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天人,奉献于航天,长眠于大漠的决心,始终坚定不移。”
    突然,楚浩的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楚浩扭头一看,是一位大概六十几许的老者,脸上的皱纹很深,眼睛却很亮,甚至灼热闪耀的就和太阳一般,而这其中似乎蕴藏着时间的踪迹和智慧的留影。
    “王院士你好。”石老上前跟这位老者握了握手。
    然后对楚浩介绍道:“这是王永知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听了这话,楚浩瞬间肃然起敬,双手紧握着王永知的手,摇晃着,“真是久闻您的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泰山。”
    对于他刚才所说的话,更是深有感触,可以说是航天人的真实写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陈耕大将曾问钱雪森,中国人搞火箭行不行?钱雪森说,外国人能搞,为什么中国人不行?中国人比他们矮半截么?
    正是中国航天人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努力,造就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壮哉!航天人!
    王永知院士这般人物,楚浩自然是认识的。
    他是航天技术专家,华夏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1952年考入水木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华夏工程院首批院士。
    至于说,楚浩为什么会这么清楚,是因为在前世,2010年的时候,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知星”
    院士长期致力于华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参与主持完成了华夏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主持了总体技术方案设计,组织了研制、试验中的总体技术协调,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华夏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路,正确处理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楚老师,说笑,我才应该说久闻大名才对。”
    说到这,王永知院士笑了笑,:“我这可不是客套,论起知名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楚老师的名号都远远比我响亮的多,成就也比我高的多。”
    的确,楚浩不论是从名望还是成就上来说,都是华夏科研界的领军人物,而且还是铁板钉钉的诺奖获得者,论起这些虚的东西,着实要比王永知高上一些。
    楚浩搔了搔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论对华夏所作出的贡献,我与您相比,真是拍马不能及。”
    又客套了几句,王永知将石老和楚浩,都请到会议室。
    “既然楚老师已经来了,那我就不说什么废话了,直接进入正题。”王永知刚一落座就说道。
    楚浩揉了揉鼻子,他感觉这次的事情,恐怕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因为他已经从王永知的行为中,读出了迫不及待这四个字。
    “你知道,二号飞船,发射失败的事情吧?”王永知问道。
    楚浩点了点头。
    “那我就长话短说了,经过我们对二号飞船残骸的检测,我们可以确定是隔热材料不过关最终导致飞船失败的,而我们请楚老师你来,就想让你看看能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能加入我们神舟飞船工程那是最好不过的。”王永知说道。
    楚浩眉头微皱,他大概也猜到了,王永知请他过来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材料问题,至于说什么轨道计算,航天员培养,飞船设计什么的也不是他的强项。
    但是他没想到,居然是飞船隔热层出了问题,那这可就是大问题了。
    可以说飞船隔热层就是飞船的衣服,就像人类的衣服一样,天冷时能保暖,太阳照射时能防晒,同时衣服还能够隔离灰尘、雾霾等有害因素对皮肤的伤害。
    一般来说,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这三个舱段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空间,安装在轨道舱内的设备发热量不大。
    轨道舱的外衣由多层隔热材料组件构成,厚度约为2厘米。它能够高效的隔离空间环境与轨道舱舱壁之间的换热量,极大的减少舱体表面的漏热,同时降低轨道外热流剧烈变化对舱体温度的影响。在多层隔热组件的外表面,还有一层华丽的复合膜,它的功能是要提高飞船对轨道原子氧等粒子的防护能力。
    返回舱承担着将航天员安全带回地面的重要使命,需要耐受返回过程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的高温烧蚀环境,所以返回舱外衣的里层是厚厚的划分成网格状的防烧蚀材料,在外表面再喷涂特殊设计的有机热控涂层,不仅提高外热流吸收能力还能降低红外辐射能力,为保证在轨期间的返回舱温度条件提供有力支持。
