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何去何从
当今的大商朝,虽然新政已经推行了几个月,但是新政的中心和重心,还是被老皇帝放在了税政、经济方面。
林沐白提出的三权分立,以及剥夺地方巡抚和总督的军政民大权的事情。
虽然也被老皇帝认可了,但是执行难度,不亚于登天。
甚至说,从新政总署发出对地方一品大员的政令之后,仅仅只有数个州县的总督和巡抚交了权。
其他的他,当然,大家都很清楚,还在观望,甚至说跟在以赵浙两党为首的党派里,寻求庇护。
光武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对于这个老皇帝来说,他已经不想折腾了。
而且,这次的新政也是林沐白详细的给他说了,甚至说做了洗脑工作,然后他才办的。
至于说光武帝对于解除各地督抚权力之所以没有那么强烈的施政想法,其实很简单。
国情决定国策嘛,现在的大商朝国情;从外面来说,北蛮各大部落统一,又出了一个天才般的统帅,进年来一直厉兵秣马。
而且,不断的进犯帝国北疆,为此,朝廷已经头疼至极。
不说别的,单单是北陆对北蛮作战的几十万大军的军饷、粮草、器械、铁器等等,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况且,虽然北蛮暂时被打退了,不过以现在的局势看,想让北蛮停止进攻是不可能的。
帝国内部,三派党争,互相倾轧,党同伐异,每到京察之年全国都是一片腥风血雨;无数官员被罢免、流放、充军、入狱。
而且,最近几年来,大商朝范围内天灾不断,在去年,历来是天下粮仓、经济繁荣之地的江淮一带,更是遭遇百年难遇的洪灾,损失不计其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加上,浙党的官员一再阻止、妨碍光武帝向工商业等新兴繁荣产业征税。帝国的重税加上杂七杂八的剿饷、练饷全部加到了农民的身上,已经激起了数地百姓暴动。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民变。
看起来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甚至说歌舞升平的偌大帝国,实际上已经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
已经有这么多的亡国之祸了,所以光武帝不想也不敢再在全国范围内来大折腾了。
这一点,林沐白十分清楚,所以对于各地督抚解权的事。林沐白看光武帝的态度,也就暂时不那么着急了,先按新政总署发出的一步一步来吧。
铲除党争,就看这次这个盐赋案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寿王有没有告诉光武帝的想法,而光武帝有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
要知道,要解除天下各州县总督和巡抚的权力,铲除这棵盘踞生长已经的大树的根。
这颗大树,已经深入了大商朝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里,扎到了大商朝的血脉里了。
现在要想将它连根拔起,不仅要有拔山扛鼎的气力,更要忍受切肤之痛,承担脓疮破裂,流血身亡的风险!
但是,如果不拔起这颗杀人吸血的树,那么它长到了参天之势,必然会倒下来。狠狠的塌下来,砸在北平帝都,击垮大商朝皇族。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是先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下的祖宗大业,若是一旦山河破碎、朝纲崩坏;九泉之下,天子、本王和一众帝室宗亲有何面目去见大商四代先帝?
本王,当何去何从?皇爷爷,又会怎么办?!
寿王双目赤红,久久凝神而不语。
眼下的扬州盐运窝案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桩肃贪案,而是一条事关大商生死存亡斗争的导火索。
本王、不!是皇上,皇上要不要点燃它,然后向全天下的浙党人开战?皇爷爷,有这个能力吗?
林沐白看到寿王犹豫不决的表情,也猜到了他心里所想。
这场反党争、反浙党的斗争确实危险至极。它的残酷程度,绝对不是扳倒宦官专政局面的难度可以比的。
在皇权体制,宦官的权力是来源于君权的。君权巩固时期,任他宦官一手滔天,只要皇帝觉得不舒服了。
不好意思,你可以去死了。
就算宦官架空了君权,但是他还是会维护君权,因为他知道一旦皇帝的权力的没了,自己也跟着就没了。
所以说,宦官头子,说到底还是忠于皇帝的,他们还知道感念皇恩,还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皇帝想要扳倒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根本花不了多少精力。
但浙党人不一样!浙党和赵党不一样!赵党说白了,任他赵王怎样怎样,至少在大局上,他的心是向着朝廷的。
因为他身上流的血,是帝室的血脉。
但是浙党人还有其他派系的官员,每个浙党人都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背后又代表着大把富商豪绅的利益,他们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
更危险的是,浙党掌控了天下士子,就等于掌控了舆论,他们要是联合起来口诛笔伐,肆意煽动,天子很容易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这一点,光武帝在位已经几十年,虽然明知浙党误国,明明憎恨浙党,却无力扳倒浙党。
只是,赵王结党营私,和浙党、另一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得浙党并不能为所欲为。
所以光武帝只能夹在中间,只能任由他们摆布了……
听寿王说,光武帝在位这么多年来换了近五十位首辅,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三党的平衡,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一种悲哀,谁也说不定……
但这种抗议根本无关痛痒,因为无论他怎么换,最后把控朝局的还是三党的人!
