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么狭窄的金城关,李铁刚对炮兵团下命令道:“每炮一发,先叫他们尝一尝我们的迫击炮弹。”
白光闪闪,二百来发炮弹同时落在了城堡上,那就是一片白光;黑烟腾腾,不是一团团的,而是升腾起了一大股庞大的黑烟,就像是金城关成了一个大烟囱似的;振聋发聩爆炸声,钢铁的炮弹在撕裂着空气,吞噬着人的肉体和夯打的城堡。
每炮一发,也就是2秒钟的时间,可要等烟雾散尽,再看看轰炸的效果,确要等待好长时间。
好不容易等到没有烟了,再看看土城堡,好不凄惨,城碟几乎炸没了,站着的士兵一个也看不到了,不是被炸到了城墙下,就是炸到了城那边,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喘气的了。叶枫懂得,如果炮弹过于密集,很多人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高温的气体吸入气管、肺部,被烧灼而死的。
李铁刚并没有下令攻城,他的眼睛转向了北边,白塔山上还有敌人,如果这边进攻,山上放冷箭,那也会损失不小,他又把指挥刀指向了白塔山,对炮兵团说:“也别让他们光看热闹,看热闹是要付钱的。每炮二发,叫他们尝尝鲜!”
四百来发炮弹又砸向了白塔山上,等轰炸完毕,山上的杂树几乎被剃了光头,树都完了,人还能有几个活命的。李铁刚这才指挥着步兵向山上进攻,遇到有几个没死的鲜卑兵,还拿着弓箭朝山下射箭,妄图阻止晋国的官兵进攻,早被步枪一阵乱射,打得死得死,亡的亡,其余的见阎王。
占领了金城关和白塔山,其余的鲜卑兵再也没见着踪影。叶枫把这两地的防守交给原金城的官兵,自己又继续领兵向前进发。
一路上,叶枫和司马亮坐在一辆兵车里,也好一路上谈着军事。所谓的兵车,也是由马车改装,只不过是,两厢和上面全部装满了木板,这不光是为着避光和躲暑寒,更要紧的是,为了躲避敌人的冷箭,里面还安有朝外的射击孔。
就连马匹都上了防护板,在车辕两边和上边安了木板,也是为了躲避敌人的弓弩,马匹只能看到前面的道路,给它的任务是,只要行走就行,反正又不要它去厮杀。
晚上宿营的时候,就把这些兵车围成了一个圈,保护着里面没有兵车的战士。如果敌人散兵来袭,正好起到了遮挡弓箭的作用,而兵车里的射击孔,正对可以打击敌人。
叶枫后世是工程师,要想对付冷兵器时代的敌人,设计这样的兵车,还不是小菜一碟。
在兵车上,叶枫问司马亮:“金城关上,好像秃发树机能没有全力以赴呀?”
“也不能这么说,”司马亮说道,“他也想把我们抗击在金城关,可是没想到,他的大刀弓箭抗不住我们的迫击炮呀,炮弹一轰,打出了原形,只有夹着尾巴逃跑了。”
“他也可以采取英勇抵抗的战法,利用金城关和白塔山,凭险守据。如果过了这一关,我们的大部队展开了,更没有他的好果子吃了。”
“那他有什么招,重铠骑兵早和我们较量过了,打不过,指望这些步兵更是不行。再想指望这些关口,这些关口也抗不住炮弹,只有逃之夭夭了。不知叶将军什么想法?”
叶枫摇了摇头:“我想秃发树机能不但胸有韬略,还是内心非常强大的人。他根本就没拿着金城关当回事,也就是稍微抵抗一下。后面的道路还长着哩,他就是想用漫长的道路上消耗我们,然后一个个的关口打击我们,直到找到最后的决战机会。”
司马亮用眼睛看了叶枫一会儿,半信半疑地说:“也可能吧!”
从金城关往西北走180公里,就进入了乌鞘岭。乌鞘岭上没有敌情,连鲜卑兵的一个影子也见不到。
乌鞘岭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零下2.2c,乌鞘岭东望陇东,西驱河西,北通沙漠,南临祁连,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卫青、霍去病跨过乌鞘岭关隘,西击匈奴,修筑令居(今永登县西北)以西长城,经庄浪河谷跨越乌鞘岭山脉一线,乌鞘岭长城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乌鞘岭上的汉长城均为夯土修筑,虽经几十年的风雨侵蚀,留下的还算完整如初,沿长城有多处烽燧,那时一旦出现敌情,便可以点燃烽火告急。这里的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它颇有八达岭长城的气势。
站在古烽燧下,迎着猎猎朔风,耳际犹有战马嘶鸣、鼓角争鸣。虽然离着卫青、霍去病汉击匈奴的时代,不过六七十年,不尽长江滚滚来,金戈铁马远去,烽火狼烟像似消失,只有残存的长城顽强地支撑着,向世人讲述着有关乌鞘岭那远去的沧桑岁月。
乌鞘岭是见过世面的,自古以来,乌鞘岭为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和咽喉地,古丝绸之路的天然关隘和军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西征匈奴。给先人丢脸了,如今的乌鞘岭已是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的地盘。
叶枫突然想起了一位著名记者的一句话:“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
叶枫遂和众将一块儿插香祭拜,向天祷告:“祈求上苍,保佑我大晋军队,一路顺利西征,关关顺利。如能凯旋而归,我将修祖庙,年年祭祀,岁岁朝拜。”
从迈下乌鞘岭,算是正式进了一个区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河西走廊。
往南看,雄壮的祁连山,便清晰的出现在了叶枫的眼前,一条蜿蜒的黑龙,披着一身皑皑白雪,那连绵磅礴的气势,就这样从河西走廊南端喷薄而出,于是,天地之间便有了这横贯八百多公里的莽然大观,乾坤之中便有了这高耸四千多米的凛然豪气。
白光闪闪,二百来发炮弹同时落在了城堡上,那就是一片白光;黑烟腾腾,不是一团团的,而是升腾起了一大股庞大的黑烟,就像是金城关成了一个大烟囱似的;振聋发聩爆炸声,钢铁的炮弹在撕裂着空气,吞噬着人的肉体和夯打的城堡。
每炮一发,也就是2秒钟的时间,可要等烟雾散尽,再看看轰炸的效果,确要等待好长时间。
好不容易等到没有烟了,再看看土城堡,好不凄惨,城碟几乎炸没了,站着的士兵一个也看不到了,不是被炸到了城墙下,就是炸到了城那边,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喘气的了。叶枫懂得,如果炮弹过于密集,很多人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高温的气体吸入气管、肺部,被烧灼而死的。
李铁刚并没有下令攻城,他的眼睛转向了北边,白塔山上还有敌人,如果这边进攻,山上放冷箭,那也会损失不小,他又把指挥刀指向了白塔山,对炮兵团说:“也别让他们光看热闹,看热闹是要付钱的。每炮二发,叫他们尝尝鲜!”
