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则安:“……在。”
    徐君诚说:“这是你自己抄的?”
    谢则安莫名觉得自己已经被看透了,但还是抵死不承认:“对!”
    徐君诚夸道:“抄得不错,功课也完成得不错。”
    谢则安心虚成狗:“一般一般。”
    徐君诚说:“这样的话,我以后可以给你多布置点功课。”
    谢则安:“……”
    谢则安最终还是含泪坦白。
    徐君诚淡淡地说:“既然你无心认罚,我也不罚你了。”
    谢则安心里更不踏实。
    上完课后谢则安主动留下来找徐君诚。
    徐君诚说:“你觉得我让你抄《论语》没有用处?”
    谢则安摇摇头,认真地说:“不是,我的字不好,经史也学得不踏实,应该抄的。”
    徐君诚说:“你和殿下倒是挺像,认错时都挺诚恳,下次还是一样会犯。”
    谢则安乖乖巧巧地站在一边:“以后您怎么罚我都会认真去做。”反正可以酌情去完成!
    徐君诚一眼就瞧出他在打什么鬼主意。
    他说道:“你的字确实难看了点。”他领着谢则安走到书架前抽出一份文稿,递给谢则安,“这是你姚先生二十岁金榜题名时的文章,光是这一手字就值得你学了。”
    谢则安微讶,但又忍不住说:“科举时不是有人会把试卷重抄一遍再评优劣吗?”
    徐君诚被谢则安气得笑了:“那你的意思是你的字就不用练了?”
    谢则安立刻闭嘴。
    徐君诚说:“那是在殿试之前。中了进士之后,还需要通过殿试决定排名,殿试开始前陛下会亲自看考生的原卷,最后会把原卷都拿到这边存起来,到那会儿你字要是还这么难看,那可真是贻笑万年了。”
    谢则安两眼放光:“先生觉得我能中进士!”
    徐君诚:“……”
    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怎么突然觉得有点手痒?
    徐君诚让谢则安将姚鼎言中举的试题看一遍。
    谢则安乖乖照办。
    等他看完后有点讶异。
    这份稿子好是好,就是不太对劲。
    谢则安已经看完了姚鼎言写的万言书,可以确定这里头写的绝对不是姚鼎言的主张。
    谢则安疑惑地看向徐君诚。
    徐君诚是什么人?他一眼就看出谢则安在想什么。
    徐君诚说:“你觉得很惊讶对吧?这种四平八稳的文章绝对不是你姚先生会有的,他会这么写是因为那一年的考官是秦太师,秦太师最喜欢这种文章。”
    谢则安若有所思。
    徐君诚说:“你想要走这条路,首先要学会‘变通’。变通并不是投机,”他看了谢则安一眼,“你叫人帮你抄《论语》就是一种投机,你想赌我发现不了。可‘变通’是不一样的,你细看你先生这篇文章,其实还是找得出一些他的本心,比如不久前的杀夫之案,他正是如他这篇文章里说的那样,凡事应依律法来定夺。在把握好大方向后求同存异,这才叫变通。”
    谢则安听完徐君诚的一番点拨,眼前的迷雾似乎被拨开了不少。
    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应试作文”,仔细一钻研竟也颇为有趣!
    “求同存异”这个字看似简单,真正要做到却难之又难。谢则安知道如今秦老太师非常反感他先生姚鼎言,当初姚鼎言的文章却能被秦老太师选中,可见姚鼎言早慧的名声并不是白来的!
    这里面的门道没有人点出来的话,很少有人会注意到。
    谢则安说:“谢谢先生指点!”
    徐君诚说:“你回去吧。”
    他目送谢则安离开,叹了口气。
    徐君诚是秦老太师的学生,自然知道秦老太师多不喜欢姚鼎言的主张。听说谢则安已经拜了姚鼎言为师,他一番前面的欣赏,再三嘱咐他别让谢则安和赵崇昭走太近。
    徐君诚在士林能有今日的地位,自然不是靠听秦老太师的话得来的,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谢则安先拜了姚鼎言为师,可他不也是谢则安的“先生”?同为老师,徐君诚不觉得谢则安只会受姚鼎言的影响。
    徐君诚决定把一些东西教给谢则安,至于谢则安能学到多少,会用上多少,都是谢则安自己的事,他不会横加干涉。
    就是不知道“求同存异”这四个字能不能在他和姚鼎言之间存在?
    想到自己老师和昔日故友之间的重重矛盾,徐君诚苦笑着摇了摇头,收拾好东西离开东宫。
    谢则安在出宫前又被人请到了赵崇昭那边。
    赵崇昭正听着底下人的汇报,见谢则安来了,立刻兴奋地说:“三郎,《本草》已经收到几百种药草,你快过来瞧瞧,医官院那边的人都快忙坏了!”
    由于地域限制,这时候的大夫很难认全药草,甚至有很多是“一方走天下”,知道一个方子就敢“悬壶济世”,不管什么病都是一个方子抓下去,治好了就夸自己有本事,治死了就说人家本来就该死!
    短短一段时间内收集到几百种药草的介绍,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
    谢则安说:“越是厉害的医生对药物了解越深,对药性理解越透,你叫个厉害点的医生瞧瞧那些写得特别好的,先标记出来。”他叫张大德给自己取来一张大纸,在上面刷刷刷地画下大庆的简单地图,抽出一张文稿看了看姓名和地址栏,用红砂在地图上标下一点,“像这样先把医术不错的人先标出来,到时候按图索骥去找就成了。”
    赵崇昭大点其头,目光却被谢则安画的地图占据了。他吃惊地问:“三郎你怎么随手就能画出来!”
