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初想了想,道:“当然,我听闻葱岭有训鹰者存在,或许他们靠雄鹰传递信息,不过,如此一来,吐蕃军的行动,恐怕是尺带珠丹亲自下的命令。”
“继续说下去。”来瑱的脸上多了几分欣赏之色,于是鼓励了李泰初一下。
李泰初组织着语言,继续说道:“如果是尺带珠丹下令,那么吐蕃军此举必有深意,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想必和大唐关系必然极大。”
来瑱点了点头:“分析得有条有理,不过还是缺乏证据,不过,如今吐蕃军既然来了,那么我也该兑现承诺了,从今以后,你,七,八三个人,就是火长了。”
“谢将军!”虽然此时李泰初依然有些心不在焉,不过还是诚挚的向来瑱道谢了,毕竟现在来瑱可是他上级。
等来瑱走后,李泰初依然看着吐蕃军的方向。
吐蕃军现在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他们干得极其仔细,卖力,看得李泰初眉头紧皱。
熟读兵书的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要建立半永固营地!不然,他们不可能干得这么仔细。
吐蕃到底想干什么?想在这里和大唐耗几个月吗?可是有什么好处?
李泰初闭上眼睛,竭尽所能的思考着,思考良久,他用力晃了晃脑袋,不行,还是不明白。
李泰初试图将自己,从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中摘出来,然后把自己带入到尺带珠丹的位置,以及上帝视角里面。
自己如果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那么,会在什么情况下,冰天雪地中调集三万人,长期和一座乌龟壳一样的城市较劲呢?
除非,有更大的利益!比三万吐蕃军更重要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尺带珠丹下这种决定!
也就是说,吐蕃攻打石堡城,是为了掩饰更深的战略目的,也就是——声东击西!
李泰初看着吐蕃军,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随后又变成了忧虑,虽然推断出了吐蕃军此番动作的原因,但是并没有什么用,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火长罢了,来瑱肯定不会听他的,而哥舒翰……拉倒吧,哥舒翰没宰了他,都是看在王忠嗣面子上了。
哥舒翰确实重义气,但是李泰初的所作所为,明显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他对李泰初,也没什么感情,自然愤怒非常了。
总之,在陇右,这件事情说了明显无用,只能上达天听,给唐玄宗说明。
说实话,唐玄宗肯定不会听李泰初的,最多会在事后想起来这件事情,对李泰初刮目相看罢了,可是对于让唐玄宗阻止吐蕃可能的军事行动这件事情,李泰初并不抱有任何希望。
毕竟,一个不上早朝,连奏折都懒得批阅的一个皇帝,让他相信一个火长的判断?哪怕再加上准女婿和义孙这两个身份都不怎么够分量。
想到这里,李泰初干脆下了城墙,写信去了。
毕竟他已经猜测出吐蕃的动向,不写信给王忠嗣,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除了王忠嗣,他还得写一封信给李梦祈,让她告诉李隆基,自己的推断。
李泰初犹犹豫豫的下着笔,若梦祈去见李隆基,告诉他自己的猜想,李隆基会不会大怒甚至是迁怒李梦祈?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一阵歌声远远的传来,是关陇的老秦腔,这是,秦王破阵乐。
乐中满是激昂,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不相同,虽然曲调差的不是太多,但是光语言一项,就是天差地别了,毕竟,后来的普通话,在现在的大唐还没影呢,唐代汉语还是中古语言,和后世对比,字的读音都不相同。
因此在李泰初听来,这中古汉语高唱的秦王破阵乐,实在是鼓舞人心。
在贞观四年,李世民已为西域诸国拜为天可汗。
贞观七年,太宗命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人为《秦王破阵乐》谱写歌词,太宗亲自为《秦王破阵乐》绘制《破阵舞图》,以自己在战场上丰富的经验来编舞,并命太常丞吕才依照绘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被甲执戟,挥舞着大旗操练。
到这时,《破阵乐》已成为大型宫廷乐舞,改名《七德》舞。
贞观七年,《七德》舞毕之后,观者欢声雷动,热血沸腾,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十几种蛮夷首领请求加入大唐武士的方阵率舞,太宗慨然允诺。
只见西域、南蛮部落酋长穿着风格色彩特异的衣袍,头戴各式奇形尊荣的冠冕,夹在大唐武士威武的阵势中手舞足蹈,举戟挥动,久久不歇。
在震天的乐声中,西域诸国首领和大唐武士一起持戟踏舞,为唐太宗表演——百代之下,这一景象无疑使这个时代足以为后世傲。
此后,《破阵乐》每年在大唐节庆大典上演出,成为象征大唐文治武功的雅乐。
凡是宴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及蛮夷酋长,都在玄武门外演奏,声震百里,气壮山河。
对于当时的西域诸国,唐朝显赫的声威在这《破阵乐》《七德舞》中一回回加深了他们的印象。
而唐军,亦高唱着秦王破阵乐,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所至之处,无不臣服。
有唐一朝,长城荒废,因为大唐强盛之时根本不需要长城,而秦王破阵乐,也跟随唐军的步伐,传遍了四极。
李泰初不再犹豫,提笔写下了给李梦祈的信。
再怎么说,李隆基也不会对李梦祈下手,所以,只能暂时委屈一下李梦祈了。
李泰初私以为,自己做不到七尺之躯只许国、难许卿,但,有时候,国与卿之前,终究还是需要有一个让一步。
吐蕃若真是声东击西,一旦陇右,或者是其他藩镇失守,羌骑踏汉关,不知多少平民,家破人亡。
(羌指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并非影射或者指羌族同胞。)
“继续说下去。”来瑱的脸上多了几分欣赏之色,于是鼓励了李泰初一下。
李泰初组织着语言,继续说道:“如果是尺带珠丹下令,那么吐蕃军此举必有深意,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想必和大唐关系必然极大。”
来瑱点了点头:“分析得有条有理,不过还是缺乏证据,不过,如今吐蕃军既然来了,那么我也该兑现承诺了,从今以后,你,七,八三个人,就是火长了。”
“谢将军!”虽然此时李泰初依然有些心不在焉,不过还是诚挚的向来瑱道谢了,毕竟现在来瑱可是他上级。
等来瑱走后,李泰初依然看着吐蕃军的方向。
吐蕃军现在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他们干得极其仔细,卖力,看得李泰初眉头紧皱。
熟读兵书的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要建立半永固营地!不然,他们不可能干得这么仔细。
吐蕃到底想干什么?想在这里和大唐耗几个月吗?可是有什么好处?
