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李瓶儿,段三娘,赵缨络,耶律南仙等人分别为妃,名号无非是元妃,淑妃之类。
郑爱月则是九嫔之首的昭仪,郑爱香,李师师,林凤英等人皆位列其中,就连郑玉的侍女秋婢也得了贵人的封号,
李茂家里妻妾不少,但是和皇室的名额相比,的确少了些,根本就没把这些妃嫔的名目给占满。
以后估计也会长时间空置,因为李无生根本就没有再纳侧妃的想法。
李无生皇太子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李茂的其他子女皆封亲王和公主,但没有封藩。
一来是除了李无生之外年纪都太小,二来李茂也没有兴趣给自家酿成七王八王之乱的祸根。
皇帝家事梳理完毕,李茂在原有内阁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置内阁之外,建十八部,砍掉了三省六部,连宰执丞相都拿掉不再设立,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直接对李茂负责。
改动最大的还是信安军这个打仗的机构,按照李茂的习惯,什么枢密院,指挥使,都总管之类全部砍掉,直接以新军的架构为基础,设立军营两级,辅以军衔形成上下指挥体系。
对于部下的公侯期望,李茂给予了充分的理解,王爵不可轻授,起码在李茂看来非子嗣皆不可再封王,那名头容易考验人心,他也不想做明太祖。
因此功臣的最高爵位就是公爵,李茂一口气大批发封出去二十四个,侯爵四十多个。
下面的伯爵,子爵,男爵接近百位,当然了,这些爵位的五分之四都出于信安军,从龙之功就是这么霸道,也奠定了首重军功,马上封侯的尚武传统。
一个月之内,赵宋被取而代之,李茂称帝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甚至传到了海外。
这是官方渠道的传播,李茂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分别派出使者前往各地,连高丽和倭国都递了消息,更别说西北和江南了。
震动在情理之中,但出乎所有敌对势力意料的是李茂偃旗息鼓,没有先礼后兵。
据说在北边的信安军第二军也没有进行大动作,颇让完颜杲松了口气。
直到三月末,陆续有消息流传出来,李茂和信安军暂时歇气,是为了进行一系列革新。
圣旨写一道容易,但落实不光要动嘴皮子,还得弯腰下力气,特别是李茂一改前朝皇权不下乡的传统,动作之大自然牵制了信安军在军事上的行动。
北地五州,燕云等地有之前打下的基础,各项工作推进的比较顺利。
除了这些地方之外,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反弹之强烈让李茂首次感觉到屁股下的位置不好坐,真不是说说而已。
好在李茂扩大了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三十几个人,加班加点连轴转总算撑了过来,如果事必躬亲,绝对能把他累吐血。
李茂对此有极其清醒的认识,现在只能说度过了危险期,大框架稳定了,细节上不是三年两载能解决。
五月中旬,李茂巡视了汴梁城外的几十个工厂,重点是兵工厂。
随着改进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武器装备的制造速度大增,信安军全部向新军转化进行的有条不紊。
安国公凌振把手里刚生产出来的清照式步枪递给李茂,“陛下,这是进行了几处优化的新式枪械,现在信安军兵工厂可以年产三万支。”
李茂见凌振说话的时候洋洋自得,仔细看了看手里的火枪,有些不太满意道:“后装枪还是无法批量生产?”
凌振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陛下,后装枪还不行,涉及到的改进太多了,特别是陛下要求使用封装弹药,十几次实验就没成功过,保守估计还得研究几年。”
李茂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那啥,但现在的枪械真的达不到他最低理想的要求,勉强算是凑合。
凌振见李茂微蹙的眉头舒展,心里松了口气,李茂给他提的要求,绝对强人所难。
皇帝陛下只考虑到后装枪和子弹,却没想想这得花费多少银钱,单单是弹壳都是铜啊!
