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成都的谯纵,听说彭模已经被晋军攻克,而北边广汉又被晋军占领,两头夹击,成都哪能好受。这时候,他也乱了方寸,思忖再三,觉得成都是守不住了,不如抱团取暖,干脆投往涪城,那里有蜀国的大军,只要躲到那里,就算进了保险箱。
当时通讯不畅,他哪里知道,谯道福已经放弃涪城,正在集中力量,猛攻广汉。
谯纵带领着家眷和少数军队出了城,先到祖先陵墓去祭奠,他心里也明白,只要出了成都,就不一定能回来了。女儿守着他哭哭啼啼,说:“逃跑也不一定能活命,只能取得更多的侮辱。同样是死,不如死在祖先的墓旁,这样可以永远得到长辈的疼爱。”
谯纵大骂道:“女孩子家,懂得什么,哪能说这样的丧气话。益州这么大,不能说败就败了。”
女儿却反嘴说:“成都是益州的灵魂,你一出城,怕是人心都变了,哪个还会替你打仗。我看这个仗是打不赢了,真不如死在这里,有祖宗庇佑,就算到了涪城,也不会有好事。”
谯纵哪会听女儿的话,还是给祖宗烧完香后,往涪城赶去。
从成都到涪城有100公里,当谯纵带着少数侍卫和家眷好不容易到了涪城的时候,但见守城的官兵没有几个,且人人懈怠,毫无斗志,不禁心里大惊,这个谯道福呢,怎么不来迎接朕,难道说这就是我蜀国的精锐军队吗,怎么看着不像啊!
前来迎接的正是一个极普通的将军王志,他把谯纵恭恭敬敬地迎到郡衙,安排人员接待好同来的侍卫和家眷,亲热地对主公说:“陛下啊,谯将军已经到广汉去了,留下我来守城。”
谯纵大惊,急忙问道:“这个谯道福,不好好地在涪城守城,到广汉干什么去了?”
王志这才不慌不忙地把严重的军事形势讲了一遍,说:“主公呀,我想投降晋军,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见面礼好?这不,想什么来什么,见面礼就来了?”
谯纵知道这不是好话,吓得变了脸色,问:“你……你想干什么?”
王志笑着说道:“我想用陛下的脑袋当见面礼,然后献给晋军。”
谯纵一听,大惊失色,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我待你不薄,为何要背叛于我。你要是这样做,天地不会容你,早晚要得到报应的。”
王志却不着急,笑着说道:“就是报应的话,我这也是跟陛下学的。当初,陛下背叛了毛璩,难道说就没有想到有过报应的这一天吗?”
到了此时,谯纵的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再后悔也晚了。天下卖什么药的都有,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堂堂的成都王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偏将砍下了脑袋,当成了投降东晋的见面礼。
再说朱龄石、叶枫的军队日夜兼程到了成都,这已经是413年的七月九日,见到成都城门大开,几个城门居然没有一个人守卫。两人不禁大惊,面面相觑,叶枫对朱龄石说:
“过去三国的时候,街亭失守,司马懿率领大军直逼西城。而诸葛亮却城门大开,并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怀疑有埋伏,于是退了兵。难道说,这个谯纵也摆开了空城计,城里莫不是也设了埋伏。”
朱龄石嘿嘿一笑:“军师不要把谯纵看得忒高了,谯纵不是诸葛亮,而空城计也只能用一次,岂能用第二次。”
叶枫一想也对,但是看着城高墙厚的成都城,还是心里怀疑,对朱龄石说:“朱将军啊,要是蜀军有五千人,凭着这么好的城墙,也够我们攻一阵子的。为什么放着这么好的地形不利用,偏偏就看不到一个兵,他们这是玩得什么幺蛾子?”
