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闵、李农又乘胜集结了3万军队出邺城,前往石渎讨伐后赵大将张贺度。在这个当口,已成为笼中之鸟的石鉴心又痒痒了,妄图做一次挣扎,他派一个小太监暗送密信,召集在外围的羯兵乘着邺城空虚进攻都城。
谁想到这个小太监也是汉人,直接把信送给了石闵和李农,这样一来,后赵王朝的最后希望就此破灭了。
石闵和李农接到这个消息后连忙率军驰还邺城,他们杀气腾腾地冲入皇宫,二话不说就把石鉴杀了,又杀光了石虎邺城内所有的38个孙辈。
石鉴在位,也就只有103天。
自石勒于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称王,至晋穆年永和六年(350年)石鉴被杀,后赵一共二主四子,仅仅过了23年时间,白白忙活一场。在最终的这场大屠杀中,全族成灰,只有石虎的小儿子石琨后来在襄国趁乱逃出,和妻妾数人千辛万苦跑到建康。
本想投奔东晋,避过此乱,但马上被逮捕,斩于闹市。石虎的13个儿子,5人被石闵所杀,7人自相残杀,一人被东晋所斩,一个不剩。
石闵拥有了中原地区的主导权之后,伴随着对羯族人的大肆杀戮开始准备建立自己的王朝。这个皇帝当然有汉人来当,国号呢,采取了三国时期曹操所使用的大魏,体现了比东晋王朝更具正统性。立其子冉智为太子,以李农为太宰,封齐王。
他称帝之后,也没忘了向东晋示好,并遣使者告诉东晋:“胡逆乱我中原,现在已杀之。若能共同讨伐他们,可以派遣军队来。”
这对于东晋来说,简直比死还难受,要是真要回应,就是变相地承认了大魏的存在。所以,东晋对此番的示好举动,根本就没有反应。这样,大魏就缺少了南方东晋的支持。
真如伟人说得那样,保持一个政权,比建立一个政权更难。大魏虽然建立,然而在内政、外交、军事方面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在内政方面,石闵杀了李农及其三子、尚书令王漠、侍中王衍等功臣,这就等于自断手臂。在国家刚刚建立,四面还有强敌之时,就迫不及待地屠戮功臣,离不开历代君王,害怕功高盖主的窠臼。
外交方面,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强敌正是前燕。传承到这个时候,前燕的国主已经换了慕容儁。慕容儁具有相当的才干,从小就饱读诗书,充分了解汉文化的内涵。因此在治国策略上不像一个鲜卑人,更像一个汉人。
前燕一直没有称帝,和东晋一直保持着君臣关系,这让东晋并没有像其他的少数民族那样歧视和防备它。相反,由于大魏的过早称帝,虽然同是汉族政权,东晋却对这个政权没有一点儿好感。
永和六年(350年),伴随着大魏在邺城称帝,几乎同时,慕容儁率领着三路大军向大魏的方向扑去,自己亲自率领着中军占领了蓟城(今北京),并迁都至蓟。为进军中原,占领了最有利的位置。
慕容儁毕竟吸收了点汉文化,他知道在战争中民心是很重要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后赵的政权死到临头都没有明白过来。慕容儁听从下属慕容垂的劝言,没有坑杀蓟城士卒,得到了中原士民的人心归附。
在良好的势头之下,其他幽州郡县都被慕容儁轻易地夺取,他于是开始设置幽州诸郡县的官员。他又南攻冀州,攻下了章武、河间二郡。这样,慕容儁就在北方地区站稳了脚跟,时刻在等待着机会,对大魏进行征伐,果然,机会来到了。
这时候后赵襄国的石祗自永和六年(350年)起,就被石闵所围攻。围困百日之后,实在撑不住劲了,被迫于永和七年(351年)向前燕求援,并许以传国玉玺作为代价。慕容儁一听大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而传国玉玺对于深知汉文化的慕容儁来说,更具有非凡的意义。
慕容儁二话不说,就派遣军队到后赵襄国去营救,也是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进入中原。
在慕容儁的帮助下,原先得意洋洋的石闵终于被击败,襄国之围解除。但是慕容儁并没有获得传国玉玺,石祗又反悔了。后赵的这着棋下得实在太臭,自己明明已经很虚弱了,又怎么敢再去招惹另一个强敌?简直是自寻死路。
慕容儁于是杀掉当时前来求援的后赵太尉张举,后又派兵夺取中山(今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和赵郡(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进攻鲁口(今河北饶阳),击败王午派来的军队,干脆把残存的后赵势力消灭得干干净净。
永和八年(352年)四月,慕容儁命慕容恪等人开始进攻大魏并最终击败石闵,将其俘获。汉人英雄终于因为自己的骄傲落得个虎落平阳的下场。他被押送到蓟城,慕容儁指责石闵:“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仆下人,为何妄称天子?”
