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泰玄离开伽宗部码头,尽管一直在滇池飘着,但是和善阐府城的联系始终未断。
信安军说是铁壁合围,却也无法五步一哨十步一岗,百密总有一疏,何况高家又是善阐府的地头蛇。
不过陆续传来的都不是好消息,信安军实力之强,远远超过高家的预料。
高泰玄刚刚收到的消息就是高家准备撤退,把人马从滇池撤走,留一座善阐府空城给信安军,保存高家的实力。
按照高泰玄对兄长高泰运的了解,除非是真正的以卵击石,否则不可能一箭不发的就示弱,可见局面给高家的压力有多大。
高泰运交给高泰玄的并非百艘左右战船,还有六七十艘大型竹筏,只要架设得当,完全可以当浮桥使用。
此时高泰玄就以百艘战船为主,六七十个木筏为辅,慢慢的靠近着善阐府城的码头。
高泰玄觉得高家还是很幸运,因为信安军在善阐府周围找不到船只,如果只是扎木筏竹筏,又绝非高家水师的对手。
或许正因为有这条退路,可以从容的撤退到大理国都城,兄长才有恃无恐吧!
两个竹筏靠近高泰玄的旗舰,得知一切照旧后,高泰玄吩咐道:“从现在开始到黎明之前,能上船的都带走,没有上船的就不必管了。”
不是高泰玄狠心,善阐府城内有近七万人马,而他手里的战船,竹筏,最多能运走三四万人。
没有上船的只能跟善阐府城共存亡,舍小保大,让乌蛮诸部做炮灰马前卒,这是他跟兄长早就商量好的策略。
今天的天气对高家也十分有利,天上飘着一块块乌云,阻挡了月光,滇池水面上黑漆漆的,就连对面的善阐府城也模模糊糊。
看到有战船已经停靠在码头上,高泰玄嘴里嘀咕着什么,他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了,希望善阐府城里不要出现计划之外的状况。
因为地势的缘故,善阐府城的码头,始终处于府城水门两侧高地的保护中。
高家在码头处驻兵八千,牢牢的把持着码头的控制权,因此高泰玄并不担心来自码头之外的进攻,哪怕信安军火器犀利,也休想把大炮拉到码头附近。
就在高泰玄等待水门打开的时候,一道亮光划过夜空,在离地三十多丈的高空炸开,绽放出绚烂的烟花。
高泰玄暗忖不好的时候,已经晚了,在离码头三里之外,一条条火龙呈抛物线射向高泰玄的船队。
明明火箭的落点离船队还很远,但落在滇池水面上的火箭并没有熄灭,反而像是把整个水面都点燃了,火苗爆燃卷起三丈多高。
高泰玄根本无法理解水面怎么会燃起大火,但是他所有的战船,竹筏,全都在火焰的笼罩范围内,望着翻滚卷动的大火,他险些一头栽倒掉进火海里。
岸边发射的火箭始终没停,夹杂中还有几声炮响,每一次响起,高泰玄的战船必有一艘被击中,不等沉没就会大火吞噬掉了。
善阐府城水门外的码头,顷刻间变成了人间炼狱,这才是一场逃无可逃的歼灭战,高泰玄甚至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大火持续到天明才逐渐熄灭,似乎知道没有救援的必要,善阐府城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只是码头两侧的高家嫡系兵马有些骚动,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按兵不动。
其实在滇池大火一起的时候,高泰运就知道高家的水师战船保不住了,终于明白信安军一直没有攻打善阐府城,就是在等待时机先剪除高家最后的依仗。
如今的善阐府城才是真正的一座孤城,唯一能指望的外援就剩下了高明顺和一干乌蛮诸部的两三万人马。
