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延舰队三十五艘风帆海船,三十余艘大宋福船驶入了奕州港。
    码头上金鼓齐鸣,宗泽、李升林、张贺等人在码头上迎候秦延的归来。
    气氛相当的热烈,奕州之王平灭交趾,完成了大宋几番努力未曾完成的攻略,当然值得奕州文武尽情欢庆。
    而且这是秦延两年后第一次返回奕州,迎候的气氛当然要热烈些。
    见面寒暄、庆贺已毕,宗泽讲到,周嗣不在的因由,周嗣正在统领三十余艘风帆战舰组成的舰队不断出击倭国濑户内海,逐步清除倭国水师的据点。
    先后将在长崎的御水师大营、修造营焚毁,数次逼近京都沿海,让倭国一日三惊。
    只是数次寻获倭国御水师决战未果,御水师正在避战,估摸是为了积蓄等待全部的战舰汇集一处和奕州舰队决战。
    “这一年多来,御水师增加了二十余艘战舰,将上番损失找补了回来,如今约有六十余艘风帆战舰,绝对是一个劲敌了,”
    宗泽简略的说明了倭国御水师的军力。
    “看来只是在御水师身上,这位上皇怕是投入了两百万贯的财力,”
    秦延立即估算了倭人上皇巨额投入,
    ‘此番我奕州水师定要让其葬身濑户内海,经此一战,某要看看倭国还有余力再造舰队与否,’
    秦延相信只要此番败绩,倭国绝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即使倭国作为一个岛国对无敌舰队极为渴望,有着非常的动力重组舰队,但是秦延不会让其有那个机会。
    “主公,李学士一家数十口已然到了奕州,只是闭门不见客,我等都吃了闭门羹,看来盛怒未消啊,”
    宗泽低声道。
    秦延摸了摸短髯,心里也是有些忐忑,虽然他俯仰无愧,但是理由不好说出口,他难道说赵佶让中原陆沉两百年吗,李清臣也得信不是。
    所以说服他这个岳父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毕竟李清臣见识非凡,大宋右仆射岂是等闲之辈,那可是大宋名臣,看来破要费些心思了。
    返回王宫,李婉、宗菊姬、秋桃带着秦臻桐、秦萍迎候。
    秦延问起了秦臻石,言称被韩氏唤到府中好生亲热去了,
    “阿爹对二郎是欢喜的,却是和妾身没什么话说呢,几位兄长对我这个妹子也视若不见,唉,”
    李婉极为幽怨的白了秦延一眼道。
    很显然这事对她的打击有点大了。
    昔日,李婉是父母的爱女,兄长看护的小妹,如今对她都是极为疏离,李婉心中郁闷之极。
    “无妨,待某一到岳父心结自解,”
    秦延哈哈一笑。
    李婉只是不信。
    秦延沐浴更衣,和秦臻桐、秦萍亲近了一番,不禁感叹时光飞逝,秦萍有些少女的模样了,已经晓得对他这个阿爹嘘寒问暖,颇有些小棉袄的样子,让秦延心里暖暖的。
    “官人,颇有些官宦人家上门求亲呢,妾身不晓得怎么办,”
    秋桃叙说一番,其实也是探问,在她看来女儿不小了,该当订下个亲事。
    “不急,萍儿才多大,”
    秦延摇头。
    “可是不小了呢,”
    秋桃有些捉急。
    是啊,秦延想了想,这个时代十二三岁嫁人的比比皆是,问题是他很清楚,那个年岁嫁人的危险性。
    再者,对于秦萍的夫家他还要斟酌一番。
    李清臣一家没有居于奕州城内,而是避居奕州城外港口不远处的一座庄园,那是李婉的产业,如今就是李家暂居的所在。
    待得秦延来到李府,迎候他的是须发微白的李偲,可见这位昔日的纨绔子弟这些年月过的也很是不顺。
    不过看到秦延来访,李偲倒是很开怀,在厅堂内和秦延相谈甚欢,
    “龙图果然在奕州大展宏图,兵精甲坚,战船如楼,百姓富庶,让为兄的好生仰慕,龙图在哪里都能成就一番大业,”
    李偲感慨道。