    推进舱是非密封的舱段,里面密集的布置了多种设备,主动流体回路的散热辐射器也安装在推进舱,因此推进舱对散热的要求很高。
    一般来说,在推进舱的舱体结构上设计了一圈浅绿色的有机涂层散热面;其次,舱体上安装的辐射器外表面则选用了纯白色的热控涂层,这身清爽的散热衣,都能极大的提高辐射散热能力。
    而在推进舱的底部,安装的是大推力的发动机,为有效抑制发动机点火后的高温对推进舱内的影响,这一区域也设计了多层隔热材料,但与轨道舱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高温多层隔热材料,能够隔离的最高温达900c,它被称为高温隔热衣。
    当然了,推进器的涡轮也通常是耐高温钛合金材料,这个就是石老的强项了。
    可以说,隔热材料是飞船十分重要的一环,对飞船最后的成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楚浩真没想到居然会是隔热材料出了问题,正是因为隔热材料的重要性,所以隔热材料都是需要早期科研攻关就应该研究出来,甚至可以说比较成熟的产品才可以。
    可是现在,隔热材料居然出了问题,这就有些太不可思议了。
    王永知老脸微红,忍不住辩解道:“这一次飞船本体所使用的材料,跟设计初期不太相同,这就造成了,需要更高级的隔热材料才行。”
    楚浩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王永知的说法,的确,有时候为了增加某一方面的强度,会不得不牺牲其他地方的一些性能要求,这点在科研上,很正常。
    至于说,为什么会失败,楚浩现在还没能接触到具体的材料,他只能说第一是技术的问题,第二恐怕真的是运气不好。
    因为飞船着火并不是全身都瞬间着火,只是说某一个特殊的,相对薄弱的地方开始起火,然后蔓延到整个飞船。
    楚浩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恐怕需要看到具体的论文,以及实验过程,包括性能参数,我才能知道,大概需要怎么解决,不过应该不会太难。”
    石老和王永知对视了一眼,皆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欣喜,他们真没想到,从楚浩嘴里会蹦出,应该不会太难。
    如果说,别人说出这番话,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其在吹牛,毕竟这可是难道整个神舟飞船计划,数百名专家的难题。
    但是在楚浩嘴里说出来这话,还真算不上什么吹牛,毕竟在科研上,楚浩所说过的话,还真没有说没实现过的。
    “这些资料文件,恐怕需要你在正式加入神舟飞船计划,才能对你开放,虽然我很想让你加入,但是我觉得你还需要慎重考虑一下。”王永知面色沉重的说道。
    如果是其他人,他倒也不会这么慎重,可是楚浩太特殊了。
    所谓这么一个,风华正茂,荣誉满身的少年天才来说,让他隐姓埋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不能跟社会,家人接触,他自己都觉得这是一种犯罪。
    说实话,如果不是神舟飞船计划太过于重要,上面还真不会同意,他们吸纳楚浩进入神舟飞船计划的要求。
    “我正式申请加入神舟飞船计划。”楚浩义正言辞的说道。
    他之前既然答应了石老,那么他就不会反悔,而且现在他也真不忍心华夏腾飞的翅膀,就此折翼,更不忍让这么多,千千万万的航天人去忍受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和挫折。
    这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不够辛苦?
    并不,只是因为他们面前的困难太多了,他们要从层层迷雾和阻碍中杀出一条血路。
    与世界各国相比,他们是条件最艰苦,待遇最差,经费最少的,但却是进步最快的。
    堂堂两弹元勋,在原子弹爆炸之后的表彰大会上,所得到的奖金只有区区的五块钱而已,五块钱就换来了原子弹,这真不知道是一笔多么划算的买卖,这种买卖恐怕只有华夏航天人能够去做。
    华夏与世界强国相比,接触太空的时间足足晚了半个多世纪,但华夏却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至于说,现在这一世,华夏航天人所取得的成就,不如楚浩上一世,但这绝对不是旁人能够指责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另外,楚浩其实心里也并不觉得,有多么的困难,就如同石老和王永知所想的那样,需要花费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成功。
    在他看来,真用不着那么多时间,甚至可以说他有信心,在十五个月之后,也就是前世中,神舟五号上天的日子里,也同样将载人飞船送到天空之中。
    要不然,他真觉得自己是在吃干饭了。
    区区十五个月的隐姓埋名,以及种种的约束,和损失,楚浩觉得与所得到的相比,都是值得的。

章节目录

重生之国术无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小妖真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妖真人并收藏重生之国术无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