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解不开的疑团
季家二房的两亩田半夜被谁犁好了。
季家二房门前闹事的恶妇被谁打了。
两件事都与季家二房有关,但是季家二房如今当家的长女季青燕,却一无所知,只是强调她娘亲可不会生事。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死者已矣,入土为安。
若谁都能跑出来闹一闹,这世间还不乱套了?但是,头顶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作恶之人自有天收。
她的这翻解释,大家想了想也就理解了。说到底,还是那云王氏品行不正,行事太恶。别的不说,就冲她骂继子老光棍这件事,就没人接受得了。
尤其那些当了娘的妇人,谁个不是心疼儿子的?将心比心,若哪天自家儿子要交到后娘手中这般对待,光是想想就觉得心碎。
还有那些孩子也都吵着不要后娘,后娘太坏了。
当然此是后话,这天上午,因为云和祥拖走了模样狼狈仍在破口大骂的云王氏,季家二房这边总算安静下来。
只是村长也没问到答案,因为季青燕一脸无辜地表示不知道,这两件事就成了解不开的疑团,不到中午就传遍全村了。
等村长和耆老离开,所有人都散去,王郑氏又说了两句话也笑着说回家摊饼子去,季青燕才带着妹妹又回到厨房里。
看了看剩下只有二十来张饼子的筲箕,便拿了小竹篮放了张洗干净的纱布进去铺着,将二十张饼全放进去。
“姐,这是……”季青花在一旁见了有些疑惑。
“刚才我问了村长大伯,爷爷在南边田里呢,本来听说咱们家有事是要过来的,是村长大伯没让,怕把事情闹大对我们家不好。”
“你把这些饼送去给爷爷,就说上午刚摊出来的,再问他能不能搞些棉花、玉米和现时能种的菜种给我们?”
“不要多少,就是每样都弄些来将家门口的空地种上,荒着浪费。”季青燕将小竹篮装好又盖上一层遮风沙尘土的薄棉布,交给季青花。
“知道了姐,让小荷给你打下手,我去去就来。”季青花见摊好的饼子这一拿就没剩几个了,知道姐肯定还要摊些出来,不然青磊和云林哥回来没得吃。
“嗯,快去吧,小荷留下来看火。”季青燕笑了笑,小姑娘才十二岁,她十二岁时正背着书包去上学,回来嚷着肚子饿,训练时总想偷懒,可没这么懂事。
正所谓穷家孩子早当家,经历过苦难的孩子最懂事。他们每一个都很听话、很自觉想要为家里付出自己的力量。
季青花走后,季青燕带着小妹继续和面、揉面,洗了剩下的葱切碎,把火烧起来后叮嘱了小妹如何看火,不要烫着自己,就开始继续摊起葱油饼。
只是没多久,王小明端着一只碗边吃饼子边走进来,笑嘻嘻地说道:“燕子姐,这是我娘刚摊出来的,送给你们吃,也尝尝味道如何。”
季青燕见了也没客气,撕了一块便吃了起来,见小少年眼巴巴地望着她,便道:“有点儿咸了,是不是搅面糊时没搅匀?”
“葱也太多了,而且可能一次摊得太多没忙过来,这面都有点儿糊味,我是三块挨个摊,不是同时摊,火候和次数都要把握好。”
“你把我刚摊好的这几个拿回去,让你娘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季青燕见王小明送来了三个饼,大小差不多但是略厚实一些,便还了他三个自家的。
“这一个是我送你的,你去找村长跑得很快可是帮大忙了,没让燕子姐被那凶女人欺负去。”季青燕又加上一个饼子,解释了一下,也算是道谢。
“这点小忙不算什么,云林哥帮的才是大忙呢,我之前都吃一个了,这个还是不要了……”王小明虽然有点想吃,但还是措辞不要。
“拿着吧,我不是还收了你家饼子嘛,家里够吃的,也不差你一个。”季青燕明白小少年是担心她家口粮,笑着将饼子又递了回去,“你不要,给弟弟妹妹吃。”
“那好吧,多谢燕子姐,我回去跟我娘说去了。”王小明被提醒,想到三个饼回家确实不够分,还是收下了。
不过他刚走没多久,王郑氏就亲自来了,也没喊在不在家,反正都知道在厨房忙着呢,因此直接推开篱笆门进来了。
没想到还有两个婶子也恰巧过来,就一起进来了,手里都端着一只碗,里面或放了两个、或放了三个饼子。
都是来请教的,不过大家也识趣,知道带上自己摊的成果给季青燕品尝、指点。
季青燕忍着没再把自己摊的饼子往外发了,再发下去,自家摊的都没了,留下来的全是别人摊的,云林哥和青磊回来吃不到不是很惨?