正在二人犹疑之间,就见城门口走出一帮人来,为首的是一位文官,带着几名随从。出来大门,就对着朱龄石和叶枫深深地施了一礼,说道:“我是成都尚书令马耽,目前谯纵已离开成都,奔往涪城。城内所有的钱粮府库,已被我封存起来,就等着晋军前来接收。”
朱龄石一听,哈哈大笑,对叶枫说:“军师啊,我说了吧,不要把谯纵看得忒高了。他逃跑了,部下也不愿意打了,这不乖乖地把成都城献出来了。”
叶枫却还是摇了摇头:“馅饼砸到头上,来得太突然,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为了保险之见,还是先派一部分人,到城里探探虚实。万一城里有埋伏,我们后边也好接应。”
朱龄石又笑了:“我看军师真是仗打得越多,胆子却是越小了。那么我在前,城里探个虚实,军师在后,指挥着大军,也好有个接应。”
叶枫却是一再嘱咐:“朱将军务必小心,实在不行,马上调转马头,我在后面立刻炮兵轰城。”
尽管这样,叶枫还是睁开阴阳眼,仔细寻觅着城头,看看有没有埋伏,直到看到没有什么异常,才放朱龄石带少数军队进城。朱龄石带着几个兵在前边走,叶枫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并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给官兵做出手势,叫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形势有变,立刻厮杀一场。
直到进了城,看到街道两旁并没有什么伏兵,老百姓稀稀拉拉地站在两旁列队欢迎,叶枫才放下心,叫官兵们不再保持临战的状态。
朱龄石笑着对叶枫说:“军师啊,我说没事就没事吧!军师真是太小胆了。”
叶枫摇了摇头,却不是这样的想法:“朱将军啊,话不能这样说。我们的手里掌握着千万军人的性命,不能不小心啊!万一要是我们轻敌冒进,谯纵真是在城里设下埋伏,引诱我们上钩,不是你我性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西征的大计就要葬送在我们手里。”
再说西蜀主力谯道福的军队,久攻广汉不克,心里不禁焦躁起来。又听说彭模失守,不禁更加害怕,如果东晋的军都直接进攻成都,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又在此地困住,如何了得?只得叫大军继续进攻广汉,自己亲率五千精锐,往成都去救援主公。
当时通讯不畅,他哪里知道,谯道福已经放弃涪城,正在集中力量,猛攻广汉。
谯纵带领着家眷和少数军队出了城,先到祖先陵墓去祭奠,他心里也明白,只要出了成都,就不一定能回来了。女儿守着他哭哭啼啼,说:“逃跑也不一定能活命,只能取得更多的侮辱。同样是死,不如死在祖先的墓旁,这样可以永远得到长辈的疼爱。”
谯纵大骂道:“女孩子家,懂得什么,哪能说这样的丧气话。益州这么大,不能说败就败了。”
女儿却反嘴说:“成都是益州的灵魂,你一出城,怕是人心都变了,哪个还会替你打仗。我看这个仗是打不赢了,真不如死在这里,有祖宗庇佑,就算到了涪城,也不会有好事。”
谯纵哪会听女儿的话,还是给祖宗烧完香后,往涪城赶去。
从成都到涪城有100公里,当谯纵带着少数侍卫和家眷好不容易到了涪城的时候,但见守城的官兵没有几个,且人人懈怠,毫无斗志,不禁心里大惊,这个谯道福呢,怎么不来迎接朕,难道说这就是我蜀国的精锐军队吗,怎么看着不像啊!
前来迎接的正是一个极普通的将军王志,他把谯纵恭恭敬敬地迎到郡衙,安排人员接待好同来的侍卫和家眷,亲热地对主公说:“陛下啊,谯将军已经到广汉去了,留下我来守城。”
谯纵大惊,急忙问道:“这个谯道福,不好好地在涪城守城,到广汉干什么去了?”
王志这才不慌不忙地把严重的军事形势讲了一遍,说:“主公呀,我想投降晋军,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见面礼好?这不,想什么来什么,见面礼就来了?”
