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的很被动,夏想说不生气那是假的,毕竟在纪委内部,总有人不能保守机密,他已经尽量只让信得过的人插手湘省道桥一系列的案件,但还是总有风声走漏,也说明了一点,纪委个别干部视保密条例如无物,无组织无纪律。
夏想一方面要求陶河江以纪委的名义发文,再次强调保密条例的重要姓,又让办公室主任伍小旋将纪委所有处级以上干部的简历整理出来,送他过目。
夏想此举在纪委内部引发了不小的议论,都认为是继将林华建和游方支开之后,夏书记在纪委内部收权的又一项重大举措。要处级以上的干部的简历做什么?不外乎两点用处,一是辨认谁在对外通风报信,二是要在纪委内部大幅调整人事了。
整个纪委人心纷乱,众说纷纭。
夏想不理会纪委内部的反对声音,如果他不能在纪委确立权威,就无法面对对方一波接一波的反击。如果郑盛、付先锋和叶天南都在纪委内部有亲信,将纪委的一举一动完全掌握,那他这个纪委书记就当得太失败了。
此次一连串的事情的发生,导致他十分被动,固然有郑盛的原因,也和他还没有完全掌控纪委不无关系,不能完全归咎于郑盛的意外插手。夏想愿意在自身上找原因,才能不断地进步。
眼下的形势很麻烦,唐加少已经移交到了司法机关,脱离了纪委的控制范围,陈传世的自杀,赵宣明的爆料,都对唐加少的最终定罪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唐加少最终是死是活,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陈传世之死和赵宣明手中所谓的证据结合在一起,能将主要责任都指向了死去的陈传世身上,那么对唐加少的指控就成了笑话,不但会将纪委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让人怀疑纪委的公正和严肃,还让郑盛想借机拿下湘省道桥的努力付之东流。
甚至还有可能让叶天南一系完全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湘省道桥安然无事,唐加少轻判,陈传世背负全部罪名,一死了之,怀阳和晨东两市,不伤分毫。
由此就会引发湘省新的力量对比,郑盛一无所获,他威望大降,付先锋和叶天南笑到最后!
必须要做出反击了,否则再拖下去,万一让唐加少再翻供的话,玩笑就开大了。
陈传世自杀一案,由市局具体负责,现场遗留的遗书和所谓证据,陈习明也向夏想做了详细汇报,遗书先不说,真伪正在鉴定之中,而陈传世遗留的所谓承担全部湘省道桥的证据,夏想也一一过目,虽说很有说服力,但陈习明却怀疑有伪造的嫌疑。
具体结论,正在进一步调查和鉴定之中。
真假暂且不论,但混淆视听的目的却是达到了。
对方的手段也很周密,陈传世以死谢罪,首先博得了人们的同情,民意虽然如潮,但最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且民众的心理向来同情弱者和死者,死者为大。陈传世之死,就立刻赢得了民心,而他是否自杀,是不是真有资格对湘省道桥一系列的重大事故负责,不在民众考虑的范围之内。
而且在抛出陈传世自杀事件之后,借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之际,又有一个赵宣明横空杀出,配合死去的陈传世演戏,一唱一和,就足以弄假成真了。
最主要的是,赵宣明只露了一面,就躲在了省公安厅不再露面,谁也无法去印证赵宣明手中证据的真假,省厅又不是郑盛和夏想的势力范围,明显是缓兵之计,就是用赵宣明拖出唐加少的审判,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审理过程,甚至还是隔空向唐加少暗示,怂恿唐加少翻供。
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夏想不管郑盛有没有后手,他现在必须出手了。再晚一步的话,一旦唐加少翻供,赵宣明再抛出什么真真假假的证据,整个事件就失控了,纪委不但会大大的失分不说,还有可能完全名声扫地。
甚至还会一败涂地。
或者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叶天南一系再穷追不舍,非要追究责任的话,郑盛是不是将他当成牺牲品抛出用来转移视线还在两可之间。
事不宜迟!
夏想思忖再三,先是叫来商江商议一番,然后正准备向郑盛汇报工作,就听到外面传来椅子的响声和曾卓紧张的声音:“郑书记……好,我,我向夏书记请示一下,不,郑书记请进!”