不过大家亲眼见她和面、揉面、擀面……每一道工序细节都注意到了,这才恍然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了。
正说笑间,季青花挽着小竹篮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饼子送过去了,爷爷很高兴,连大伯都夸了她们勤快又懂事,两个堂哥也夸饼子好吃。
季青燕笑了笑,便听妹妹又说道:“爷爷说中午回去看看还有剩什么菜种,给咱们送一些过来,多少先种着,棉花籽家里也不够,他会想办法,要晚两天。”
“我家到是有棉花籽,不过也不多,可以给你一点。”一个婶子听了立刻说道。
“我家也能给一点点,你家地不多,随便种点儿就算啦。”另一个婶子也开口。
“多谢、多谢!这样就很好了,我把旁边的地挖出来,种几株棉花秋天收了给家里弹床棉被,有多的就做几件冬衣。”
季青燕听了感激地朝两个婶子道谢,解释道:“虽说如今天越来越暖和了,可冬天的事也要赶早准备着,不然有得捱了。”
“……是该这样,早点打算的好。”几个婶子听了心里一酸,想到去年冬天这家人的辛苦,差点就要抹泪。
大家又闲话了几句就离开了,季青燕又向王郑氏问了锄头的事,王郑氏一脸为难地说锄头只有晚上才得空,白天都要干活。
季青燕又不禁犯愁了,难道要再次放式神来锄地?
季家二房门前闹事的恶妇被谁打了。
两件事都与季家二房有关,但是季家二房如今当家的长女季青燕,却一无所知,只是强调她娘亲可不会生事。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死者已矣,入土为安。
若谁都能跑出来闹一闹,这世间还不乱套了?但是,头顶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作恶之人自有天收。
她的这翻解释,大家想了想也就理解了。说到底,还是那云王氏品行不正,行事太恶。别的不说,就冲她骂继子老光棍这件事,就没人接受得了。
尤其那些当了娘的妇人,谁个不是心疼儿子的?将心比心,若哪天自家儿子要交到后娘手中这般对待,光是想想就觉得心碎。
还有那些孩子也都吵着不要后娘,后娘太坏了。
当然此是后话,这天上午,因为云和祥拖走了模样狼狈仍在破口大骂的云王氏,季家二房这边总算安静下来。
只是村长也没问到答案,因为季青燕一脸无辜地表示不知道,这两件事就成了解不开的疑团,不到中午就传遍全村了。
等村长和耆老离开,所有人都散去,王郑氏又说了两句话也笑着说回家摊饼子去,季青燕才带着妹妹又回到厨房里。
看了看剩下只有二十来张饼子的筲箕,便拿了小竹篮放了张洗干净的纱布进去铺着,将二十张饼全放进去。
“姐,这是……”季青花在一旁见了有些疑惑。
“刚才我问了村长大伯,爷爷在南边田里呢,本来听说咱们家有事是要过来的,是村长大伯没让,怕把事情闹大对我们家不好。”
“你把这些饼送去给爷爷,就说上午刚摊出来的,再问他能不能搞些棉花、玉米和现时能种的菜种给我们?”
