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赫抿着嘴笑着,坐他对面,拿起银勺子挑起冰糖蒸莲藕喂给馋嘴的君君吃,桌上还有一盘剥得干干净净的菱角和玫瑰卤子,又香又粘,都是费心的精巧点心。
“你知不知道,院子对面坐北朝南的三间大正房,这房间的尺寸是有一定之规的。但定这个规矩的不是人,是太阳。”
“太阳?”
他诡秘一笑。
“你又骗我!”
“骗你什么?不信冬至那天正午,坐在堂屋正中八仙桌旁边的太师椅上,暖洋洋的太阳绝对正好落在你的膝盖上。到了夏至这天中午,几乎直晒的阳光会顺着高高房檐落在门口,却不能进屋。用这个标准算出的房间进深,画方了就是规规矩矩一间房。”
想一想,他的话不像胡说。
“你到什么都知道。”多而杂,任何事都能说得上几句。
“我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钟爱的都是老的物件,我耳濡目染自然学的些皮毛。”
他这些话是自谦了。他爷爷是著名金石行家,打小言传身教,把功夫都传给他。古玩界有条公认道理,看金石是真本事,不仅眼力好,财力还要大。鉴定金石比骨瓷、古画难,因为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这是一般的富家子弟和古董商难以具备的。
一赫沉默不语,心里对他委实佩服几分。出身名门,没成为吃懒做的少爷就是难得,还满腹经伦,亦古亦今。即使有些恃才傲物和油嘴滑舌,可真算不上大缺点。
“明天天好,带你去琉璃厂逛逛。”
“琉璃厂?买琉璃瓦的地方吗?”
“哈哈,你这傻瓜!当然不是买琉璃瓦的,不过以前也烧过窑,康熙年间就撤了窑。民众们在窑厂的空地上晚上办灯市,白天做杂技百戏,吃食叫卖,还有玩具、古玩、旧书摊,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现在主要卖古书、古董、古画。”
“看来你是常客啊。”
“对,曾经的冤大头!哈哈哈!”
没有哪一样成功不需要努力,做过冤大头,被人耻笑过,才奋发图强,练就火眼。他年轻时贪玩,曾经收过一个北魏的佛头珍品,人尽皆知。他照此仿制三个,隔些时间卖给外国人一个,三个陆续出手,真的依然在手里。
古董有假,考得是人的眼睛、知识、财力、更多是人性。
第二天,两人起了大早,正准备出发去琉璃厂,两人怀抱君君说说笑笑刚走到门口,不料正好来了客人。
福特汽车上下来位光鲜亮丽,衣着考究的妇人。袁克放和一赫望着那位夫人,那位夫人也盯着他们敲。这位夫人便是袁克放的亲妈——郑夫人。
她的丹凤眼锐利地扫过一赫在她怀里的君君脸上停留了几秒,眼皮一垂,掉过头去重重发出不屑的鼻音:“哼——"
袁克放走上前笑着说:“母亲,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我儿子,不行吗?”郑夫人瞪了他一眼,扭头眼望着一赫满含怨气说道:“我儿子不来看我,只好我来看他,儿多母苦啊……”
真真是来者不善。
沈一赫脸皮薄得要命,自尊又强,顿时难堪得满脸发红,抱着君君走也不是,留也不行。
“妈妈,你这说的哪里话,这么说,我简直要无地自容了。”
“你还有脸,知道无地自容吗?”
“当然知道啊。”
袁克放忙拉着母亲的手往一赫面前走,“妈妈,我帮你介绍一下,这位是……"
“不必了!”郑夫人一把甩开儿子的手,嚷道:“我不想认识你那些莺莺燕燕,脂粉姘头!”
说完,带着仆人扭身进了大宅院。
“妈……"袁克放无奈叹气,朝一赫解释:“我妈就是这样的人,赫赫,你别见怪。”
一赫摇了摇头,“我不会见怪。只是伯母好像对我们有点误会,你快进去和她解释解释吧。”
“好。我先去陪陪她,你回房休息一下,我待会来看你。”
“嗯。”
袁克放不放心地捏了捏她的手,再次交代她:“等我。”
“好。”
进了厅堂,郑夫人也不坐,站在堂中央等他,神色比刚才更差,看见他就冷嘲热讽道:“诉完情肠了?”
