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郧也是大开眼界,能量金属居然是这个样子,难怪叫能量晶体,确实与晶体的性能很类似,于是见好就收,让身上的蚂蚁机器人,在慢慢检索的过程中,从飞碟破损的部位,偷偷采集了一些小碎片。
一切做好了,刘郧才仿佛回过神来,对着冯·米歇尔竖起了大拇指,不断的夸赞飞碟漂亮,根本不像人工所做,倒像天然生成的,说者无心,米歇尔却想到了什么,一脸呆滞,显然已经神游天外了。
看来再说也是徒劳,刘郧与法肯豪森大眼瞪小眼,半响米歇尔也没恢复过来,在无奈之下,大家只好悄悄的离去,不过孔玉玲还是满有爱心的,还没出大门就命令仆人,给这些看守飞碟的德国士兵,送一些吃的和被套之类,并干脆将实验室大楼,划给他们当宿舍。
法肯豪森对于这个场面,也有些无语,不过还是代这些士兵,谢谢了孔大小姐的好意,并招来其中带队的队长,这时刘郧才注意到,这些警卫的军衔有些偏高,最低的是上士,最高的却是上尉。
德军士兵这点好,一旦有长官召见,就会尽快的集合,并自动排成一个严整的队列,刘郧暗中算了一下,加上门口两个站岗的,共有十五个人,其中九个上士,四个少尉,一个中尉和一个上尉。
正当刘郧暗暗纳闷的时候,法肯豪森开始训话了,这厮可是德军的中将,无论在华夏,还是德国,都是知名人物,尤其长期辅佐冯·塞克特将军,在整个德军的军官体系中,声望值一直居高不下。
这些德国官兵们,也愿意听从法肯豪森的指挥,尽管不是他们的直接上司,经一阵教育后,拿出了老希的亲笔信,这些人才同意暂时接受刘郧的指挥,等汉阳小豹坦克生产成功,就会随之返回柏林。
在德国官兵们向刘郧敬礼的时候,这厮才反应过来,一边匆忙的回礼,一边用德语回话,并问他们是不是勃兰登堡的特种部队,在场的德国人都震惊了,没想到在万里之外的东方,还有人认识他们。
法肯豪森是德国将军,可不会在这个时候怯场,反而有些笑意的告诉德国士兵,他身旁这位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元首”,连元首希特勒对他都青睐有加,喜欢独行特立,请大家不要惊慌失措。
一时之间,除了刘郧有些尴尬之外,其他德国士兵都轰然大笑,不过也消除了彼此的隔阂,若不是法肯豪森在场,恐怕会纷纷向小元首致敬,刘大官人也耸了耸肩,声明在晚上请各位一起喝酒。
军人之间最喜欢的还是喝酒,法肯豪森似乎也很高兴,也同意参加刘大官人所倡议的酒会,当然刘郧所说的喝酒,不是请这些士兵去酒楼,而是让酒楼伙计,将酒菜送到这里来,不过酒肉倒是管够。
订酒席这种琐事,自然不需要刘郧亲自去,孔大小姐就可以摆平,在酒席来临之前,孔氏的仆人就带来了各类用具,并根据他们自己的要求,基本每三人一间,分散布置在各重要节点上,攻守兼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郧虽然在与德国士兵谈话,但是依然一一记在心中,再由智脑帮着分析,发现这些特种兵的素养,确实高深莫测,许多看是无意放下的杂物,其实都是很有讲究的。
举一个简单例子,刘郧就看见一个士兵,将一张过道中的桌子,略略偏移动了几厘米,表面看来并没多大问题,经智脑模拟后,才发现这样却可以限制人的速度,因为特种兵自己训练有素,这么几厘米完全没影响,而其他人速度一快的话,就会与桌子发生碰撞。
因此,无论是碰撞与否,又或主动绕开,总会降低通过速度,甚至会停顿1秒,或0.5秒,这点时间对常人来说,就是一刹那而已,对身手敏捷的特种兵来说,足足可以杀死,或被杀死好几次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刘郧心中也是暗暗一凛,一两个特种兵或许不算什么,若是十个八个的话,就是袁琪儿这样的高手,也有一定的几率被杀死,若是换成普通士兵,就是一百来个,也不一定能打赢。
刘郧一边与法肯豪森微笑的谈话,暗暗记下这些特种兵的行为和部署,一边分心思考袁琪儿与明月仙子的问题,为什么在21世纪很少听说这类高手,其真正原因就是,训练一个很困难,基本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然而与特种兵比也没强横多少,因此自然淘汰。
然而,让刘郧真正担心的还是鬼子兵,平心而论,鬼子兵的综合素养虽不如德国人,但是在单兵作战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德国人更加讲究高性能武器,以及战略战术的部署,因此综合实力略强。
