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你。”叶子祯转头看向阿樨,忽道:“哦对了,你儿子会走路了!”
    他连忙将阿樨抱过来,将其往床上一放:“阿樨,舅舅要放手了,你走过去——”他说着缓缓松开手,阿樨晃了晃,一点点一点点地朝许稷走了过去……
    许稷几乎是屏息等他走过来,看他不稳时,差一点就要伸过手去扶他。
    可小娃却还是磕磕绊绊很是努力地走到了她面前,忽然身子一歪,就扭倒在她怀里,抬起脑袋来看她。
    许稷满心柔软,仿佛只要他伸出小指头轻轻一戳,就能凹下去一个坑。
    她眼眶微酸,那边叶子祯却皱眉说:“可还不会喊人哪,寻常人家孩子都是先会说话再会走路啊,他难道反了吗?”
    言罢凑过去:“阿樨,喊声舅舅我听听。”
    阿樨却抱住许稷不松手,忽然出声喊:“爹、爹……”
    ☆、第102章 【一零二】掀棋局
    阿樨这一声“爹爹”来得甚是突然,叶子祯愣了愣:“呀!这么小就如此机灵,竟知道喊你爹爹,往后也不必担心穿帮了。等十七郎回来就喊叔吧,哦不对应该是伯伯——”最后又意味深长地笑笑:“喊阿娘也不错啊哈哈哈。”
    阿樨“爹爹爹爹”喊个没完没了,扒住许稷卖可怜,叶子祯顿时就收敛了笑容:“哼不喊我。”
    阿樨扭头看他,许稷同小娃说:“阿樨喊一下舅舅试试看?”
    叶子祯坐着等,等了一会儿小娃就是不喊,他站起来说“算啦我给你弄粥去”,小娃忽然“舅!”了一下,嘴巴撅起来,又喊了一声“舅——”,叶子祯顿时面上乐开花,分明已经是三十岁的人,却还是笑得同个少年一样,是发自肺腑的开心。
    他上前将小娃掠走,命令许稷:“你将自己收拾一下,过会儿到堂屋来吃粥。”
    许稷点点头,他转身就抱着阿樨出了门。
    初秋午后,不冷不热,阿樨自在地在地上翻滚,叶子祯手撑在矮几上漫不经心地看账,许稷坐在另一张矮几后吃东西,是难得惬意的时光。
    接连大半年的奔波,全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此刻在这寒宅中坐下,能定下心来吃一顿饭,身边有小儿有亲人,唯一的挂念也就是远在西北的王夫南了。
    西北战事算不得太顺利,却也不窝囊,只是看不到头,不知他到底何时能回来。
    许稷将面前的粥与馃子都吃完,叶子祯问:“你短时间内应不会再走了罢?眼下当务之急是将身体养好,不然——”
    话还没完,梆梆梆一阵敲门声传来。
    乳母前去开了门,只见门口站了一吏卒。
    那吏卒道:“政事堂请许侍郎去一趟。”
    许稷起身:“这几日朝廷内外恐怕都翻了天,我得回去一趟。”她将阿樨抱过来,依依不舍地又放开,迈出门,仿佛又披上了铠甲。
    皇城下午一贯不忙,但这几日却是例外。许稷同那吏卒进了安上门,一路迎接了诸多探究目光。
    因都知道是许稷单枪匹马干掉了马承元,尽管她说马承元意欲行刺皇帝才就地将其正法,但不管怎么说这家伙手段还是太狠了,看着文弱不堪,没想竟能下得了如此狠手,听说马承元是一刀毙命,连句多余的话也没来得及讲!
    进了政事堂,迎来的目光同样如此。今日政事堂难得热闹,许稷简单行了个礼坐下,一众老头子就“关切”看向她的手。
    王相公先开口:“从嘉的手好些了吗?”
    “有劳相公挂念,已经好多了。”她道。
    其余人都只闻只观不开口,早在许稷来之前,一众人就已经对她进行了评价,同当年得知她在高密自请为镇将且强势削兵一样。
    不过紫袍老头们的评价从多年前的“兔崽子做个县官竟然这么用力”变成现在的“敢这样干掉马承元,明日指不定要做出什么事情,得势了恐也是危险。”
    信任她、知道她为何要这样做的,恐怕也只有李国老与王相公。
    好在左神策军确认了陈闵志叛逃一事,而小皇帝也一口咬定当天是马承元要刺杀自己,也就意味着许稷所言全是真话,没有可指摘挑刺的地方。
    甚至给她升了官,让她重掌度支盐铁及转运事宜。
    她离拜相不过一步之遥,尽管还穿不上紫服,但她手中持握的权力却已经十分惊人。没有内库来争利,有许多计划都可以重新搬上台面商议了。
    政事堂会议从西北战况论到内库处理办法,事无巨细,每个细枝末节,只要涉及到诸司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争夺之意就开始冒头。
    提到江淮最近频频出现的反叛势力,许稷终于将户部钱拎了出来,就商税太高致物价飞涨一事讲到飞钱加饶,希望户部司尽可能地压低这部分钱的征收,以免物价太高影响民心。
    “许侍郎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户部钱如今不仅供官俸及和籴,还要供军,临时支用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压低了商税这部分支用由谁来出?”
