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投靠禹王之时便是为了反抗大越暴政,如今哪怕面临绝境,也断无投靠官军的道理。”赵秉仰天长叹道:“炎王军哪怕不仁,我赵秉也不能不义,不管小炎王如何,只要我赵秉还活着,就绝不会让大越一兵一卒越过营州!”
赵秉此言一出,将军府内顿时鸦雀无声,原本主张投靠朝廷的将领,额头上更是岑岑冒出冷汗,赵秉的话糙理不糙,哪怕投靠佛王,投靠梁王都要比投靠朝廷强的多,因为他们是义军,义军之义就是为了反抗朝廷,若是降了大越,必为天下群雄所不齿!
赵秉苦笑道:“诸位将军可曾想过,若是咱们营州军背弃炎王军,降了大越,最终会是个什么下场?”
李济认真思索了一番后肃然答道:“大越一定会对我军大加防备,甚至九成以上会让我军充当马前卒进攻炎王军,而大帅为了交上这份投名状,就只能与炎王军硬战,炎王军战力强悍,哪怕咱们手里的六万将士皆为边军悍卒,想要胜过炎王军的可能性也不超过一成,最终只会替官军白白卖命。”
赵秉点了点头,很是赞同李济的分析,他之所以不问陈旦,是因为陈旦倾向于降越,若是问陈旦,说出答案最后被诸将反驳,很有可能会下不来台,而李济则是与陈旦的观点正好相悖,由他说出不能降越的原因最是合适不过。
果不其然,陈旦听了李济之言,面上露出愧色,他只考虑到投降大越,可以让营州驻军获得一息喘息的机会,毕竟朝廷想要平息乱世,就不可能苛待他们这些甘心归附的将领,否则就是激起天下群雄死战之心!
但是陈旦没考虑过,现在的形势,营州驻军原本是禹王麾下,身在禹州北线抗击禁卫军长达十余年,两者之间的仇恨远非炎王军可比,而此番禹州北线的三个点,三路官军来攻,不出意外的话,必然是禁卫军主攻营州,以两者之间的经年之恨,禁卫军怎么可能会毫无顾忌的让营州驻军归降?
更何况,营州驻军降了炎王军不过两个月不到,哪怕受到官军压迫,也没有一矢不发就彻底归降朝廷的道理,官军岂能不猜忌,而要消除猜忌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名状!
这投名状要想让朝廷满意,还不知道要死多少营州兵,说是流尽营州兵的血都不是没有可能,而他们这些营州将领不管是投靠炎王军还是其他反王亦或是朝廷,要想安身立命,唯一的资本就是手里掌控的兵力,兵没了,他们算什么?降将?只怕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陈旦懊丧的低头,越是盘算就越是觉得投靠朝廷就是一条绝路,不但是自绝于群雄,更是将营州六万兵马彻底葬送的绝路!
赵秉呵呵笑了笑道:“营州不能降越,但并非没有退路,在本帅眼里至少还有两条退路可走,其一便是死战!”
诸将顿时精神一震,垂手肃立,身为军人,当死战报效君上,此乃万古不变之理,曾经的营州诸将报效的是禹王,然而禹王已死,禹王世子说白了就是周正的傀儡,如今营州虽然归顺炎王军,但未经整编,营州依旧是原班人马,府内诸将自然唯赵秉马首是瞻,说赵秉是他们的君上一点都不为过。
赵秉沉声道:“自禹王爷举义旗定禹州以来,本帅就在这营州未曾擅离,从裨将一步步升到主将之位,与官军血战没有百场亦有八十场,可以说,营州城头浸满了营州兵和诸将之血,时至今日,尚未有官军一兵一卒迈过本将驻守之营州!此番,朝廷忌惮炎王军势大发兵五十万攻禹,咱们营州首当其中,但赵某镇守营州十几年,何曾惧过官军,但赵某哪怕不惧,却也不是狂妄自大之辈,兵力相差悬殊,营州能挡住官军的可能性不足三成,一旦城破,必然玉石俱焚!”
