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西北兵符在自己的手中,那些肃杀的将士如今听从自己的号令,已经改变了燕国的政治格局,欢喜的,不欢喜的,却都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而皇族显然是最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绝不愿意看到西北兵符落在韩族世家子弟的手中。
但是韩漠心中却一样明白,他这枚兵符关系重大,许多人固然不想看到兵符在自己手中,可是自己却也不能让兵符落到别人的手中----特别是皇帝。
所以今日朝堂之上,龙座上的那个人,一定会对兵符虎视眈眈,而且很有可能名正言顺地向自己索要回兵符。
皇帝收大将兵符,在名义上,为将者自然是不能抗旨。
……
诡异凝重的气氛保持了一段时间,龙座上一直冷漠无比的皇帝终于动了动身体,轻轻一声咳嗽,这才微微转头,向身边的执礼太监使了一个眼色。
执礼太监这才一抖拂尘,上前两步,尖着嗓子喊道:“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沉寂即以打开,该来的自然不会不来,而这一次首先出列的,如同几日前在乾心殿书房之内一样,正是刑部尚书萧万长。
“启奏圣上,臣有本要奏!”萧万长跪在光滑的汉白玉地面上,恭敬道:“臣按圣上旨意,已经下令将在押乱党处决,叛乱御林军中的叛将也都绳之以法。”
皇帝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随即沉声道:“朕是要让天下人看看,心怀不轨犯上作乱者,朕从不留情。”
“只是除了苏家乱党,臣另有事要奏!”
“萧爱情有何事要奏?”皇帝知道今日会有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压过来,只只是刚刚拉开序幕,他性情坚韧无比,已经是完全做好了心理准备,显得很是淡定。
萧万长那张看起来就有些阴郁的脸,虽然显得很是恭敬,但是那对三角眼内却是寒芒乍现,跪在朝上拱手道:“启奏圣上,此番京中动乱,各郡郡守却是功过不同。臣已经与大理寺胡雪辛胡大人联手调查,各郡之中,东海郡、临阳郡皆是发兵勤王,更是参与了平叛之战,功劳甚大。宜春郡郡守司徒静得知京中有变,也曾下令诸葛民率兵勤王,只是其行动极缓,未能按时抵达,势必要对诸葛民进行惩处。而吴郡郡守被城守军指挥使沈惟敬砍杀,沈惟敬不思报效朝廷,却是与叛军联手,攻打西北军,不过最终失利,沈惟敬被抓,其家眷以及心腹党羽也被抓至京中处决。”
皇帝虽然神色依然平静,但是严重却是显出冷厉的光芒。
萧万长洋洋洒洒这番话,看似是在论及各郡地方官员的功过,但是皇帝却已经猜出他的真正目标所指,而接下来萧万长所言,也确实如他所料。
“但是臣却调查到,渤州郡郡守赵夕樵自叛乱发生之后,却是没有任何动作,渤州郡两大主城数万将士,却是没有丝毫动作。”萧万长声音恭敬,但是话锋如同寒刀刺向皇帝:“臣以为赵夕樵食君之禄,坐镇渤州一郡,资源丰富,兵多将广,在京中危难时刻却不思率兵前往,而是按兵不动,显然是别有居心。臣请圣上下旨,严惩赵夕樵,不可轻恕!”