但是要注意一点,在希特勒登位之前,德国常备国防军只有十万,而鬼子兵的陆军,从来没低过四十万,海军从没低过十万,因此训练有素的老鬼子兵,一直居高不下,这可都是些简化版的特种兵。
自从看到这些德国特种兵后,刘郧也明白了一点,勃兰登堡特种兵并不神奇,正如老蒋与刘湘所说的,“是一群会跳伞的侦察兵”,若是还再要说细一点,就是战斗意志与战斗素养更为强大一些。
战斗意志好说,无论红军、川军,还是中央军,都有意无意的让军队具有信仰,要么信奉斯大林主义,要么信奉三民主义,从而使军队更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不弱于鬼子兵的武士道精神。
在原来的时空的全面抗战初期,华夏军队与日本鬼子兵,长期打成5:1,主要还是武器系统和战斗素养的问题,武器系统落后,主要体现在国家的工业基础上,尤其在成规模的技术兵种上,华夏损失一个就少一个,日本哪怕性能略逊一筹,却源源不断,越打越多。
武器系统问题,也是刘郧一直关注的重点,他做了两手准备,一边强化汉阳兵工厂,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造血功能,一边在川西县另起炉灶,搞起了新的兵工厂、钢铁厂、飞机场和铁路线等等。
只有“战斗素养”是一个老大难,从太平天国以来,华夏从来不缺军队或士兵,从刚开始的湘军、淮军、甘军和北洋军,再到民国时期的北洋新军和国民军,再到当今的红军、川军和中央军等等,多的不说,就说红军与川军,在鼎盛时期,一般也在三四十万以上。
但是说到技术兵种,红军能有点炮兵,就已经很不错了,川军也没强到多少,汶川一战,红军损失惨重,但是川军的技术兵种,基本全军覆没,要命的不是坦克和飞机的损失,而是飞行员和驾驶员的损失,规模本来就不大,一旦战损,一年半载之内就别想恢复了。
不然刘郧与他的川军,为了让红军离开四川,就给予如此优厚的条件,老蒋的中央军,为什么成为中央军,也有技术兵种的问题,不说黄埔军校和南京陆大,就说空军队伍,就可追溯到辛亥革命。
再说北伐战争时期,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北洋军的炮多,中央军的机枪多,西北军的大刀多”,真是这样么,就说叶挺的独立团,能打不假,又有谁知道,小小的一个先遣团,却有一个装甲大队。
这种豪华的配置,不要说在1926年,打国内的土包子,诸如吴佩孚和孙传芳之流,就是1937年打鬼子也是手到擒来,但在几十年后,全面抗战爆发了依旧是小打小闹,关键就出在战斗素养的培养上。
说到华夏与日军的素养,就单兵而言,一个普通的日本士兵,至少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自小接受各类军训,入伍后接受二年以上的正规训练,打固定靶有七成以上的准头,可单人完成一些小战术,比如斥候、巡逻、迂回和潜伏等,其实与特种兵的差别并不大了。
华夏的士兵就不说了,除了极少数的几支王牌部队,其他农民出身,一般入伍不到三个月,就会摸枪上战场,因为长官怕浪费弹药,打枪的次数屈指可数,根本无准头可言,对老兵的定义,也不是按战斗素养来算,而是以上战场的次数来算,能战斗三次不死就是老兵。
至于士官的差别就更大了,日军有专门的士官学校,士官就是士官,军官就是军官,等级相当明确森严,在华夏则从士兵之中,直接挑选老兵,由老兵担任各级士官,甚至直接当排长的怪事,由于没受过军校培养,许多浅显的常识都成了大难题,一上战场不出事就怪了。
至于技术兵种,比如飞行员、装甲兵和炮兵等等,在华夏一般是由军官担任,这些技术人员一旦当了官,自然没有心思搞技术了,就更别说大规模培养了,即或真的培养出来了,国家也承受不起。
这十来个德军特种兵,刘郧真的很眼馋,暗暗决定如有可能,一定要将他们留在华夏,有这队特种兵做模版,完全可训练出华夏自己的特种兵,当然这个希望很渺茫,只好将细节记下来,今后用智脑一点点的模拟出来,再逐一用在部队的训练中,效果就听天由命了。
随着刘郧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频频的关注特种兵的活动,眼睛直冒绿光,仿佛喉咙快伸出手了,法肯豪森也反应过来了,大略猜到了这厮的想法,也没故意说破此事,反而还露出了些奇怪的笑容。
