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对赵缨络很同情,这个帝姬公主,如果按照原本的生命轨迹,明后年就该死在女直人的营寨中。
虽然史书记载不详,但过程肯定是难以言述的痛苦,先后被完颜宗翰和女直贵族霸占凌辱,最后可能是被活活打死,想到这些李茂也禁不住心纠,幸好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
夏日里,坐在铺着丝绸的锦榻上,感觉凉凉的很舒适,李茂见赵缨络始终很拘谨,言谈之间便多了些怜悯和关怀,多与其谈论诗词歌赋方面的内容,投其所好果然让赵缨络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
信安军一过大名府,开始进行实际的掌控,以博州,大名府,磁州为一线,正式划定了辽王封地和大宋朝廷的界线。
李茂除了对何栗避而不见外,其他州府被软禁的官吏大多放了出来,眼下还不到替换这些人的时候。
赵桓君臣求稳,李茂和信安军同样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各有一摊儿拾掇。
如今朝廷册封李茂为辽王,圈定了具体的封地,这些被放出来的官吏转眼成了辽王藩地的属官。
心中虽然颇有微词,但李茂占着大义名分,他们满心不快也只能继续拿着这份俸禄做着这份差事,至于背地里会干些什么勾当,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路过大名府还不觉得怎么样,当信安军进入北地五州地界,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只因李茂手里这支信安军骑兵,有很大一部分是北地五州的良家子。
大军出征沙场厮杀,父母和兄弟姊妹岂能不惦记,得到信安军回师的消息,百姓们聚拢在官道两旁翘首期盼,希望能在信安军经过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儿子,亲人。
发生这样的一幕,主要是李茂行军不快,但李茂封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北地五州的大街小巷。
北地五州堪称信安军的根据地大本营,和信安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听到李茂封王的消息,百姓差不多是奔走相告,击掌相庆,因为这些都是李茂该得的,功劳摆在那里,实至名归。
先前还有些不好的传闻,都在说李茂带着信安军谋反南下,要和官家天子争夺皇帝的宝座。
北地五州的百姓们立场也很矛盾,但随着李茂被加封辽王,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烟消云散,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巨大的喜悦中。
最最重要的是这次南下没有打大仗,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儿子,亲人没有死去的可能,皆大欢喜呀!
信安军行军途中,一个宗族的族长带着数百乡亲迎接,而且是拦路迎接,他们是最先从北地五州经略府分到土地的农民,对李茂可谓感恩戴德。
一番拜见之后,李茂看出这些人的心思,他们的儿子有一些被选为良家子加入信安军,对这样优质的兵源李茂向来关切,乃是日后信安军的中坚力量。
当即让大军在这里歇息一下,让本地的信安军士卒和家人见个面,也算宣扬他这个新晋辽王的仁义吧!
对这种事信安军有一套完整规章流程,由营指挥使和虞侯出面询问麾下可有本地人,清点完毕后给这些人半个时辰的短假,让他们和亲人团聚一下。
这种非常人性化的规章颇得军心,毕竟信安军的步骑是人而不是机械,都有感情啊!
“父亲,哥哥……”一个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信安军士兵小跑着奔向自己的家人,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一个老汉看到儿子全须全尾,脸上顿时乐开了话,上下拍打着儿子的身体,确定没有一丁点的伤,这才念叨着满天神佛保佑之类的话。
“父亲,这次我立功了,杀了两个契丹人,功劳簿上记得清清楚楚,等王爷发下赏赐,我都拿回来给父亲,大哥也有银钱娶媳妇了。”
这一幕在官道上随处可见,但因为时间比较仓促,家人之间无法更深入的交流,只是让士兵们和家人们都放心而已。
等信安军进驻校场之后,大军开始运转起来,首先就是统计功劳簿,从伐辽开始,到信安军南下,几十本功劳簿记载的满满的,分门别类整理起来也需要一段时间,主管后勤的段五估计会忙疯了。
信安军的文武们这次也会得到不少的封赏,无论是官职还是钱粮,必须一笔一笔的评断清楚,让信安军上下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些具体的事务,自有吴用杜壆等人处理,李茂准备回经略府好好歇一歇。
这一路南北来回,身体疲惫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精神上的疲乏,还有阶段性心愿得偿带来的懈怠感,让他觉得再不休息一下,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王爷,顺德帝姬怎么安置?不能一直留在军营啊!”杜壆见李茂要走,提醒李茂别忘了军中还有一位帝姬殿下。
李茂瞪了杜壆一眼,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还没想好怎么把赵缨络弄进门呢!
