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师袁继咸陷入悲伤中久久没有发声,看黄澍屡屡看向自己的求助目光,徐勇叹了口气,只能选择站了出来,毕竟他和黄澍已经是同盟关系。
“以在下看来,谁统领这支军队,咱们几个嚷嚷没用,应该听朝廷的,由朝廷决定,按照朝廷制度办事。”
“徐勇,早就看你和这姓黄的勾眉弄眼,你果然投靠了姓黄的,背叛了侯爷!”李国英大怒,指着徐勇怒道。
“什么背叛了侯爷,姓李的你别血口喷人!我徐勇什么时候做过对不起侯爷的事情?”徐勇怒道。
“你现在不就在做吗?放着少侯爷不支持,去舔姓黄的臭脚。”郝效忠阴恻恻的说道。
“你!”徐勇指着郝效忠怒气勃发,正要痛骂之时,却被吴孝礼一把拉住。
“各位兄弟,咱们没必要争执伤了和气,现在有袁督师在,咱们听从袁督师的安排就是。”吴孝礼笑嘻嘻的道。
“对,咱们应该听袁世伯的。”一直垂头低声抽泣的左梦庚说话了,“各位兄长,不管朝廷怎么安排咱们这支军队,我希望大家都要心平气和,咱们一切都听朝廷的,相信朝廷会给咱们一个满意的回复。”
说着,左梦庚把目光看向了袁继咸:“袁世伯,您是督师,代表着朝廷,请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在左梦庚看来,袁继咸和父亲左良玉关系良好,自己又得到了诸总兵的支持,为了军队的稳定期间,袁继咸也没有不支持自己反而支持只是监军没有兵权的黄澍的道理。
看着左梦庚期盼的目光,袁继咸知道自己不能再装聋作哑,这件事情今日必须有个结果,否者恐怕这二十万左军会引起骚乱。
这支军队基本上是左家的私兵,对朝廷的命令从来是阴奉阳违,从稳定军心的角度,应该让左梦庚接替左良玉统领大军,毕竟敌军进攻在即,不可引起军队骚乱。
可是,现在左良玉骤然去世,正是朝廷掌控这支军队的天赐良机,这些年来,左良玉仗着兵力不肯听从朝廷的调遣,朝廷早就想收回他的兵权,另派人领军。可是现在这么做合适吗?毕竟闯贼和满鞑已经攻到了武昌。
就在袁继咸犹豫不决之时,黄澍说话了。
“袁大人一定要考虑清楚,莫要因私废公才是!”
这句话让袁继咸心中陡然一惊,若是他今日敢把兵权交给左梦庚,恐怕这黄澍立刻就会上奏弹劾自己,他可是监军御史,虽然只是七品文官,却有专折上奏之权。
而一旦和敌军交战失利,恐怕这黄澍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想想崇祯对领兵的督抚文官的狠辣无情,想想袁崇焕、杨镐、杨一鹏、杨嗣昌等督抚大臣的下场,袁继咸只觉得不寒而栗。
“左公子是宁南侯世子,继承爵位理所应当,至于这支军队是否还由左公子承袭,那要等到朝廷下旨正式册封才行。在那之前,还是按照朝廷惯例行事吧。”袁继咸道。
按照朝廷惯例,一军统帅去世,军队理应交由监军统领,等待朝廷派来新的统帅。也就是说,眼前这二十万大军现在只能暂时让黄澍来带领了。
李国英郝效忠等人虽有心争执,左梦庚却缓缓摇头,现在左良玉尸骨未寒,他不愿在父亲灵前吵闹这件事情。再说既然袁继咸以督师的身份做了决定,再争执已是无用。
于是,黄澍得意洋洋的成为了二十万左军的暂时统帅,虽然李国英郝效忠等人不听他的,可是至少他得到了徐勇吴孝礼等人的支持,掌控了将近一半的军队。
接下来,只要能够在敌军进攻时打上一场漂亮仗,等待自己的将是无限光明的前途。
想啥来啥,还未等黄澍适应新的身份,在濛濛细雨之中,一支庞大的军队突然出现在了江北,距离九江只有二十里之遥。这支军队不是闯贼,而是清军,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放着武昌的闯贼不打,出现在了九江城外!