石闵却豪气地说:“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人面兽心,还要篡逆。我一个堂堂的汉人大英雄,为什么不能做帝王。”
慕容儁听后大怒,鞭打他300下,并送到龙城处死。
随后,慕容儁命令慕容评进攻还在大魏太子手中控制的都城邺城,大魏太子冉智与将领蒋干关闭城门自守,得东晋将领戴施率百余人入城助守,并以传国玉玺向东晋请援。东晋这时候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慕容评于八月攻下了邺城,并且将冉智等人俘获至中山。
大魏灭亡后,当时拥兵据守州郡的后赵官员都派使者向前燕投降。就这样,北方出现的大魏政权如昙花一现,而中原的版图,统统囊括在前燕的囊中。
攻下邺城后,慕容儁开始为自己的称帝进行准备,他假称石闵皇后董氏献传国玉玺于他。到了十一月,慕容儁置百官,次日即位皇帝,改年号为“元玺”。当时东晋使者到了前燕,慕容儁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天子,我承担了百姓的困苦,被中原的人们推举,已经称帝了。”
谁想到这个小太监也是汉人,直接把信送给了石闵和李农,这样一来,后赵王朝的最后希望就此破灭了。
石闵和李农接到这个消息后连忙率军驰还邺城,他们杀气腾腾地冲入皇宫,二话不说就把石鉴杀了,又杀光了石虎邺城内所有的38个孙辈。
石鉴在位,也就只有103天。
自石勒于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称王,至晋穆年永和六年(350年)石鉴被杀,后赵一共二主四子,仅仅过了23年时间,白白忙活一场。在最终的这场大屠杀中,全族成灰,只有石虎的小儿子石琨后来在襄国趁乱逃出,和妻妾数人千辛万苦跑到建康。
本想投奔东晋,避过此乱,但马上被逮捕,斩于闹市。石虎的13个儿子,5人被石闵所杀,7人自相残杀,一人被东晋所斩,一个不剩。
石闵拥有了中原地区的主导权之后,伴随着对羯族人的大肆杀戮开始准备建立自己的王朝。这个皇帝当然有汉人来当,国号呢,采取了三国时期曹操所使用的大魏,体现了比东晋王朝更具正统性。立其子冉智为太子,以李农为太宰,封齐王。
他称帝之后,也没忘了向东晋示好,并遣使者告诉东晋:“胡逆乱我中原,现在已杀之。若能共同讨伐他们,可以派遣军队来。”
这对于东晋来说,简直比死还难受,要是真要回应,就是变相地承认了大魏的存在。所以,东晋对此番的示好举动,根本就没有反应。这样,大魏就缺少了南方东晋的支持。
真如伟人说得那样,保持一个政权,比建立一个政权更难。大魏虽然建立,然而在内政、外交、军事方面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在内政方面,石闵杀了李农及其三子、尚书令王漠、侍中王衍等功臣,这就等于自断手臂。在国家刚刚建立,四面还有强敌之时,就迫不及待地屠戮功臣,离不开历代君王,害怕功高盖主的窠臼。
外交方面,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强敌正是前燕。传承到这个时候,前燕的国主已经换了慕容儁。慕容儁具有相当的才干,从小就饱读诗书,充分了解汉文化的内涵。因此在治国策略上不像一个鲜卑人,更像一个汉人。
前燕一直没有称帝,和东晋一直保持着君臣关系,这让东晋并没有像其他的少数民族那样歧视和防备它。相反,由于大魏的过早称帝,虽然同是汉族政权,东晋却对这个政权没有一点儿好感。
永和六年(350年),伴随着大魏在邺城称帝,几乎同时,慕容儁率领着三路大军向大魏的方向扑去,自己亲自率领着中军占领了蓟城(今北京),并迁都至蓟。为进军中原,占领了最有利的位置。
慕容儁毕竟吸收了点汉文化,他知道在战争中民心是很重要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后赵的政权死到临头都没有明白过来。慕容儁听从下属慕容垂的劝言,没有坑杀蓟城士卒,得到了中原士民的人心归附。
在良好的势头之下,其他幽州郡县都被慕容儁轻易地夺取,他于是开始设置幽州诸郡县的官员。他又南攻冀州,攻下了章武、河间二郡。这样,慕容儁就在北方地区站稳了脚跟,时刻在等待着机会,对大魏进行征伐,果然,机会来到了。
这时候后赵襄国的石祗自永和六年(350年)起,就被石闵所围攻。围困百日之后,实在撑不住劲了,被迫于永和七年(351年)向前燕求援,并许以传国玉玺作为代价。慕容儁一听大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而传国玉玺对于深知汉文化的慕容儁来说,更具有非凡的意义。
慕容儁二话不说,就派遣军队到后赵襄国去营救,也是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进入中原。
在慕容儁的帮助下,原先得意洋洋的石闵终于被击败,襄国之围解除。但是慕容儁并没有获得传国玉玺,石祗又反悔了。后赵的这着棋下得实在太臭,自己明明已经很虚弱了,又怎么敢再去招惹另一个强敌?简直是自寻死路。
慕容儁于是杀掉当时前来求援的后赵太尉张举,后又派兵夺取中山(今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和赵郡(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进攻鲁口(今河北饶阳),击败王午派来的军队,干脆把残存的后赵势力消灭得干干净净。
永和八年(352年)四月,慕容儁命慕容恪等人开始进攻大魏并最终击败石闵,将其俘获。汉人英雄终于因为自己的骄傲落得个虎落平阳的下场。他被押送到蓟城,慕容儁指责石闵:“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仆下人,为何妄称天子?”
石闵却豪气地说:“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人面兽心,还要篡逆。我一个堂堂的汉人大英雄,为什么不能做帝王。”
慕容儁听后大怒,鞭打他300下,并送到龙城处死。
随后,慕容儁命令慕容评进攻还在大魏太子手中控制的都城邺城,大魏太子冉智与将领蒋干关闭城门自守,得东晋将领戴施率百余人入城助守,并以传国玉玺向东晋请援。东晋这时候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慕容评于八月攻下了邺城,并且将冉智等人俘获至中山。
大魏灭亡后,当时拥兵据守州郡的后赵官员都派使者向前燕投降。就这样,北方出现的大魏政权如昙花一现,而中原的版图,统统囊括在前燕的囊中。
攻下邺城后,慕容儁开始为自己的称帝进行准备,他假称石闵皇后董氏献传国玉玺于他。到了十一月,慕容儁置百官,次日即位皇帝,改年号为“元玺”。当时东晋使者到了前燕,慕容儁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天子,我承担了百姓的困苦,被中原的人们推举,已经称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