑选些喜欢的料子。”这是让她避开,顾雅兰一愣,随即欣然谢过,出了正殿。
正殿里只有太子和太皇太后二人。
太子面对一个耄耋老妇仍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慌乱地避开,又不知看向什么地方,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还以为太皇太后会斥责,没想到竟笑着说道:“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只不过有些想法实施之前,还要有足够的实力。”
什么意思?周煜没明白,直直地看向太皇太后。这个一辈子都将权势玩弄与鼓掌之间的老祖宗,他从小就极惧怕,尽管现今没有了实权,但丝毫不影响其在周煜心中的地位。
“请老祖宗明示。”
他不懂。不懂才最好。
老人脸上的皱纹深了些许,笑容与慈祥一点不贴边,倒让周煜有种被算计的感觉。
这或许是天性使然,即使是个草包,也是起点比天才还高的草包,在某些方面存在天生的敏感。
“你是储君,该做的还是要早些准备着。”
周煜怔住。这话是试探?还是......
他心里像存了几十面巨鼓,敲得他头脑不清,心脏狂跳。
沧海皇正当年,他这个太子一直不受看重,加之前些日子被萧北渊打击得体无完肤,根本没脸再站在朝堂之上,面对满朝文武官员。所以沧海皇并未对他不上朝的事情发出异议,他还想过,这可能也是父皇假借别人的手让他自动退缩,甚至他还怀疑父皇动了废掉他这个太子的心思。
“老祖宗......”
“煜儿,你是堂堂太子,不能消沉颓废,更不能将暂时成败放在心上。”
这话顺耳中听。周煜终于露出欣然之色,欢喜地答道:“老祖宗教训的是。”
“嗯,知道就好。储君该学习的很多,所以你要认真地让自己尽快掌握更多!哀家这么说,你明白吗?”太皇太后殷殷教导,满怀期待的眼神让周煜浑身都充满能量。
对他最鼓舞的不是别的,只有一句话:你是储君!
不错,他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所以他必须要强大!
周煜重重地点头。
太皇太后满意地笑,又叮嘱道:“顾雅兰或许不是最佳人选,但她对你还大有裨益,你看着办。至于明珠,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要顾及着明家的态度,万不可在朝中再树强敌。”
这话说的就更直白了,周煜觉得太皇太后终于看到他了,有她帮衬着,自己的实力一定能快速得到提升。
“老祖宗,煜儿一定谨遵您的教诲。”
“嗯,你知道就好。”
“在册封礼上,就不要计较了。宽容大度才是太子该有的态度。”说完,朝外面看了一眼,低声道:“看好顾雅兰!”
周煜应声点头。
宫人进来禀报说皇上给了赏赐,请太子回宫。
周煜叩谢拜别,太皇太后欣慰至极,寿安宫一时间处处充斥着温暖的氛围。
顾雅兰也进来拜别,泪眼婆娑的。真心也好,做戏也罢,太皇太后都有点动容。年龄大了,对身边的人都有了感情,不像年轻时候,对谁都不信任,都防备。
“太皇太后,雅兰会还会每天都过来伺候您的。”顾雅兰是个会说话,会哄人的。
太皇太后很受用,但也没答应,“那成何体统。你是太子妃,不再是哀家身边的侍女丫头,不要失了身份。”
“是,谨遵老祖宗的教诲。”称呼顿时变了,太皇太后点点头,然后不再看两人,挥挥手,放二人走了。
虽然没有册封大典,但是礼不可废。顾雅兰跟着太子周煜回府接了皇上的赏赐,又换上正式的衣服去拜见皇后。
由于着礼部准备圣旨刚刚下达,符合太子妃朝制的服装还没开始制作,顾雅兰只有穿得正式一些,免得被皇后责怪没有规矩。
太子怕她被责罚,亲自领着顾雅兰去见母后。
皇后之前看不上明珠,在见道顾雅兰的时候,一眼便看出顾雅兰心机颇多,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儿。
再看看一旁笑着的太子,心中暗叹一声。以母亲的身份,若是在明珠和顾雅兰中选择,她宁愿选择前者。而作为皇后,一国、之母,未来的太后,理智告诉她眼前的顾雅兰无疑更合适做太子妃。
“起来吧。看着你们二人和睦,本宫也就放心了。”
太子见母后对顾雅兰好像甚是喜欢,心中仅有那丝忧虑也不见了。
顾雅兰善于这种场面,时间不长便赢得皇后的欣赏。二人足足待了一个时辰,顺带得了好大一笔封赏,心满意足地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