四百来发炮弹又砸向了白塔山上,等轰炸完毕,山上的杂树几乎被剃了光头,树都完了,人还能有几个活命的。李铁刚这才指挥着步兵向山上进攻,遇到有几个没死的鲜卑兵,还拿着弓箭朝山下射箭,妄图阻止晋国的官兵进攻,早被步枪一阵乱射,打得死得死,亡的亡,其余的见阎王。
占领了金城关和白塔山,其余的鲜卑兵再也没见着踪影。叶枫把这两地的防守交给原金城的官兵,自己又继续领兵向前进发。
一路上,叶枫和司马亮坐在一辆兵车里,也好一路上谈着军事。所谓的兵车,也是由马车改装,只不过是,两厢和上面全部装满了木板,这不光是为着避光和躲暑寒,更要紧的是,为了躲避敌人的冷箭,里面还安有朝外的射击孔。
就连马匹都上了防护板,在车辕两边和上边安了木板,也是为了躲避敌人的弓弩,马匹只能看到前面的道路,给它的任务是,只要行走就行,反正又不要它去厮杀。
晚上宿营的时候,就把这些兵车围成了一个圈,保护着里面没有兵车的战士。如果敌人散兵来袭,正好起到了遮挡弓箭的作用,而兵车里的射击孔,正对可以打击敌人。
叶枫后世是工程师,要想对付冷兵器时代的敌人,设计这样的兵车,还不是小菜一碟。
在兵车上,叶枫问司马亮:“金城关上,好像秃发树机能没有全力以赴呀?”
“也不能这么说,”司马亮说道,“他也想把我们抗击在金城关,可是没想到,他的大刀弓箭抗不住我们的迫击炮呀,炮弹一轰,打出了原形,只有夹着尾巴逃跑了。”
“他也可以采取英勇抵抗的战法,利用金城关和白塔山,凭险守据。如果过了这一关,我们的大部队展开了,更没有他的好果子吃了。”
“那他有什么招,重铠骑兵早和我们较量过了,打不过,指望这些步兵更是不行。再想指望这些关口,这些关口也抗不住炮弹,只有逃之夭夭了。不知叶将军什么想法?”
叶枫摇了摇头:“我想秃发树机能不但胸有韬略,还是内心非常强大的人。他根本就没拿着金城关当回事,也就是稍微抵抗一下。后面的道路还长着哩,他就是想用漫长的道路上消耗我们,然后一个个的关口打击我们,直到找到最后的决战机会。”
司马亮用眼睛看了叶枫一会儿,半信半疑地说:“也可能吧!”
从金城关往西北走180公里,就进入了乌鞘岭。乌鞘岭上没有敌情,连鲜卑兵的一个影子也见不到。
乌鞘岭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零下2.2c,乌鞘岭东望陇东,西驱河西,北通沙漠,南临祁连,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卫青、霍去病跨过乌鞘岭关隘,西击匈奴,修筑令居(今永登县西北)以西长城,经庄浪河谷跨越乌鞘岭山脉一线,乌鞘岭长城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乌鞘岭上的汉长城均为夯土修筑,虽经几十年的风雨侵蚀,留下的还算完整如初,沿长城有多处烽燧,那时一旦出现敌情,便可以点燃烽火告急。这里的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它颇有八达岭长城的气势。
站在古烽燧下,迎着猎猎朔风,耳际犹有战马嘶鸣、鼓角争鸣。虽然离着卫青、霍去病汉击匈奴的时代,不过六七十年,不尽长江滚滚来,金戈铁马远去,烽火狼烟像似消失,只有残存的长城顽强地支撑着,向世人讲述着有关乌鞘岭那远去的沧桑岁月。
乌鞘岭是见过世面的,自古以来,乌鞘岭为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和咽喉地,古丝绸之路的天然关隘和军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西征匈奴。给先人丢脸了,如今的乌鞘岭已是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的地盘。
叶枫突然想起了一位著名记者的一句话:“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
叶枫遂和众将一块儿插香祭拜,向天祷告:“祈求上苍,保佑我大晋军队,一路顺利西征,关关顺利。如能凯旋而归,我将修祖庙,年年祭祀,岁岁朝拜。”
从迈下乌鞘岭,算是正式进了一个区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河西走廊。
往南看,雄壮的祁连山,便清晰的出现在了叶枫的眼前,一条蜿蜒的黑龙,披着一身皑皑白雪,那连绵磅礴的气势,就这样从河西走廊南端喷薄而出,于是,天地之间便有了这横贯八百多公里的莽然大观,乾坤之中便有了这高耸四千多米的凛然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