也不能怪曾卓失态,郑盛还是第一次来夏想的办公室,一般前来的省领导都比夏想排名低,想见夏想确实需要曾卓通报一声。
但省委书记亲临,别说通报了,夏想必须亲自出来迎接。
夏想就急忙起身来到外面,一脸笑意:“郑书记来了,快请。”
笑归笑,谦恭的姿态是官场上必须的礼节,但他心里却冷静得很,郑盛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陈传世和赵宣明事件……让郑盛慌了。
郑盛非常客气地夏想进了办公室,夏想主动倒水,泡了郑盛送他的大红袍,笑道:“我就借花献佛了,郑书记,请喝茶。”
“茶就不喝了,夏想,我来是和你商量一件事情……”郑盛伸手拿出一封信,一脸严肃,“有一位离休的老干部亲自面交给我一封举报信,举报赵宣明同志侵占农田,将500亩农田以低价强行买入,建造成私人庄园。庄园建成3年了,没有向有关部门申报任何手续。”
夏想接信在手,并没有打开信件,心思潮滚,脸上却是一脸肃穆,语重心长地说道:“真是巧了,刚刚商江同志根据唐加少提供的情况,经过缜密的调查和取证,证实赵宣明同志在担任湘省道桥副总经理期间,收受贿赂500多万元,另外有大量古玩字画、玉器和名表不能说明来源,我正准备将情况向郑书记汇报一下……”
郑盛脸上的严肃更加凝重了,凝重成了乌云密布:“纪委掌握的证据证明,老同志的眼光是雪亮的。夏想同志,我代表省委支持纪委对赵宣明采取强制措施!”
竟然想到一块儿了,夏想心中也不知做何感想,赵宣明的命运在他跳出来为叶天南充当马前卒的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悲剧。想出头,就要有随时准备被杀头的勇气,如果没有,对不起,请在死后重温一百遍枪打出头鸟的真理。
郑盛亲自送举报信给他,看似突兀,实际上也是非常实际的做法,赵宣明不除,郑盛不安。因此,堂堂的省委书记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将一个莫须有的老干部的举报信交给省纪委书记,而且举报的还是一名副处级干部,身为当事人,赵宣明应该感到三生有幸才对。
其实不论赵宣明也好,还是死去的陈传世,他们身上的事情夏想都心里有数,只不过他们级别太低,影响太小,没被他放在眼里。不想有人死也要出名,好,那就让他们死一次试试。
夏想在接到郑盛递来的举报信的一瞬间就下定了决心,本来他还留了一点余地,叶天南的手法却是不留一点退路,要么全部翻盘,要么满盘皆输。既然到了必须一战定输赢的局面,他还犹豫什么?
出手!
夏想很客气地礼送郑盛出门,回来之后,他又自得地笑了,郑盛的出手其实是小手笔了,他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大礼送给叶天南,或者说,是一份天大的惊喜。
如果对方也留了余地,肯认输,夏想也不想非要弄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但塌桥公司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还想修修补补蒙混过关,就过头了,而且在怀阳大桥事故才发生之后,不思悔过,不见无数鲜活的生命因为人为的失误而葬送,反而变本加厉一心扑在政治斗争之上。
夏想就怒了,斗就斗,不斗个人头打出狗脑袋就誓不罢休,谁怕谁!
第二天,省纪委正式签发命令,对赵宣明采取双规措施。消息一出,各方震惊。
不料更让人震惊的是,纪委的工作人员到了省公安厅之后,竟然被省厅的人以案件正在调查之中为由,拒绝纪委人员带走赵宣明!
经过对峙和争论后,纪委人员最后无功而返。
形势……严峻了。
一天后,湘江市公安局召开记者发布会,对外公布陈传世自杀案件的初步调查结果,经调查,陈传世确实系自杀身亡,遗书也是本人亲笔所写,但现场遗留的证据之上有大量他人的指纹,不排除陈传世被胁迫自杀的可能!
同时,现场还有诸多疑点,有待进一步调查。湘江市局决定正式传唤赵宣明到市局作证,说明事发时情景。过期不到,不排除采取强制措施的可能。
赵宣明再次成为焦点人物!
而且市局对外公布的消息大有玄机,先是说明现场有他人的指纹,但并未点明就是赵宣明。后又传唤赵宣明到市局作证,一前一后似乎是有所疏漏,还是故意为之?
就让细心人不得不猜测其中的奥妙之处。
面对省纪委和市公安局的双重压力,省公安厅还能强硬多久?
