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月饼与螃蟹
华夏文明作为一个很典型的农耕文明,其节日很明显地与四季相关。而中秋则是后世人眼中最重要的秋天节日,几乎与春节的重要性相当。不过,在唐朝的时候,情况并不是这样。
有很多文献说中秋节起于唐朝,盛于宋朝。但事实上,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唐朝历史上大规模的描写中秋节的记载,只能找到一些疑似与中秋节由来相关的传说或者故事。
所以,目前只能说,中秋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一个法定节日,仅仅是衍生出了一些原始的习俗,譬如少部分人会在这一天走亲访友地邀人赏月或者饮酒等等,完全还称不上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而人们所熟知的那种以饮宴游乐、家人团聚为主要内容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实际上是在宋朝才逐渐形成的。这也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宋朝的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唐朝,更有可能诞生出类似中秋节这样精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总而言之,来到这个陌生的大唐之后,李信的中秋就只是他一个人的中秋了。
这种微妙的孤独和落寞,若非亲历者,实难体会其中的万一。任何人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都会需要一个人来帮着排解吧。
虽然不是很好意思承认,李信真的希望陈幼澜可以成为这个人。
唉,不管怎么说,哪怕最后真的也只是李信自己一个人的中秋,该采买的东西也要采买。生活如果连这点仪式感都没有,那才真是了无生趣。
为了不惹出骚动,李信穿着寻常人的粗布麻衣出了王府,带着张本和陈虎直奔菜市场,很快便买了大包小包的食材回到了楚王府。当然,提东西的是张本和陈虎,堂堂王爷,该使唤下人的时候还是得使唤,也不看看张本和陈虎的手臂上有多少腱子肉,浪费真是可惜了。
第二天,楚王李信大人也是很殷勤地起了一大早,把闲杂人等全赶出了厨房,只留下打下手的厨娘,就在厨房里鼓捣了起来。
首先要做的是月饼。后世人过中秋的时候,不论喜不喜欢,总要吃上那么一两个月饼,甚至哪怕不吃,家里也会买上几枚放着。老实说,李信本来也不那么喜欢甜腻的月饼,但自从重生之后,他便开始无比想念过去的一切事物,其中就包括月饼。
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人类的本性就是喜欢犯贱吧。不论什么东西,越是唾手可得的时候,越是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如果要给这份追悔加个期限.......那就是直到这件东西再次变得唾手可得的时候为止。
真是令人忍不住呵呵的本性呢。
月饼通常可以分为广式和苏式两大类。广式月饼是松软绵密,而苏式月饼则是酥皮松脆,在这二者之中,李信更偏爱苏式月饼,尤其是苏式鲜肉月饼,更是一绝。因此,他最后决定做的也是苏式月饼。
受限于手头的材料,李信能够选择的月饼馅儿并不多,也就是豆沙和莲蓉两种而已。反正制作步骤也差不了太多,他干脆两样都做了一些。忙活一上午,他和厨娘一共做出了一百枚热腾腾的月饼。
留下三十枚给自己人以后,李信就开始分配这剩下七十枚月饼的去向——这么多月饼他也吃不了,更何况吃独食也不合礼。
皇上和皇后那边是必然要送去的,他们不仅身份尊贵,还是李信非常敬爱的长辈,就给个二十枚吧。程咬金老爷子和秦琼老爷子那边肯定也不能少,一人至少也要个十枚吧......秦琼那边还好,要是让程咬金知道李信做了好东西却没送上门去让他尝尝,怕是非得上门来踹李信的屁股不可。
那种画面,李信光是想想就有点两股战战的意思。
中书令陈尹那边自然也不能忘了,那可是李信的未来丈人家,也给个十枚吧,顺便可以问问陈子衿在不在家。
最后的二十枚,李信仔细询问了一下王贵的意见,将其分成两份,送到了牛进达和李绩府上。虽然李信并不常去这两人府上走动,但他们当年也跟李玄道是感情极好的袍泽,不可怠慢。想来李信若是真有什么事儿求到这两人府上,他们也绝对会义不容辞地出手相助。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无需常常感念,自然就在诸人心中。
对此,李信倒是有些羡慕。他这位素未蒙面的亲生父亲李玄道还真是一个人格魅力拉满的男人呢,竟然有那么多肯为他两肋插刀的兄弟。只可惜他去世得早,没能让李信亲眼看看他的英姿。
未来,我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兄弟呢?
李信忍不住这样想着,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程处默和秦琼的两颗大脑袋,看起来就是两幅很不聪明的面孔.......妈的,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怎么老爹的兄弟就是程咬金、秦琼、李绩这种一代人杰,自己的兄弟就是俩二货呢?而且还是关进猪圈里就可以比猪还像猪的家伙......