“不要多少,就是每样都弄些来将家门口的空地种上,荒着浪费。”季青燕将小竹篮装好又盖上一层遮风沙尘土的薄棉布,交给季青花。
“知道了姐,让小荷给你打下手,我去去就来。”季青花见摊好的饼子这一拿就没剩几个了,知道姐肯定还要摊些出来,不然青磊和云林哥回来没得吃。
“嗯,快去吧,小荷留下来看火。”季青燕笑了笑,小姑娘才十二岁,她十二岁时正背着书包去上学,回来嚷着肚子饿,训练时总想偷懒,可没这么懂事。
正所谓穷家孩子早当家,经历过苦难的孩子最懂事。他们每一个都很听话、很自觉想要为家里付出自己的力量。
季青花走后,季青燕带着小妹继续和面、揉面,洗了剩下的葱切碎,把火烧起来后叮嘱了小妹如何看火,不要烫着自己,就开始继续摊起葱油饼。
只是没多久,王小明端着一只碗边吃饼子边走进来,笑嘻嘻地说道:“燕子姐,这是我娘刚摊出来的,送给你们吃,也尝尝味道如何。”
季青燕见了也没客气,撕了一块便吃了起来,见小少年眼巴巴地望着她,便道:“有点儿咸了,是不是搅面糊时没搅匀?”
“葱也太多了,而且可能一次摊得太多没忙过来,这面都有点儿糊味,我是三块挨个摊,不是同时摊,火候和次数都要把握好。”
“你把我刚摊好的这几个拿回去,让你娘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季青燕见王小明送来了三个饼,大小差不多但是略厚实一些,便还了他三个自家的。
“这一个是我送你的,你去找村长跑得很快可是帮大忙了,没让燕子姐被那凶女人欺负去。”季青燕又加上一个饼子,解释了一下,也算是道谢。
“这点小忙不算什么,云林哥帮的才是大忙呢,我之前都吃一个了,这个还是不要了……”王小明虽然有点想吃,但还是措辞不要。
“拿着吧,我不是还收了你家饼子嘛,家里够吃的,也不差你一个。”季青燕明白小少年是担心她家口粮,笑着将饼子又递了回去,“你不要,给弟弟妹妹吃。”
“那好吧,多谢燕子姐,我回去跟我娘说去了。”王小明被提醒,想到三个饼回家确实不够分,还是收下了。
不过他刚走没多久,王郑氏就亲自来了,也没喊在不在家,反正都知道在厨房忙着呢,因此直接推开篱笆门进来了。
没想到还有两个婶子也恰巧过来,就一起进来了,手里都端着一只碗,里面或放了两个、或放了三个饼子。
都是来请教的,不过大家也识趣,知道带上自己摊的成果给季青燕品尝、指点。
季青燕忍着没再把自己摊的饼子往外发了,再发下去,自家摊的都没了,留下来的全是别人摊的,云林哥和青磊回来吃不到不是很惨?
不过大家亲眼见她和面、揉面、擀面……每一道工序细节都注意到了,这才恍然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了。
正说笑间,季青花挽着小竹篮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饼子送过去了,爷爷很高兴,连大伯都夸了她们勤快又懂事,两个堂哥也夸饼子好吃。
季青燕笑了笑,便听妹妹又说道:“爷爷说中午回去看看还有剩什么菜种,给咱们送一些过来,多少先种着,棉花籽家里也不够,他会想办法,要晚两天。”
“我家到是有棉花籽,不过也不多,可以给你一点。”一个婶子听了立刻说道。
“我家也能给一点点,你家地不多,随便种点儿就算啦。”另一个婶子也开口。
“多谢、多谢!这样就很好了,我把旁边的地挖出来,种几株棉花秋天收了给家里弹床棉被,有多的就做几件冬衣。”
季青燕听了感激地朝两个婶子道谢,解释道:“虽说如今天越来越暖和了,可冬天的事也要赶早准备着,不然有得捱了。”
“……是该这样,早点打算的好。”几个婶子听了心里一酸,想到去年冬天这家人的辛苦,差点就要抹泪。
大家又闲话了几句就离开了,季青燕又向王郑氏问了锄头的事,王郑氏一脸为难地说锄头只有晚上才得空,白天都要干活。
季青燕又不禁犯愁了,难道要再次放式神来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