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翻,宋安民等人亦是摩拳擦掌,这已经不是顺风仗,完全就是捡便宜。
    宋军和信安军有着本质区别,若是信安军遭遇这种状况,还能卧倒射击,宋军此时怕是连神臂弩都撑不开,和待宰羔羊毫无二致,送人头到这种地步,就别矜持了呀!
    曹成抽出腰刀,用力挥舞了几下,大声喊喝道:“全体都有,分成五个纵队自由追击……”
    信安军嗷嗷叫声不断,仿佛下山猛虎出水蛟龙,五个纵队不分先后朝宋军冲去。
    张焘作为指挥官,已经做到了极致,他把先锋变成后军,矬子里捡大个勉强凑足了三五千人,准备以此阻挡信安军,给麾下主力寻求一线生机。
    看到信安军全员冲杀,张焘将帅旗前移,矗立在阵前,不管宋军如今士气如何,只此一点就让宋军打起了些精神。
    连主将张焘都不怕死的顶在前面,将士们不管怕不怕死,也得咬牙撑住,否则当身后不远处的督战队是摆设吗?反正都是一个死,奋勇杀敌没准还能活命呢!
    张焘是纯粹的文官出身,但其人身高八尺,身材魁梧有力,此刻一手持着长矛,一手端着神臂弩,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杀来的信安军。
    射出一支弩箭后,张焘手里的长矛抽打战马,战马发出一声悲鸣,猛地往前冲去。
    弩箭稀稀拉拉的射向信安军,与之相对的是信安军阵列传来的噼里啪啦爆响,冒起的淡淡硝烟也顺着风向飘向宋军阵地,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一顺百顺,当然是顺着信安军了。
    张焘带着三五千病弱之卒,空有精神却无勇力,连信安军一个波次的冲锋都没挡住。
    因为汤思退说的一点没错,血肉之躯根本不是拿来挡枪弹的,哪怕身上穿着甲胄也挡不住子弹的贯穿。
    汉兴造的步枪准头和射速,比清照式步枪强的太多,说是一个波次的冲锋,但是几百步的距离,已经足够信安军射击两三次了,细算就是一万五千发子弹的量级,整个就是一次饱和式的覆盖射击。
    张焘率领的宋军先锋,就像是禾苗遭遇了冰雹,被稀里哗啦砸的稀烂。
    双方还没展开肉搏战,张焘的三五千人马就倒下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些兵卒哪还有勇气直面信安军,信安军就像是分波斩浪的鲨鱼,徒步冲锋凿穿了以骑兵为主的宋军。
    即使溃败不可挽回,张焘还是带着心腹亲兵一千多人直奔信安军的帅旗所在。
    不是张焘视死如归,把生的希望留给施廷臣和汤思退,而是在一开始他就知道三万宋军可能无一幸免。
    与其被信安军追杀,还不如放手一搏,若是能杀掉几个信安军的主将,也算拉到了垫背的不是?
    曹成想要身先士卒来着,但是他所在的纵队在中间,而逃散的宋军漫山遍野,如此一来反倒让其他四个纵队比他快出一线。
    正咒骂岳翻等人不地道的时候,看到有一队宋军逆流而来,顿时心花怒放,连放数枪打杀的过瘾。
    张焘和亲兵的速度不慢,因为大部分都骑着战马,就算战马拉稀,支撑短距离的冲刺仍有余力,这就导致曹成只开了几枪就让张焘杀到了眼前。
    曹成不认得张焘,却也对这个敌人很佩服,当即收了汉兴造步枪,取出铁枪奋力一挥,“弟兄们,上刺刀,干他娘的。”
    曹成一声令下,近千信安军取出了随身携带平时当做匕首防身的刺刀,卡紧之后,汉兴造就变成了一杆另类的长枪长矛,与张焘所部狠狠对撞在一起。
    张焘和曹成一交手,就知道自己不是曹成的对手,他略有膂力,怎么可能是曹成的对手。
    在信安军逐渐放弃个人勇武的大环境下,很是有一些像曹成这样更加追求个人武艺的一些人。
    想想曹成的几个师傅就知道曹成有多能打,王进,武松,鲁达,史进等等。
    只是一个略带技巧的花挑,曹成就把张焘手里的长矛给挑飞了,顺手来了一记花活,巧劲再次把张焘扒拉下马。
    铁枪的枪尖挑中张焘的系甲丝绦,猛地甩向身后,“这厮估计是个头儿,绑了。”
    曹成看也不看身后,带着信安军狂飙突进,离的近的敌人就上刺刀拼杀,离的远的就端起汉兴造射击,一盏茶的功夫,张涛的亲兵不是被射杀就是跪地举手投降。
    局面彻底一边倒,宋军三万之众,被曹成的五千信安军一口气追杀了十几二十里。
    被击毙的倒是不多,也就五六千左右,余下大部分都选择了投降,因为实在是跑不动了。
    打了一场大胜仗,但是“捡尸”也是个力气活,甚至比厮杀还累,只因宋军一点力气都没有,一个个躺在地上和真正的尸体差不多,单单是处置这些俘虏,就用掉了半天的时间。
    信安军返回应灵县的时候,欢呼雷动,信安军百战百胜,但是像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胜仗,也是不多见,一个个笑的嘴巴都合不拢。
    寻常士卒还沉浸在喜悦中,曹成等将领还得继续收尾,宋军的主将张焘,施廷臣,汤思退等七八人被捆绑着押到曹成面前。
    汤思退顾不得丢脸,嚷嚷着要去茅房,结果因为没人搭理,直接当场解手,羞愤欲死。
    曹成嫌弃的看着汤思退,眼珠一转道:“腌臜货,推下去砍了,免得污染空气。”
    汤思退被这话吓的屁股都夹紧了,脸色苍白道:“大人,不要啊!我有重要军情禀报,事关信安军生死存亡……”
    张焘狠狠的瞪了汤思退一眼,但随着汤思退把关于吐蕃诸部兵马抵达犍为的事情一说,他只叹息了一声把头一低不再言语。
    曹成等人被汤思退说的话吓了一跳,此时才明白一旦让张焘所部渡过岷江与吐蕃兵马汇合,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断掉李茂的退路不至于,但大理国肯定会乱成一团,彻底打乱李茂在大理国的部署。
    事关整个战场的局势,曹成不敢擅专,命斥候营去岷江对岸查探真假虚实,确定紫云城附近果真有吐蕃兵马,立刻将这个情况飞报李茂,在处理俘虏的同时,等待李茂的进一步指示。
    曹成是个非常聪明,而且善于钻研总结的信安军将领,他把信安军入川后秦桧和宋军的反应一一罗列出来,很快发现这是一场罗圈仗,宋军很有几分诱敌深入的意思。
    特别让曹成上心的是突然冒出来的吐蕃诸部兵马,宛若一把刀子横插在大理国和川蜀之间。
    这绝对是一个变量,他觉得李茂收到这个消息,也会觉得棘手吧!

章节目录

寒门枭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鲟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鲟鱼并收藏寒门枭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