为了避免自己被气死,李信只好哼了一声,没有让自己继续想下去。
月饼都送出去了。其他人那边,李信都不怎么担心。他唯一比较在意的是送往陈尹府上的那一盒月饼。
陈幼澜能领会到他的意思吗?她还记得他当日的邀约吗?她会来吗?
念及此处,李信不由得哑然失笑。尽管两辈子加在一起已经差不多四十岁了,但感情上初哥的这个身份却是无论如何掩盖不掉的,不然他怎么会对这样的小事患得患失呢?
不过,感情最美好的地方,或许也就在这些微妙的患得患失之中了。
好吧,不管陈幼澜最后能不能来,李信都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准备。
毕竟是中秋节诶,不得来一桌好酒好菜什么的吗?螃蟹是必不可少的吧?昨天在菜市场上还真让李信给找到了一家卖螃蟹的。他家的螃蟹又大又肥,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的阳澄湖大闸蟹,但放在大唐,也算是一流的品质了。
只可惜,价钱贵了点。
于是,张本和陈虎就目瞪口呆地看到了自家王爷为了几十文钱和小摊贩争得面红耳赤的画面。张本敢对天发誓,那一刻他真的有种羞愧得想要自杀的冲动——天哪,这世上哪有这样的王爷,因为螃蟹的一只脚断了一小节,就硬要商家打七折?
陈虎则很庆幸李信出门时穿的是粗布麻衣了。反正任谁也看不出他王爷的身份,也就省了丢脸的环节。
最后,经过一场马拉松式你来我往的砍价之后,李信终于砍掉了价钱的两成,成交价格九百二十文。话音刚落,李信眉头一皱,提出了一个令人很难拒绝的凑整请求:干脆点,九百文吧。
然而小贩却死活不肯同意,仿佛这二十文钱就是他的全部利润所在,大有哪怕李信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绝对不会让步的架势。
李信很为难,因为他也不可能真的拿把刀架在小贩的脖子上,那样太野蛮了。最后,他只好自己退了一步,在小贩懵逼的眼神中,将一千文钱放在了小贩脏兮兮的手上。
你不肯减二十,那我只好给你加八十,这样不就凑整了吗?
重度强迫症患者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本和陈虎对视一眼,均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句话:王爷疯了吧?
有很多文献说中秋节起于唐朝,盛于宋朝。但事实上,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唐朝历史上大规模的描写中秋节的记载,只能找到一些疑似与中秋节由来相关的传说或者故事。
所以,目前只能说,中秋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一个法定节日,仅仅是衍生出了一些原始的习俗,譬如少部分人会在这一天走亲访友地邀人赏月或者饮酒等等,完全还称不上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而人们所熟知的那种以饮宴游乐、家人团聚为主要内容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实际上是在宋朝才逐渐形成的。这也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宋朝的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唐朝,更有可能诞生出类似中秋节这样精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总而言之,来到这个陌生的大唐之后,李信的中秋就只是他一个人的中秋了。
这种微妙的孤独和落寞,若非亲历者,实难体会其中的万一。任何人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都会需要一个人来帮着排解吧。
虽然不是很好意思承认,李信真的希望陈幼澜可以成为这个人。
唉,不管怎么说,哪怕最后真的也只是李信自己一个人的中秋,该采买的东西也要采买。生活如果连这点仪式感都没有,那才真是了无生趣。
为了不惹出骚动,李信穿着寻常人的粗布麻衣出了王府,带着张本和陈虎直奔菜市场,很快便买了大包小包的食材回到了楚王府。当然,提东西的是张本和陈虎,堂堂王爷,该使唤下人的时候还是得使唤,也不看看张本和陈虎的手臂上有多少腱子肉,浪费真是可惜了。
第二天,楚王李信大人也是很殷勤地起了一大早,把闲杂人等全赶出了厨房,只留下打下手的厨娘,就在厨房里鼓捣了起来。
首先要做的是月饼。后世人过中秋的时候,不论喜不喜欢,总要吃上那么一两个月饼,甚至哪怕不吃,家里也会买上几枚放着。老实说,李信本来也不那么喜欢甜腻的月饼,但自从重生之后,他便开始无比想念过去的一切事物,其中就包括月饼。
