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嘴角直抽,明明是相互敌对的两个人,此刻相对而坐,看上去倒更像是惺惺相惜的老友。
这么说其实也不算准确,严格意义上来说,周正和萧山之间没仇,炎王军和平州军之间也没有怨,甚至萧山和孟轻语之间的所谓恨,当立场一致的时候也未必不能化解,只是事在人为罢了。
大越的国祚只要还一天存在于这片土地上,各路反王之间的所谓恩怨都不值得一提,因为大越不灭,他们有一个算一个,迟早都是要被解押京师,凌迟处死的命。
这是常识,能混到如今地位的反王,即便是蠢,身在高位多年,面对危机四伏的环境也早就成了人精,只可惜在大越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比如先内斗以图壮大自身,当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时,再去和大越生死一搏,这一点不算错,至少周正目前就是这么干的,但是他们没有周正的见识,没有周正敛财的手段,所以以一州之地去发展,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就只能止足不前。
财政就是钱粮,而钱粮才是壮大自身的根本,没有钱粮凭什么让大兵给你卖命,人家当兵的可不全都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
大越为什么能在数州尽失,却能凭借自身在短短几年间锤炼出数十万精干人马?原因就是有钱有粮,数百年国力的支撑才是宣平帝最大的底气之所在!
所以当周正夺夏平禹还联合了孟轻语之后,宣平帝才会感到惊惧,因为拥有三州之地的周正已经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其不断壮大军力加强武备,当然最关键的是周正还很会赚钱,大越在夏州的密谍不可能不知道周正为了揽财而作出的一系列举措,只可惜宣平帝手不够长,所以他只能在直隶区域打击夏州的商户,但说到底效果极其有限。
商人的群体是比密谍还要恐怖的存在,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用尽各种手段来达到贩卖的目的,更何况任何一个巨商在大越怎么可能没有保护伞,这些保护伞为了自身利益也好,目光短浅也罢,总之出卖国家利益来肥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不过宣平帝同样很清楚周正的软肋,就是成军时间太短,内部派系林立,哪怕周正用了无数手段来凝聚人心,提升军队之间融合的速度,但弊病就是弊病,想要消除唯有时间,除非周正下得去重手。
历史上秦始皇平定六国,却没有过份迫害六国贵族,以至于这些表面上臣服的六国贵族,心心念念想得都是恢复祖上荣光,并且最终构成了秦帝国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西楚霸王起兵反秦,虽然最后便宜了汉高祖,但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几乎将老旧贵族杀了个通彻,最后兵败乌江,刘邦取天下后,围绕在他身边的绝大多数都是新兴贵族,新兴贵族与国同荣,自然不会心怀激烈的去想要推翻汉室,去复什么六国……
周正不是没有魄力,更不是没有手段,而是他根基太浅,他若是铲除夏州军和禹州军中的高层将领,然后全部换上自己人,且不说老黑风寨的人有几个能担当大任,就算有足够的人手,贸然接手一无所知的大军,光是磨合与建立威信都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所以周正只能用旧人并结之于恩义,对于基王和禹王世子更是好吃好喝的供养,为的就是让天下群雄看看,让全军将士看看,他周正绝非薄情寡义之人,从而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减少大部分的阻力。
宣平帝看准了这一点,甚至知道如今的炎王军根本经不起一场大败,所以才会集结超过五十万大军凶猛南下,只不过被周正一软一硬消弭于无形。
李乐天笑呵呵的和薛振遒攀谈了半响,周正却也不急,薛振遒能从烟城狂奔来此,自然不是无的放矢,那么最后沉不住气的肯定是他而不是周正或者李乐天。
果然,东拉西扯显然不符合薛振遒此番前来的用意,周正表现的越是淡然,对于他来说就越不是一个好兆头,哪怕他现在表面上看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内心其实早已焦虑如火。
“薛某此番奉王命而来,其实是想问问小王爷此番悍然犯境,是否不妥,或者我家大王与小王爷之间可有什么误会存在。”
周正冷笑,目光扫了一眼李乐天,李乐天自是会意道:“大半年前,禹王夏逊不顾天下道义,悍然杀害我夏州使臣一十二人,少帅初定夏州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却不得不提兵攻禹,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夏逊不耻终食恶果,而我军囤积禹城之下时,梁王却排了五万大军入禹助战夏逊,其中一路甚至渡过龙河,意欲切断我军粮道,置我龙河之北十万大军生死于不顾,此可谓无恨乎?
少帅定夏州之时,本欲偏安一隅,于民生息,然梁王书《夏州威胁论》遍告诸王,意欲联合群雄之力,共并夏州,此可谓无怨乎?
少帅与幽州之主孟氏女两情相悦,已然私定终身,虽于礼法不合,但草莽儿女何须计较繁文缛节,可见少帅与幽王已是夫妇一体,难分彼此,而梁王屡有侵幽之举,心中长怀夺幽之念,殊不知欺孟氏女便是欺周家妇,杀父之仇,欺妻之恨,此举可谓无仇乎?
少帅率炎王军迭经大战方平禹州,气未喘心未平,便闻大越即将兴兵数十万犯我禹境,时值禹北三城不稳,天星王平胜虎素有异志,赵秉于营州想要拥兵自重,何楷于杭城兵力薄弱,却要面偃武这样的天下强军,三城势危,禹州半壁转瞬之间便有易手之忧,此刻同为义师之王,梁王非但不曾北上德州,牵制禁卫军,甚至于兵逼烟城,想要趁少帅自顾不暇之际,消耗义师之力,此可谓无怒乎!”