让所有人都无比期待的是,大戏已经拉开了帷幕,进入了高潮,最后到底会怎样收场?
(未完待续)
夏想一方面要求陶河江以纪委的名义发文,再次强调保密条例的重要姓,又让办公室主任伍小旋将纪委所有处级以上干部的简历整理出来,送他过目。
夏想此举在纪委内部引发了不小的议论,都认为是继将林华建和游方支开之后,夏书记在纪委内部收权的又一项重大举措。要处级以上的干部的简历做什么?不外乎两点用处,一是辨认谁在对外通风报信,二是要在纪委内部大幅调整人事了。
整个纪委人心纷乱,众说纷纭。
夏想不理会纪委内部的反对声音,如果他不能在纪委确立权威,就无法面对对方一波接一波的反击。如果郑盛、付先锋和叶天南都在纪委内部有亲信,将纪委的一举一动完全掌握,那他这个纪委书记就当得太失败了。
此次一连串的事情的发生,导致他十分被动,固然有郑盛的原因,也和他还没有完全掌控纪委不无关系,不能完全归咎于郑盛的意外插手。夏想愿意在自身上找原因,才能不断地进步。
眼下的形势很麻烦,唐加少已经移交到了司法机关,脱离了纪委的控制范围,陈传世的自杀,赵宣明的爆料,都对唐加少的最终定罪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唐加少最终是死是活,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陈传世之死和赵宣明手中所谓的证据结合在一起,能将主要责任都指向了死去的陈传世身上,那么对唐加少的指控就成了笑话,不但会将纪委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让人怀疑纪委的公正和严肃,还让郑盛想借机拿下湘省道桥的努力付之东流。
甚至还有可能让叶天南一系完全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湘省道桥安然无事,唐加少轻判,陈传世背负全部罪名,一死了之,怀阳和晨东两市,不伤分毫。
由此就会引发湘省新的力量对比,郑盛一无所获,他威望大降,付先锋和叶天南笑到最后!
必须要做出反击了,否则再拖下去,万一让唐加少再翻供的话,玩笑就开大了。
陈传世自杀一案,由市局具体负责,现场遗留的遗书和所谓证据,陈习明也向夏想做了详细汇报,遗书先不说,真伪正在鉴定之中,而陈传世遗留的所谓承担全部湘省道桥的证据,夏想也一一过目,虽说很有说服力,但陈习明却怀疑有伪造的嫌疑。
具体结论,正在进一步调查和鉴定之中。
真假暂且不论,但混淆视听的目的却是达到了。
对方的手段也很周密,陈传世以死谢罪,首先博得了人们的同情,民意虽然如潮,但最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且民众的心理向来同情弱者和死者,死者为大。陈传世之死,就立刻赢得了民心,而他是否自杀,是不是真有资格对湘省道桥一系列的重大事故负责,不在民众考虑的范围之内。
而且在抛出陈传世自杀事件之后,借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之际,又有一个赵宣明横空杀出,配合死去的陈传世演戏,一唱一和,就足以弄假成真了。
最主要的是,赵宣明只露了一面,就躲在了省公安厅不再露面,谁也无法去印证赵宣明手中证据的真假,省厅又不是郑盛和夏想的势力范围,明显是缓兵之计,就是用赵宣明拖出唐加少的审判,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审理过程,甚至还是隔空向唐加少暗示,怂恿唐加少翻供。
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夏想不管郑盛有没有后手,他现在必须出手了。再晚一步的话,一旦唐加少翻供,赵宣明再抛出什么真真假假的证据,整个事件就失控了,纪委不但会大大的失分不说,还有可能完全名声扫地。
甚至还会一败涂地。
或者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叶天南一系再穷追不舍,非要追究责任的话,郑盛是不是将他当成牺牲品抛出用来转移视线还在两可之间。
事不宜迟!
夏想思忖再三,先是叫来商江商议一番,然后正准备向郑盛汇报工作,就听到外面传来椅子的响声和曾卓紧张的声音:“郑书记……好,我,我向夏书记请示一下,不,郑书记请进!”
