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1月24日,农历十一月初一,星期日。干支,丙戍年、己亥月、壬寅日;五行,屋上土、平地木、金簿金。总之,宜婚嫁。
立冬刚刚过了两周,上海,从昨天起,便陆陆续续的从天空中飘落下零星雪花。原以为,这么小的雪,只是象征性地宣示冬季的到来,没曾想到,雪越下越大,一直持续到今天早上也没能停下。
张府,门前张灯结彩,大大的喜字贴在门上,刚刚粉刷过的油漆透着墨光,就连门口的两个石狮子都披上了“红衣裳”。
喜宴,是在张家的宅院办的,走进院子,进门便是礼单台,来来往往的宾客在此处随礼后,迎宾的主事,指引着,穿过红底喷金的四扇屏风,安排对应身份的位置坐下。
喜堂内,三尺高的红蜡烛,照在四周的墙上,墙上密密麻麻的扎着带有贺语的红绸帳,绸帳之多,紧凑的挨着,相互重叠,令满堂红彤彤的格外喜庆。
赵涛一干人等,身披各式各样的毛呢大衣,从正门进入,随过大礼,便冲着迎面而来,喜笑颜开的张鸿邵拱手道喜,并问道:“老哥哥,您这屋里放的什么曲子?我从没听过,感觉倒是十分欢畅啊!”
张鸿邵得意的讲道:“这是我费了很大功夫,专门找人录制的唱片,据说,是流传于安徽、河北、河南一代的小曲,曲名《百鸟朝凤》,怎么样?是不是有别于西方的婚礼进行曲?”
梅姑一进门,便觉得留声机里的曲调既特别、又舒服,听闻曲名,一惊,很快插嘴道:“嗬!百鸟朝凤?这寓意好,您女儿今天可是凤凰来仪,担得起这个殊荣!”
“呵呵,谬赞,谬赞!”
张鸿邵嘴上说着,心里却美成了一团花。
赵涛接着梅姑的话讲道:“嗯,仔细听,确实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反正,比那些个洋玩意儿好听多了,鸿邵兄,您为了张莹的婚礼,可真是费心了啊!”
张鸿邵骄傲的说道:“哈哈,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又找了这么好的上门女婿,赵站长,您说,我岂能不仔细着点?”
陈泽飞不等赵涛开口,在旁边猜测的问道:“张老先生这次可真是破费啊,我看,光门前的嫁妆都有三十二抬,里面是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吧?”
张鸿邵得意洋洋的说道:“哎呀,一言蔽之,陪不尽的闺女。呵呵,不过,你们放心,也给我张某人做个见证,虽然这嫁妆转一圈还要抬回来,但我保证,里面所有东西,都是他们两个的,我可不是就拿出来做做样子的。”
王龙调侃道:“张先生,就您这张府家大业大的,别说三十二抬,就是一百三十二抬也能拿的出手啊。”
“哈哈,过奖,过奖了。”
一帮人寒暄着,唯独魏三毛表情呆滞,站在遮雪棚外,任由雪花飘落,白头,始终默默不语。
下午三点钟光景,巷子内,拥挤的看客被人从中一分为二,静静等待着远处的迎亲队伍。
人很多,地上的积雪不知不觉的被压的很瓷实,不谙世事的三四岁小孩儿,手里拿着喜糖,在分开的路中间不停的奔跑着,他的父亲在后面跟着,嘴里喊道:“八两,路滑,你赶紧给我过来。”
话音刚落,小孩儿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喜糖撒了一地,嚎啕大哭起来。小孩儿的父亲赶忙跑去,将其扶起,正要准备去捡地上的喜糖,却见人群涌动,开始聒噪不安。
“来了,来了,新郎来了,快闪开。”
小孩儿的父亲再也顾不得去捡地上的喜糖,将小孩儿一把抱起,举过头顶。
远远地,一整队火红的人影渐渐映入眼帘,队伍里的乐器班子,手持唢呐,敲着铜钹皮鼓,吹吹打打的一浪高过一浪。
百姓簇拥着华丽的马车,伸手要着喜钱,迎亲主事罗永亮,从兜里抓出一把又一把的银元,抛向空中,成群百姓欣喜若狂的蹲在地下拾取、抢夺。
马车侧方,候时新身袭大红直襟长袍,大步流星,英俊潇洒的走在巷子里,引起万千少女的窥视。只是,大喜之日,却不见他脸上该有的喜悦之色。
张府门前,鞭炮声四起,候时新按照规矩没有入内,而是由张父和张母,牵着张莹,从内走出。
张莹穿着流光溢彩的大红色旗袍,足底红鞋,锦盖下莞尔娇羞的脸荡漾着幸福。
一路上,宾客纷纷起身,跟随其后,品头论足。
候时新接过新娘的手,慢慢扶上马车,张母激动的抹着欣喜的眼泪,哽咽着说道:“去吧!”
