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事,叶枫这才觉得,浑身冷汗淋淋,汗水湿透了内衣。想了想,只好说道:“目前,臣还没有这样的法术。等臣下有了这样的法术,再来禀告陛下。”
叶枫其实也只是客套话,没想到司马丕却信以为真,以企盼的眼睛看着叶枫,几乎哀求着说:“还请叶太尉早早练成神功,如练成了,速速前来告诉朕。”
其实叶枫心里在想,皇帝是九五之尊,奉天承运,不是哪个人就能做了的。有人认为是香饽饽,臣却以为是活受罪。外有前燕前秦,内有数不清的矛盾,每天处理那么多军国大事,又有妻妾成群,不折寿才怪呢?
皇帝司马丕要和我换换?看来他也懂得,再好的荣华富贵,不过是浩瀚的宇宙中昙花一现,而只有生命长久,才是最实惠的。
虽然皇帝不大关心政事,专心于长生不老术,但是军事上的严重形势,不得不逼着他为朝廷之事劳神费力。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前燕军队再一次对洛阳进行进攻,如果真让前燕攻下洛阳,那么第二次北伐的成绩就会一笔勾消,东晋将会再次失去中原的一个重要枢纽。
建康宫太极殿里,君臣齐聚一堂,在商量着这个严重的事情。
司马丕坐在龙椅上,对大家说道:“前燕军队又在进攻洛阳,洛阳告急,众位爱卿说说,面对如今之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会稽王司马昱上前一步,对皇上拱了拱手说:“陛下,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没有什么好办法,立刻派大军前去支援洛阳。”
司徒蔡谟上前说道:“原来洛阳好办,有许昌、颍川、谯城、沛等各郡就像众星捧月一般拱卫旧都。现在形势却相当险恶,谢万的北伐没有战果,连敌人都没有碰到,却叫自己人吓跑了。他这一跑不要紧,顺便把许昌、颍川、谯、沛各郡都丢了,洛阳已成为一座孤城。要是派兵支援,得沿途路过这些地方,怎么能过得去?”
蔡谟说这些话的时候,还看了司马昱一眼,意思是都是你办得好事?推荐谢万这个蠢才,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毁我中原大片领土。
司马昱也听出蔡谟话里有刺,毫不客气地回道:“蔡司徒,都过去的事情了,提这些还有意思吗?现在你我应该精诚团结,解决洛阳的危局才是。”
这样一说,蔡谟也觉得自己的话说过了,遂不作声,在听着别人怎样说。
桓温这时候已大权在握,晋廷已把他封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皇钺,俨然相当于一个摄政王的身份,官大得已经不能再大了。他大步站出来,对司马丕说道:“陛下啊,臣已准备好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大举北伐,不但要救援洛阳,还要把洛阳附近的许昌、颍川、谯、沛一块儿收回才是。还有一件大事,要和陛下和各位臣工商议一下?”
司马丕点了点头:“爱卿请讲?”
桓温慷慨说道:“臣以为,一国之都不但牵扯到国运,还牵涉到国家的军队都以它为中心部署。前燕为何三次迁都?从大棘城迁到龙城,又从龙城迁到蓟城,再从蓟城迁到邺城,那就是更好的为南进做好军事准备。
“而如今我们东晋的都城在建康,离着前燕、前秦的都城远着呢。欲想北伐,中原逐鹿,就得都城北移,当然朝廷的军队大部分也要北移,以拱卫京都。目前南方稳定,只需要留下少量兵马,维持治安即可,根本不需要这么些军队放在后方了。”
桓温此话一出,再一次震动朝野,大臣们各有各的想法。叶枫想到,从军事上来说,桓温的想法未必不是好事,整个朝廷军队北移,才能更好地对付前燕或者前秦。但是把一个都城从建康搬到洛阳,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伤筋动骨啊!还有一点是,众臣正在防着桓温呢,未必能同意此事。
果然,司马昱在这件事上还是相当警觉的,出面说道:“三国时期,东吴孙皓迁都武昌费了多大劲呀,最后劳民伤财,不得已休止了这个计划。那个时候,还有长江之便,现在需要跨过长江去,把都城迁到洛阳,比孙皓从建康迁到武昌不知要困难多少倍,怕是我们的国力和财力不允许。”
其实,司马昱说的和想的不一样,司马昱心里想,如今你桓温大权在握,是不是学董卓和曹操,他们都是借着迁都巩固了自己的势力,以后又扳倒了自己的旧主。
蔡谟本来和司马昱还有一点矛盾,但是在这个事情上,却出奇地一致,也出来反对说:“现在正在战争时期,极不稳定,倘若前燕或者前秦在我们迁都时期,乘乱打击,岂不让他们混水摸鱼。”
其实蔡谟也有心里的小九九,真怕借着迁都,桓温的势力再次膨胀,朝廷的力量压不住他。
叶枫说什么呢?对于桓温的迁都之事,不是支持就是反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叶枫说道:“依臣下的意思,迁都的事情先不慌,为什么呢?现在前燕正在进攻洛阳,又是迁都,又是北伐,我们哪有这个能力。等待军事稳定,条件成熟了,再商量迁都的事情不迟。”
叶枫这样一说,也就是变相支持司马昱、蔡谟的意见。他也是看到桓温权力太大,万一私欲膨胀,扳倒朝廷也说不定呢。
桓温一听不乐意了,好个干爹,上回迁都你可是变相支持我的,怎么这回变卦了。但是干爹既然说话了,生气归生气,也不好撕开面子。于是气鼓鼓地说:“北伐支援洛阳的事,大家同意还是不同意。”
几位重臣还是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洛阳是重地,坚决不能丢。桓温点了点头,马上派出几千精兵,长途急行军,支援洛阳。援兵一到,洛阳的围困随即解了,东晋王朝才缓了一口气。
叶枫其实也只是客套话,没想到司马丕却信以为真,以企盼的眼睛看着叶枫,几乎哀求着说:“还请叶太尉早早练成神功,如练成了,速速前来告诉朕。”
其实叶枫心里在想,皇帝是九五之尊,奉天承运,不是哪个人就能做了的。有人认为是香饽饽,臣却以为是活受罪。外有前燕前秦,内有数不清的矛盾,每天处理那么多军国大事,又有妻妾成群,不折寿才怪呢?