    “谬赞,无为而治而已,须知,官府不乱插手,百姓自会休养生息,怕就怕官府胡乱施政,胥吏士绅上下其手,反而弄的民不聊生,”
    秦延谦逊道。
    “龙图一语中的啊,”
    李偲叹道。
    两人讲了一会儿,内里没有人再出现,李偲苦笑道,
    “家父这些日子来也观看了奕州诸事,虽然对奕州感观大变,却是心有芥蒂啊,”
    李偲这半生屡受牵连,对仕途早已失望,因此倒也能处变不惊,但是对李清臣和其他三子来说,这样的日子有些煎熬了。
    “还请四兄引某拜见岳父吧。”
    秦延苦笑道。
    两人来到了李清臣的书房,待得进入书房,秦延郑重拜见李清臣。
    李清臣冷冷的看了眼秦延,
    “原来是秦龙图来访,稀客啊,”
    秦延发现他今日苦笑的日子特别多就是了,他这位岳父很显然对他怒气未消,心有怨尤。
    “岳父大人,在您面前秦延不过是晚辈罢了,”
    ‘岂敢,割据一方形同叛逆,李某没有这般女婿,’
    李清臣冷笑道。
    “听闻岳父去了奕州多处,当晓得小婿所著家国论,不知然否,”
    秦延当即决定转换话题,不在原地争论。
    “倒也有一定之规,然则颇为叛逆,为臣子者当规劝君王行良政,善待百姓,如君王不同,当力谏之,怎能鼎革江山,如此中原每逢数十年战乱不止,生灵涂炭,”
    李清臣当即点出秦延家国论的错漏,大不敬君王,再者,如君王不慎,则庶民鼎革,岂不是战乱不止烽火处处。
    秦延一笑,嗯,能争论就好,就怕李清臣不屑和他争论,没话说那就是大麻烦了。
    “岳父,如此家国论能成为正朔,则君主慎行,自会节制己身,唯恐江山倾覆国祚不在自身难保,而庶民则节制君王乱政,庶民也晓得不能乱用,否则烽火处处自身也为兵祸所害,如此节制双方,到能令国祚长久,除非君王如当今般昏聩,否则江山倒也牢固,”
    秦延笑道。
    李清臣皱眉,秦延在奕州所做的轻徭薄赋,节制君主和官府权限,让民力可以休养生息,却是让他刮目相看。
    奕州看似在军力上投入甚多,军将地位大大提高,民政却极为宽泛,百姓几乎没有遭受苛政,更别提什么苛捐杂税了,因此奕州民间百姓日子过得颇为富庶,商业因此大兴,这个元日他就在奕州度过,因此看到了奕州细民元日中的欢庆,肉食是必有的,新衣小吃也寻常事儿。
    这样普遍的富庶就是大宋最为繁盛的江南也未必能有,这些让李清臣对自家女婿执政刮目相看,时至今日他不得不承认自家女婿是个军政的全才。
    李清臣虽然对秦延心里颇为赞许,但是对秦延形同叛逆的作为还是无法释怀。
    汉家士大夫但凡到了一个阶段很多人具有辅佐君王平天下的祈望,在这个过程中如同诸葛武侯般一展才华,博取一个忠臣贤相的名声,就不枉此生了,如能再行著书立说那就意外之喜。
    而秦延所为和传统的士大夫所为背道而驰,同时也牵连了他,让李清臣晚节不保,后世当如何评价他李清臣,名声大坏。
    因此李清臣始终无法释怀。
    “君上岂可乱议,非臣子之道,”
    李清臣还是坚持自己的正朔。
    “今上虽然略略轻佻了些,也还算勤政,对收复故土之心极为看重,”
    李清臣为赵佶争辩几句,言外之意就是秦延对赵佶的言论有些偏颇了。
    “岳父怕是不知赵佶应蔡京所请成立公田所抢占良田,逼迫细民为佃户为其耕作种种恶事吧 ,”
    秦延这一说,李清臣愕然。
    最近几年他困守家中,对于时局没有一个细致的把握,对公田所真是未曾听说。

章节目录

宋末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隆中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隆中怼并收藏宋末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