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思想,只有在地主阶级政权尚未统一和巩固的战国时期,才可能有存在的条件。
    一旦地主阶级统一政权建立并巩固起来之后,贫苦农民很快就变成佃农或农奴而成为附庸。
    他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和行动上的自由就丧失了。
    因此农家自秦之后很快地就销声匿迹,就连他们的思想资料也很少能够保存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姬长安前世作为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对于农家,自然是没有什么恶感。
    君民并耕,姬长安是可以接受的,无非就是走走形式,而且对于姬长安来说,以他的身体素质,就算是来真的又怎么样?
    至于市贾不二,姬长安是绝对不会接受的,那种东西,在大唐强行实行绝对是坑爹,姬长安才不会做那么蠢的事情。
    农家也不能要求更多了,他们是一群失去的家国的流亡者,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想放弃自己的坚持,成为大秦帝国的良民时,是易水寒,带他们来到了大唐。
    大唐以无比包容的姿态接纳了他们,姬长安更是宽容的允许他们传播自己的学说,更为他们建立了农家学院,可以说,绝对是仁至义尽了,因此,农家也很难要求姬长安再做什么。
    当然,农家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思想的,他们还会在姬长安面前大力推荐自己的思想,至于会起到什么效果?你觉得呢?
    诸子百家十派学说,如今还剩下最后一派没有介绍了,它就是,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
    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
    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
    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为弟子们并无能出前人的创新主张。
    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或曰赵(今山西南部)人,有传字子秉。
    约生于周显四十四年,死于周惠公六年,生平与庄子、惠施、孟子、邹衍同时。
    公孙龙因为是“专决于名”,执名为实,他的辩论主要是语言的自身所展开,离开了具体、经验的事物辩论。
    孔子的弟子有叫公孙龙的,“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辩者”公孙龙不是一个人。
    《孟轲荀卿列传》《索隐》称公孙龙为孔子弟子,误。
    公孙龙善为同异之辩,达巅峰的境界,其主要辩论有:白马论、指物论、坚白论、名实论等。
    惠施,宋(今河南商丘)人,生于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80年),传卒于公元前310年,战国中期宋国著名学者,名家鼻祖,与庄子为友,曾做过魏(梁惠王)的相国;后惠施联合齐、楚的活动遭到失败,被张仪驱逐。
    惠施才思敏捷,博学善辩,长于雄辩与逻辑推理,曾与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掀起了名辩的高潮,故有“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
    惠施的思想,大多只能在《庄子》一书以窥一二,惠施死后,庄子曾感慨世上再无可言之人,再联想到《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
    《吕氏春秋·淫辞》篇高诱注云:“惠子,惠施,宋人也……”据此可知,庄子与惠施同为宋人。
    说得亲近点儿,他们是一对同乡(中国历有“尸骨还乡”之俗,观“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以及《庄子·至乐》篇所云“庄子妻死,惠子吊之”,二人相居可能不会太远)。
    《庄子·秋水》篇云: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由此可见,庄惠二人,实乃相爱相杀的典范,我们可以遥想,战国时期,二人曾经有着何等的友谊。
    据说当时有一位奇人名叫黄缭,询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应对如流,“遍为万物说”,主要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
    可惜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即“历物十事”: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惠施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历物十事”虽然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却贯穿着“合同异”的思想,含有辩证的因素。
    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
    他又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里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万物都由微小的物质粒子构成。
    什么是“大同”呢?比如马;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
    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叫着“小同”。
    他得出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

章节目录

皇帝好多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姬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姬伯并收藏皇帝好多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