一阵微风吹来,透过马车上的窗子,将新娘的盖头微微卷起,张莹大红色的俏唇微张,露出笑意。顿时,引得百姓惊呼,“这真是半掩娇容,一笑倾城呐!”
候时新用马车拉着张莹,接亲的队伍后面又跟上了另一支拉着嫁妆的队伍,嫁妆一共三十二抬,里面有金、银、玉、古玩、首饰、绸缎、皮草、一路敞开任人观看。
由于是上门女婿,在巷子里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张府门前,算是走了一个迎亲的过程。
候时新将张莹从马车上牵下,走进布置好的喜堂内,宾客瞬间围拢,聚满。
“哼!很漂亮吗?我怎么不觉得她漂亮?”阮佩云撅着嘴,问何清清。
“吃醋了?”何清清趴在她耳朵边小声说着。
“我没有吃醋啊,我干嘛吃醋,有什么醋好吃的。”
何清清看着阮佩云一脸认真的模样,用手捂着嘴偷笑。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魏三毛脸色煞白的站在人群当中。每一次高喊,便像一发炮弹,准确的击中他的心脏;每一个动作,似乎一把刺刀,狠狠的捅进他的肉身;每一个温暖的拥抱、亲吻,仿佛无形的大手,深入他的脑海,撕裂他的灵魂。
“礼成,送入洞房!”
候时新朝在坐的宾客深深的鞠了一躬,牵着张莹手中的同心结,走入了他们的婚房。
立冬刚刚过了两周,上海,从昨天起,便陆陆续续的从天空中飘落下零星雪花。原以为,这么小的雪,只是象征性地宣示冬季的到来,没曾想到,雪越下越大,一直持续到今天早上也没能停下。
张府,门前张灯结彩,大大的喜字贴在门上,刚刚粉刷过的油漆透着墨光,就连门口的两个石狮子都披上了“红衣裳”。
喜宴,是在张家的宅院办的,走进院子,进门便是礼单台,来来往往的宾客在此处随礼后,迎宾的主事,指引着,穿过红底喷金的四扇屏风,安排对应身份的位置坐下。
喜堂内,三尺高的红蜡烛,照在四周的墙上,墙上密密麻麻的扎着带有贺语的红绸帳,绸帳之多,紧凑的挨着,相互重叠,令满堂红彤彤的格外喜庆。
赵涛一干人等,身披各式各样的毛呢大衣,从正门进入,随过大礼,便冲着迎面而来,喜笑颜开的张鸿邵拱手道喜,并问道:“老哥哥,您这屋里放的什么曲子?我从没听过,感觉倒是十分欢畅啊!”
张鸿邵得意的讲道:“这是我费了很大功夫,专门找人录制的唱片,据说,是流传于安徽、河北、河南一代的小曲,曲名《百鸟朝凤》,怎么样?是不是有别于西方的婚礼进行曲?”
梅姑一进门,便觉得留声机里的曲调既特别、又舒服,听闻曲名,一惊,很快插嘴道:“嗬!百鸟朝凤?这寓意好,您女儿今天可是凤凰来仪,担得起这个殊荣!”
“呵呵,谬赞,谬赞!”
张鸿邵嘴上说着,心里却美成了一团花。
赵涛接着梅姑的话讲道:“嗯,仔细听,确实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反正,比那些个洋玩意儿好听多了,鸿邵兄,您为了张莹的婚礼,可真是费心了啊!”
