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合达是通盘考量做出撤兵的决定,会州城久攻不下,党项骑兵已经非常疲惫,士气低迷。
    之前不撤兵是粮草不济走不了,现在有了足够的粮草不撤还等什么?
    其次是西夏已经收复熙河旧地,接下来是彻底消化,抵消没有收复横山的弊端。
    只要宋军胆敢跨过横山威胁西夏腹地,西夏同样可以兵出熙河威胁秦凤路其他州府。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萧合达不放心李乾顺的安危,李仁礼着急,实际上他比李仁礼还急迫,生怕兴庆府有失。
    当党项骑兵撤退的时候,会州城内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庆声,萧合达冷冷的瞥了一眼会州城,扬鞭催马退兵敷川。
    但是当党项人和黄头回鹘的联兵刚刚抵达敷川的时候,就得到了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消息。
    宋军已经破了兴庆府,皇帝李乾顺以及西夏文武百官并二十万百姓被掳。
    萧合达看着裹着厚被子仍然浑身哆嗦的李仁礼,千言万语噎在咽喉说不出口,任凭李仁礼咒骂也不还嘴。
    按照宋军的进退路线,萧合达觉得即便当时全军不计伤亡的回师兴庆府,也追不上千里奔袭的宋军,因为宋军好像一天不到就攻破了兴庆城啊!
    李仁礼发泄一通,头脑逐渐冷静下来,“都统,还是快马奔赴辽国求援吧!陛下被宋人掳走,只能通过这个办法保陛下无碍。”
    李仁礼是经验使然,前几次大夏和大宋争锋处于弱势的时候,每每请辽人调停。
    宋辽有盟约,而且辽人强悍,即便上次宋人夺了平夏,夺了横山,最后在辽人的压力下不也退兵了吗!
    萧合达听了李仁礼的话,心中禁不住苦笑,他为什么远走西夏?还不是在大辽混不下去了。
    何止是他,整个大辽都被崛起的女直人揍的鼻青脸肿,抱头鼠窜,此时的大辽哪还有余力管西夏的死活啊!
    去年冬天的时候,萧合达就听说耶律延禧逃离上京,耶律淳有自立之心,现在即便去辽国求援,请求调停,是去找耶律延禧还是找耶律淳?
    弄不好还会陷入辽国内部的纷争,得不偿失。
    不过李仁礼把话说到这,萧合达必须派出一队人马去辽国求援,求的不是辽国皇帝,而是与他有旧的西京道留守萧买离。
    如果辽人能出兵,从大同府南下进入平夏地区,与党项骑兵东西策应,做出威逼宋境的姿态,或许能让宋人感受到压力,不敢阴害李乾顺,只要李乾顺不死,大夏的根骨就不会散。
    至于现在出兵去抢李乾顺,萧合达觉得谁这么说,就该砍谁的脑袋,那不是置皇帝李乾顺与死地吗!
    这种情况下,局面比李茂预想的好许多,相当于麻杆打狼两头怕。
    信安军怕遭遇党项主力的阻击,党项人则投鼠忌器怕李乾顺被杀。
    双方像是约好的,党项人回了卓啰城,而信安军押着俘虏进了盖朱城,相距不到二十里。
    信安军进城的时候,会州的援兵也到了,为首的是一群小将,最为担心盖朱城的非刘正彦莫属,得知刘法重伤的消息,刘正彦几欲昏厥。
    李茂再见到刘法的时候,这位天生神将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主要是受的伤太重,能坚持到现在绝对算是奇迹。
    刘法自己倒是看得开,得知李茂千里奔袭一举建功,大笑了好一阵,明显露出回光返照的姿态。
    刘法收住笑声,建议不要害了李乾顺的性命,李乾顺身为西夏皇帝,用处太多了。
    只要将李乾顺囚禁在汴梁,西夏对大宋将再不构成威胁,有八成的几率分崩离析。
    党项人立国不过百年,仗着拓跋部平定黄巢之乱被唐朝册封为定难军节度使,麾下除了李氏之外,可还有不少强力部落,主弱臣强,那些部落可不会再听李氏的号令。
    “李相公,我只有一子成器,今后还望李相公多多提携,刘法感激不尽。”刘法说完了国事,转而将刘正彦托付给李茂。
    李茂看着泪流满面的刘正彦,知道这小子就是日后联合苗傅兵谏赵构,吓死赵构嫡亲太子的家伙,结果因为犹犹豫豫,落了个被砍成肉酱的下场。
    想起刘正彦,李茂又联想到了折可求,据说史书记载折可求在女直金国的兵锋下,以三州之地投降。
    有说是折可求诈降,也有说折可求眼看北宋大势已去为自家谋算,至于真正的原因,怕是再也探究不到了,另外折家军好像也是拓跋部出身。
    李茂收摄心神,对刘法的拜托一口应承下来,随后把时间留给父子二人独处。
    没等李茂离开大门,里面就传出了刘正彦悲痛欲绝的哭喊声,一代天生神将,因为刘正彦兵谏谋反而湮灭在北宋史书中的西军老将,最终还是没逃脱命运的轨迹呀!
    李茂亲自主持了刘法的葬礼,并且斩杀了十个西夏重臣给刘法陪葬,同时宣布了西夏兴庆府被宋军攻破,俘虏了西夏皇帝李乾顺的消息,使刘法的丧事变成了喜丧,前来会兵的诸路西军无不击掌相庆。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堪称一战灭国,原本对李茂还不服气的西军将领,至此开始称颂李茂的战功。
    毕竟西北将门世家再强,也没有哪家俘虏了西夏皇帝,隐隐使李茂以及信安军高出西军一筹。
    忙碌完刘法的葬礼,李茂叫来吴用详细询问会州保卫战的经过,吴用一五一十的讲述一遍。
    听到吴用坚壁清野,污染水源的手段,李茂不服不行,顺口说道:“智多星实乃吾之贾诩也。”
    吴用急忙摇手,“我哪敢与贾文和相比,倒是相公可造魏武之势,吴用愿鞍前马后为相公效力。”
    话不必说透,借贾诩和曹操,李茂和吴用二人相视而笑。
    李茂摇摇头道:“时机未到啊!一战灭国说来荣耀,但李乾顺实则是个烫手山芋。”
    李茂没有避讳吴用,把李乾顺可能会被赵佶放归西夏的猜测说了说。

章节目录

寒门枭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鲟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鲟鱼并收藏寒门枭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