黄澍立刻让人禀告督师袁继咸,同时下令驻扎在江北的军队做好防备,防范满鞑的进攻。
江北左军营地里,李国英郝效忠等人正在密谋。
“清军突然攻到了这里,想必闯贼已然被清军歼灭,咱们可如何是好?”李国英忧心忡忡的道。
“是啊,连闯贼都打不过八旗兵,咱们军中人数虽多,大部分都是老弱之兵,真正的精锐家丁加起来没有多少。真和八旗兵打起来肯定讨不到便宜。”郝效忠也道。
众人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对方眼中隐含的怯意。何止是讨不到便宜啊,肯定是打不过的。这些年来,明军什么时候打败过八旗兵来着,关宁军、宣大军,九边的精兵全部都败在八旗兵手里,无数的名将统帅或死或降,在李国英、郝效忠这些人心中,八旗兵已经是个无敌的存在。
“要不,咱们干脆投了大清吧。反正朝廷也不信任咱们,袁督师竟让黄澍那书生领兵,也不愿把兵权交给少侯爷,这样的大明这样的朝廷咱们保他何用?”
李国英小心翼翼的提议道。
“对,咱们干脆投降了大清。听闻大清对待降将非常不错,基本上是以原来的职位相酬,很多人都得到了重用,像吴三桂不过是一个平西伯,手中不过三四万的兵力,竟然被大清封为了平西王,咱们若是降清,少侯爷最少也能封侯,咱们个个还都是总兵,岂不是比留在大明有前途的多!”
郝效忠舞动着拳头,低声喝道。听得连左梦庚也心动了起来。
自家人知道自家人情况,江北还听从自己指挥的军队虽然有十多万人,数百条大小船只,可要是和八旗兵对阵的话,恐怕撑不了多少时间。左梦庚自己有自知之明,若论领兵他比不上父亲。
而父亲左良玉不敢和闯贼对阵,闯贼却被八旗兵撵的到处跑,双方战力强弱可见一般。
是否降清,好像也不难抉择。
“以在下看来,谁统领这支军队,咱们几个嚷嚷没用,应该听朝廷的,由朝廷决定,按照朝廷制度办事。”
“徐勇,早就看你和这姓黄的勾眉弄眼,你果然投靠了姓黄的,背叛了侯爷!”李国英大怒,指着徐勇怒道。
“什么背叛了侯爷,姓李的你别血口喷人!我徐勇什么时候做过对不起侯爷的事情?”徐勇怒道。
“你现在不就在做吗?放着少侯爷不支持,去舔姓黄的臭脚。”郝效忠阴恻恻的说道。
“你!”徐勇指着郝效忠怒气勃发,正要痛骂之时,却被吴孝礼一把拉住。
“各位兄弟,咱们没必要争执伤了和气,现在有袁督师在,咱们听从袁督师的安排就是。”吴孝礼笑嘻嘻的道。
“对,咱们应该听袁世伯的。”一直垂头低声抽泣的左梦庚说话了,“各位兄长,不管朝廷怎么安排咱们这支军队,我希望大家都要心平气和,咱们一切都听朝廷的,相信朝廷会给咱们一个满意的回复。”
说着,左梦庚把目光看向了袁继咸:“袁世伯,您是督师,代表着朝廷,请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在左梦庚看来,袁继咸和父亲左良玉关系良好,自己又得到了诸总兵的支持,为了军队的稳定期间,袁继咸也没有不支持自己反而支持只是监军没有兵权的黄澍的道理。
看着左梦庚期盼的目光,袁继咸知道自己不能再装聋作哑,这件事情今日必须有个结果,否者恐怕这二十万左军会引起骚乱。
这支军队基本上是左家的私兵,对朝廷的命令从来是阴奉阳违,从稳定军心的角度,应该让左梦庚接替左良玉统领大军,毕竟敌军进攻在即,不可引起军队骚乱。
可是,现在左良玉骤然去世,正是朝廷掌控这支军队的天赐良机,这些年来,左良玉仗着兵力不肯听从朝廷的调遣,朝廷早就想收回他的兵权,另派人领军。可是现在这么做合适吗?毕竟闯贼和满鞑已经攻到了武昌。
就在袁继咸犹豫不决之时,黄澍说话了。
“袁大人一定要考虑清楚,莫要因私废公才是!”