“火炮呢?”李茂知道枪械更新换代比较难,而且并非像凌振所想那样不知道投入巨大,转而询问火炮的进展。
凌振顿时又来了精神,“火炮已经差不多达到了陛下的要求,如今有九种火炮,炮弹也有十几个种类,主要是生产进度跟得上,年产火炮可以达到一千五百门。”
枪弹是精细活,造炮完全可以傻大粗,而且凌振在这方面有天赋,再加上王府公学的支持,火炮技术吃的很透。
王府公学此时已经改名叫皇家公学,汴梁和燕京的老师学生加起来,足足有两万人。
这是在校师生,如果把往年结业的皇家公学的学生加起来,总人数超过五万,这才是李茂视若珍宝的一笔财富。
想想就可以明白,这五万人平均都有后世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其中拔尖的一万多人相当于大学生,厚积而薄发展现出的力量,唯有李茂才能清楚的看到。
李茂盘算了一下,“月底能拿出两万支枪,一千门火炮吗?”
凌振拍着胸口说道:“完全可以,现在仓库已经积攒了不少枪支弹药,不过这个数目全部交付的话,海军那边就顾不上了。”
本来李茂巡视工厂的气氛不错,除了安国公凌振,还有楚国公杜壆,韩国公吴用等人,但凌振一说到海军,包括李茂在内,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原因很简单,信安军海军远征真腊现在骑虎难下,更实际些应该是泥足深陷。
表面上维持着小胜的局面,但在场的哪个不知道投入有多大,两年时间不到,信安军投入的银钱已经超过了八百万,搞的李茂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化身成了后世的迈瑞肯。
杜壆和信安军海军的将领关系都不错,而且远征真腊受挫,人为的因素很少,谁让信安军一年摊上了三次威力巨大的台风呢!
“陛下,闻人世崇和危昭德那边不妨适当的收一收,信安军现在可以编练两个新军,完全有能力支撑南北同时开战,而且微臣觉得女直人已经是冢中枯骨,不足为虑,那么信安军主力不妨南下,先把杭州府的小朝廷拔掉,打通南下陆路从广南抄过去。”
李茂不置可否,谁也不愿意遇到台风,可摊上了根本躲不掉。
原本还想着拿下中南半岛,让海军来个回马枪直接把大江以南包饺子,现在看来希望落空。
到底要不要渡江作战不光要考虑军事实力,手头的买卖也不能停啊!
郑爱月则是九嫔之首的昭仪,郑爱香,李师师,林凤英等人皆位列其中,就连郑玉的侍女秋婢也得了贵人的封号,
李茂家里妻妾不少,但是和皇室的名额相比,的确少了些,根本就没把这些妃嫔的名目给占满。
以后估计也会长时间空置,因为李无生根本就没有再纳侧妃的想法。
李无生皇太子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李茂的其他子女皆封亲王和公主,但没有封藩。
一来是除了李无生之外年纪都太小,二来李茂也没有兴趣给自家酿成七王八王之乱的祸根。
皇帝家事梳理完毕,李茂在原有内阁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置内阁之外,建十八部,砍掉了三省六部,连宰执丞相都拿掉不再设立,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直接对李茂负责。
改动最大的还是信安军这个打仗的机构,按照李茂的习惯,什么枢密院,指挥使,都总管之类全部砍掉,直接以新军的架构为基础,设立军营两级,辅以军衔形成上下指挥体系。
对于部下的公侯期望,李茂给予了充分的理解,王爵不可轻授,起码在李茂看来非子嗣皆不可再封王,那名头容易考验人心,他也不想做明太祖。
因此功臣的最高爵位就是公爵,李茂一口气大批发封出去二十四个,侯爵四十多个。
下面的伯爵,子爵,男爵接近百位,当然了,这些爵位的五分之四都出于信安军,从龙之功就是这么霸道,也奠定了首重军功,马上封侯的尚武传统。
一个月之内,赵宋被取而代之,李茂称帝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甚至传到了海外。
这是官方渠道的传播,李茂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分别派出使者前往各地,连高丽和倭国都递了消息,更别说西北和江南了。
震动在情理之中,但出乎所有敌对势力意料的是李茂偃旗息鼓,没有先礼后兵。
据说在北边的信安军第二军也没有进行大动作,颇让完颜杲松了口气。
直到三月末,陆续有消息流传出来,李茂和信安军暂时歇气,是为了进行一系列革新。
圣旨写一道容易,但落实不光要动嘴皮子,还得弯腰下力气,特别是李茂一改前朝皇权不下乡的传统,动作之大自然牵制了信安军在军事上的行动。
北地五州,燕云等地有之前打下的基础,各项工作推进的比较顺利。
除了这些地方之外,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反弹之强烈让李茂首次感觉到屁股下的位置不好坐,真不是说说而已。
好在李茂扩大了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三十几个人,加班加点连轴转总算撑了过来,如果事必躬亲,绝对能把他累吐血。
李茂对此有极其清醒的认识,现在只能说度过了危险期,大框架稳定了,细节上不是三年两载能解决。
五月中旬,李茂巡视了汴梁城外的几十个工厂,重点是兵工厂。
随着改进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武器装备的制造速度大增,信安军全部向新军转化进行的有条不紊。
安国公凌振把手里刚生产出来的清照式步枪递给李茂,“陛下,这是进行了几处优化的新式枪械,现在信安军兵工厂可以年产三万支。”
李茂见凌振说话的时候洋洋自得,仔细看了看手里的火枪,有些不太满意道:“后装枪还是无法批量生产?”