皇帝司马丕要和我换换?看来他也懂得,再好的荣华富贵,不过是浩瀚的宇宙中昙花一现,而只有生命长久,才是最实惠的。
虽然皇帝不大关心政事,专心于长生不老术,但是军事上的严重形势,不得不逼着他为朝廷之事劳神费力。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前燕军队再一次对洛阳进行进攻,如果真让前燕攻下洛阳,那么第二次北伐的成绩就会一笔勾消,东晋将会再次失去中原的一个重要枢纽。
建康宫太极殿里,君臣齐聚一堂,在商量着这个严重的事情。
司马丕坐在龙椅上,对大家说道:“前燕军队又在进攻洛阳,洛阳告急,众位爱卿说说,面对如今之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会稽王司马昱上前一步,对皇上拱了拱手说:“陛下,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没有什么好办法,立刻派大军前去支援洛阳。”
司徒蔡谟上前说道:“原来洛阳好办,有许昌、颍川、谯城、沛等各郡就像众星捧月一般拱卫旧都。现在形势却相当险恶,谢万的北伐没有战果,连敌人都没有碰到,却叫自己人吓跑了。他这一跑不要紧,顺便把许昌、颍川、谯、沛各郡都丢了,洛阳已成为一座孤城。要是派兵支援,得沿途路过这些地方,怎么能过得去?”
蔡谟说这些话的时候,还看了司马昱一眼,意思是都是你办得好事?推荐谢万这个蠢才,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毁我中原大片领土。
司马昱也听出蔡谟话里有刺,毫不客气地回道:“蔡司徒,都过去的事情了,提这些还有意思吗?现在你我应该精诚团结,解决洛阳的危局才是。”
这样一说,蔡谟也觉得自己的话说过了,遂不作声,在听着别人怎样说。
桓温这时候已大权在握,晋廷已把他封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皇钺,俨然相当于一个摄政王的身份,官大得已经不能再大了。他大步站出来,对司马丕说道:“陛下啊,臣已准备好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大举北伐,不但要救援洛阳,还要把洛阳附近的许昌、颍川、谯、沛一块儿收回才是。还有一件大事,要和陛下和各位臣工商议一下?”
司马丕点了点头:“爱卿请讲?”
桓温慷慨说道:“臣以为,一国之都不但牵扯到国运,还牵涉到国家的军队都以它为中心部署。前燕为何三次迁都?从大棘城迁到龙城,又从龙城迁到蓟城,再从蓟城迁到邺城,那就是更好的为南进做好军事准备。
“而如今我们东晋的都城在建康,离着前燕、前秦的都城远着呢。欲想北伐,中原逐鹿,就得都城北移,当然朝廷的军队大部分也要北移,以拱卫京都。目前南方稳定,只需要留下少量兵马,维持治安即可,根本不需要这么些军队放在后方了。”
桓温此话一出,再一次震动朝野,大臣们各有各的想法。叶枫想到,从军事上来说,桓温的想法未必不是好事,整个朝廷军队北移,才能更好地对付前燕或者前秦。但是把一个都城从建康搬到洛阳,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伤筋动骨啊!还有一点是,众臣正在防着桓温呢,未必能同意此事。
果然,司马昱在这件事上还是相当警觉的,出面说道:“三国时期,东吴孙皓迁都武昌费了多大劲呀,最后劳民伤财,不得已休止了这个计划。那个时候,还有长江之便,现在需要跨过长江去,把都城迁到洛阳,比孙皓从建康迁到武昌不知要困难多少倍,怕是我们的国力和财力不允许。”
其实,司马昱说的和想的不一样,司马昱心里想,如今你桓温大权在握,是不是学董卓和曹操,他们都是借着迁都巩固了自己的势力,以后又扳倒了自己的旧主。
蔡谟本来和司马昱还有一点矛盾,但是在这个事情上,却出奇地一致,也出来反对说:“现在正在战争时期,极不稳定,倘若前燕或者前秦在我们迁都时期,乘乱打击,岂不让他们混水摸鱼。”
其实蔡谟也有心里的小九九,真怕借着迁都,桓温的势力再次膨胀,朝廷的力量压不住他。
叶枫说什么呢?对于桓温的迁都之事,不是支持就是反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叶枫说道:“依臣下的意思,迁都的事情先不慌,为什么呢?现在前燕正在进攻洛阳,又是迁都,又是北伐,我们哪有这个能力。等待军事稳定,条件成熟了,再商量迁都的事情不迟。”
叶枫这样一说,也就是变相支持司马昱、蔡谟的意见。他也是看到桓温权力太大,万一私欲膨胀,扳倒朝廷也说不定呢。
桓温一听不乐意了,好个干爹,上回迁都你可是变相支持我的,怎么这回变卦了。但是干爹既然说话了,生气归生气,也不好撕开面子。于是气鼓鼓地说:“北伐支援洛阳的事,大家同意还是不同意。”
几位重臣还是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洛阳是重地,坚决不能丢。桓温点了点头,马上派出几千精兵,长途急行军,支援洛阳。援兵一到,洛阳的围困随即解了,东晋王朝才缓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