李泰初闭上眼睛,竭尽所能的思考着,思考良久,他用力晃了晃脑袋,不行,还是不明白。
李泰初试图将自己,从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中摘出来,然后把自己带入到尺带珠丹的位置,以及上帝视角里面。
自己如果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那么,会在什么情况下,冰天雪地中调集三万人,长期和一座乌龟壳一样的城市较劲呢?
除非,有更大的利益!比三万吐蕃军更重要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尺带珠丹下这种决定!
也就是说,吐蕃攻打石堡城,是为了掩饰更深的战略目的,也就是——声东击西!
李泰初看着吐蕃军,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随后又变成了忧虑,虽然推断出了吐蕃军此番动作的原因,但是并没有什么用,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火长罢了,来瑱肯定不会听他的,而哥舒翰……拉倒吧,哥舒翰没宰了他,都是看在王忠嗣面子上了。
哥舒翰确实重义气,但是李泰初的所作所为,明显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他对李泰初,也没什么感情,自然愤怒非常了。
总之,在陇右,这件事情说了明显无用,只能上达天听,给唐玄宗说明。
说实话,唐玄宗肯定不会听李泰初的,最多会在事后想起来这件事情,对李泰初刮目相看罢了,可是对于让唐玄宗阻止吐蕃可能的军事行动这件事情,李泰初并不抱有任何希望。
毕竟,一个不上早朝,连奏折都懒得批阅的一个皇帝,让他相信一个火长的判断?哪怕再加上准女婿和义孙这两个身份都不怎么够分量。
想到这里,李泰初干脆下了城墙,写信去了。
毕竟他已经猜测出吐蕃的动向,不写信给王忠嗣,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除了王忠嗣,他还得写一封信给李梦祈,让她告诉李隆基,自己的推断。
李泰初犹犹豫豫的下着笔,若梦祈去见李隆基,告诉他自己的猜想,李隆基会不会大怒甚至是迁怒李梦祈?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一阵歌声远远的传来,是关陇的老秦腔,这是,秦王破阵乐。
乐中满是激昂,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不相同,虽然曲调差的不是太多,但是光语言一项,就是天差地别了,毕竟,后来的普通话,在现在的大唐还没影呢,唐代汉语还是中古语言,和后世对比,字的读音都不相同。
因此在李泰初听来,这中古汉语高唱的秦王破阵乐,实在是鼓舞人心。
在贞观四年,李世民已为西域诸国拜为天可汗。
贞观七年,太宗命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人为《秦王破阵乐》谱写歌词,太宗亲自为《秦王破阵乐》绘制《破阵舞图》,以自己在战场上丰富的经验来编舞,并命太常丞吕才依照绘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被甲执戟,挥舞着大旗操练。
到这时,《破阵乐》已成为大型宫廷乐舞,改名《七德》舞。
贞观七年,《七德》舞毕之后,观者欢声雷动,热血沸腾,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十几种蛮夷首领请求加入大唐武士的方阵率舞,太宗慨然允诺。
只见西域、南蛮部落酋长穿着风格色彩特异的衣袍,头戴各式奇形尊荣的冠冕,夹在大唐武士威武的阵势中手舞足蹈,举戟挥动,久久不歇。
在震天的乐声中,西域诸国首领和大唐武士一起持戟踏舞,为唐太宗表演——百代之下,这一景象无疑使这个时代足以为后世傲。
此后,《破阵乐》每年在大唐节庆大典上演出,成为象征大唐文治武功的雅乐。
凡是宴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及蛮夷酋长,都在玄武门外演奏,声震百里,气壮山河。
对于当时的西域诸国,唐朝显赫的声威在这《破阵乐》《七德舞》中一回回加深了他们的印象。
而唐军,亦高唱着秦王破阵乐,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所至之处,无不臣服。
有唐一朝,长城荒废,因为大唐强盛之时根本不需要长城,而秦王破阵乐,也跟随唐军的步伐,传遍了四极。
李泰初不再犹豫,提笔写下了给李梦祈的信。
再怎么说,李隆基也不会对李梦祈下手,所以,只能暂时委屈一下李梦祈了。
李泰初私以为,自己做不到七尺之躯只许国、难许卿,但,有时候,国与卿之前,终究还是需要有一个让一步。
吐蕃若真是声东击西,一旦陇右,或者是其他藩镇失守,羌骑踏汉关,不知多少平民,家破人亡。
(羌指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并非影射或者指羌族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