“将军难免百战死,马革裹尸本就是将领最好的归宿,但是赵某不仅仅只是一个人,赵某的身后还是数万为守护营州而血染疆场的袍泽兄弟!他们可以堂堂正正的战死,但绝对不能憋屈的冤死!”
“赵某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要告诉诸位一件事,如果大战开始,炎王军始终无一兵一卒的援军支援咱们营州,那就说明炎王军宁肯营州驻军去死,宁可为了自己的战略安排,让咱们白白死在营州,若果真如此,赵某绝不答应!”
“全凭大帅号令!”诸将同时抱拳大喝。
赵秉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肃然道:“所以本帅决定,只要炎王军肯派遣援军支援咱们营州,哪怕只有两三万人马,此战不论胜负,赵某从今往后必定遵奉炎王号令,绝不背弃!但若是炎王军无援,那么一旦官军迫近营州,本将亦会全归顺之义,全力阻官军于营州城下,但若是营州驻军折损太重,本帅便只能为麾下将士寻找一条出路!”
“大帅仁义!”陈旦抱拳道:“大帅血战营州,损兵折将,最终力有未逮,便是天下豪雄也绝不会看轻半分,倒是炎王军不救营州,任凭我们这些归顺炎王的将士,在官军的猛烈攻击当中折损过重,只怕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威名必然毁于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我们弃守营州,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只会指责周正不仁不义!更何况炎王军的七八成兵马都是夏州和禹州的降兵,见死不救,周正难道就不怕兔死狐悲?”
赵秉呵呵笑了笑道:“陈将军此言正合我意,禹州北线守与不守,营州城救与不救皆在周正一念之间,但身为武人,当各司其职,如今官军即将南下,诸将当严整各营防务,切勿有丝毫疏忽懈怠之心!战,则要战出咱们营州兵的血性,退,也要退的光彩,现在,诸位请各自回营,署理防务,领取军资,只等禁卫军兵临城下,咱们先痛痛快快杀上一场!”
诸将抱拳大喝:“谨遵大帅将令!”
赵秉此言一出,将军府内顿时鸦雀无声,原本主张投靠朝廷的将领,额头上更是岑岑冒出冷汗,赵秉的话糙理不糙,哪怕投靠佛王,投靠梁王都要比投靠朝廷强的多,因为他们是义军,义军之义就是为了反抗朝廷,若是降了大越,必为天下群雄所不齿!
赵秉苦笑道:“诸位将军可曾想过,若是咱们营州军背弃炎王军,降了大越,最终会是个什么下场?”
李济认真思索了一番后肃然答道:“大越一定会对我军大加防备,甚至九成以上会让我军充当马前卒进攻炎王军,而大帅为了交上这份投名状,就只能与炎王军硬战,炎王军战力强悍,哪怕咱们手里的六万将士皆为边军悍卒,想要胜过炎王军的可能性也不超过一成,最终只会替官军白白卖命。”
赵秉点了点头,很是赞同李济的分析,他之所以不问陈旦,是因为陈旦倾向于降越,若是问陈旦,说出答案最后被诸将反驳,很有可能会下不来台,而李济则是与陈旦的观点正好相悖,由他说出不能降越的原因最是合适不过。
果不其然,陈旦听了李济之言,面上露出愧色,他只考虑到投降大越,可以让营州驻军获得一息喘息的机会,毕竟朝廷想要平息乱世,就不可能苛待他们这些甘心归附的将领,否则就是激起天下群雄死战之心!
但是陈旦没考虑过,现在的形势,营州驻军原本是禹王麾下,身在禹州北线抗击禁卫军长达十余年,两者之间的仇恨远非炎王军可比,而此番禹州北线的三个点,三路官军来攻,不出意外的话,必然是禁卫军主攻营州,以两者之间的经年之恨,禁卫军怎么可能会毫无顾忌的让营州驻军归降?
