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高重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寿王回京之后,每天起来都是精神百倍,脸上时不时就挂起笑容。
不过随着林沐白南巡的日程一日一日加快,算算日子快要到二十日的时候,寿王平常问身边随从最多的还是林沐白到哪了。
先前问的时候,“大人发来的报令说,到了通河县了。”
寿王苦恼的回道:“怎么那么久?”
再过一段时间,寿王又问,“林师到哪儿?”
反正,都是诸如此类的言语。
在寿王回京的第五天,寿王终于开始行动了,他自觉已经把言辞、说法,怎样把浙党的行为解释的客观,以及如何让皇帝下定决心铲除浙党等等言辞,都在心里重复的演练了数百遍。
光武二十九年,六月初九这天,这时候,正是北方大商朝帝都北平城春暖花开的季节。
直到了这个时候,北平城才有了一些夏天的气息。
六月初九,这天黄昏时分,北平禁宫之内已经封闭,宫墙之内,偶尔只有几个各殿各宫的内人或者太监活动,偶尔在宫墙之内行走。
除了这些,就只有一些守卫皇宫的禁军士兵了,此时,在黄昏一抹残阳的余晖下,东直门的宫门显得充满了古朴的感觉,残留的阳光在门后面形成了一道影子。
门外面,几个行色匆匆的人一脸严肃,低着头在内事人的带领下,往皇帝的北书房而去。
北书房,朝廷的军机重地,这个地方,只有当值的一两个官员,品阶极低,而且,这里不是长职。
一般皇帝很少到这里来,本来,这也是大商帝国太祖皇帝开国之始设立的一个秘密机构,对外面宣称是一个书房而已。
实际上,只有足够重要、紧急、保密的事情,才会在北书房议事。
重要到什么程度?比如,有人谋逆,宫变夺权,边线崩溃、藩王作乱等等。
都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
而且,入值北书房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喻旨;由于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北书房“权势日崇”。
当然,北书房地位无形之中的提高,是光武帝打压几派党争的乱象,以及削弱他们的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光武帝夺权亲政以后,朝廷的权力一则受内阁大臣会议的限制,国家大事需经过内阁大臣会议,而这些内阁大臣地位较高,几乎每一个背后与浙党、赵党这些人都有牵扯。
故而,有时与皇帝意见发生矛盾,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
二则内阁在名义上仍是国家最高政务机构,控制着外朝的权力,光武帝为了把国家大权严密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决定以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权力中心。
言归正传。
寿王脸色严肃,一路上沉默不语,跟在一个中年的太监后面。
能让堂堂王爷跟在后面的内人定非一般人,这是可以肯定的。
这个太监是光武帝最亲信的宦官,他脸上满是皱纹,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称高重士。
寿王知道此人,颇具韬略,但是手段也很毒辣,目前掌握着朝廷的禁军。
禁宫的守卫部队五大营都在此人手里,据说,当初光武帝发动夺权清洗的时候,就是高重士在支持光武帝。
对于这样一个位高权重而又值得尊重的人,寿王很自然的在他后面走着,一路沉默不语。
由于宫内不准骑马、驾马车,进了东直门,两人就一直在走路,走了接近半个多时辰,终于到达了皇帝居住的寝宫了。
光武帝居住的寝宫名为乾天宫,北书房就在光武帝寝宫的东侧,北朝向。
走到近前,一直没有跟寿王说过话的高重士回头看了一眼寿王,指着一排结构很简单的厢房,淡淡笑道:“王爷,皇上在里面候着呢,快进去吧。”
寿王不解,在他的想象中,传说中的北书房肯定也是气派堂皇,没想到居然这么简陋,和旁边的乾天宫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寿王的心思被高重士发现了,他看着寿王,叹道:“王爷,别看这儿简陋,奴才好几次给皇上说把这里整修一下,但是皇上不许,也就作罢了。”
“喔。”寿王哦了一声,点了两下头,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不陋,何陋之有?”
“王爷好文采,出口成章,七步成诗,才高八斗,咱家佩服得紧呢!”高重士微微颔首,隐隐露出一笑,道:“王爷现在是气质非凡,丰神俊朗,谈吐不凡,举手投足、行走言语之间,已有帝室藩王之威势呀。”
寿王心中一凛,没想到这位高公如此健谈,说话引用随手拈来;除此之外,寿王还感觉到,他说话好像话中有话,仿佛在试探自己什么。
不过,眼下还有大事要做,寿王不愿意因为其他一些事坏了林沐白的计划,所以目前凡事低调一点。
于是寿王笑了两笑,打趣道:“高大人放心,我一竖子,不足与谋,尚且我学识浅薄、毫无底蕴,万万不敢窥伺九鼎。
要是您哪天发现了,打死我,哈哈哈!……”
有些尴尬、紧张的氛围,被寿王这一句自降身份的话给化解了。
高重士脸色不变,负手而立,背对寿王,貌似在思索什么……
这一幕,被寿王看在眼里,寿王不禁感叹,好歹也是堂堂帝室王爷,天子的直系皇孙,居然也要在一个宦官面前低头,不得不说这些话以图自保。
呵呵,这到底是朝廷之幸,还是祸?但是,寿王又知道,高重士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也是要维护皇权,拥护当今天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寿王回京之后,每天起来都是精神百倍,脸上时不时就挂起笑容。
不过随着林沐白南巡的日程一日一日加快,算算日子快要到二十日的时候,寿王平常问身边随从最多的还是林沐白到哪了。
先前问的时候,“大人发来的报令说,到了通河县了。”
寿王苦恼的回道:“怎么那么久?”
