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朱全忠准备近期南下陈州,孟楷在项城被赵犨之子赵明诚击杀,黄巢已经和秦宗权合兵一处,率大齐军主力移兵陈州。”项城之战的结果等于是将此时中原地区大部分势力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了陈州。伴随着黄巢大军开始从蔡州转移到陈州境内,朱全忠也终于正式表态,将在近期率军南下,和黄巢决战于陈州。当这些消息传到扬州的时候,不仅仅是袁袭和陆翊两人面色冷峻,就连在一旁的严明等人也各个都将目光转移到薛洋身上。
“唐皇已经册封朱全忠为宣武节度使,驻节汴州,此时他南下只怕是未必就是为了剿灭黄巢。”向杰在旁边,见到大家都在沉默,开口道:“据沈勇所言,汴州等地遍地匪乱,兵匪横行,百姓食不果腹,民生凋敝,而且周边无险可守,为了生存他必须要另寻他法。”
“陈州。”袁袭点头道:“陈州附近州郡是中原南部边界,中原大乱的时候大部分百姓南下之后基本上都滞留在这些地方,如果朱全忠也能占据一片州郡,对于他恢复实力来说更有好处。”
“是啊,如果他南下了,只怕其他人也都会来,那么和黄巢决战的地点也就会从原本我们预计的汴梁之地转移到陈州附近,这对于我淮南道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薛洋点点头,有些叹息道:“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让第四卫准备吧,我们近期北上吧,至少在家门口作战,远比我们进入汴梁之地要方便。”
薛洋的话让大家一阵点头,淮南军的整体方向是南进,但是在黄巢乱军尚未平定之前,南进方略却始终无法展开。不过如今的局势发展虽然出乎众人的意料,但是好在淮南军自己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主公的意思是打算率领第四卫从东线楚州出发,沿着大运河进入宋州附近吗?”袁袭摇头道:“东线出兵只怕会惹得时溥不快吧?”
“不是宋州,而是亳州。”薛洋微微一笑,眼睛也一下子定在了亳州上面。他依稀记得,历史上朱全忠南下就是在亳州落脚的,现在自己可以提前一步屯兵在亳州附近,将他往北驱赶。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时溥率军沿着运河防御之后,亳州实际上的位置就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占据亳州,才能够取代徐州和杨行愍的颍州连成一体,将黄巢势力沿着申州、光州寿州和亳州往北驱赶,逼迫他们进入中原,按照薛洋的原定计划,驱赶到汴州附近的中原腹地去,而不是靠近淮南道。如果真的将大决战的地点放在陈州附近,那么整个淮南道势必会遭受到池鱼之殃,自己为了防备黄巢,肯定要将淮南军主力全部调集上去,如此一来自己的实力等于就提前暴露了。
袁袭在薛洋点出亳州的位置之后就明白过来,所以跟着点头。淮南军最高统帅在这时候将目光定在了亳州方向,而此时已经决定南下的朱全忠却没有想过,自己未来的兵员地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落入了别人的罗网之中。事实上此时的朱全忠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中和三年五月底,孟楷被杀之后整个陈州局势风云变化之后,他只是匆匆决定南下,几乎所有的构想都是在路上和谢瞳等人商议的。此时朱全忠身边只有谢瞳一人,敬祥和李振等人都未曾出现,不过对于大的战略方向,朱全忠本人也很有见识,再加上谢瞳虽然精熟于政务,但是对于军务也很熟稔,所以对于南下剿灭黄巢,朱全忠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也有自己的考量。
“明公这是打算以战养战了?那该如何处理和河中王重荣的关系?”因为朱全忠是通过王重荣向朝廷投诚的,其本身和王重荣关系还很好,二人之间没有竞争的关系,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协同作战过。特别是在朱全忠被册封为宣武节度使之后,王重荣更加对这位来自黄巢阵营的投诚者另眼相看,临出发之前还赠送了他不少粮草兵器。