随着酒菜送到,德国士兵已完成了各种勤务,法肯豪森让人进去,将冯·米歇尔中校叫出来,准备一起共进晚餐,刘郧在无意发现,德军竟默契的分为三拨,轮流执勤警戒,可见其战斗意识深入骨髓。
一切做好了,刘郧才仿佛回过神来,对着冯·米歇尔竖起了大拇指,不断的夸赞飞碟漂亮,根本不像人工所做,倒像天然生成的,说者无心,米歇尔却想到了什么,一脸呆滞,显然已经神游天外了。
看来再说也是徒劳,刘郧与法肯豪森大眼瞪小眼,半响米歇尔也没恢复过来,在无奈之下,大家只好悄悄的离去,不过孔玉玲还是满有爱心的,还没出大门就命令仆人,给这些看守飞碟的德国士兵,送一些吃的和被套之类,并干脆将实验室大楼,划给他们当宿舍。
法肯豪森对于这个场面,也有些无语,不过还是代这些士兵,谢谢了孔大小姐的好意,并招来其中带队的队长,这时刘郧才注意到,这些警卫的军衔有些偏高,最低的是上士,最高的却是上尉。
德军士兵这点好,一旦有长官召见,就会尽快的集合,并自动排成一个严整的队列,刘郧暗中算了一下,加上门口两个站岗的,共有十五个人,其中九个上士,四个少尉,一个中尉和一个上尉。
正当刘郧暗暗纳闷的时候,法肯豪森开始训话了,这厮可是德军的中将,无论在华夏,还是德国,都是知名人物,尤其长期辅佐冯·塞克特将军,在整个德军的军官体系中,声望值一直居高不下。
这些德国官兵们,也愿意听从法肯豪森的指挥,尽管不是他们的直接上司,经一阵教育后,拿出了老希的亲笔信,这些人才同意暂时接受刘郧的指挥,等汉阳小豹坦克生产成功,就会随之返回柏林。
在德国官兵们向刘郧敬礼的时候,这厮才反应过来,一边匆忙的回礼,一边用德语回话,并问他们是不是勃兰登堡的特种部队,在场的德国人都震惊了,没想到在万里之外的东方,还有人认识他们。
法肯豪森是德国将军,可不会在这个时候怯场,反而有些笑意的告诉德国士兵,他身旁这位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元首”,连元首希特勒对他都青睐有加,喜欢独行特立,请大家不要惊慌失措。
一时之间,除了刘郧有些尴尬之外,其他德国士兵都轰然大笑,不过也消除了彼此的隔阂,若不是法肯豪森在场,恐怕会纷纷向小元首致敬,刘大官人也耸了耸肩,声明在晚上请各位一起喝酒。
军人之间最喜欢的还是喝酒,法肯豪森似乎也很高兴,也同意参加刘大官人所倡议的酒会,当然刘郧所说的喝酒,不是请这些士兵去酒楼,而是让酒楼伙计,将酒菜送到这里来,不过酒肉倒是管够。
订酒席这种琐事,自然不需要刘郧亲自去,孔大小姐就可以摆平,在酒席来临之前,孔氏的仆人就带来了各类用具,并根据他们自己的要求,基本每三人一间,分散布置在各重要节点上,攻守兼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郧虽然在与德国士兵谈话,但是依然一一记在心中,再由智脑帮着分析,发现这些特种兵的素养,确实高深莫测,许多看是无意放下的杂物,其实都是很有讲究的。
举一个简单例子,刘郧就看见一个士兵,将一张过道中的桌子,略略偏移动了几厘米,表面看来并没多大问题,经智脑模拟后,才发现这样却可以限制人的速度,因为特种兵自己训练有素,这么几厘米完全没影响,而其他人速度一快的话,就会与桌子发生碰撞。
因此,无论是碰撞与否,又或主动绕开,总会降低通过速度,甚至会停顿1秒,或0.5秒,这点时间对常人来说,就是一刹那而已,对身手敏捷的特种兵来说,足足可以杀死,或被杀死好几次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刘郧心中也是暗暗一凛,一两个特种兵或许不算什么,若是十个八个的话,就是袁琪儿这样的高手,也有一定的几率被杀死,若是换成普通士兵,就是一百来个,也不一定能打赢。
刘郧一边与法肯豪森微笑的谈话,暗暗记下这些特种兵的行为和部署,一边分心思考袁琪儿与明月仙子的问题,为什么在21世纪很少听说这类高手,其真正原因就是,训练一个很困难,基本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然而与特种兵比也没强横多少,因此自然淘汰。
然而,让刘郧真正担心的还是鬼子兵,平心而论,鬼子兵的综合素养虽不如德国人,但是在单兵作战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德国人更加讲究高性能武器,以及战略战术的部署,因此综合实力略强。
但是要注意一点,在希特勒登位之前,德国常备国防军只有十万,而鬼子兵的陆军,从来没低过四十万,海军从没低过十万,因此训练有素的老鬼子兵,一直居高不下,这可都是些简化版的特种兵。