“母亲,您说什么呢?”
袁克放把沏好的六安瓜片端到郑夫人眼皮底下。
“我不喝。”郑夫人一把推开茶盏,“我说什么,你心里明白!”
“儿子真不知道。”
“你别每次都和我打哈哈,揣着明白当糊涂。”
“德谦不敢。”
无论有多大的不满,母亲始终是疼孩子的。
郑夫人消了一会气,眼看儿子只不过一月光景不见,脸颊消瘦,没有往日的丰润,心头又怜惜起来。
“你最近怎么呢?这么憔悴,眼珠子都凸出来,何不住回家去,家里的照顾总好些。”
袁克放一直瞒着自己受伤的事情,所以郑夫人并不清楚儿子前不久刚从鬼门关走一趟的消息。
郑夫人长叹一声,拿起桌上的瓜片。
“谁都曾年轻过,人不轻狂枉少年。可人不能玩一辈子,你也到了该收心的年纪。你瞧,你三哥和三嫂现在不知道多好——"
“宜——三嫂回来了吗?”袁克放突兀地问,宜鸢不是被她哥哥嘉禾接回松岛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咦!你如何知道她去上海了?”郑夫人笑道:“去上海前还吵着闹着要离婚,回来后像变了一个人,恩爱得不得了,我们都看傻了。也许吧,这就是夫妻,上辈子的冤家。”
她后面的话,袁克放没听进去一个字,心里涌起大大的嘀咕,宜鸢是刚性要强的人,宁断勿折。怎么突然就改变心意,愿意回去了呢?
上官嘉禾究竟是怎么说服了她?
他百思不得其解。
“德谦、德谦——"
“啊,什么事,母亲。”
“我刚才和你说的听明白了吗?”
袁克放一脸无辜。
“我是不是'口吃生葱惹人嫌'啊,和你说这,你就说那——"
“没有的事啊,母亲,你可真太冤枉儿子。”袁克放忙站起来赔礼道歉。
“你知不知道,院子对面坐北朝南的三间大正房,这房间的尺寸是有一定之规的。但定这个规矩的不是人,是太阳。”
“太阳?”
他诡秘一笑。
“你又骗我!”
“骗你什么?不信冬至那天正午,坐在堂屋正中八仙桌旁边的太师椅上,暖洋洋的太阳绝对正好落在你的膝盖上。到了夏至这天中午,几乎直晒的阳光会顺着高高房檐落在门口,却不能进屋。用这个标准算出的房间进深,画方了就是规规矩矩一间房。”
想一想,他的话不像胡说。
“你到什么都知道。”多而杂,任何事都能说得上几句。
“我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钟爱的都是老的物件,我耳濡目染自然学的些皮毛。”
他这些话是自谦了。他爷爷是著名金石行家,打小言传身教,把功夫都传给他。古玩界有条公认道理,看金石是真本事,不仅眼力好,财力还要大。鉴定金石比骨瓷、古画难,因为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这是一般的富家子弟和古董商难以具备的。
一赫沉默不语,心里对他委实佩服几分。出身名门,没成为吃懒做的少爷就是难得,还满腹经伦,亦古亦今。即使有些恃才傲物和油嘴滑舌,可真算不上大缺点。
“明天天好,带你去琉璃厂逛逛。”
“琉璃厂?买琉璃瓦的地方吗?”
“哈哈,你这傻瓜!当然不是买琉璃瓦的,不过以前也烧过窑,康熙年间就撤了窑。民众们在窑厂的空地上晚上办灯市,白天做杂技百戏,吃食叫卖,还有玩具、古玩、旧书摊,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现在主要卖古书、古董、古画。”
“看来你是常客啊。”
“对,曾经的冤大头!哈哈哈!”