渤州郡两大主城,自然是当初叶吴两家的翰叶城和蓝田城。
燕国六郡,除了庞大的燕京城,九大世家皆有一座主城,座落在燕国各郡的险要核心之处,亦是各郡之主城。
各郡除了主城,便是那些小县城和城镇,而世家的直系子弟以及各郡的郡守,那都是居于主城之中,唯独会稽郡是个例外。
会稽郡因为是国都所在地,燕京城是为主城,萧家和苏家所居两座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如同两座侍卫之臣护在燕京城的南北两边,只不过这两座城却不比其他郡的城池,因为地处国都,所以两城所驻城守军屈指可数,极是稀少,一来是因为燕京城有庞大精锐的御林军,一旦南北两城有变,可以随时出兵平乱,而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要压减军费开支。
萧万长将各郡功过一一道来,最后一把匕首直插渤州郡的赵夕樵,那是要以此为这场朝争的开端。
朝中诸臣都是悄无声息。
但是众人都是心中雪亮,那渤州郡自从平定叶吴之后,皇帝趁机出手,以赵夕樵为利器,控制住了渤州郡,如今渤州郡上下重要官员,几乎都是皇族一党,这个燕国最为富庶的州郡,也成了皇帝手中最大的王牌。
那位赵夕樵,并非世家子弟,而是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步步爬上来,是坚定的皇族正统拥护者,在为官的道路上,几乎是皇帝一力提拔起来,每遇危难,也都是皇帝竭力保护,那是皇帝最为忠臣的棋子。
而这位赵大人越是对皇帝忠诚,手中的权力越是大,也就越成为世家眼中钉肉中刺。这一次机会难得,世家自然是要借机除掉赵夕樵,就算砍不了赵夕樵的人头,也要将渤州郡搞混,不让渤州郡成为皇族独大的地盘。
----------------------------------------------------
ps:这一次朝会自然是很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关乎燕国政局的变幻,所以我要好好写。
相信会写出一个精彩的朝争。
评论即将过万,而今天总点击也破了七百万,对于我这个新人,在纵横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众位兄弟姐妹的支持不可分开。
权臣是我的,更是你们的,爱你们每一个人!
第八二六章 面如冠玉,心如虎狼!
皇帝闻听萧万长所奏,眼中划过不为人察觉的冷厉之色,但是面色平和,他仅仅一犹豫之间,大理寺卿胡雪辛已经出列跪倒,高声道:“启奏圣上,萧尚书所言,句句属实。我大理寺与刑部都派出官员,于平定叛乱之后,便以前往各郡调查。渤州一路,两日前已经快马回折,自苏观崖父子叛乱至平定叛乱这段时日之内,亳州郡守赵夕樵没有下达任何勤王之令,而且翰叶城和蓝田城两城城守军没有一丝调动,赵夕樵食君之禄不思报效,实乃大罪,还请圣上下旨彻查,予以严惩!”
“是否赵郡守没有得到消息?”从朝列中出来一人,那是亲皇派的官员,“毕竟苏家父子自叛乱开始,到被平定,时间并不长。”
萧万长瞥了一眼那官员,淡淡道:“没有得到消息?这只怕不对吧。京中有乱,东海、临阳、宜春、吴等郡都得到了消息,而且东海与临阳都派兵前来参加了平叛之战,宜春郡亦是调动了地方城守军,只是没能迅速抵达而已,这整个大燕国各处都能知道,难道他赵夕樵就不知道?据渤州传过来的折子,那里的百姓们也都在私下议论京中叛乱之事,连平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他赵夕樵一方大吏,却毫不知情,那更是有失查之责吧?”
萧万长此言一说,那官员顿时语塞。
皇帝冷眼旁观,神情淡定,从案上取出一份折子来,拿在手中,向着朝臣们扬了扬,缓缓道:“这是十日前收到的折子,上折子的正是赵夕樵。”
朝臣们的眼睛,顿时都看向那道折子。
“赵夕樵在折子里请罪。”皇帝缓慢而低沉地道:“诸位爱卿或许不知,入冬以来,赵夕樵身体就大感不适,一个月之前,患上寒疾,躺在床上已经一个月都不能起来。朕也是派人前往调查,传回来的消息,确实是真,赵夕樵确实是患了寒疾,到今日都不能起床,所有的公务,都是躺在床上办理,而且各项事务,也都是让官员入他房内商议。!”他轻叹一口气,沉声道:“赵夕樵是忠臣!”
众臣一阵错愕。
世家巨头们更是心中冷笑,这皇帝看来是早料到会对赵夕樵发难,竟是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胡雪辛怔了一下,他自然不可能因为皇帝给出这样一个理由便放弃搞掉赵夕樵的机会,拱手道:“圣上,赵夕樵虽然有疾,但是既知此事,便是患病再重,也不能坐视不理。是他个人的身体重要,还是我大燕的基业重要?”