“先去宋州落脚再说吧,王重荣虽然和本将关系莫逆,然则这都是有利则聚,无利则散。我军一旦距离河中过远,对于他而言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且如今黄巢已经到了中原,河中等地恢复了平静,往后谁指望谁还真说不好。”朱全忠摇了摇头道:“我们现在宋州落脚,然后派人进入陈州查清楚黄巢的动静再说,听说那个陈州刺史的儿子挺厉害的,居然连孟楷都能杀了。”朱全忠再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有着一丝奇异的神情一闪而逝,似乎是想起了以前在和孟楷共事的那段岁月。不过此时朱全忠选择移兵宋州确实是一个经过考虑的办法,宋州在汴州东南,而且两地有运河连接,宋州境内交通发达,和陈州也毗邻,一旦有事,朱全忠手下的宣武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陈州境内作战。而一旦陷入不利的境地,宋州的地形也足以朱全忠迅速脱离和黄巢的接触。
此时的朱全忠尚且不清楚的是,陈州境内早已经是战火纷飞,黄巢军主力从蔡州进入陈州之后依靠着庞大的兵力,尚让几乎是短时间内就将被赵明诚收服的南部地区全部拿下,赵明诚虽然斩杀了孟楷,但是在和尚让交手之后却迅速被对方的人海战术击败,手中的兵马在这种庞大的消耗之中逐渐减少,逼得他不得不朝着陈州治所退去,和父亲赵犨等人合兵一处。
不过虽然赵明诚此举让陈州治所的兵马开始凝聚聚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两万多人,而且他父亲还在一刻不停的征发本地青壮服役,希望在最终大战来临之前尽可能多的增加兵力。赵犨在陈州是早有准备,陈州聚集了大量的粮草兵器,陈州军的训练水平在和黄巢的大齐军开战之初甚至打出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战绩。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对方的人海战面前,自己的本部虽然精锐,但是精兵死一个就少一个,短期内补充不上,根本就不是此时能够执行的政策。所以赵犨这些时日已经改变了策略,虽然和大齐军不一样,抓到的都能补充进入军队,但是好歹还算是极大的补充原本快要到枯竭的军队。
“父亲,陈州已经被黄巢围困数重,为今之计我等该如何行事?”赵明诚见到自己的父亲之后问道。
“我儿放心,我已经命人在陈州城外进行了数重布置,就算是乱军想要冲击城垣也需要过了他们才行。”赵犨深吸一口气之后道:“我们只需要坚守城池,坚持下去,那么周边的极大军镇迟早都回来救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地将乱军吸引在陈州,不要让其四处流窜。”不管赵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他此时说出的这番话还是极大地振奋了陈州城内的人心。所以在面对黄巢乱军不断从四面八方攻击的时候,各部将士都是沉着应对,逼得黄巢大军囤积在陈州城外十几天都没办法前进一步。
这十几天的时间里,陈州变成了彻底的人间地狱,除了治所之地战火弥漫,每天黄巢的大齐军都会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一点一点将赵犨在城外布置的沟堑填平,将里面的陈州军将士一点一点绞杀之外。黄巢还派出无数兵马南北出击开始搜罗粮食人手补充自己的消耗,整个陈州在五月底到六月初的这十几天时间里,被彻底的掘地三尺,无数百姓被屠杀,大量的青壮年被黄巢军抓了过去之后变成了攻打陈州的军队。此时的黄巢还没有历史记载的那样丧心病狂,以人肉为军粮。但是陈州原本是一个富庶的州郡,却因此变得满目疮痍,十室九空,围绕着陈州城双方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你来我往,消耗了无数的生命。
而困守城内的赵犨除了一面安抚城中百姓之外,还不断命令各部率军出击,在城外依托沟堑和大齐军一点一点拼杀,将战事拼命往后拖延,甚至为了鼓舞士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轮番上阵,率部坚守城外。
而在外面轮番进攻却进展不大的黄巢盛怒之下差点亲自上战场率部征战,在尚让等人苦劝之下虽然做罢,但是却命令在陈州城北大营之中设立宫室,宣告大齐军定都陈州,同时和秦宗权商议之后决定再次加大力度往周边发展,劫掠周边州郡,以此支持大齐军在陈州的战事。