    “户 部钱只是后备库,官俸、和籴例常开支之外,供军这块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户部钱,除陌钱少征一点又能如何?”许稷有理有据,“据下官所查,今年所有战事未动 过一分户部钱,何来‘支用数不胜数’一说?度支哭穷还差不多,户部司哭穷未免太过了吧?倘这样下去,无异于杀鸡取卵,江淮只会更动荡。眼下局势不好,民心 不能再失了。”
    对面的胖尚书不服气地冷笑:“照许侍郎的说法,动摇民心全是户部除陌钱的缘由?度支的杂税怎么不提?一面征收杂税,一面又要以除陌钱太高动摇民心企图干预户部司,许侍郎到底怀的什么心思呢?”
    许 稷抬首:“今年春征开设数项杂税,下官彼时身在西北,对此并不知情。何况上半年度支总收计六百万贯,春征中两税并附加税共收三百八十万贯,两池三川盐利及 盐运使上交盐利计一百九十万贯,杂税仅三十万贯——下官并不认为三十万贯与户部多出来的百万除陌钱可以相比,但临时杂税终会成为诟病,因此下官认为今年秋 征不仅要取消杂税,还要减少两税配额。”
    “同时暂停内库进奉,也让江淮喘口气吧。”许稷说着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腕,“下官都会与陛下陈明,以陛下怜恤百姓的名义减少征税,对稳定民心总是有益处的。”
    “你——”胖尚书很是恼火,许稷这小子是觉得杀了马承元就可当功臣了吗?莫说小皇帝眼下还没正经亲政,哪怕他已经亲政,许稷也没资格这样做。
    李国老一言不发地听完,终于开口:“打算打一架吗?”他目光掠过胖尚书的脸,胖尚书倏地住了嘴。
    李国老看向许稷。她字字句句都是争执,但面上已经没有情绪,这些年的宦途沉浮已经将她锤炼成了这样的人,哪怕心中对此愤怒不平,却仍然冷静。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一旁赵相公道,“眼下不是简单减少征收就能起效的,国老如何看?”
    李国老语声不急不慢:“的确。朝廷只顾减少征收,地方会不会照做很难说,从嘉想得太简单了。”
    许稷动也不动,只问:“此乃诸道监察御史职责所在,御史台难道是空置吗?朝廷倘若也无动作,地方更不会有举措,难道要等着自下而上——”
    “从嘉!”王相公警告她不要乱说,许稷这才闭了嘴。
    漫长的会议上,要解决的事多得无边。如何分配、如何改革都是问题,争执与扯皮简直无休无止。从下午时分,一直谈到深夜,连诸司值宿官员都已经入眠,这会议仍在继续。
    有人起身走动,有人去饮茶吃药,许稷低头换纱布。后半夜老头子们撑不住纷纷撤了,许稷也回家去。
    叶子祯半夜披着袍子给她开门,打着哈欠道:“还以为你不回来了,睡之前给阿樨弄了肉末软饭,还剩不少呢你都解决了吧,我先去睡了。”
    “等等。”
    叶子祯精神了一些:“你又要怎样?要我给你弄饭吗?”他吸了吸鼻子,将袍子穿好,二话没说去将一直温着的饭拿来给许稷吃,又在她对面坐下:“说吧,什么事?”
    “能替我写折子吗?”
    “好吧。”叶子祯瞥一眼她的手,拿来笔墨奏本,挑亮了灯:“你口述即可。”
    许稷边吃饭边说,叶子祯一字不落记下,越写眉头拧得越厉害。许稷搁下饭碗之际,他忽然停笔:“你这样大刀阔斧的想法,一伸手碰到的全是利益,恐怕是很难行得通。”
    “可如果慢慢来或许就来不及了。”许稷眉间写满焦虑,眼前的这棵空心大树已经开始摇晃,似乎随时都要倒地。而她满腹心思都是要添土施肥稳固根脉,将巨大树洞填补结实,或许这样还有转机,那大树就还能继续屹立不倒。
    但她已经察觉到了一人之力的卑渺。
    叶子祯沉思半晌不说话,继续替她写折子。
    初秋深夜,夏虫仍然嘶鸣,并不知道自己即将死在这秋日里。
    ——*——*——*——*——
    这份折子由许稷署名,需要呈送尚书省左右仆射,勾检过后再递呈中书门下。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叶子祯说得没错,改革所触碰到的是结结实实真金白银的利益,形同出手碰壁,到头来可能只撞了一手血。
    许稷这一日等在中书省外,可还未轮到她议事,就见一吏卒飞奔而来。
    那吏卒面色发白,呼吸局促,似乎急着想要汇报什么事情。
    中书省门卒却拦住他道:“有事排队去,中书省事情多着呢,你看许侍郎都站了那么久了。何况你文书呢?你怎么那么眼生哪,你哪里的啊?”