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人类的本性就是喜欢犯贱吧。不论什么东西,越是唾手可得的时候,越是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如果要给这份追悔加个期限.......那就是直到这件东西再次变得唾手可得的时候为止。
真是令人忍不住呵呵的本性呢。
月饼通常可以分为广式和苏式两大类。广式月饼是松软绵密,而苏式月饼则是酥皮松脆,在这二者之中,李信更偏爱苏式月饼,尤其是苏式鲜肉月饼,更是一绝。因此,他最后决定做的也是苏式月饼。
受限于手头的材料,李信能够选择的月饼馅儿并不多,也就是豆沙和莲蓉两种而已。反正制作步骤也差不了太多,他干脆两样都做了一些。忙活一上午,他和厨娘一共做出了一百枚热腾腾的月饼。
留下三十枚给自己人以后,李信就开始分配这剩下七十枚月饼的去向——这么多月饼他也吃不了,更何况吃独食也不合礼。
皇上和皇后那边是必然要送去的,他们不仅身份尊贵,还是李信非常敬爱的长辈,就给个二十枚吧。程咬金老爷子和秦琼老爷子那边肯定也不能少,一人至少也要个十枚吧......秦琼那边还好,要是让程咬金知道李信做了好东西却没送上门去让他尝尝,怕是非得上门来踹李信的屁股不可。
那种画面,李信光是想想就有点两股战战的意思。
中书令陈尹那边自然也不能忘了,那可是李信的未来丈人家,也给个十枚吧,顺便可以问问陈子衿在不在家。
最后的二十枚,李信仔细询问了一下王贵的意见,将其分成两份,送到了牛进达和李绩府上。虽然李信并不常去这两人府上走动,但他们当年也跟李玄道是感情极好的袍泽,不可怠慢。想来李信若是真有什么事儿求到这两人府上,他们也绝对会义不容辞地出手相助。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无需常常感念,自然就在诸人心中。
对此,李信倒是有些羡慕。他这位素未蒙面的亲生父亲李玄道还真是一个人格魅力拉满的男人呢,竟然有那么多肯为他两肋插刀的兄弟。只可惜他去世得早,没能让李信亲眼看看他的英姿。
未来,我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兄弟呢?
李信忍不住这样想着,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程处默和秦琼的两颗大脑袋,看起来就是两幅很不聪明的面孔.......妈的,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怎么老爹的兄弟就是程咬金、秦琼、李绩这种一代人杰,自己的兄弟就是俩二货呢?而且还是关进猪圈里就可以比猪还像猪的家伙......
为了避免自己被气死,李信只好哼了一声,没有让自己继续想下去。
月饼都送出去了。其他人那边,李信都不怎么担心。他唯一比较在意的是送往陈尹府上的那一盒月饼。
陈幼澜能领会到他的意思吗?她还记得他当日的邀约吗?她会来吗?
念及此处,李信不由得哑然失笑。尽管两辈子加在一起已经差不多四十岁了,但感情上初哥的这个身份却是无论如何掩盖不掉的,不然他怎么会对这样的小事患得患失呢?
不过,感情最美好的地方,或许也就在这些微妙的患得患失之中了。
好吧,不管陈幼澜最后能不能来,李信都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准备。
毕竟是中秋节诶,不得来一桌好酒好菜什么的吗?螃蟹是必不可少的吧?昨天在菜市场上还真让李信给找到了一家卖螃蟹的。他家的螃蟹又大又肥,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的阳澄湖大闸蟹,但放在大唐,也算是一流的品质了。
只可惜,价钱贵了点。
于是,张本和陈虎就目瞪口呆地看到了自家王爷为了几十文钱和小摊贩争得面红耳赤的画面。张本敢对天发誓,那一刻他真的有种羞愧得想要自杀的冲动——天哪,这世上哪有这样的王爷,因为螃蟹的一只脚断了一小节,就硬要商家打七折?
陈虎则很庆幸李信出门时穿的是粗布麻衣了。反正任谁也看不出他王爷的身份,也就省了丢脸的环节。
最后,经过一场马拉松式你来我往的砍价之后,李信终于砍掉了价钱的两成,成交价格九百二十文。话音刚落,李信眉头一皱,提出了一个令人很难拒绝的凑整请求:干脆点,九百文吧。
然而小贩却死活不肯同意,仿佛这二十文钱就是他的全部利润所在,大有哪怕李信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绝对不会让步的架势。
李信很为难,因为他也不可能真的拿把刀架在小贩的脖子上,那样太野蛮了。最后,他只好自己退了一步,在小贩懵逼的眼神中,将一千文钱放在了小贩脏兮兮的手上。
你不肯减二十,那我只好给你加八十,这样不就凑整了吗?
重度强迫症患者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本和陈虎对视一眼,均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句话:王爷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