在陈州问题上秦宗权和黄巢的目的是一样的,蔡州之地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拿下陈州,然后以陈蔡为根基,攻占周边的邓州、颍州、宋州、滑州等地。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昔日的邻居赵犨居然如此倔强,孤城坚守近一个月之后每天城内的守军依旧是生龙活虎。无奈之下的他只好同意黄巢的意见,派出大军开始往周边挺近,以战养战,由此陈州之战也开始蔓延到陈州之外。
而此时在宋州已经扎营十天之久的朱全忠也得到了一个比较清洗的了解,陈州境内的战火开始往外蔓延的时候,他也已经准备妥当,和谢瞳商议之后,决定让心腹率军在宋州和陈州交界处设防,先打退前来宋州劫掠的大齐军之后再视情况往南推进。
无独有偶,在朱全忠做出决定的时候来自南线颍州的李神福也几乎做出了同样的决策。只不过和朱全忠需要思考不同,李神福在临走之前就得到过戴友归的指点,所以他将大军全部囤积在沈丘附近之后,在遇到大齐军南下之后毫不犹豫直接率军痛击,两万庐州军出击之后三日内连续扫荡了三股大齐军,将试图进入颍州的大齐军主力全部击溃。
李神福在沈丘取得极大的胜利,而此时戴友归和刘威却在商议如何趁此机会将颍州拿下的事情。在戴友归看来,此时此刻的颍州与其说还是一个独立的州郡,还不如说是淮南道尤其是他庐州军的一个附庸。在薛洋如今需要自己出兵在颍州牵制大齐军的时候还不如就地将颍州抓到手中。反正颍州不属于淮南道州郡,就算是庐州军真的动手,想来扬州也不会因此而斤斤计较的。
“启禀军师、都统,主公紧急召见。”对于戴友归的这种想法刘威并不赞同,在他看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研究如何打败黄巢,在刘威的认知中,薛洋是不会放任黄巢的大齐军在淮南道附近肆虐的。而他是知道淮南军到底有多大实力的,在申州那边就足有五万多大军枕戈待旦,随时可以出兵攻入蔡州,断黄巢后路,而一旦有兵马从东路而来的话,那么自己的庐州军只需要牵制住黄巢的部分精力,就足以营造出一场大决战。而目前的陈州不就是已经在制造大决战的态势吗?此时庐州军在颍州搞小动作,就算是薛洋为了大局不愿计较,也会让刚刚好转的两军关系随之低迷。不过他还没说完,亲卫就传来了杨行愍的命令,两人匆匆回到杨行愍的府邸。
“军师,这是扬州发过来的通报,说本月中旬,淮南节度使、天下兵马副都统薛洋将亲自领军北上,和逆贼会猎于陈州,着令周边各州郡官军悉数听候调遣,不得有误。”杨行愍将这份来自扬州的通报递给戴友归,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出了其中的内容。
“主公,看样子这位薛郎君是忍不住了,依末将之见,我军应该全军齐备,和薛郎君一起协同作战,到时候剿灭了叛贼,我平叛大军的功劳簿上一定要有主公和我庐州军的名字。”刘威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直接道出了自己的意见。
“军师也以为薛郎君这一次是打算动真格的了吗?”杨行愍知道刘威的心思,所以转头看着戴友归问道。
“从这份通报来看,薛郎君应该是已经做好了准备,主公,如都统所言,我军确实应该做好准备,同时让神福率军从沈丘东来,在颍州治所附近驻扎,等待我大军主力汇合之后和薛郎君再行商议如何进军。”戴友归的话让刘威眉头一皱,但是看着杨行愍的脸色之后暗自摇了摇头。
(未完待续)
“唐皇已经册封朱全忠为宣武节度使,驻节汴州,此时他南下只怕是未必就是为了剿灭黄巢。”向杰在旁边,见到大家都在沉默,开口道:“据沈勇所言,汴州等地遍地匪乱,兵匪横行,百姓食不果腹,民生凋敝,而且周边无险可守,为了生存他必须要另寻他法。”
“陈州。”袁袭点头道:“陈州附近州郡是中原南部边界,中原大乱的时候大部分百姓南下之后基本上都滞留在这些地方,如果朱全忠也能占据一片州郡,对于他恢复实力来说更有好处。”
“是啊,如果他南下了,只怕其他人也都会来,那么和黄巢决战的地点也就会从原本我们预计的汴梁之地转移到陈州附近,这对于我淮南道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薛洋点点头,有些叹息道:“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让第四卫准备吧,我们近期北上吧,至少在家门口作战,远比我们进入汴梁之地要方便。”
薛洋的话让大家一阵点头,淮南军的整体方向是南进,但是在黄巢乱军尚未平定之前,南进方略却始终无法展开。不过如今的局势发展虽然出乎众人的意料,但是好在淮南军自己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主公的意思是打算率领第四卫从东线楚州出发,沿着大运河进入宋州附近吗?”袁袭摇头道:“东线出兵只怕会惹得时溥不快吧?”