“赵夕樵并非没有下令。”皇帝淡淡道:“赵夕樵在知道消息之后,即刻发出了勤王平叛之令,只是……他无法起身,却不知道他的部下并没有按照他的命令去办。”
他猛地沉声道:“拿上来!”
话声落后,就见从太平殿侧殿出来两名带甲武士,手中各自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盒子,来到了殿上。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皇帝要搞什么鬼。
韩漠微皱眉头,微一思索,眼中划过吃惊之色,似乎已经猜出那木盒子里盛装的是何物。
皇帝扫视众臣一眼,冷冷一笑,沉声道:“将盒子打开,让众卿家看看是什么!”
那两名金殿武士毫不犹豫打开了盒子,一左一右,走向朝臣,将木盒子打开的盖口朝向众臣,沿着朝列而下,让众臣一一过目。
左边上首坐在椅子上的萧太师是第一个看到盒子之人,只瞧了一眼,那苍老的脸上便显出极震惊之色,而接下来的众官员,每一个看到木盒子里面的东西之后,都是豁然变色。
韩漠居于右首第四位,很快就瞧见了,那金殿武士手里的木盒子,竟是盛装着一颗人头。
他先前已经猜到,此时亲见,依然是震惊无比。
毫无疑问,另一个木盒子里装的,肯定也是人头了,只是这木盒子里盛装的两颗人头,又是何人?韩漠见过赵夕樵,木盒子里绝不会是赵夕樵的人头。
而且赵夕樵乃是皇帝手中最强利器,皇帝也不可取下他的人头。
……
“这是赵夕樵派人送来的人头。”皇帝面无表情,冷淡地道:“这两人,乃是翰叶城和蓝田城城守军的两位指挥使,他们没有奉令勤王,赵夕樵知道此事,立刻砍了这两人的脑袋,送呈进京。”
不少臣子倒吸一口冷气。
两位指挥使,那可不是普通官员,绝对是地方上的高级武官,竟是就这样被赵夕樵砍了脑袋,由此却也可以看出,那赵夕樵在渤州郡的权势,确实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而这一些,显然是皇帝赋予的。
世家巨头们此时更是明白,皇帝来这一手,那是壮士断腕,弃车保帅了。
以两位指挥使的人头,保住赵夕樵的位置,这一手虽然很残酷,但是不得不说是一着妙棋狠棋。将责任放在两位指挥使的身上,赵夕樵就没有了按兵不动的罪名,最多也就是用人不善的罪过。
至于两位指挥使不奉命,那只不过是屁话。
可是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屁话,却偏偏无法反驳。
就算想问一声两位指挥使为何不奉命,那也是当事者已死,没有任何口供。
解释有许多,可说是这两位指挥使与苏家暗中勾结,也可说这两人另有计划,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将这一张牌打出来,赵夕樵身上的罪名已经洗除。
渤州郡兵马未动,毫无疑问,那自然是皇帝授意,或许在叛乱当夜,皇帝就已经飞信传书前往渤州郡,令赵夕樵按兵不动。
但是没有想到最终结果是如此,皇帝要保住赵夕樵,也只能牺牲这两名指挥使。
或许这两名指挥使到死的那一刻也不甘心。
他们既然被赵夕樵委以重任,自然是铁硬的保皇派,而且能力也绝对不弱,最终却沦为替罪羊。
皇帝瞧着朝臣们神色各异的表情,淡然一笑,令金甲武士退下,才淡淡道:“虽然主罪不在赵夕樵,但是他终究有用人不当之罪,朕已经下旨,罚俸三年,廷杖二十,以观后效!”他眼眸子冷视朝下的胡雪辛和萧万长,淡淡道:“两位爱卿觉得如此处置是否妥当?”
两人对视一眼,俱都道:“圣上英明!”