张鸿邵骄傲的说道:“哈哈,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又找了这么好的上门女婿,赵站长,您说,我岂能不仔细着点?”
陈泽飞不等赵涛开口,在旁边猜测的问道:“张老先生这次可真是破费啊,我看,光门前的嫁妆都有三十二抬,里面是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吧?”
张鸿邵得意洋洋的说道:“哎呀,一言蔽之,陪不尽的闺女。呵呵,不过,你们放心,也给我张某人做个见证,虽然这嫁妆转一圈还要抬回来,但我保证,里面所有东西,都是他们两个的,我可不是就拿出来做做样子的。”
王龙调侃道:“张先生,就您这张府家大业大的,别说三十二抬,就是一百三十二抬也能拿的出手啊。”
“哈哈,过奖,过奖了。”
一帮人寒暄着,唯独魏三毛表情呆滞,站在遮雪棚外,任由雪花飘落,白头,始终默默不语。
下午三点钟光景,巷子内,拥挤的看客被人从中一分为二,静静等待着远处的迎亲队伍。
人很多,地上的积雪不知不觉的被压的很瓷实,不谙世事的三四岁小孩儿,手里拿着喜糖,在分开的路中间不停的奔跑着,他的父亲在后面跟着,嘴里喊道:“八两,路滑,你赶紧给我过来。”
话音刚落,小孩儿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喜糖撒了一地,嚎啕大哭起来。小孩儿的父亲赶忙跑去,将其扶起,正要准备去捡地上的喜糖,却见人群涌动,开始聒噪不安。
“来了,来了,新郎来了,快闪开。”
小孩儿的父亲再也顾不得去捡地上的喜糖,将小孩儿一把抱起,举过头顶。
远远地,一整队火红的人影渐渐映入眼帘,队伍里的乐器班子,手持唢呐,敲着铜钹皮鼓,吹吹打打的一浪高过一浪。
百姓簇拥着华丽的马车,伸手要着喜钱,迎亲主事罗永亮,从兜里抓出一把又一把的银元,抛向空中,成群百姓欣喜若狂的蹲在地下拾取、抢夺。
马车侧方,候时新身袭大红直襟长袍,大步流星,英俊潇洒的走在巷子里,引起万千少女的窥视。只是,大喜之日,却不见他脸上该有的喜悦之色。
张府门前,鞭炮声四起,候时新按照规矩没有入内,而是由张父和张母,牵着张莹,从内走出。
张莹穿着流光溢彩的大红色旗袍,足底红鞋,锦盖下莞尔娇羞的脸荡漾着幸福。
一路上,宾客纷纷起身,跟随其后,品头论足。
候时新接过新娘的手,慢慢扶上马车,张母激动的抹着欣喜的眼泪,哽咽着说道:“去吧!”
一阵微风吹来,透过马车上的窗子,将新娘的盖头微微卷起,张莹大红色的俏唇微张,露出笑意。顿时,引得百姓惊呼,“这真是半掩娇容,一笑倾城呐!”
候时新用马车拉着张莹,接亲的队伍后面又跟上了另一支拉着嫁妆的队伍,嫁妆一共三十二抬,里面有金、银、玉、古玩、首饰、绸缎、皮草、一路敞开任人观看。
由于是上门女婿,在巷子里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张府门前,算是走了一个迎亲的过程。
候时新将张莹从马车上牵下,走进布置好的喜堂内,宾客瞬间围拢,聚满。
“哼!很漂亮吗?我怎么不觉得她漂亮?”阮佩云撅着嘴,问何清清。
“吃醋了?”何清清趴在她耳朵边小声说着。
“我没有吃醋啊,我干嘛吃醋,有什么醋好吃的。”
何清清看着阮佩云一脸认真的模样,用手捂着嘴偷笑。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魏三毛脸色煞白的站在人群当中。每一次高喊,便像一发炮弹,准确的击中他的心脏;每一个动作,似乎一把刺刀,狠狠的捅进他的肉身;每一个温暖的拥抱、亲吻,仿佛无形的大手,深入他的脑海,撕裂他的灵魂。
“礼成,送入洞房!”
候时新朝在坐的宾客深深的鞠了一躬,牵着张莹手中的同心结,走入了他们的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