“不是宋州,而是亳州。”薛洋微微一笑,眼睛也一下子定在了亳州上面。他依稀记得,历史上朱全忠南下就是在亳州落脚的,现在自己可以提前一步屯兵在亳州附近,将他往北驱赶。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时溥率军沿着运河防御之后,亳州实际上的位置就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占据亳州,才能够取代徐州和杨行愍的颍州连成一体,将黄巢势力沿着申州、光州寿州和亳州往北驱赶,逼迫他们进入中原,按照薛洋的原定计划,驱赶到汴州附近的中原腹地去,而不是靠近淮南道。如果真的将大决战的地点放在陈州附近,那么整个淮南道势必会遭受到池鱼之殃,自己为了防备黄巢,肯定要将淮南军主力全部调集上去,如此一来自己的实力等于就提前暴露了。
袁袭在薛洋点出亳州的位置之后就明白过来,所以跟着点头。淮南军最高统帅在这时候将目光定在了亳州方向,而此时已经决定南下的朱全忠却没有想过,自己未来的兵员地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落入了别人的罗网之中。事实上此时的朱全忠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中和三年五月底,孟楷被杀之后整个陈州局势风云变化之后,他只是匆匆决定南下,几乎所有的构想都是在路上和谢瞳等人商议的。此时朱全忠身边只有谢瞳一人,敬祥和李振等人都未曾出现,不过对于大的战略方向,朱全忠本人也很有见识,再加上谢瞳虽然精熟于政务,但是对于军务也很熟稔,所以对于南下剿灭黄巢,朱全忠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也有自己的考量。
“明公这是打算以战养战了?那该如何处理和河中王重荣的关系?”因为朱全忠是通过王重荣向朝廷投诚的,其本身和王重荣关系还很好,二人之间没有竞争的关系,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协同作战过。特别是在朱全忠被册封为宣武节度使之后,王重荣更加对这位来自黄巢阵营的投诚者另眼相看,临出发之前还赠送了他不少粮草兵器。
“先去宋州落脚再说吧,王重荣虽然和本将关系莫逆,然则这都是有利则聚,无利则散。我军一旦距离河中过远,对于他而言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且如今黄巢已经到了中原,河中等地恢复了平静,往后谁指望谁还真说不好。”朱全忠摇了摇头道:“我们现在宋州落脚,然后派人进入陈州查清楚黄巢的动静再说,听说那个陈州刺史的儿子挺厉害的,居然连孟楷都能杀了。”朱全忠再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有着一丝奇异的神情一闪而逝,似乎是想起了以前在和孟楷共事的那段岁月。不过此时朱全忠选择移兵宋州确实是一个经过考虑的办法,宋州在汴州东南,而且两地有运河连接,宋州境内交通发达,和陈州也毗邻,一旦有事,朱全忠手下的宣武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陈州境内作战。而一旦陷入不利的境地,宋州的地形也足以朱全忠迅速脱离和黄巢的接触。
此时的朱全忠尚且不清楚的是,陈州境内早已经是战火纷飞,黄巢军主力从蔡州进入陈州之后依靠着庞大的兵力,尚让几乎是短时间内就将被赵明诚收服的南部地区全部拿下,赵明诚虽然斩杀了孟楷,但是在和尚让交手之后却迅速被对方的人海战术击败,手中的兵马在这种庞大的消耗之中逐渐减少,逼得他不得不朝着陈州治所退去,和父亲赵犨等人合兵一处。
不过虽然赵明诚此举让陈州治所的兵马开始凝聚聚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两万多人,而且他父亲还在一刻不停的征发本地青壮服役,希望在最终大战来临之前尽可能多的增加兵力。赵犨在陈州是早有准备,陈州聚集了大量的粮草兵器,陈州军的训练水平在和黄巢的大齐军开战之初甚至打出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战绩。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对方的人海战面前,自己的本部虽然精锐,但是精兵死一个就少一个,短期内补充不上,根本就不是此时能够执行的政策。所以赵犨这些时日已经改变了策略,虽然和大齐军不一样,抓到的都能补充进入军队,但是好歹还算是极大的补充原本快要到枯竭的军队。
“父亲,陈州已经被黄巢围困数重,为今之计我等该如何行事?”赵明诚见到自己的父亲之后问道。
“我儿放心,我已经命人在陈州城外进行了数重布置,就算是乱军想要冲击城垣也需要过了他们才行。”赵犨深吸一口气之后道:“我们只需要坚守城池,坚持下去,那么周边的极大军镇迟早都回来救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地将乱军吸引在陈州,不要让其四处流窜。”不管赵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他此时说出的这番话还是极大地振奋了陈州城内的人心。所以在面对黄巢乱军不断从四面八方攻击的时候,各部将士都是沉着应对,逼得黄巢大军囤积在陈州城外十几天都没办法前进一步。