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人家皇帝早就想好了对策,今日想要搞倒赵夕樵,那自然是不可能。
世家巨头们心中却也是对这位皇帝颇有两分钦佩,能够以此手段应对危机,皇帝不但心狠,而且手段却也着实厉害。
轻描淡写,两颗人头,化解一场巨大的危机。
不可否认,这第一阵交锋,皇帝取得了胜利。
胡雪辛和萧万长刚刚退回朝列,兵部尚书范云傲紧接出来,跪地拱手道:“启奏圣上,此番西北军进京平叛,更有世家军入京勤王,臣与衙部官员商议,已经拟出了封赏奏程,还请圣上过目!”当即呈上了折子,自有执礼太监过来接过呈上。
皇帝很仔细地翻看了一遍,终是放下折子,颔首道:“众将士用命,忠于朝廷,平定叛乱,实乃大功。这有罪当罚,有功自然当赏,范爱卿折子上的封赏,倒也是甚合朕意,就按照这上面去办,自户部拨银子犒赏三军。”他在此时,竟然十分镇定地露出笑容,向着朝列之中的户部尚书韩玄道笑道:“韩爱卿,你户部总是缺银子,这一次苏家叛乱,查抄苏家产业,纳入国库,想必足够犒赏三军吧?”
韩玄道立刻拱手恭敬道:“回圣上,部司官员正在清点京中苏家的产业,臣也派人去了北部四县,查抄苏家在那边的产业,目前尚无清点出数目来。不过如圣上所言,查抄苏家产业之后,犒赏将士们的银钱,应该是足够的!”
苏家乃是大燕国百年世家,坐拥会稽郡北部四县,虽然算不得富庶,但是几代人所积累的产业,那绝不是小数目。
金银细软、古董字画、房产田产、商铺等等,真要完全清点下来,绝对是庞大的数目。
若是用来犒赏平叛将士,哪怕是重赏,那也是远远足够的。
……
皇帝有意无意地扫了右列韩玄龄韩漠一眼,又看了看放在一旁的折子,缓缓道:“范爱卿,你这道折子里,是不是漏了一些人?”
范云傲恭敬道:“回圣上,此道折子,漏了三人,昌德候、韩玄龄、韩漠三人!”
“哦?”皇帝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三位爱卿乃是此番平叛的最大功臣,你兵部拟定封赏折子,怎么会将最重要的三位爱卿忘记?”
范云傲立刻回道:“回圣上,盖因三位功劳超群,所以臣等不敢擅自做主,一切由圣上示下!”
皇帝微微点头,看向韩玄龄,微笑道:“韩总督,朕已经有多年没有见到你,你镇守东海,尽忠职守,朕心甚慰。此番京中叛乱,朕听说你仅带数百骑便飞驰来京,此等忠心,朕心里极是清楚。”顿了顿,神色一敛,沉声道:“传朕旨意,册封东海镇抚军总督韩玄龄为骠骑将,赏金五百两,金刀一把!”
众臣又是一惊。
谁都知道,韩玄龄虽然是东海镇抚军总督,但是爵位不过是镇军将而已,在武将爵位之中,排在第五等级。
可是这骠骑将,就是非同小可了。
大燕武将爵位,最高等便是身为大将军,其下便是骠骑将、车骑将、武卫将、镇军将、云麾使、征军使以及慰军使。
韩玄龄从镇军将直接被封为骠骑将,那是仅次于神威大将军的第二等级爵位了,也就等于是爵位连升三级。
而大燕过到目前为止,虽然册封过骠骑将,但是有这样爵位的老将都已经过世,而韩玄龄如果被册封为骠骑将,那就是当朝仅次于萧怀玉的第二号军方人物了。
所有人都有些吃惊。
谁都知道,经此一战,韩族的势力空前高涨,皇族本应该大力打压韩族的势力,怎地反过来却对韩玄龄大加册封?
这岂不是更进一步壮大本就势力暴增的韩家吗?
