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入职户部二十余年,从员外郎到郎中再到右侍郎、左侍郎,最后成为户部尚书,几乎是大半个官场生涯都是在户部任上度过的,对于财政这一块的认知远非一般大臣所能及!
在户部左侍郎位置上的时候制定《盐铁令》,将直隶区域内的矿山强势收归国有,并派遣户部专职官员监督矿山开采,并设暗子暗查监督之官员,二十年间,被查出利用矿采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之官员一百三十七人,尽皆弃于市!
大力整顿私盐,不管是直隶本地私盐,还是各路反王占据之州的私盐贩子一经查实,立即缉拿,抄家灭门,手段狠辣,天下私盐商贾闻之惊惧,直隶境内私盐买卖近乎绝迹!
另一边颁布《互市令》,开放边境互市贸易,用数量繁多的消耗品如茶叶、丝绸、瓷器等等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进行贸易,换回大量战马和金银,用以维持军需!
但要真说起来,张辰执掌户部以后最大的政绩和周正在夏州施行的政令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大力提升商贾的地位!而且做的更加彻底,因为张辰说服宣平帝颁布了《商律》!
历朝历代,商贾的地位一向低下,哪怕他们再怎么有钱也无力改变地位上的尴尬局面,但是在宣平朝,在张辰的大力推动下,商贾的地位直线上升,但简文瑞最大的举措还是保证的商贾的人身安全!
自此商贾再也不是可以任由统治者养肥了以后便肆意屠宰的猪猡,只要你不里通敌寇,不向外敌贩卖战略物资,那么即便是朝廷也不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迫害商贾。
《商律》的出现犹如一道惊雷在朝廷控制区域轰然炸响,其中将商贾的权益保护与商贾触犯的律条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写的清清楚楚,而且只要不是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即便商贾本人被缉拿判刑,其财产也不会全部充公,而是交纳罚金之后,家业钱财由商贾本人直系亲属继承!
这是一部保护商贾的法典,也是颠覆国人传统思维的法典,自然引起朝堂上守旧顽固派的一致反对,甚至有不少官员联名请诛张辰,以还天下清明之风,以免铜臭之气、逐利之风遍及天下。
当然这些都是借口,最让朝堂诸公一致反对的原因不是《商律》当中保护商贾权益的条款,而是重新制定的税律!
自大越太祖定天下之后,大越的商税税律一直都是三十税一,这是因为太祖平定天下之时,民生疲敝,商业凋零,太祖为了让大越早日欣欣向荣而制定的轻徭薄赋政策,但是大越厉经四百年,截止宣平帝登基之前,大越朝的赋税依旧有赖于农业税的支撑。
而农业税本身就是几千年以来,一个皇朝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皇朝经历的时间越久,农业税能够收上来的非但不会变多,而是会变得越来越少……
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的重要因素就是来自于特权和新兴的免税阶层!
什么是特权阶层,这里面包含的很多,比如外戚,比如几百年前随太祖打天下获封公候伯子男爵位的勋贵集团,比如这几百年间什么对外作战,对内平叛诞生而出的新兴军事集团当中的勋贵,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最大的一块特权阶级就是王室!
这数百年间,太祖的后裔子孙早已经超过了十万之众,这十几万太祖祖孙有的早就混成了平民,然而更多的则是各种拥有亲王、郡王、公这一类封爵!
除了这些特权阶层之外,最大的一块吸取农业税的就是免税阶层,免税阶层主要是由有官身的官员,以及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这包括在野的致仕的官员,比如蔡登于蔡家庄,蔡家庄的土地全部都归蔡登个人所有,只要没有超过上限是不用缴纳一分一毫的赋税的。
当然蔡庄在幽州,而朝廷的税官早就没有资格对幽州征税了,但是蔡庄依旧免税,这不是蔡登有资格免税,而是幽州前前后后的统治者不愿意征蔡庄的税罢了。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严重,这也是侵蚀一个皇朝根基的最大祸首,太祖皇帝定天下之后,根据历代皇朝之失,制定免税政策的时候也曾有过充份的考量,这个考量就是限定免税田亩数!
针对于读书人免税阶层,《越律》规定,凡秀才可拥有五十亩免税田,举人一百五十亩,进士三百亩,官员由官身品级决定,最低一级从九品三百五十亩,而后五品下,没提升一级增加五十亩,正五品到从三品,每级增加百亩,正三到正一品,每级增加两百亩,也就是读书免税最高者正一品官员享有两千亩土地的免税权!
另外就是特权阶层的免税幅度,亲王五千亩,郡王三千亩,公两千亩,侯一千五百亩,伯一千亩,子爵八百亩,男爵五百亩……
不得不说太祖虽然没用推恩令来削弱王室子孙的爵位,也没有要求国朝无条件、无节制的供养皇室子孙,这些在国朝之始是很难看出弊端的,但是到了几百年后……
大越如今的亲王爵就已经超过三百人,郡王八百余,其余公侯伯子男无数,这些特权阶层的免税土地限制真要说起来就是一纸空文。
远支的亲王、郡王也是太祖的子孙,也是皇室的亲戚,他们兼并而来的土地哪怕超过万亩,哪一地的官府会向他们多出来的土地征税?
朝堂之上位极人臣巅峰的丞相卫耿在镇西关外拥有土地五千余亩,谁敢征税于他!
久而久之,天下免税土地越来越少,国朝的赋税自然越来越低,宣平帝想出来的解决办法是天下大乱!