谯纵知道这不是好话,吓得变了脸色,问:“你……你想干什么?”
王志笑着说道:“我想用陛下的脑袋当见面礼,然后献给晋军。”
谯纵一听,大惊失色,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我待你不薄,为何要背叛于我。你要是这样做,天地不会容你,早晚要得到报应的。”
王志却不着急,笑着说道:“就是报应的话,我这也是跟陛下学的。当初,陛下背叛了毛璩,难道说就没有想到有过报应的这一天吗?”
到了此时,谯纵的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再后悔也晚了。天下卖什么药的都有,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堂堂的成都王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偏将砍下了脑袋,当成了投降东晋的见面礼。
再说朱龄石、叶枫的军队日夜兼程到了成都,这已经是413年的七月九日,见到成都城门大开,几个城门居然没有一个人守卫。两人不禁大惊,面面相觑,叶枫对朱龄石说:
“过去三国的时候,街亭失守,司马懿率领大军直逼西城。而诸葛亮却城门大开,并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怀疑有埋伏,于是退了兵。难道说,这个谯纵也摆开了空城计,城里莫不是也设了埋伏。”
朱龄石嘿嘿一笑:“军师不要把谯纵看得忒高了,谯纵不是诸葛亮,而空城计也只能用一次,岂能用第二次。”
叶枫一想也对,但是看着城高墙厚的成都城,还是心里怀疑,对朱龄石说:“朱将军啊,要是蜀军有五千人,凭着这么好的城墙,也够我们攻一阵子的。为什么放着这么好的地形不利用,偏偏就看不到一个兵,他们这是玩得什么幺蛾子?”
正在二人犹疑之间,就见城门口走出一帮人来,为首的是一位文官,带着几名随从。出来大门,就对着朱龄石和叶枫深深地施了一礼,说道:“我是成都尚书令马耽,目前谯纵已离开成都,奔往涪城。城内所有的钱粮府库,已被我封存起来,就等着晋军前来接收。”
朱龄石一听,哈哈大笑,对叶枫说:“军师啊,我说了吧,不要把谯纵看得忒高了。他逃跑了,部下也不愿意打了,这不乖乖地把成都城献出来了。”
叶枫却还是摇了摇头:“馅饼砸到头上,来得太突然,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为了保险之见,还是先派一部分人,到城里探探虚实。万一城里有埋伏,我们后边也好接应。”
朱龄石又笑了:“我看军师真是仗打得越多,胆子却是越小了。那么我在前,城里探个虚实,军师在后,指挥着大军,也好有个接应。”
叶枫却是一再嘱咐:“朱将军务必小心,实在不行,马上调转马头,我在后面立刻炮兵轰城。”
尽管这样,叶枫还是睁开阴阳眼,仔细寻觅着城头,看看有没有埋伏,直到看到没有什么异常,才放朱龄石带少数军队进城。朱龄石带着几个兵在前边走,叶枫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并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给官兵做出手势,叫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形势有变,立刻厮杀一场。
直到进了城,看到街道两旁并没有什么伏兵,老百姓稀稀拉拉地站在两旁列队欢迎,叶枫才放下心,叫官兵们不再保持临战的状态。
朱龄石笑着对叶枫说:“军师啊,我说没事就没事吧!军师真是太小胆了。”
叶枫摇了摇头,却不是这样的想法:“朱将军啊,话不能这样说。我们的手里掌握着千万军人的性命,不能不小心啊!万一要是我们轻敌冒进,谯纵真是在城里设下埋伏,引诱我们上钩,不是你我性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西征的大计就要葬送在我们手里。”
再说西蜀主力谯道福的军队,久攻广汉不克,心里不禁焦躁起来。又听说彭模失守,不禁更加害怕,如果东晋的军都直接进攻成都,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又在此地困住,如何了得?只得叫大军继续进攻广汉,自己亲率五千精锐,往成都去救援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