薛振遒哈哈大笑道:“李兄此言差矣……”
这么说其实也不算准确,严格意义上来说,周正和萧山之间没仇,炎王军和平州军之间也没有怨,甚至萧山和孟轻语之间的所谓恨,当立场一致的时候也未必不能化解,只是事在人为罢了。
大越的国祚只要还一天存在于这片土地上,各路反王之间的所谓恩怨都不值得一提,因为大越不灭,他们有一个算一个,迟早都是要被解押京师,凌迟处死的命。
这是常识,能混到如今地位的反王,即便是蠢,身在高位多年,面对危机四伏的环境也早就成了人精,只可惜在大越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比如先内斗以图壮大自身,当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时,再去和大越生死一搏,这一点不算错,至少周正目前就是这么干的,但是他们没有周正的见识,没有周正敛财的手段,所以以一州之地去发展,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就只能止足不前。
财政就是钱粮,而钱粮才是壮大自身的根本,没有钱粮凭什么让大兵给你卖命,人家当兵的可不全都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
大越为什么能在数州尽失,却能凭借自身在短短几年间锤炼出数十万精干人马?原因就是有钱有粮,数百年国力的支撑才是宣平帝最大的底气之所在!
所以当周正夺夏平禹还联合了孟轻语之后,宣平帝才会感到惊惧,因为拥有三州之地的周正已经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其不断壮大军力加强武备,当然最关键的是周正还很会赚钱,大越在夏州的密谍不可能不知道周正为了揽财而作出的一系列举措,只可惜宣平帝手不够长,所以他只能在直隶区域打击夏州的商户,但说到底效果极其有限。
商人的群体是比密谍还要恐怖的存在,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用尽各种手段来达到贩卖的目的,更何况任何一个巨商在大越怎么可能没有保护伞,这些保护伞为了自身利益也好,目光短浅也罢,总之出卖国家利益来肥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不过宣平帝同样很清楚周正的软肋,就是成军时间太短,内部派系林立,哪怕周正用了无数手段来凝聚人心,提升军队之间融合的速度,但弊病就是弊病,想要消除唯有时间,除非周正下得去重手。
历史上秦始皇平定六国,却没有过份迫害六国贵族,以至于这些表面上臣服的六国贵族,心心念念想得都是恢复祖上荣光,并且最终构成了秦帝国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西楚霸王起兵反秦,虽然最后便宜了汉高祖,但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几乎将老旧贵族杀了个通彻,最后兵败乌江,刘邦取天下后,围绕在他身边的绝大多数都是新兴贵族,新兴贵族与国同荣,自然不会心怀激烈的去想要推翻汉室,去复什么六国……
周正不是没有魄力,更不是没有手段,而是他根基太浅,他若是铲除夏州军和禹州军中的高层将领,然后全部换上自己人,且不说老黑风寨的人有几个能担当大任,就算有足够的人手,贸然接手一无所知的大军,光是磨合与建立威信都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所以周正只能用旧人并结之于恩义,对于基王和禹王世子更是好吃好喝的供养,为的就是让天下群雄看看,让全军将士看看,他周正绝非薄情寡义之人,从而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减少大部分的阻力。
宣平帝看准了这一点,甚至知道如今的炎王军根本经不起一场大败,所以才会集结超过五十万大军凶猛南下,只不过被周正一软一硬消弭于无形。
李乐天笑呵呵的和薛振遒攀谈了半响,周正却也不急,薛振遒能从烟城狂奔来此,自然不是无的放矢,那么最后沉不住气的肯定是他而不是周正或者李乐天。
果然,东拉西扯显然不符合薛振遒此番前来的用意,周正表现的越是淡然,对于他来说就越不是一个好兆头,哪怕他现在表面上看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内心其实早已焦虑如火。
“薛某此番奉王命而来,其实是想问问小王爷此番悍然犯境,是否不妥,或者我家大王与小王爷之间可有什么误会存在。”
周正冷笑,目光扫了一眼李乐天,李乐天自是会意道:“大半年前,禹王夏逊不顾天下道义,悍然杀害我夏州使臣一十二人,少帅初定夏州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却不得不提兵攻禹,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夏逊不耻终食恶果,而我军囤积禹城之下时,梁王却排了五万大军入禹助战夏逊,其中一路甚至渡过龙河,意欲切断我军粮道,置我龙河之北十万大军生死于不顾,此可谓无恨乎?
少帅定夏州之时,本欲偏安一隅,于民生息,然梁王书《夏州威胁论》遍告诸王,意欲联合群雄之力,共并夏州,此可谓无怨乎?
少帅与幽州之主孟氏女两情相悦,已然私定终身,虽于礼法不合,但草莽儿女何须计较繁文缛节,可见少帅与幽王已是夫妇一体,难分彼此,而梁王屡有侵幽之举,心中长怀夺幽之念,殊不知欺孟氏女便是欺周家妇,杀父之仇,欺妻之恨,此举可谓无仇乎?
少帅率炎王军迭经大战方平禹州,气未喘心未平,便闻大越即将兴兵数十万犯我禹境,时值禹北三城不稳,天星王平胜虎素有异志,赵秉于营州想要拥兵自重,何楷于杭城兵力薄弱,却要面偃武这样的天下强军,三城势危,禹州半壁转瞬之间便有易手之忧,此刻同为义师之王,梁王非但不曾北上德州,牵制禁卫军,甚至于兵逼烟城,想要趁少帅自顾不暇之际,消耗义师之力,此可谓无怒乎!”
薛振遒哈哈大笑道:“李兄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