凌振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陛下,后装枪还不行,涉及到的改进太多了,特别是陛下要求使用封装弹药,十几次实验就没成功过,保守估计还得研究几年。”
李茂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那啥,但现在的枪械真的达不到他最低理想的要求,勉强算是凑合。
凌振见李茂微蹙的眉头舒展,心里松了口气,李茂给他提的要求,绝对强人所难。
皇帝陛下只考虑到后装枪和子弹,却没想想这得花费多少银钱,单单是弹壳都是铜啊!
“火炮呢?”李茂知道枪械更新换代比较难,而且并非像凌振所想那样不知道投入巨大,转而询问火炮的进展。
凌振顿时又来了精神,“火炮已经差不多达到了陛下的要求,如今有九种火炮,炮弹也有十几个种类,主要是生产进度跟得上,年产火炮可以达到一千五百门。”
枪弹是精细活,造炮完全可以傻大粗,而且凌振在这方面有天赋,再加上王府公学的支持,火炮技术吃的很透。
王府公学此时已经改名叫皇家公学,汴梁和燕京的老师学生加起来,足足有两万人。
这是在校师生,如果把往年结业的皇家公学的学生加起来,总人数超过五万,这才是李茂视若珍宝的一笔财富。
想想就可以明白,这五万人平均都有后世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其中拔尖的一万多人相当于大学生,厚积而薄发展现出的力量,唯有李茂才能清楚的看到。
李茂盘算了一下,“月底能拿出两万支枪,一千门火炮吗?”
凌振拍着胸口说道:“完全可以,现在仓库已经积攒了不少枪支弹药,不过这个数目全部交付的话,海军那边就顾不上了。”
本来李茂巡视工厂的气氛不错,除了安国公凌振,还有楚国公杜壆,韩国公吴用等人,但凌振一说到海军,包括李茂在内,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原因很简单,信安军海军远征真腊现在骑虎难下,更实际些应该是泥足深陷。
表面上维持着小胜的局面,但在场的哪个不知道投入有多大,两年时间不到,信安军投入的银钱已经超过了八百万,搞的李茂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化身成了后世的迈瑞肯。
杜壆和信安军海军的将领关系都不错,而且远征真腊受挫,人为的因素很少,谁让信安军一年摊上了三次威力巨大的台风呢!
“陛下,闻人世崇和危昭德那边不妨适当的收一收,信安军现在可以编练两个新军,完全有能力支撑南北同时开战,而且微臣觉得女直人已经是冢中枯骨,不足为虑,那么信安军主力不妨南下,先把杭州府的小朝廷拔掉,打通南下陆路从广南抄过去。”
李茂不置可否,谁也不愿意遇到台风,可摊上了根本躲不掉。
原本还想着拿下中南半岛,让海军来个回马枪直接把大江以南包饺子,现在看来希望落空。
到底要不要渡江作战不光要考虑军事实力,手头的买卖也不能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