这句话让袁继咸心中陡然一惊,若是他今日敢把兵权交给左梦庚,恐怕这黄澍立刻就会上奏弹劾自己,他可是监军御史,虽然只是七品文官,却有专折上奏之权。
而一旦和敌军交战失利,恐怕这黄澍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想想崇祯对领兵的督抚文官的狠辣无情,想想袁崇焕、杨镐、杨一鹏、杨嗣昌等督抚大臣的下场,袁继咸只觉得不寒而栗。
“左公子是宁南侯世子,继承爵位理所应当,至于这支军队是否还由左公子承袭,那要等到朝廷下旨正式册封才行。在那之前,还是按照朝廷惯例行事吧。”袁继咸道。
按照朝廷惯例,一军统帅去世,军队理应交由监军统领,等待朝廷派来新的统帅。也就是说,眼前这二十万大军现在只能暂时让黄澍来带领了。
李国英郝效忠等人虽有心争执,左梦庚却缓缓摇头,现在左良玉尸骨未寒,他不愿在父亲灵前吵闹这件事情。再说既然袁继咸以督师的身份做了决定,再争执已是无用。
于是,黄澍得意洋洋的成为了二十万左军的暂时统帅,虽然李国英郝效忠等人不听他的,可是至少他得到了徐勇吴孝礼等人的支持,掌控了将近一半的军队。
接下来,只要能够在敌军进攻时打上一场漂亮仗,等待自己的将是无限光明的前途。
想啥来啥,还未等黄澍适应新的身份,在濛濛细雨之中,一支庞大的军队突然出现在了江北,距离九江只有二十里之遥。这支军队不是闯贼,而是清军,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放着武昌的闯贼不打,出现在了九江城外!
黄澍立刻让人禀告督师袁继咸,同时下令驻扎在江北的军队做好防备,防范满鞑的进攻。
江北左军营地里,李国英郝效忠等人正在密谋。
“清军突然攻到了这里,想必闯贼已然被清军歼灭,咱们可如何是好?”李国英忧心忡忡的道。
“是啊,连闯贼都打不过八旗兵,咱们军中人数虽多,大部分都是老弱之兵,真正的精锐家丁加起来没有多少。真和八旗兵打起来肯定讨不到便宜。”郝效忠也道。
众人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对方眼中隐含的怯意。何止是讨不到便宜啊,肯定是打不过的。这些年来,明军什么时候打败过八旗兵来着,关宁军、宣大军,九边的精兵全部都败在八旗兵手里,无数的名将统帅或死或降,在李国英、郝效忠这些人心中,八旗兵已经是个无敌的存在。
“要不,咱们干脆投了大清吧。反正朝廷也不信任咱们,袁督师竟让黄澍那书生领兵,也不愿把兵权交给少侯爷,这样的大明这样的朝廷咱们保他何用?”
李国英小心翼翼的提议道。
“对,咱们干脆投降了大清。听闻大清对待降将非常不错,基本上是以原来的职位相酬,很多人都得到了重用,像吴三桂不过是一个平西伯,手中不过三四万的兵力,竟然被大清封为了平西王,咱们若是降清,少侯爷最少也能封侯,咱们个个还都是总兵,岂不是比留在大明有前途的多!”
郝效忠舞动着拳头,低声喝道。听得连左梦庚也心动了起来。
自家人知道自家人情况,江北还听从自己指挥的军队虽然有十多万人,数百条大小船只,可要是和八旗兵对阵的话,恐怕撑不了多少时间。左梦庚自己有自知之明,若论领兵他比不上父亲。
而父亲左良玉不敢和闯贼对阵,闯贼却被八旗兵撵的到处跑,双方战力强弱可见一般。
是否降清,好像也不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