    那吏卒深喘一口气,手抖着袖子里摸出文书来,慌得都打不开那封筒:“某、某是来报军情的,急信——快、快让我进去。”
    门卒死心眼:“排队排队!”
    吏卒快要急哭:“当真是急信哪!”他转头看向许稷:“侍郎让某先进去行不行?”
    许稷问:“怎么了?”
    “东、东都失守,函谷关危矣——”
    ☆、第103章 【一零三】别长安
    东都洛阳地处河南道,虽在关内道外,但凭借运河优势沟通南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东都一旦失守,叛军直奔函谷关而来,倘若函谷关及潼关失守,那么长安就再无屏障庇护,这是最糟糕的变故。
    外敌扰边,内起祸乱,禁军东奔西走,原来严备的京畿地区如今却兵力不足守卫虚弱,八百里秦川,危机重重。
    吏卒将军情速报至中书省,又呈枢密两院,最后报到皇帝跟前时,调兵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小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东都失守几乎是天塌了一半,朝廷军此时要做的是务必守住函谷关、潼关,逼退叛军夺回东都。
    河北河南战况不妙,神策军也是受困重围,至于手握雄兵的诸镇节帅,在得知东都失守后各揣心思,不是拥兵不救,就是磨磨蹭蹭敷衍调令。只有凤翔等镇调兵支援,但面对东边气势汹汹袭来的嚣张叛军,仍不敢拍着胸脯说“潼关一定能守住”这种话。
    东都沦陷,江淮货运被切断,长安及军队的供应愈发紧张,朝中弥漫着悲观的气氛。小皇帝也不下棋了,每一天都等着最新战况的汇报,时忧时喜,心却一刻都不敢放下。一群老头子也整日愁眉不展,许稷则穿梭于内库与左蔵库之间,竭力缓解供应大难。
    长安百姓也终于大梦初醒。忽然飞涨的米价、冷清下去的东西二市都是不祥征兆,一些老者回想起几十年前被方镇变军攻陷的长安城,铁蹄刀戈,大火哭声,每个夜晚都是噩梦。
    倘若、倘若潼关当真守不住——
    长安会迎来怎样的明天呢?
    白发老者们为此担忧之际,已有权贵世家收拾家当打算逃往老家避难,至于老家在东边的,就只能往西找同僚、同窗家躲避。因万一叛军入城,第一个要清算的必然是权势贵族,不逃就是等死。
    长安西边的金光门霎时热闹起来,车马如龙,柳枝遍地,离别酒一盏又一盏,驿亭流水宴一桌一桌地换。至于多数百姓,无处可去只能老实待着祈愿,期冀长安别落入叛军之手。
    而这时禁令也下来了——在京中为官者的家眷不得出城,以免扰乱军心民心。
    金光门重兵把守,出城顿时变得困难。那些没来得及走的,个个都惶恐到了极致,因函谷关的战况实在不容乐观。
    许稷这日出门时天还没亮。外面起了霜,晨风很冷,叶子祯披着袍子走出来,小跑到门口,同她道:“我已经在准备后路了,可能近期就会走。”
    许稷点点头:“诸事小心。”
    他低头看她,还好,那瘦削的肩膀还没垮塌,头发似染了风霜,看着有些憔悴。他轻叹一声:“阿樨我也想带走。”
    许稷抿了下干燥的唇,抬手拍怕他的手臂:“去睡会儿吧,天还早。”她说完牵了马往外走,叶子祯便再看不到她什么表情。
    冒着晨风到皇城,手脚都冷,许稷坐下来理了理账,刚暖和一点,就有人来传她去延英殿。
    一大早,延英殿内已经聚了十几号人,按官资坐着,一个个面色都好不到哪儿去。她刚坐下来,就听到李国老一个劲地咳嗽,好像近来身体当真很差。
    小皇帝姗姗来迟,一众人要起身行礼,他忙说“免了免了”,坐下来就问战况。
    “陛下,函谷关恐怕守不住了。”赵相公开门见山,一点也不忌讳:“兵力有限,物资匮乏,而叛军势力愈发壮大,十分顽固——臣等望陛下早作打算。”
    小皇帝一愣,早作打算?那是什么意思?
    “东边是无法走了,江淮也不能去,只能往西走。陛下可秘密出京避难,等到长安失守再走可就来不及了。”老臣们经历过几十年前的长安动乱,他们坚信长安就算沦陷也只会是一时,只要保住势力,卷土重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小皇帝突然被安排了这么一条路,不免有些惴惴。他隐约明白老臣们的用意,但心底里仍腾起些许绝望来,这是……长安当真保不住了的意思吗?
    “那、那爱卿们呢?”

章节目录

半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赵熙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熙之并收藏半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