这个办法很好,相当好,十几年间九州动乱,胡家子孙被反军斩杀无数,利益集团更是损失了个七七八八,光是亲王就死了超过一大半,更不用说其他利益阶层了。
这是宣平帝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户部左侍郎位置上的时候制定《盐铁令》,将直隶区域内的矿山强势收归国有,并派遣户部专职官员监督矿山开采,并设暗子暗查监督之官员,二十年间,被查出利用矿采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之官员一百三十七人,尽皆弃于市!
大力整顿私盐,不管是直隶本地私盐,还是各路反王占据之州的私盐贩子一经查实,立即缉拿,抄家灭门,手段狠辣,天下私盐商贾闻之惊惧,直隶境内私盐买卖近乎绝迹!
另一边颁布《互市令》,开放边境互市贸易,用数量繁多的消耗品如茶叶、丝绸、瓷器等等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进行贸易,换回大量战马和金银,用以维持军需!
但要真说起来,张辰执掌户部以后最大的政绩和周正在夏州施行的政令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大力提升商贾的地位!而且做的更加彻底,因为张辰说服宣平帝颁布了《商律》!
历朝历代,商贾的地位一向低下,哪怕他们再怎么有钱也无力改变地位上的尴尬局面,但是在宣平朝,在张辰的大力推动下,商贾的地位直线上升,但简文瑞最大的举措还是保证的商贾的人身安全!
自此商贾再也不是可以任由统治者养肥了以后便肆意屠宰的猪猡,只要你不里通敌寇,不向外敌贩卖战略物资,那么即便是朝廷也不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迫害商贾。
《商律》的出现犹如一道惊雷在朝廷控制区域轰然炸响,其中将商贾的权益保护与商贾触犯的律条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写的清清楚楚,而且只要不是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即便商贾本人被缉拿判刑,其财产也不会全部充公,而是交纳罚金之后,家业钱财由商贾本人直系亲属继承!
这是一部保护商贾的法典,也是颠覆国人传统思维的法典,自然引起朝堂上守旧顽固派的一致反对,甚至有不少官员联名请诛张辰,以还天下清明之风,以免铜臭之气、逐利之风遍及天下。
当然这些都是借口,最让朝堂诸公一致反对的原因不是《商律》当中保护商贾权益的条款,而是重新制定的税律!
自大越太祖定天下之后,大越的商税税律一直都是三十税一,这是因为太祖平定天下之时,民生疲敝,商业凋零,太祖为了让大越早日欣欣向荣而制定的轻徭薄赋政策,但是大越厉经四百年,截止宣平帝登基之前,大越朝的赋税依旧有赖于农业税的支撑。
而农业税本身就是几千年以来,一个皇朝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皇朝经历的时间越久,农业税能够收上来的非但不会变多,而是会变得越来越少……
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的重要因素就是来自于特权和新兴的免税阶层!
什么是特权阶层,这里面包含的很多,比如外戚,比如几百年前随太祖打天下获封公候伯子男爵位的勋贵集团,比如这几百年间什么对外作战,对内平叛诞生而出的新兴军事集团当中的勋贵,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最大的一块特权阶级就是王室!
这数百年间,太祖的后裔子孙早已经超过了十万之众,这十几万太祖祖孙有的早就混成了平民,然而更多的则是各种拥有亲王、郡王、公这一类封爵!
除了这些特权阶层之外,最大的一块吸取农业税的就是免税阶层,免税阶层主要是由有官身的官员,以及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这包括在野的致仕的官员,比如蔡登于蔡家庄,蔡家庄的土地全部都归蔡登个人所有,只要没有超过上限是不用缴纳一分一毫的赋税的。
当然蔡庄在幽州,而朝廷的税官早就没有资格对幽州征税了,但是蔡庄依旧免税,这不是蔡登有资格免税,而是幽州前前后后的统治者不愿意征蔡庄的税罢了。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严重,这也是侵蚀一个皇朝根基的最大祸首,太祖皇帝定天下之后,根据历代皇朝之失,制定免税政策的时候也曾有过充份的考量,这个考量就是限定免税田亩数!
针对于读书人免税阶层,《越律》规定,凡秀才可拥有五十亩免税田,举人一百五十亩,进士三百亩,官员由官身品级决定,最低一级从九品三百五十亩,而后五品下,没提升一级增加五十亩,正五品到从三品,每级增加百亩,正三到正一品,每级增加两百亩,也就是读书免税最高者正一品官员享有两千亩土地的免税权!
另外就是特权阶层的免税幅度,亲王五千亩,郡王三千亩,公两千亩,侯一千五百亩,伯一千亩,子爵八百亩,男爵五百亩……
不得不说太祖虽然没用推恩令来削弱王室子孙的爵位,也没有要求国朝无条件、无节制的供养皇室子孙,这些在国朝之始是很难看出弊端的,但是到了几百年后……
大越如今的亲王爵就已经超过三百人,郡王八百余,其余公侯伯子男无数,这些特权阶层的免税土地限制真要说起来就是一纸空文。
远支的亲王、郡王也是太祖的子孙,也是皇室的亲戚,他们兼并而来的土地哪怕超过万亩,哪一地的官府会向他们多出来的土地征税?
朝堂之上位极人臣巅峰的丞相卫耿在镇西关外拥有土地五千余亩,谁敢征税于他!
久而久之,天下免税土地越来越少,国朝的赋税自然越来越低,宣平帝想出来的解决办法是天下大乱!
这个办法很好,相当好,十几年间九州动乱,胡家子孙被反军斩杀无数,利益集团更是损失了个七七八八,光是亲王就死了超过一大半,更不用说其他利益阶层了。
这是宣平帝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