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麾下战将百员,谋士七八,但能摆上台面正统出身的官僚,还真不多。
    曾孝序第一个被排除,北地五州离不开他,孙定有这个能力,但出身不过典吏,想坐上大名府留守的位置,资历不够。
    余下的萧让,金大坚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最近一心扑在李清照的科研事业上,肯定不愿意来大名府被事务缠身。
    旁边的吴用,朱武,刘敏等人也想不出该让谁来主持大名府之事。
    李茂沉吟良久,“让何栗来吧!他虽然还不算我们的自己人,但以进士出身顶个位置足够了,让他来做大名府通判,把蔡亮扶上大名府知府的职位,先过渡二年再说。”
    刘敏自告奋勇道:“何栗做大名府通判,那我留下打理军务吧!大名府乃汴梁之北最重要的地域,城墙高厚,府城近五十万人口,别人在此相公也不会放心。”
    李茂点点头,刘敏的谋略在信安军中名列前茅,有刘敏在此坐镇,可保大名府挑不出他的掌心。
    “再留下一千信安军骑兵,应该镇得住那些稀烂的大名府禁军,等我回到北地五州,便开始整编河北两路禁军,到时候整个大名府城尽在我等掌握之中矣!”
    将大名府收入囊中,对信安军来说多了一个极大的财税来源地。
    但李茂没有做杀鸡取卵的浅显举动,而是上书朝廷减免大名府一年赋税休养生息。
    此地已经被李茂视作势力范围,自然要好生治理,毕竟这是北方最重要的城池,拿了地,还得收拢民心,方可做到百分百的掌控。
    杀了梁世杰这只鸡,李茂接下来会对付出知河南府的宋乔年。
    等到那个时候,蔡攸和胡师文再蠢,也会琢磨过滋味来,到时候倒要看看他们还有没有胆量索要钱庄的股份。
    李茂一行人在大名府逗留了五天,梁世杰之死的后继影响陆续传来。
    首先接替梁世杰任大名府留守的果然如李茂所料是通判蔡亮,他给童贯传信推荐是一方面,估计蔡亮自己也没少下本钱。
    何栗空降担任大名府通判,张佐原地踏步,刘敏则出任了大名府兵马都监。
    随同任命一块到的是赵佶带着愤怒意味的申斥圣旨,将大名府,乃至河北,河东几路官吏骂了个狗血淋头,下旨令李茂和河东路安抚使即刻进兵围剿大寇田虎。
    李茂又陆续看了蔡京等政事堂大佬的批注公文,随意的扔在桌案上,“这阵风算是刮过去了,明天一早启程吧!”
    “相公,返回信安军州还是沧州?”杜壆说着迟疑了一下,他这话问的多余,李茂的小妾已经生了,肯定急着返回经略府啊!
    谁知杜壆猜错了,李茂起身道:“先不回北地五州,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我这新官上任怎么也得烧一把火,传令河北东西两路的禁军,齐聚河间府,摸摸自家的老底儿再说。”
    杜壆愣过之后又觉得理所当然,河北东西两路的禁军除了信安军都是孱弱之师,但是在纸面上可是有着十几万大军。
    就算吃空饷再厉害,十万出头应该差不了多少,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起码十几万张嘴是真的,每年得多少粮食喂养?
    吴用面带忧色道:“相公,这些扶不上墙的禁军绝对不能白养着,战斗力比唃厮啰人和党项人差的太多,上了战场也是送死,而且西北正源源不断的押送党项羌人的俘虏,信安军也不缺兵源,最好都打发了去开矿。”
    朱武对信安军中的唃厮啰和党项人和孙定一样戒备很深,反驳道:“信安军也不能总是指望唃厮啰人和党项乡人作战,这十几万禁军裁撤冗员和老弱,怎么也能得几万青壮,可以确保那些异族之人不起外心,否则单凭上层军官弹压指挥,早晚会出大乱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也得十几二十年才能让他们从骨子里打消反复之心。”
    关于河北东西两路禁军如何处置,李茂等人一直没有商量出结果。
    在路上的时候,又遇到西北“遣送”的党项羌人俘虏,天寒地冻的时节,这些党项人仿佛被交易的骡马牛羊,在官道上绵延数十里,时不时能看到倒毙在路边的尸首。
    鲁达嘿了一声,“姚古和折可求这是穷疯了吧?就算是敌人,怎么也得给一口吃的呀!”
    鲁达痛恨党项人,但看到这些俘虏在寒风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很多都是只剩一口气的妇孺,怎能不动恻隐之心。
    朱武看着信安军将沿路的尸首挖坑埋掉,心有同感道:“每一万人就能从信安军换取五百贯银钱,而且粮草另算,这根本就是无本的生意,西军那些人能放过才怪。”
    李茂同样看到了这一幕,感觉西军有些过分了。
    当时和姚古,折可求说好的,西夏党项俘虏的口粮由信安军折算成银钱支付。
    这是拿了银钱不办事,变相克扣党项人的口粮,一里一外,西军凭空能多出十万贯的银钱,冤大头变成了信安军,遭罪的则是党项人。
    “朱武,你代我写信给姚古和折可求,党项人丁口到了北地五州,只算活的,死了一文钱都没有。”
    朱武应了一声说道:“当初就该把这一条提前说明,我现在就写,信安军的银钱再多也不能这么打水漂。”
    李茂眼下手里的存粮不多,眼前这几万党项人俘虏只能苦苦挨着,能活多少全凭运气。
    信安军越过这些党项俘虏,抵达河间府的时候天色还没黑,提前得到消息的知府黄潜善带人在城外迎接。
    和去年不同,如今的李茂不但成为正二品大员,还是黄潜善直接的顶头上司,再怠慢那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李茂对黄潜善印象不好,这位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在两宋交替时仅次于秦桧,就连汪元复的伯父汪伯彦都略逊一筹。
    但不能否认的是黄潜善之流很会做人,把姿态放的很低,阿谀奉承的拜年话一套一套的,让李茂挑不出半点毛病。

章节目录

寒门枭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鲟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鲟鱼并收藏寒门枭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