高泰运还在犹豫要不要投降的时候,信安军已经在黎明拉开了对善阐府城的决战。
高家的嫡系精锐,终于见识到了乌蛮诸部所说的火炮洗地是怎么回事。
信安军炮兵营近九成的炮火,对准了善阐府城的南门进行轰击,火力集中的优势让城内的守军连头都抬不起来,时间不长南门就被轰塌了。
这时候从南门杀出了一支人马,皆是骑兵,速度很快的冲出来杀奔信安军的炮兵阵地。
可惜这三四千骑兵向着炮火前进,注定有来无回,炮兵营不但有三十多门火炮对他们平射,两侧的步兵方阵也进行着火力交叉。
这支骑兵就像是被割倒的麦子,呈波浪一排排倒下,所谓勇气,已经无法左右这样的战局。
战斗结束的很突然,信安军照例先是火力压制,还没等步兵冲锋,善阐府城就打出了白旗。
原因很简单,高泰运中炮身亡,面对如此困境又群龙无首,城内的守军除非等死,否则总要做出求生的选择。
乌蛮诸部更是见风使舵,高明顺五花大绑的被献到李茂面前,包括被俘虏的,主动投降的高家子嗣多达三十多人,基本上算是把高家一锅端了。
田师中,张宗颜,吴拱等人都觉得憋闷,他们蓄力准备狠狠揍一拳的时候,敌人就这么投降,险些把他们闪了一下腰。
张俊倒是对此好不奇怪,只说了一句就让田师中等人释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一仗看似虎头蛇尾,那是因为信安军把准备工作做的太充分了,大兵压境,铁壁合围,先后敲掉了高家的希望。
只要还有些眼色识时务,投降是最好的出路,真让信安军全力施展,善阐府城内的高家和乌蛮诸部,不也难逃被歼灭的命运吗!
信安军进驻善阐府城立即展开了善后事宜,因为只有南门崩塌,善阐府城内守军投降及时,免于城池受到战火损毁,使信安军收集到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李茂大致看了一下这些材料,只能说大理段氏也好,高氏也罢,都是废材,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好好的大理国在他们的治理下,四夷百蛮,叛逆中国,百姓离散,民不聊生。
乌蛮诸部和世家豪强,更是趁机扩充势力,拓展疆土,大理国和北宋一样,皆是外强中干,早就成了空壳子。
段氏的衰落,高氏内部的争斗,使整个大理国十几年来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各方势力治下,最苦的还是老百姓,这从逐年递减的人口数量就可见一斑。
李茂把手里的文书账册放下,对张俊苦笑道:“早就预料大理国是个烂摊子,没想到这烂摊子下面还有个大窟窿,不好弄啊!”
信安军说是铁壁合围,却也无法五步一哨十步一岗,百密总有一疏,何况高家又是善阐府的地头蛇。
不过陆续传来的都不是好消息,信安军实力之强,远远超过高家的预料。
高泰玄刚刚收到的消息就是高家准备撤退,把人马从滇池撤走,留一座善阐府空城给信安军,保存高家的实力。
按照高泰玄对兄长高泰运的了解,除非是真正的以卵击石,否则不可能一箭不发的就示弱,可见局面给高家的压力有多大。
高泰运交给高泰玄的并非百艘左右战船,还有六七十艘大型竹筏,只要架设得当,完全可以当浮桥使用。
此时高泰玄就以百艘战船为主,六七十个木筏为辅,慢慢的靠近着善阐府城的码头。
高泰玄觉得高家还是很幸运,因为信安军在善阐府周围找不到船只,如果只是扎木筏竹筏,又绝非高家水师的对手。
或许正因为有这条退路,可以从容的撤退到大理国都城,兄长才有恃无恐吧!