许多臣子一时间都想不明白。
韩玄龄先是一怔,随即吃了一惊,出列跪倒,“圣上,臣受之有愧,不敢领旨!”
而皇族显然是最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绝不愿意看到西北兵符落在韩族世家子弟的手中。
但是韩漠心中却一样明白,他这枚兵符关系重大,许多人固然不想看到兵符在自己手中,可是自己却也不能让兵符落到别人的手中----特别是皇帝。
所以今日朝堂之上,龙座上的那个人,一定会对兵符虎视眈眈,而且很有可能名正言顺地向自己索要回兵符。
皇帝收大将兵符,在名义上,为将者自然是不能抗旨。
……
诡异凝重的气氛保持了一段时间,龙座上一直冷漠无比的皇帝终于动了动身体,轻轻一声咳嗽,这才微微转头,向身边的执礼太监使了一个眼色。
执礼太监这才一抖拂尘,上前两步,尖着嗓子喊道:“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沉寂即以打开,该来的自然不会不来,而这一次首先出列的,如同几日前在乾心殿书房之内一样,正是刑部尚书萧万长。
“启奏圣上,臣有本要奏!”萧万长跪在光滑的汉白玉地面上,恭敬道:“臣按圣上旨意,已经下令将在押乱党处决,叛乱御林军中的叛将也都绳之以法。”
皇帝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随即沉声道:“朕是要让天下人看看,心怀不轨犯上作乱者,朕从不留情。”
“只是除了苏家乱党,臣另有事要奏!”
“萧爱情有何事要奏?”皇帝知道今日会有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压过来,只只是刚刚拉开序幕,他性情坚韧无比,已经是完全做好了心理准备,显得很是淡定。
萧万长那张看起来就有些阴郁的脸,虽然显得很是恭敬,但是那对三角眼内却是寒芒乍现,跪在朝上拱手道:“启奏圣上,此番京中动乱,各郡郡守却是功过不同。臣已经与大理寺胡雪辛胡大人联手调查,各郡之中,东海郡、临阳郡皆是发兵勤王,更是参与了平叛之战,功劳甚大。宜春郡郡守司徒静得知京中有变,也曾下令诸葛民率兵勤王,只是其行动极缓,未能按时抵达,势必要对诸葛民进行惩处。而吴郡郡守被城守军指挥使沈惟敬砍杀,沈惟敬不思报效朝廷,却是与叛军联手,攻打西北军,不过最终失利,沈惟敬被抓,其家眷以及心腹党羽也被抓至京中处决。”
皇帝虽然神色依然平静,但是严重却是显出冷厉的光芒。
萧万长洋洋洒洒这番话,看似是在论及各郡地方官员的功过,但是皇帝却已经猜出他的真正目标所指,而接下来萧万长所言,也确实如他所料。
“但是臣却调查到,渤州郡郡守赵夕樵自叛乱发生之后,却是没有任何动作,渤州郡两大主城数万将士,却是没有丝毫动作。”萧万长声音恭敬,但是话锋如同寒刀刺向皇帝:“臣以为赵夕樵食君之禄,坐镇渤州一郡,资源丰富,兵多将广,在京中危难时刻却不思率兵前往,而是按兵不动,显然是别有居心。臣请圣上下旨,严惩赵夕樵,不可轻恕!”