没有哪一样成功不需要努力,做过冤大头,被人耻笑过,才奋发图强,练就火眼。他年轻时贪玩,曾经收过一个北魏的佛头珍品,人尽皆知。他照此仿制三个,隔些时间卖给外国人一个,三个陆续出手,真的依然在手里。
古董有假,考得是人的眼睛、知识、财力、更多是人性。
第二天,两人起了大早,正准备出发去琉璃厂,两人怀抱君君说说笑笑刚走到门口,不料正好来了客人。
福特汽车上下来位光鲜亮丽,衣着考究的妇人。袁克放和一赫望着那位夫人,那位夫人也盯着他们敲。这位夫人便是袁克放的亲妈——郑夫人。
她的丹凤眼锐利地扫过一赫在她怀里的君君脸上停留了几秒,眼皮一垂,掉过头去重重发出不屑的鼻音:“哼——"
袁克放走上前笑着说:“母亲,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我儿子,不行吗?”郑夫人瞪了他一眼,扭头眼望着一赫满含怨气说道:“我儿子不来看我,只好我来看他,儿多母苦啊……”
真真是来者不善。
沈一赫脸皮薄得要命,自尊又强,顿时难堪得满脸发红,抱着君君走也不是,留也不行。
“妈妈,你这说的哪里话,这么说,我简直要无地自容了。”
“你还有脸,知道无地自容吗?”
“当然知道啊。”
袁克放忙拉着母亲的手往一赫面前走,“妈妈,我帮你介绍一下,这位是……"
“不必了!”郑夫人一把甩开儿子的手,嚷道:“我不想认识你那些莺莺燕燕,脂粉姘头!”
说完,带着仆人扭身进了大宅院。
“妈……"袁克放无奈叹气,朝一赫解释:“我妈就是这样的人,赫赫,你别见怪。”
一赫摇了摇头,“我不会见怪。只是伯母好像对我们有点误会,你快进去和她解释解释吧。”
“好。我先去陪陪她,你回房休息一下,我待会来看你。”
“嗯。”
袁克放不放心地捏了捏她的手,再次交代她:“等我。”
“好。”
进了厅堂,郑夫人也不坐,站在堂中央等他,神色比刚才更差,看见他就冷嘲热讽道:“诉完情肠了?”
“母亲,您说什么呢?”
袁克放把沏好的六安瓜片端到郑夫人眼皮底下。
“我不喝。”郑夫人一把推开茶盏,“我说什么,你心里明白!”
“儿子真不知道。”
“你别每次都和我打哈哈,揣着明白当糊涂。”
“德谦不敢。”
无论有多大的不满,母亲始终是疼孩子的。
郑夫人消了一会气,眼看儿子只不过一月光景不见,脸颊消瘦,没有往日的丰润,心头又怜惜起来。
“你最近怎么呢?这么憔悴,眼珠子都凸出来,何不住回家去,家里的照顾总好些。”
袁克放一直瞒着自己受伤的事情,所以郑夫人并不清楚儿子前不久刚从鬼门关走一趟的消息。
郑夫人长叹一声,拿起桌上的瓜片。
“谁都曾年轻过,人不轻狂枉少年。可人不能玩一辈子,你也到了该收心的年纪。你瞧,你三哥和三嫂现在不知道多好——"
“宜——三嫂回来了吗?”袁克放突兀地问,宜鸢不是被她哥哥嘉禾接回松岛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咦!你如何知道她去上海了?”郑夫人笑道:“去上海前还吵着闹着要离婚,回来后像变了一个人,恩爱得不得了,我们都看傻了。也许吧,这就是夫妻,上辈子的冤家。”
她后面的话,袁克放没听进去一个字,心里涌起大大的嘀咕,宜鸢是刚性要强的人,宁断勿折。怎么突然就改变心意,愿意回去了呢?
上官嘉禾究竟是怎么说服了她?
他百思不得其解。
“德谦、德谦——"
“啊,什么事,母亲。”
“我刚才和你说的听明白了吗?”
袁克放一脸无辜。
“我是不是'口吃生葱惹人嫌'啊,和你说这,你就说那——"
“没有的事啊,母亲,你可真太冤枉儿子。”袁克放忙站起来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