“暂时在城内安置个宅院住下,等本王忙过这段时间再做安排。”李茂知道躲是不好躲,毕竟是赵桓赐婚,一直拖着不是个事儿,但他除了疲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和赵缨络的事情只能暂时押后。
经略府前两天就得到了消息,听说自家相公已经裂土封王,经略府立即开始了喜庆的布置,张灯结彩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李无生自去和黄棠相聚,李茂只能从其他子女身上找补一下做父亲的快乐。
孟玉楼,李清照,吴月娘三人为首,其他妾室通房丫鬟,甚至连郑玉等人都出了二门迎接,当然这里面肯定不包括朱琏母子。
镇场子的依旧是潘大娘,潘大娘这辈子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居然还有被封诰为王太妃的一天。
李茂晋封辽王,潘大娘水涨船高成为王太妃,就连李茂死去的父母,潘大娘的丈夫,也按照礼仪追封。
而且一步到位都被追封为郡王或者郡王妃,往前几代也都追封了国公之类,在潘大娘看来光宗耀祖莫过于此。
虽然史书记载不详,但过程肯定是难以言述的痛苦,先后被完颜宗翰和女直贵族霸占凌辱,最后可能是被活活打死,想到这些李茂也禁不住心纠,幸好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
夏日里,坐在铺着丝绸的锦榻上,感觉凉凉的很舒适,李茂见赵缨络始终很拘谨,言谈之间便多了些怜悯和关怀,多与其谈论诗词歌赋方面的内容,投其所好果然让赵缨络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
信安军一过大名府,开始进行实际的掌控,以博州,大名府,磁州为一线,正式划定了辽王封地和大宋朝廷的界线。
李茂除了对何栗避而不见外,其他州府被软禁的官吏大多放了出来,眼下还不到替换这些人的时候。
赵桓君臣求稳,李茂和信安军同样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各有一摊儿拾掇。
如今朝廷册封李茂为辽王,圈定了具体的封地,这些被放出来的官吏转眼成了辽王藩地的属官。
心中虽然颇有微词,但李茂占着大义名分,他们满心不快也只能继续拿着这份俸禄做着这份差事,至于背地里会干些什么勾当,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路过大名府还不觉得怎么样,当信安军进入北地五州地界,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只因李茂手里这支信安军骑兵,有很大一部分是北地五州的良家子。
大军出征沙场厮杀,父母和兄弟姊妹岂能不惦记,得到信安军回师的消息,百姓们聚拢在官道两旁翘首期盼,希望能在信安军经过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儿子,亲人。
发生这样的一幕,主要是李茂行军不快,但李茂封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北地五州的大街小巷。
北地五州堪称信安军的根据地大本营,和信安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听到李茂封王的消息,百姓差不多是奔走相告,击掌相庆,因为这些都是李茂该得的,功劳摆在那里,实至名归。
先前还有些不好的传闻,都在说李茂带着信安军谋反南下,要和官家天子争夺皇帝的宝座。
北地五州的百姓们立场也很矛盾,但随着李茂被加封辽王,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烟消云散,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巨大的喜悦中。
最最重要的是这次南下没有打大仗,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儿子,亲人没有死去的可能,皆大欢喜呀!
信安军行军途中,一个宗族的族长带着数百乡亲迎接,而且是拦路迎接,他们是最先从北地五州经略府分到土地的农民,对李茂可谓感恩戴德。
一番拜见之后,李茂看出这些人的心思,他们的儿子有一些被选为良家子加入信安军,对这样优质的兵源李茂向来关切,乃是日后信安军的中坚力量。
当即让大军在这里歇息一下,让本地的信安军士卒和家人见个面,也算宣扬他这个新晋辽王的仁义吧!
对这种事信安军有一套完整规章流程,由营指挥使和虞侯出面询问麾下可有本地人,清点完毕后给这些人半个时辰的短假,让他们和亲人团聚一下。
这种非常人性化的规章颇得军心,毕竟信安军的步骑是人而不是机械,都有感情啊!
“父亲,哥哥……”一个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信安军士兵小跑着奔向自己的家人,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一个老汉看到儿子全须全尾,脸上顿时乐开了话,上下拍打着儿子的身体,确定没有一丁点的伤,这才念叨着满天神佛保佑之类的话。
“父亲,这次我立功了,杀了两个契丹人,功劳簿上记得清清楚楚,等王爷发下赏赐,我都拿回来给父亲,大哥也有银钱娶媳妇了。”
这一幕在官道上随处可见,但因为时间比较仓促,家人之间无法更深入的交流,只是让士兵们和家人们都放心而已。
等信安军进驻校场之后,大军开始运转起来,首先就是统计功劳簿,从伐辽开始,到信安军南下,几十本功劳簿记载的满满的,分门别类整理起来也需要一段时间,主管后勤的段五估计会忙疯了。
信安军的文武们这次也会得到不少的封赏,无论是官职还是钱粮,必须一笔一笔的评断清楚,让信安军上下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些具体的事务,自有吴用杜壆等人处理,李茂准备回经略府好好歇一歇。
这一路南北来回,身体疲惫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精神上的疲乏,还有阶段性心愿得偿带来的懈怠感,让他觉得再不休息一下,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王爷,顺德帝姬怎么安置?不能一直留在军营啊!”杜壆见李茂要走,提醒李茂别忘了军中还有一位帝姬殿下。
李茂瞪了杜壆一眼,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还没想好怎么把赵缨络弄进门呢!
“暂时在城内安置个宅院住下,等本王忙过这段时间再做安排。”李茂知道躲是不好躲,毕竟是赵桓赐婚,一直拖着不是个事儿,但他除了疲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和赵缨络的事情只能暂时押后。
经略府前两天就得到了消息,听说自家相公已经裂土封王,经略府立即开始了喜庆的布置,张灯结彩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李无生自去和黄棠相聚,李茂只能从其他子女身上找补一下做父亲的快乐。
孟玉楼,李清照,吴月娘三人为首,其他妾室通房丫鬟,甚至连郑玉等人都出了二门迎接,当然这里面肯定不包括朱琏母子。
镇场子的依旧是潘大娘,潘大娘这辈子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居然还有被封诰为王太妃的一天。
李茂晋封辽王,潘大娘水涨船高成为王太妃,就连李茂死去的父母,潘大娘的丈夫,也按照礼仪追封。
而且一步到位都被追封为郡王或者郡王妃,往前几代也都追封了国公之类,在潘大娘看来光宗耀祖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