渤州郡两大主城,自然是当初叶吴两家的翰叶城和蓝田城。
燕国六郡,除了庞大的燕京城,九大世家皆有一座主城,座落在燕国各郡的险要核心之处,亦是各郡之主城。
各郡除了主城,便是那些小县城和城镇,而世家的直系子弟以及各郡的郡守,那都是居于主城之中,唯独会稽郡是个例外。
会稽郡因为是国都所在地,燕京城是为主城,萧家和苏家所居两座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如同两座侍卫之臣护在燕京城的南北两边,只不过这两座城却不比其他郡的城池,因为地处国都,所以两城所驻城守军屈指可数,极是稀少,一来是因为燕京城有庞大精锐的御林军,一旦南北两城有变,可以随时出兵平乱,而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要压减军费开支。
萧万长将各郡功过一一道来,最后一把匕首直插渤州郡的赵夕樵,那是要以此为这场朝争的开端。
朝中诸臣都是悄无声息。
但是众人都是心中雪亮,那渤州郡自从平定叶吴之后,皇帝趁机出手,以赵夕樵为利器,控制住了渤州郡,如今渤州郡上下重要官员,几乎都是皇族一党,这个燕国最为富庶的州郡,也成了皇帝手中最大的王牌。
那位赵夕樵,并非世家子弟,而是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步步爬上来,是坚定的皇族正统拥护者,在为官的道路上,几乎是皇帝一力提拔起来,每遇危难,也都是皇帝竭力保护,那是皇帝最为忠臣的棋子。
而这位赵大人越是对皇帝忠诚,手中的权力越是大,也就越成为世家眼中钉肉中刺。这一次机会难得,世家自然是要借机除掉赵夕樵,就算砍不了赵夕樵的人头,也要将渤州郡搞混,不让渤州郡成为皇族独大的地盘。
----------------------------------------------------
ps:这一次朝会自然是很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关乎燕国政局的变幻,所以我要好好写。
相信会写出一个精彩的朝争。
评论即将过万,而今天总点击也破了七百万,对于我这个新人,在纵横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众位兄弟姐妹的支持不可分开。
权臣是我的,更是你们的,爱你们每一个人!
第八二六章 面如冠玉,心如虎狼!
皇帝闻听萧万长所奏,眼中划过不为人察觉的冷厉之色,但是面色平和,他仅仅一犹豫之间,大理寺卿胡雪辛已经出列跪倒,高声道:“启奏圣上,萧尚书所言,句句属实。我大理寺与刑部都派出官员,于平定叛乱之后,便以前往各郡调查。渤州一路,两日前已经快马回折,自苏观崖父子叛乱至平定叛乱这段时日之内,亳州郡守赵夕樵没有下达任何勤王之令,而且翰叶城和蓝田城两城城守军没有一丝调动,赵夕樵食君之禄不思报效,实乃大罪,还请圣上下旨彻查,予以严惩!”
“是否赵郡守没有得到消息?”从朝列中出来一人,那是亲皇派的官员,“毕竟苏家父子自叛乱开始,到被平定,时间并不长。”
萧万长瞥了一眼那官员,淡淡道:“没有得到消息?这只怕不对吧。京中有乱,东海、临阳、宜春、吴等郡都得到了消息,而且东海与临阳都派兵前来参加了平叛之战,宜春郡亦是调动了地方城守军,只是没能迅速抵达而已,这整个大燕国各处都能知道,难道他赵夕樵就不知道?据渤州传过来的折子,那里的百姓们也都在私下议论京中叛乱之事,连平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他赵夕樵一方大吏,却毫不知情,那更是有失查之责吧?”
萧万长此言一说,那官员顿时语塞。
皇帝冷眼旁观,神情淡定,从案上取出一份折子来,拿在手中,向着朝臣们扬了扬,缓缓道:“这是十日前收到的折子,上折子的正是赵夕樵。”
朝臣们的眼睛,顿时都看向那道折子。
“赵夕樵在折子里请罪。”皇帝缓慢而低沉地道:“诸位爱卿或许不知,入冬以来,赵夕樵身体就大感不适,一个月之前,患上寒疾,躺在床上已经一个月都不能起来。朕也是派人前往调查,传回来的消息,确实是真,赵夕樵确实是患了寒疾,到今日都不能起床,所有的公务,都是躺在床上办理,而且各项事务,也都是让官员入他房内商议。!”他轻叹一口气,沉声道:“赵夕樵是忠臣!”
众臣一阵错愕。
世家巨头们更是心中冷笑,这皇帝看来是早料到会对赵夕樵发难,竟是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胡雪辛怔了一下,他自然不可能因为皇帝给出这样一个理由便放弃搞掉赵夕樵的机会,拱手道:“圣上,赵夕樵虽然有疾,但是既知此事,便是患病再重,也不能坐视不理。是他个人的身体重要,还是我大燕的基业重要?”