也不能怪曾卓失态,郑盛还是第一次来夏想的办公室,一般前来的省领导都比夏想排名低,想见夏想确实需要曾卓通报一声。
但省委书记亲临,别说通报了,夏想必须亲自出来迎接。
夏想就急忙起身来到外面,一脸笑意:“郑书记来了,快请。”
笑归笑,谦恭的姿态是官场上必须的礼节,但他心里却冷静得很,郑盛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陈传世和赵宣明事件……让郑盛慌了。
郑盛非常客气地夏想进了办公室,夏想主动倒水,泡了郑盛送他的大红袍,笑道:“我就借花献佛了,郑书记,请喝茶。”
“茶就不喝了,夏想,我来是和你商量一件事情……”郑盛伸手拿出一封信,一脸严肃,“有一位离休的老干部亲自面交给我一封举报信,举报赵宣明同志侵占农田,将500亩农田以低价强行买入,建造成私人庄园。庄园建成3年了,没有向有关部门申报任何手续。”
夏想接信在手,并没有打开信件,心思潮滚,脸上却是一脸肃穆,语重心长地说道:“真是巧了,刚刚商江同志根据唐加少提供的情况,经过缜密的调查和取证,证实赵宣明同志在担任湘省道桥副总经理期间,收受贿赂500多万元,另外有大量古玩字画、玉器和名表不能说明来源,我正准备将情况向郑书记汇报一下……”
郑盛脸上的严肃更加凝重了,凝重成了乌云密布:“纪委掌握的证据证明,老同志的眼光是雪亮的。夏想同志,我代表省委支持纪委对赵宣明采取强制措施!”
竟然想到一块儿了,夏想心中也不知做何感想,赵宣明的命运在他跳出来为叶天南充当马前卒的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悲剧。想出头,就要有随时准备被杀头的勇气,如果没有,对不起,请在死后重温一百遍枪打出头鸟的真理。
郑盛亲自送举报信给他,看似突兀,实际上也是非常实际的做法,赵宣明不除,郑盛不安。因此,堂堂的省委书记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将一个莫须有的老干部的举报信交给省纪委书记,而且举报的还是一名副处级干部,身为当事人,赵宣明应该感到三生有幸才对。
其实不论赵宣明也好,还是死去的陈传世,他们身上的事情夏想都心里有数,只不过他们级别太低,影响太小,没被他放在眼里。不想有人死也要出名,好,那就让他们死一次试试。
夏想在接到郑盛递来的举报信的一瞬间就下定了决心,本来他还留了一点余地,叶天南的手法却是不留一点退路,要么全部翻盘,要么满盘皆输。既然到了必须一战定输赢的局面,他还犹豫什么?
出手!
夏想很客气地礼送郑盛出门,回来之后,他又自得地笑了,郑盛的出手其实是小手笔了,他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大礼送给叶天南,或者说,是一份天大的惊喜。
如果对方也留了余地,肯认输,夏想也不想非要弄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但塌桥公司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还想修修补补蒙混过关,就过头了,而且在怀阳大桥事故才发生之后,不思悔过,不见无数鲜活的生命因为人为的失误而葬送,反而变本加厉一心扑在政治斗争之上。
夏想就怒了,斗就斗,不斗个人头打出狗脑袋就誓不罢休,谁怕谁!
第二天,省纪委正式签发命令,对赵宣明采取双规措施。消息一出,各方震惊。
不料更让人震惊的是,纪委的工作人员到了省公安厅之后,竟然被省厅的人以案件正在调查之中为由,拒绝纪委人员带走赵宣明!
经过对峙和争论后,纪委人员最后无功而返。
形势……严峻了。
一天后,湘江市公安局召开记者发布会,对外公布陈传世自杀案件的初步调查结果,经调查,陈传世确实系自杀身亡,遗书也是本人亲笔所写,但现场遗留的证据之上有大量他人的指纹,不排除陈传世被胁迫自杀的可能!
同时,现场还有诸多疑点,有待进一步调查。湘江市局决定正式传唤赵宣明到市局作证,说明事发时情景。过期不到,不排除采取强制措施的可能。
赵宣明再次成为焦点人物!
而且市局对外公布的消息大有玄机,先是说明现场有他人的指纹,但并未点明就是赵宣明。后又传唤赵宣明到市局作证,一前一后似乎是有所疏漏,还是故意为之?
就让细心人不得不猜测其中的奥妙之处。
面对省纪委和市公安局的双重压力,省公安厅还能强硬多久?
让所有人都无比期待的是,大戏已经拉开了帷幕,进入了高潮,最后到底会怎样收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