这十几天的时间里,陈州变成了彻底的人间地狱,除了治所之地战火弥漫,每天黄巢的大齐军都会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一点一点将赵犨在城外布置的沟堑填平,将里面的陈州军将士一点一点绞杀之外。黄巢还派出无数兵马南北出击开始搜罗粮食人手补充自己的消耗,整个陈州在五月底到六月初的这十几天时间里,被彻底的掘地三尺,无数百姓被屠杀,大量的青壮年被黄巢军抓了过去之后变成了攻打陈州的军队。此时的黄巢还没有历史记载的那样丧心病狂,以人肉为军粮。但是陈州原本是一个富庶的州郡,却因此变得满目疮痍,十室九空,围绕着陈州城双方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你来我往,消耗了无数的生命。
而困守城内的赵犨除了一面安抚城中百姓之外,还不断命令各部率军出击,在城外依托沟堑和大齐军一点一点拼杀,将战事拼命往后拖延,甚至为了鼓舞士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轮番上阵,率部坚守城外。
而在外面轮番进攻却进展不大的黄巢盛怒之下差点亲自上战场率部征战,在尚让等人苦劝之下虽然做罢,但是却命令在陈州城北大营之中设立宫室,宣告大齐军定都陈州,同时和秦宗权商议之后决定再次加大力度往周边发展,劫掠周边州郡,以此支持大齐军在陈州的战事。
在陈州问题上秦宗权和黄巢的目的是一样的,蔡州之地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拿下陈州,然后以陈蔡为根基,攻占周边的邓州、颍州、宋州、滑州等地。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昔日的邻居赵犨居然如此倔强,孤城坚守近一个月之后每天城内的守军依旧是生龙活虎。无奈之下的他只好同意黄巢的意见,派出大军开始往周边挺近,以战养战,由此陈州之战也开始蔓延到陈州之外。
而此时在宋州已经扎营十天之久的朱全忠也得到了一个比较清洗的了解,陈州境内的战火开始往外蔓延的时候,他也已经准备妥当,和谢瞳商议之后,决定让心腹率军在宋州和陈州交界处设防,先打退前来宋州劫掠的大齐军之后再视情况往南推进。
无独有偶,在朱全忠做出决定的时候来自南线颍州的李神福也几乎做出了同样的决策。只不过和朱全忠需要思考不同,李神福在临走之前就得到过戴友归的指点,所以他将大军全部囤积在沈丘附近之后,在遇到大齐军南下之后毫不犹豫直接率军痛击,两万庐州军出击之后三日内连续扫荡了三股大齐军,将试图进入颍州的大齐军主力全部击溃。
李神福在沈丘取得极大的胜利,而此时戴友归和刘威却在商议如何趁此机会将颍州拿下的事情。在戴友归看来,此时此刻的颍州与其说还是一个独立的州郡,还不如说是淮南道尤其是他庐州军的一个附庸。在薛洋如今需要自己出兵在颍州牵制大齐军的时候还不如就地将颍州抓到手中。反正颍州不属于淮南道州郡,就算是庐州军真的动手,想来扬州也不会因此而斤斤计较的。
“启禀军师、都统,主公紧急召见。”对于戴友归的这种想法刘威并不赞同,在他看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研究如何打败黄巢,在刘威的认知中,薛洋是不会放任黄巢的大齐军在淮南道附近肆虐的。而他是知道淮南军到底有多大实力的,在申州那边就足有五万多大军枕戈待旦,随时可以出兵攻入蔡州,断黄巢后路,而一旦有兵马从东路而来的话,那么自己的庐州军只需要牵制住黄巢的部分精力,就足以营造出一场大决战。而目前的陈州不就是已经在制造大决战的态势吗?此时庐州军在颍州搞小动作,就算是薛洋为了大局不愿计较,也会让刚刚好转的两军关系随之低迷。不过他还没说完,亲卫就传来了杨行愍的命令,两人匆匆回到杨行愍的府邸。
“军师,这是扬州发过来的通报,说本月中旬,淮南节度使、天下兵马副都统薛洋将亲自领军北上,和逆贼会猎于陈州,着令周边各州郡官军悉数听候调遣,不得有误。”杨行愍将这份来自扬州的通报递给戴友归,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出了其中的内容。
“主公,看样子这位薛郎君是忍不住了,依末将之见,我军应该全军齐备,和薛郎君一起协同作战,到时候剿灭了叛贼,我平叛大军的功劳簿上一定要有主公和我庐州军的名字。”刘威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直接道出了自己的意见。
“军师也以为薛郎君这一次是打算动真格的了吗?”杨行愍知道刘威的心思,所以转头看着戴友归问道。
“从这份通报来看,薛郎君应该是已经做好了准备,主公,如都统所言,我军确实应该做好准备,同时让神福率军从沈丘东来,在颍州治所附近驻扎,等待我大军主力汇合之后和薛郎君再行商议如何进军。”戴友归的话让刘威眉头一皱,但是看着杨行愍的脸色之后暗自摇了摇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