“赵夕樵并非没有下令。”皇帝淡淡道:“赵夕樵在知道消息之后,即刻发出了勤王平叛之令,只是……他无法起身,却不知道他的部下并没有按照他的命令去办。”
他猛地沉声道:“拿上来!”
话声落后,就见从太平殿侧殿出来两名带甲武士,手中各自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盒子,来到了殿上。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皇帝要搞什么鬼。
韩漠微皱眉头,微一思索,眼中划过吃惊之色,似乎已经猜出那木盒子里盛装的是何物。
皇帝扫视众臣一眼,冷冷一笑,沉声道:“将盒子打开,让众卿家看看是什么!”
那两名金殿武士毫不犹豫打开了盒子,一左一右,走向朝臣,将木盒子打开的盖口朝向众臣,沿着朝列而下,让众臣一一过目。
左边上首坐在椅子上的萧太师是第一个看到盒子之人,只瞧了一眼,那苍老的脸上便显出极震惊之色,而接下来的众官员,每一个看到木盒子里面的东西之后,都是豁然变色。
韩漠居于右首第四位,很快就瞧见了,那金殿武士手里的木盒子,竟是盛装着一颗人头。
他先前已经猜到,此时亲见,依然是震惊无比。
毫无疑问,另一个木盒子里装的,肯定也是人头了,只是这木盒子里盛装的两颗人头,又是何人?韩漠见过赵夕樵,木盒子里绝不会是赵夕樵的人头。
而且赵夕樵乃是皇帝手中最强利器,皇帝也不可取下他的人头。
……
“这是赵夕樵派人送来的人头。”皇帝面无表情,冷淡地道:“这两人,乃是翰叶城和蓝田城城守军的两位指挥使,他们没有奉令勤王,赵夕樵知道此事,立刻砍了这两人的脑袋,送呈进京。”
不少臣子倒吸一口冷气。
两位指挥使,那可不是普通官员,绝对是地方上的高级武官,竟是就这样被赵夕樵砍了脑袋,由此却也可以看出,那赵夕樵在渤州郡的权势,确实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而这一些,显然是皇帝赋予的。
世家巨头们此时更是明白,皇帝来这一手,那是壮士断腕,弃车保帅了。
以两位指挥使的人头,保住赵夕樵的位置,这一手虽然很残酷,但是不得不说是一着妙棋狠棋。将责任放在两位指挥使的身上,赵夕樵就没有了按兵不动的罪名,最多也就是用人不善的罪过。
至于两位指挥使不奉命,那只不过是屁话。
可是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屁话,却偏偏无法反驳。
就算想问一声两位指挥使为何不奉命,那也是当事者已死,没有任何口供。
解释有许多,可说是这两位指挥使与苏家暗中勾结,也可说这两人另有计划,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将这一张牌打出来,赵夕樵身上的罪名已经洗除。
渤州郡兵马未动,毫无疑问,那自然是皇帝授意,或许在叛乱当夜,皇帝就已经飞信传书前往渤州郡,令赵夕樵按兵不动。
但是没有想到最终结果是如此,皇帝要保住赵夕樵,也只能牺牲这两名指挥使。
或许这两名指挥使到死的那一刻也不甘心。
他们既然被赵夕樵委以重任,自然是铁硬的保皇派,而且能力也绝对不弱,最终却沦为替罪羊。
皇帝瞧着朝臣们神色各异的表情,淡然一笑,令金甲武士退下,才淡淡道:“虽然主罪不在赵夕樵,但是他终究有用人不当之罪,朕已经下旨,罚俸三年,廷杖二十,以观后效!”他眼眸子冷视朝下的胡雪辛和萧万长,淡淡道:“两位爱卿觉得如此处置是否妥当?”
两人对视一眼,俱都道:“圣上英明!”