再过一段时间,寿王又问,“林师到哪儿?”
反正,都是诸如此类的言语。
在寿王回京的第五天,寿王终于开始行动了,他自觉已经把言辞、说法,怎样把浙党的行为解释的客观,以及如何让皇帝下定决心铲除浙党等等言辞,都在心里重复的演练了数百遍。
光武二十九年,六月初九这天,这时候,正是北方大商朝帝都北平城春暖花开的季节。
直到了这个时候,北平城才有了一些夏天的气息。
六月初九,这天黄昏时分,北平禁宫之内已经封闭,宫墙之内,偶尔只有几个各殿各宫的内人或者太监活动,偶尔在宫墙之内行走。
除了这些,就只有一些守卫皇宫的禁军士兵了,此时,在黄昏一抹残阳的余晖下,东直门的宫门显得充满了古朴的感觉,残留的阳光在门后面形成了一道影子。
门外面,几个行色匆匆的人一脸严肃,低着头在内事人的带领下,往皇帝的北书房而去。
北书房,朝廷的军机重地,这个地方,只有当值的一两个官员,品阶极低,而且,这里不是长职。
一般皇帝很少到这里来,本来,这也是大商帝国太祖皇帝开国之始设立的一个秘密机构,对外面宣称是一个书房而已。
实际上,只有足够重要、紧急、保密的事情,才会在北书房议事。
重要到什么程度?比如,有人谋逆,宫变夺权,边线崩溃、藩王作乱等等。
都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
而且,入值北书房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喻旨;由于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北书房“权势日崇”。
当然,北书房地位无形之中的提高,是光武帝打压几派党争的乱象,以及削弱他们的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光武帝夺权亲政以后,朝廷的权力一则受内阁大臣会议的限制,国家大事需经过内阁大臣会议,而这些内阁大臣地位较高,几乎每一个背后与浙党、赵党这些人都有牵扯。
故而,有时与皇帝意见发生矛盾,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
二则内阁在名义上仍是国家最高政务机构,控制着外朝的权力,光武帝为了把国家大权严密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决定以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权力中心。
言归正传。
寿王脸色严肃,一路上沉默不语,跟在一个中年的太监后面。
能让堂堂王爷跟在后面的内人定非一般人,这是可以肯定的。
这个太监是光武帝最亲信的宦官,他脸上满是皱纹,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称高重士。
寿王知道此人,颇具韬略,但是手段也很毒辣,目前掌握着朝廷的禁军。
禁宫的守卫部队五大营都在此人手里,据说,当初光武帝发动夺权清洗的时候,就是高重士在支持光武帝。
对于这样一个位高权重而又值得尊重的人,寿王很自然的在他后面走着,一路沉默不语。
由于宫内不准骑马、驾马车,进了东直门,两人就一直在走路,走了接近半个多时辰,终于到达了皇帝居住的寝宫了。
光武帝居住的寝宫名为乾天宫,北书房就在光武帝寝宫的东侧,北朝向。
走到近前,一直没有跟寿王说过话的高重士回头看了一眼寿王,指着一排结构很简单的厢房,淡淡笑道:“王爷,皇上在里面候着呢,快进去吧。”
寿王不解,在他的想象中,传说中的北书房肯定也是气派堂皇,没想到居然这么简陋,和旁边的乾天宫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寿王的心思被高重士发现了,他看着寿王,叹道:“王爷,别看这儿简陋,奴才好几次给皇上说把这里整修一下,但是皇上不许,也就作罢了。”
“喔。”寿王哦了一声,点了两下头,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不陋,何陋之有?”
“王爷好文采,出口成章,七步成诗,才高八斗,咱家佩服得紧呢!”高重士微微颔首,隐隐露出一笑,道:“王爷现在是气质非凡,丰神俊朗,谈吐不凡,举手投足、行走言语之间,已有帝室藩王之威势呀。”
寿王心中一凛,没想到这位高公如此健谈,说话引用随手拈来;除此之外,寿王还感觉到,他说话好像话中有话,仿佛在试探自己什么。
不过,眼下还有大事要做,寿王不愿意因为其他一些事坏了林沐白的计划,所以目前凡事低调一点。
于是寿王笑了两笑,打趣道:“高大人放心,我一竖子,不足与谋,尚且我学识浅薄、毫无底蕴,万万不敢窥伺九鼎。
要是您哪天发现了,打死我,哈哈哈!……”
有些尴尬、紧张的氛围,被寿王这一句自降身份的话给化解了。
高重士脸色不变,负手而立,背对寿王,貌似在思索什么……
这一幕,被寿王看在眼里,寿王不禁感叹,好歹也是堂堂帝室王爷,天子的直系皇孙,居然也要在一个宦官面前低头,不得不说这些话以图自保。
呵呵,这到底是朝廷之幸,还是祸?但是,寿王又知道,高重士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也是要维护皇权,拥护当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