    谢则安说:“我对方位比较敏感,多看几次就能记下了,而且画这个很简单,殿下要是想的话也是可以轻松画出来。”
    赵崇昭以前一直觉得画画很无趣,没有半点用处,可见识过谢则安这一手之后也有点跃跃欲试!
    赵崇昭一口答应:“那你以后多留半个时辰,教我这个!当然,到时我们还要商量点别的事!”赵崇昭越说越兴奋,“干脆你以后就在我这儿吃完饭再回家好了!”
    谢则安:“……”
    赵崇昭说干就干,当场就就叫人准备纸笔让谢则安开始教自己。
    赵崇昭绝对不是笨学生,谢则安稍微讲解了一下他就掌握了基本的画法,什么柱形球形居然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了!
    谢则安由衷夸道:“殿下可真厉害!”
    赵崇昭学完“绘画课程”后想叫谢则安留下一起用膳,谢则安却以怕家里人担心为由出了宫。
    赵崇昭只能跑去和晏宁公主分享喜悦。
    晏宁公主见赵崇昭捧着自己的“习作”跑来,有些吃惊。等听赵崇昭把谢则安教他的东西说出来,她不由微微怔神。
    赵崇昭突然想起晏宁公主以前就对谢则安的图纸非常感兴趣,一拍大腿说:“宁儿,你也一起来学吧!”
    晏宁公主皱起眉头。
    赵崇昭越想越觉得应该这么办:“反正东宫是我做主的,我说可以就可以!大不了我去和父皇说一声,父皇不会反对的!”
    晏宁公主知道自己应该反对的,可拒绝的话梗在喉间,怎么都说不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她低声说:“好。”
    赵崇昭说:“那我这就去告诉父皇!”说着他就一溜烟地跑走了,和他来时一样风风火火。
    晏宁公主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多和赵崇昭相处,经常去东宫的话更容易将赵崇昭引上正途。
    她默默地说服了自己,转头看向窗外的白梅。
    一阵冷风吹来,几瓣梅花被风从枝头卷走了,高高飘起又徐徐飘落,最后没入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中。
    再无形迹。
    第37章
    谢则安下午去找刚刚回京的姚鼎言。
    姚鼎言听到徐君诚把自己的文章拿了出来,也笑道:“我也给你看看你徐先生金榜题名时的文章。”说着他就当场把文章在纸上写了出来。
    谢则安想起谢季禹说过姚鼎言也是个过目不忘的家伙,顿时羡慕妒忌恨。更让他惊讶的是,姚鼎言居然是仿着徐君诚的字来默的!
    谢则安等姚鼎言写完后拿起来一看,不由吓了一跳。因为徐君诚那时候的文章锋芒毕露,字里行间无不显示他过人的才略和显而易见的革新之心。
    难道徐君诚科举那一年的考官正好喜欢这种?
    姚鼎言背着手站到窗边,说:“当初你徐先生是少年天才,文采过人天下知,那时时局动荡,所有人都缩手缩脚不敢多言,只有你徐先生敢这么写。那时陛下还是太子,却已经监国,革新弊病之心十分强烈,看到这篇被人放到进士榜最末的文章后拍案叫绝,钦点为状元。”
    谢则安吃惊不已。
    徐君诚为人谦和,风评极好,极少有人会提起他当年的旧事。
    姚鼎言说:“那时我立志要成为你先生这种人,后来与他相识,他也帮助过我许多次。只不过我们之间有了一点分歧,你徐先生是赞同‘变’的,可他觉得‘变’到如今这样就够了,再去改祖宗之法就矫枉过正,过了头。我觉得还差很多,我少年时走南往北,见过不少事,京城这边确实是繁华无比,歌舞升平,但在很多京城看不到的地方,百姓还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甚至还时刻担心着外敌的入侵。光是如今这样,还远远不够。”
    听完姚鼎言这番绝对不应该对自己说的话,谢则安明白了。
    姚鼎言是想让自己当传声筒,把这些话告诉徐君诚!
    谢则安乖乖巧巧地听着,并不插嘴。
    姚鼎言都和谢则安相处这么久了,哪会瞧不出他那老实样儿根本就是装的?他也不相逼,笑了起来:“等会儿我和你一起回去,找你爹小喝一杯。”
    谢则安点点头。
    姚鼎言给谢则安讲起了南下的见闻,不时拉出点疑案难案来考校谢则安。谢则安不敢大意,搜肠刮肚地把自己记下的律法搬出来用。
    师徒对谈了许久,谢则安记录下来的东西竟已经有满满数十页。
    姚鼎言把他记录的文稿没收了:“回头再还你。”
    谢则安不会反对。
    谢则安领着姚鼎言回谢府时,谢府的气氛有点不对,有种异乎寻常的凝重。
    谢则安找了个仆人问:“有什么客人来了?”
    仆人恭谨地说:“回小官人,恭王殿下来了,正和官人在风雪亭那边喝酒。”
    姚鼎言神色微讶。
    谢则安也没想到会问出个这么惊人的事儿,谢季禹还和恭王交好?
    谢则安说:“先生,我先带您去我书房那边瞧瞧,您给我指点一下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章节目录

一品驸马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一品驸马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