更何况,营州驻军降了炎王军不过两个月不到,哪怕受到官军压迫,也没有一矢不发就彻底归降朝廷的道理,官军岂能不猜忌,而要消除猜忌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名状!
这投名状要想让朝廷满意,还不知道要死多少营州兵,说是流尽营州兵的血都不是没有可能,而他们这些营州将领不管是投靠炎王军还是其他反王亦或是朝廷,要想安身立命,唯一的资本就是手里掌控的兵力,兵没了,他们算什么?降将?只怕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陈旦懊丧的低头,越是盘算就越是觉得投靠朝廷就是一条绝路,不但是自绝于群雄,更是将营州六万兵马彻底葬送的绝路!
赵秉呵呵笑了笑道:“营州不能降越,但并非没有退路,在本帅眼里至少还有两条退路可走,其一便是死战!”
诸将顿时精神一震,垂手肃立,身为军人,当死战报效君上,此乃万古不变之理,曾经的营州诸将报效的是禹王,然而禹王已死,禹王世子说白了就是周正的傀儡,如今营州虽然归顺炎王军,但未经整编,营州依旧是原班人马,府内诸将自然唯赵秉马首是瞻,说赵秉是他们的君上一点都不为过。
赵秉沉声道:“自禹王爷举义旗定禹州以来,本帅就在这营州未曾擅离,从裨将一步步升到主将之位,与官军血战没有百场亦有八十场,可以说,营州城头浸满了营州兵和诸将之血,时至今日,尚未有官军一兵一卒迈过本将驻守之营州!此番,朝廷忌惮炎王军势大发兵五十万攻禹,咱们营州首当其中,但赵某镇守营州十几年,何曾惧过官军,但赵某哪怕不惧,却也不是狂妄自大之辈,兵力相差悬殊,营州能挡住官军的可能性不足三成,一旦城破,必然玉石俱焚!”
“将军难免百战死,马革裹尸本就是将领最好的归宿,但是赵某不仅仅只是一个人,赵某的身后还是数万为守护营州而血染疆场的袍泽兄弟!他们可以堂堂正正的战死,但绝对不能憋屈的冤死!”
“赵某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要告诉诸位一件事,如果大战开始,炎王军始终无一兵一卒的援军支援咱们营州,那就说明炎王军宁肯营州驻军去死,宁可为了自己的战略安排,让咱们白白死在营州,若果真如此,赵某绝不答应!”
“全凭大帅号令!”诸将同时抱拳大喝。
赵秉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肃然道:“所以本帅决定,只要炎王军肯派遣援军支援咱们营州,哪怕只有两三万人马,此战不论胜负,赵某从今往后必定遵奉炎王号令,绝不背弃!但若是炎王军无援,那么一旦官军迫近营州,本将亦会全归顺之义,全力阻官军于营州城下,但若是营州驻军折损太重,本帅便只能为麾下将士寻找一条出路!”
“大帅仁义!”陈旦抱拳道:“大帅血战营州,损兵折将,最终力有未逮,便是天下豪雄也绝不会看轻半分,倒是炎王军不救营州,任凭我们这些归顺炎王的将士,在官军的猛烈攻击当中折损过重,只怕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威名必然毁于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我们弃守营州,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只会指责周正不仁不义!更何况炎王军的七八成兵马都是夏州和禹州的降兵,见死不救,周正难道就不怕兔死狐悲?”
赵秉呵呵笑了笑道:“陈将军此言正合我意,禹州北线守与不守,营州城救与不救皆在周正一念之间,但身为武人,当各司其职,如今官军即将南下,诸将当严整各营防务,切勿有丝毫疏忽懈怠之心!战,则要战出咱们营州兵的血性,退,也要退的光彩,现在,诸位请各自回营,署理防务,领取军资,只等禁卫军兵临城下,咱们先痛痛快快杀上一场!”
诸将抱拳大喝:“谨遵大帅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