自从看到这些德国特种兵后,刘郧也明白了一点,勃兰登堡特种兵并不神奇,正如老蒋与刘湘所说的,“是一群会跳伞的侦察兵”,若是还再要说细一点,就是战斗意志与战斗素养更为强大一些。
战斗意志好说,无论红军、川军,还是中央军,都有意无意的让军队具有信仰,要么信奉斯大林主义,要么信奉三民主义,从而使军队更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不弱于鬼子兵的武士道精神。
在原来的时空的全面抗战初期,华夏军队与日本鬼子兵,长期打成5:1,主要还是武器系统和战斗素养的问题,武器系统落后,主要体现在国家的工业基础上,尤其在成规模的技术兵种上,华夏损失一个就少一个,日本哪怕性能略逊一筹,却源源不断,越打越多。
武器系统问题,也是刘郧一直关注的重点,他做了两手准备,一边强化汉阳兵工厂,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造血功能,一边在川西县另起炉灶,搞起了新的兵工厂、钢铁厂、飞机场和铁路线等等。
只有“战斗素养”是一个老大难,从太平天国以来,华夏从来不缺军队或士兵,从刚开始的湘军、淮军、甘军和北洋军,再到民国时期的北洋新军和国民军,再到当今的红军、川军和中央军等等,多的不说,就说红军与川军,在鼎盛时期,一般也在三四十万以上。
但是说到技术兵种,红军能有点炮兵,就已经很不错了,川军也没强到多少,汶川一战,红军损失惨重,但是川军的技术兵种,基本全军覆没,要命的不是坦克和飞机的损失,而是飞行员和驾驶员的损失,规模本来就不大,一旦战损,一年半载之内就别想恢复了。
不然刘郧与他的川军,为了让红军离开四川,就给予如此优厚的条件,老蒋的中央军,为什么成为中央军,也有技术兵种的问题,不说黄埔军校和南京陆大,就说空军队伍,就可追溯到辛亥革命。
再说北伐战争时期,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北洋军的炮多,中央军的机枪多,西北军的大刀多”,真是这样么,就说叶挺的独立团,能打不假,又有谁知道,小小的一个先遣团,却有一个装甲大队。
这种豪华的配置,不要说在1926年,打国内的土包子,诸如吴佩孚和孙传芳之流,就是1937年打鬼子也是手到擒来,但在几十年后,全面抗战爆发了依旧是小打小闹,关键就出在战斗素养的培养上。
说到华夏与日军的素养,就单兵而言,一个普通的日本士兵,至少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自小接受各类军训,入伍后接受二年以上的正规训练,打固定靶有七成以上的准头,可单人完成一些小战术,比如斥候、巡逻、迂回和潜伏等,其实与特种兵的差别并不大了。
华夏的士兵就不说了,除了极少数的几支王牌部队,其他农民出身,一般入伍不到三个月,就会摸枪上战场,因为长官怕浪费弹药,打枪的次数屈指可数,根本无准头可言,对老兵的定义,也不是按战斗素养来算,而是以上战场的次数来算,能战斗三次不死就是老兵。
至于士官的差别就更大了,日军有专门的士官学校,士官就是士官,军官就是军官,等级相当明确森严,在华夏则从士兵之中,直接挑选老兵,由老兵担任各级士官,甚至直接当排长的怪事,由于没受过军校培养,许多浅显的常识都成了大难题,一上战场不出事就怪了。
至于技术兵种,比如飞行员、装甲兵和炮兵等等,在华夏一般是由军官担任,这些技术人员一旦当了官,自然没有心思搞技术了,就更别说大规模培养了,即或真的培养出来了,国家也承受不起。
这十来个德军特种兵,刘郧真的很眼馋,暗暗决定如有可能,一定要将他们留在华夏,有这队特种兵做模版,完全可训练出华夏自己的特种兵,当然这个希望很渺茫,只好将细节记下来,今后用智脑一点点的模拟出来,再逐一用在部队的训练中,效果就听天由命了。
随着刘郧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频频的关注特种兵的活动,眼睛直冒绿光,仿佛喉咙快伸出手了,法肯豪森也反应过来了,大略猜到了这厮的想法,也没故意说破此事,反而还露出了些奇怪的笑容。
随着酒菜送到,德国士兵已完成了各种勤务,法肯豪森让人进去,将冯·米歇尔中校叫出来,准备一起共进晚餐,刘郧在无意发现,德军竟默契的分为三拨,轮流执勤警戒,可见其战斗意识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