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人家皇帝早就想好了对策,今日想要搞倒赵夕樵,那自然是不可能。
世家巨头们心中却也是对这位皇帝颇有两分钦佩,能够以此手段应对危机,皇帝不但心狠,而且手段却也着实厉害。
轻描淡写,两颗人头,化解一场巨大的危机。
不可否认,这第一阵交锋,皇帝取得了胜利。
胡雪辛和萧万长刚刚退回朝列,兵部尚书范云傲紧接出来,跪地拱手道:“启奏圣上,此番西北军进京平叛,更有世家军入京勤王,臣与衙部官员商议,已经拟出了封赏奏程,还请圣上过目!”当即呈上了折子,自有执礼太监过来接过呈上。
皇帝很仔细地翻看了一遍,终是放下折子,颔首道:“众将士用命,忠于朝廷,平定叛乱,实乃大功。这有罪当罚,有功自然当赏,范爱卿折子上的封赏,倒也是甚合朕意,就按照这上面去办,自户部拨银子犒赏三军。”他在此时,竟然十分镇定地露出笑容,向着朝列之中的户部尚书韩玄道笑道:“韩爱卿,你户部总是缺银子,这一次苏家叛乱,查抄苏家产业,纳入国库,想必足够犒赏三军吧?”
韩玄道立刻拱手恭敬道:“回圣上,部司官员正在清点京中苏家的产业,臣也派人去了北部四县,查抄苏家在那边的产业,目前尚无清点出数目来。不过如圣上所言,查抄苏家产业之后,犒赏将士们的银钱,应该是足够的!”
苏家乃是大燕国百年世家,坐拥会稽郡北部四县,虽然算不得富庶,但是几代人所积累的产业,那绝不是小数目。
金银细软、古董字画、房产田产、商铺等等,真要完全清点下来,绝对是庞大的数目。
若是用来犒赏平叛将士,哪怕是重赏,那也是远远足够的。
……
皇帝有意无意地扫了右列韩玄龄韩漠一眼,又看了看放在一旁的折子,缓缓道:“范爱卿,你这道折子里,是不是漏了一些人?”
范云傲恭敬道:“回圣上,此道折子,漏了三人,昌德候、韩玄龄、韩漠三人!”
“哦?”皇帝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三位爱卿乃是此番平叛的最大功臣,你兵部拟定封赏折子,怎么会将最重要的三位爱卿忘记?”
范云傲立刻回道:“回圣上,盖因三位功劳超群,所以臣等不敢擅自做主,一切由圣上示下!”
皇帝微微点头,看向韩玄龄,微笑道:“韩总督,朕已经有多年没有见到你,你镇守东海,尽忠职守,朕心甚慰。此番京中叛乱,朕听说你仅带数百骑便飞驰来京,此等忠心,朕心里极是清楚。”顿了顿,神色一敛,沉声道:“传朕旨意,册封东海镇抚军总督韩玄龄为骠骑将,赏金五百两,金刀一把!”
众臣又是一惊。
谁都知道,韩玄龄虽然是东海镇抚军总督,但是爵位不过是镇军将而已,在武将爵位之中,排在第五等级。
可是这骠骑将,就是非同小可了。
大燕武将爵位,最高等便是身为大将军,其下便是骠骑将、车骑将、武卫将、镇军将、云麾使、征军使以及慰军使。
韩玄龄从镇军将直接被封为骠骑将,那是仅次于神威大将军的第二等级爵位了,也就等于是爵位连升三级。
而大燕过到目前为止,虽然册封过骠骑将,但是有这样爵位的老将都已经过世,而韩玄龄如果被册封为骠骑将,那就是当朝仅次于萧怀玉的第二号军方人物了。
所有人都有些吃惊。
谁都知道,经此一战,韩族的势力空前高涨,皇族本应该大力打压韩族的势力,怎地反过来却对韩玄龄大加册封?
这岂不是更进一步壮大本就势力暴增的韩家吗?
许多臣子一时间都想不明白。
韩玄龄先是一怔,随即吃了一惊,出列跪倒,“圣上,臣受之有愧,不敢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