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宋朝的识字率相比历史上已经相当的高了。
    然而,读书识字,仍然是那些家境不算太差的人家的游戏,对于普通的草根老百姓们来说,莫产做个读书人,哪怕能识上几个字,都是算是祖坟冒了青烟了。
    所以,没能疑问的,会沦落为流民,流落到扬中来的老百姓,十有八九,都是不识字的老百姓,能识字断数的,真的是凤毛麟角,所以,也就难怪宋江会有这个诉求了。
    对于读书人,官府方面可谓是又爱又恨。
    没有读书人的时候,官府苦于没有足够的人能看懂官府的公文,能正确地领会朝廷的旨意。
    可是,读书人一旦多了之后,他们读书识字、见多识广了之后,对于官府的那些不合理的命令和要求,他们显然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就算是打官司告状,也得有人写状纸不是,老百姓光凭一张嘴,不写个状纸啥的,就算有什么事情想要告状,人家官府也是不能理你的。所以,这些会写状纸的人,也是让官府头痛不己的人。
    没事帮人写什么状纸啊,大家遇事都忍忍,和气生财,和和气气的,都不扯皮多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天下太平的不要不要的。
    可是,当宋江真正面对治下几无读书人的局面,有些需要识文断字的人才却苦于无人执行的时候,宋江终于抓瞎了,他这时应该明白过来,读书人也不是那么讨厌的,读书人也是有他自己的作用的。
    当然,如果这些读书人能紧跟官府的步伐,多花点力气替官府粉饰太平,妆点工程,那就更好了。
    宋江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他已经完全代入了知县的角色当中了,不是把咱们读书人当作洪水猛兽了,杨司锋表示很满意。
    杨司锋想起来了,自己刚刚高中科榜的时候跟张叔夜提的建议,张叔夜也真的跟赵佶提及了。只不过,天底下的读书人似乎并不太买账。
    为了替国朝招募更多的基层人才,赵佶一时拍脑袋,决定在今秋开恩科,再先录取一批经科、制科人才,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人响应。总之,岳飞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只要正常发挥的话,岳飞藉此机会,正式加入士大夫的阶层,再不让那些猥琐的文官们对他进行迫害,看来是没有问题了。
    一年之内举行两次科考,大概历朝来也是没有谁的了。然而,赵佶就是这么个不走寻常路的皇帝,岳飞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希望他能好好的把握才行。
    然而,瞧宋江这么迫切的样子,肯定等不及今科恩科的进士同进士们了。等到考试结束放榜,大概也到十月十一月,那时候,可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
    想起自己认识薛世平、李石等人的经历,都多亏了这些人是李清照的粉丝,可以说,正是李清照的举荐,这些人才会选择前来支援梁山。
    这些人虽然去参加科考的话,可能考试的能力比其它的人差那么一点点,可是事实上已经证明了,他们执政地方的话,比那些读死书的进士们只好不差。这一点,不需要杨司锋替他们吹嘘,一年后再看看他们履任的州县的经济收入和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就知道了。
    可惜了,自己没有李清照那么大的魅力啊,要不然,他只需要彪躯一震,自然有无数的粉丝蜂涌而来,还怕挑不出几个堪用的人才么。
    “好吧,本官知道了,我会留意的,暂时来说,你们也只有靠这些人坚持了。”杨司锋无奈地一摊手道。
    当然,宋江也只是适时的提出自己的困难而己,因为他这样的老狐狸更加的知道,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啊。他只是让杨司锋知道自己的不容易,并不是真的指望杨司锋能马上帮上他的忙。
    宋江想了想又说道:“也不知道这雨水什么时候能停,若是能马上停下来的话,这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还会是好事。”
    生怕杨司锋不知道是的,他接着解释道:“洪水能将许多肥沃的土壤裹挟而来,这一块正好地势平缓,这些肥沃的土壤正好在这里沉积下来,几乎不要施肥,庄稼都能长得不错。而且,因为是淤积而成的平原,咱们既不要搬走石头,也不要挖走树桩,所以,在这里开荒其实是最省力的,咱们只需筑起一道田埂就是良田了。”
    这个当然,宋江就算不说,杨司锋也知道这个道理的,真以为他杨司锋没有文化啊要。他可是知道,光尼罗河所裹挟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尼罗河三角洲,还曾经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文明,其它的两河文明、恒河文明,虽然没有这么夸张,可也是给当地的老百姓们带去不少便利的。
    所以说,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利用大自然替人类造福,那是完全有可能的。至于战胜大自然?还是洗洗睡吧,那根本是不理智没有自知之明的疯狂的行为,杨司锋可不想和这样的疯子站在一块。
    “现在大家都还没吃饱肚子,等到冬天有空了,下官还想组织大家,将临河的这个大坝再修宽修高一点。只要我们处理得当的话,只要不是百年难遇的洪水,哪管它坝外洪水涛天,坝内吃们继续可以种田的,”宋江接着描绘着扬中的未来蓝图。
    “这个想法是对的,然而,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做好靠江这一边的护坡工作,你也知道,江洲的土质疏松,如果真遇上百年难遇的大洪水,把坝都冲走了,那可没法可救的。”杨司锋也只能给宋江这样的建议了。
    因为他似乎还记得,长江中的许多沙洲,因为洪水的缘故,被洪水冲走了许多次,然后过几年又重新形成的。最明显的莫过于后世的崇明岛了,在人类和大自然的反复拉锯中,仍然只是个沙洲的崇明岛,可是数度被洪水冲走,然后又在大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下,再度重现人间,直到明清时代形成一个整体的大岛,才算将版图稍稍固定了下来。
    “这个下官已经让人去采伐松木去了,水浸千年松的说法,下官还是从大人那里听到的呢。”宋江一脸佩服的样子道。“下官打算在江堤这一段,埋上几十里长的松木加固,只要不是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它冲不毁咱们的江堤的。”
    既然宋江早做足了准备,杨司锋还有什么好说的,他甚至觉得自己这一行人是来添堵的了。
    又有人把宋江叫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杨司锋挥挥手让宋江自己去忙就是,话说他自己也浑身湿漉漉的,也只好藉着宋江的这间小屋子换过衣服了。
    不过多久,陈子涛等人也寻了过来,他们也自然是因为浑身湿漉漉的,想找个地方换身干爽的衣服。
    杨司锋瞧着这一群勇气丝毫不弱于武人的读书人,感概地说:“可惜本官没有李易安那么大的名气,要是也有易安那么多的粉丝就好了,这样只要本官登高一呼,立即就有许多的读书人前来投奔本官了,你们知道的,扬州,尤其是扬中,现在多么需要读书人的帮助。”
    “大人,你自己都不知道么?”另外一个读书人愣了一下道,“大人你自从写下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后,这天底下的读书人,不管是不是喜欢您的,只怕没有几个了吧。大人需要读书人是吧?只需您一声吩咐,学生们立即就可以召来三五相知好友,话说学生还真的认识几个在扬州附近的同窗好友。”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宋徽宗是我老丈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本色农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本色农民并收藏宋徽宗是我老丈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