两个竹筏靠近高泰玄的旗舰,得知一切照旧后,高泰玄吩咐道:“从现在开始到黎明之前,能上船的都带走,没有上船的就不必管了。”
不是高泰玄狠心,善阐府城内有近七万人马,而他手里的战船,竹筏,最多能运走三四万人。
没有上船的只能跟善阐府城共存亡,舍小保大,让乌蛮诸部做炮灰马前卒,这是他跟兄长早就商量好的策略。
今天的天气对高家也十分有利,天上飘着一块块乌云,阻挡了月光,滇池水面上黑漆漆的,就连对面的善阐府城也模模糊糊。
看到有战船已经停靠在码头上,高泰玄嘴里嘀咕着什么,他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了,希望善阐府城里不要出现计划之外的状况。
因为地势的缘故,善阐府城的码头,始终处于府城水门两侧高地的保护中。
高家在码头处驻兵八千,牢牢的把持着码头的控制权,因此高泰玄并不担心来自码头之外的进攻,哪怕信安军火器犀利,也休想把大炮拉到码头附近。
就在高泰玄等待水门打开的时候,一道亮光划过夜空,在离地三十多丈的高空炸开,绽放出绚烂的烟花。
高泰玄暗忖不好的时候,已经晚了,在离码头三里之外,一条条火龙呈抛物线射向高泰玄的船队。
明明火箭的落点离船队还很远,但落在滇池水面上的火箭并没有熄灭,反而像是把整个水面都点燃了,火苗爆燃卷起三丈多高。
高泰玄根本无法理解水面怎么会燃起大火,但是他所有的战船,竹筏,全都在火焰的笼罩范围内,望着翻滚卷动的大火,他险些一头栽倒掉进火海里。
岸边发射的火箭始终没停,夹杂中还有几声炮响,每一次响起,高泰玄的战船必有一艘被击中,不等沉没就会大火吞噬掉了。
善阐府城水门外的码头,顷刻间变成了人间炼狱,这才是一场逃无可逃的歼灭战,高泰玄甚至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大火持续到天明才逐渐熄灭,似乎知道没有救援的必要,善阐府城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只是码头两侧的高家嫡系兵马有些骚动,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按兵不动。
其实在滇池大火一起的时候,高泰运就知道高家的水师战船保不住了,终于明白信安军一直没有攻打善阐府城,就是在等待时机先剪除高家最后的依仗。
如今的善阐府城才是真正的一座孤城,唯一能指望的外援就剩下了高明顺和一干乌蛮诸部的两三万人马。
高泰运还在犹豫要不要投降的时候,信安军已经在黎明拉开了对善阐府城的决战。
高家的嫡系精锐,终于见识到了乌蛮诸部所说的火炮洗地是怎么回事。
信安军炮兵营近九成的炮火,对准了善阐府城的南门进行轰击,火力集中的优势让城内的守军连头都抬不起来,时间不长南门就被轰塌了。
这时候从南门杀出了一支人马,皆是骑兵,速度很快的冲出来杀奔信安军的炮兵阵地。
可惜这三四千骑兵向着炮火前进,注定有来无回,炮兵营不但有三十多门火炮对他们平射,两侧的步兵方阵也进行着火力交叉。
这支骑兵就像是被割倒的麦子,呈波浪一排排倒下,所谓勇气,已经无法左右这样的战局。
战斗结束的很突然,信安军照例先是火力压制,还没等步兵冲锋,善阐府城就打出了白旗。
原因很简单,高泰运中炮身亡,面对如此困境又群龙无首,城内的守军除非等死,否则总要做出求生的选择。
乌蛮诸部更是见风使舵,高明顺五花大绑的被献到李茂面前,包括被俘虏的,主动投降的高家子嗣多达三十多人,基本上算是把高家一锅端了。
田师中,张宗颜,吴拱等人都觉得憋闷,他们蓄力准备狠狠揍一拳的时候,敌人就这么投降,险些把他们闪了一下腰。
张俊倒是对此好不奇怪,只说了一句就让田师中等人释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一仗看似虎头蛇尾,那是因为信安军把准备工作做的太充分了,大兵压境,铁壁合围,先后敲掉了高家的希望。
只要还有些眼色识时务,投降是最好的出路,真让信安军全力施展,善阐府城内的高家和乌蛮诸部,不也难逃被歼灭的命运吗!
信安军进驻善阐府城立即展开了善后事宜,因为只有南门崩塌,善阐府城内守军投降及时,免于城池受到战火损毁,使信安军收集到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李茂大致看了一下这些材料,只能说大理段氏也好,高氏也罢,都是废材,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好好的大理国在他们的治理下,四夷百蛮,叛逆中国,百姓离散,民不聊生。
乌蛮诸部和世家豪强,更是趁机扩充势力,拓展疆土,大理国和北宋一样,皆是外强中干,早就成了空壳子。
段氏的衰落,高氏内部的争斗,使整个大理国十几年来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各方势力治下,最苦的还是老百姓,这从逐年递减的人口数量就可见一斑。
李茂把手里的文书账册放下,对张俊苦笑道:“早就预料大理国是个烂摊子,没想到这烂摊子下面还有个大窟窿,不好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