现在摆在寿王或者说摆在这个大商朝帝室跟前有两个选择。
当今的大商朝,虽然新政已经推行了几个月,但是新政的中心和重心,还是被老皇帝放在了税政、经济方面。
林沐白提出的三权分立,以及剥夺地方巡抚和总督的军政民大权的事情。
虽然也被老皇帝认可了,但是执行难度,不亚于登天。
甚至说,从新政总署发出对地方一品大员的政令之后,仅仅只有数个州县的总督和巡抚交了权。
其他的他,当然,大家都很清楚,还在观望,甚至说跟在以赵浙两党为首的党派里,寻求庇护。
光武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对于这个老皇帝来说,他已经不想折腾了。
而且,这次的新政也是林沐白详细的给他说了,甚至说做了洗脑工作,然后他才办的。
至于说光武帝对于解除各地督抚权力之所以没有那么强烈的施政想法,其实很简单。
国情决定国策嘛,现在的大商朝国情;从外面来说,北蛮各大部落统一,又出了一个天才般的统帅,进年来一直厉兵秣马。
而且,不断的进犯帝国北疆,为此,朝廷已经头疼至极。
不说别的,单单是北陆对北蛮作战的几十万大军的军饷、粮草、器械、铁器等等,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况且,虽然北蛮暂时被打退了,不过以现在的局势看,想让北蛮停止进攻是不可能的。
帝国内部,三派党争,互相倾轧,党同伐异,每到京察之年全国都是一片腥风血雨;无数官员被罢免、流放、充军、入狱。
而且,最近几年来,大商朝范围内天灾不断,在去年,历来是天下粮仓、经济繁荣之地的江淮一带,更是遭遇百年难遇的洪灾,损失不计其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加上,浙党的官员一再阻止、妨碍光武帝向工商业等新兴繁荣产业征税。帝国的重税加上杂七杂八的剿饷、练饷全部加到了农民的身上,已经激起了数地百姓暴动。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民变。
看起来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甚至说歌舞升平的偌大帝国,实际上已经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
已经有这么多的亡国之祸了,所以光武帝不想也不敢再在全国范围内来大折腾了。
这一点,林沐白十分清楚,所以对于各地督抚解权的事。林沐白看光武帝的态度,也就暂时不那么着急了,先按新政总署发出的一步一步来吧。
铲除党争,就看这次这个盐赋案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寿王有没有告诉光武帝的想法,而光武帝有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
要知道,要解除天下各州县总督和巡抚的权力,铲除这棵盘踞生长已经的大树的根。
这颗大树,已经深入了大商朝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里,扎到了大商朝的血脉里了。
现在要想将它连根拔起,不仅要有拔山扛鼎的气力,更要忍受切肤之痛,承担脓疮破裂,流血身亡的风险!
但是,如果不拔起这颗杀人吸血的树,那么它长到了参天之势,必然会倒下来。狠狠的塌下来,砸在北平帝都,击垮大商朝皇族。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是先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下的祖宗大业,若是一旦山河破碎、朝纲崩坏;九泉之下,天子、本王和一众帝室宗亲有何面目去见大商四代先帝?
本王,当何去何从?皇爷爷,又会怎么办?!
寿王双目赤红,久久凝神而不语。
眼下的扬州盐运窝案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桩肃贪案,而是一条事关大商生死存亡斗争的导火索。
本王、不!是皇上,皇上要不要点燃它,然后向全天下的浙党人开战?皇爷爷,有这个能力吗?
林沐白看到寿王犹豫不决的表情,也猜到了他心里所想。
这场反党争、反浙党的斗争确实危险至极。它的残酷程度,绝对不是扳倒宦官专政局面的难度可以比的。
在皇权体制,宦官的权力是来源于君权的。君权巩固时期,任他宦官一手滔天,只要皇帝觉得不舒服了。
不好意思,你可以去死了。
就算宦官架空了君权,但是他还是会维护君权,因为他知道一旦皇帝的权力的没了,自己也跟着就没了。
所以说,宦官头子,说到底还是忠于皇帝的,他们还知道感念皇恩,还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皇帝想要扳倒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根本花不了多少精力。
但浙党人不一样!浙党和赵党不一样!赵党说白了,任他赵王怎样怎样,至少在大局上,他的心是向着朝廷的。
因为他身上流的血,是帝室的血脉。
但是浙党人还有其他派系的官员,每个浙党人都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背后又代表着大把富商豪绅的利益,他们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
更危险的是,浙党掌控了天下士子,就等于掌控了舆论,他们要是联合起来口诛笔伐,肆意煽动,天子很容易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这一点,光武帝在位已经几十年,虽然明知浙党误国,明明憎恨浙党,却无力扳倒浙党。
只是,赵王结党营私,和浙党、另一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得浙党并不能为所欲为。
所以光武帝只能夹在中间,只能任由他们摆布了……
听寿王说,光武帝在位这么多年来换了近五十位首辅,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三党的平衡,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一种悲哀,谁也说不定……
但这种抗议根本无关痛痒,因为无论他怎么换,最后把控朝局的还是三党的人!
现在摆在寿王或者说摆在这个大商朝帝室跟前有两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