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怔了怔,他儿女成群,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和有没有子嗣大有干系。
如果当初哲宗皇帝有儿子,就算他脑袋冒青烟也轮不到他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赵佶记得李茂成亲的时间不短了,当时还有些胡闹的让李茂娶了三位正妻,还听说李茂的妾室也不少,几年间没有一个子女,这好像不太正常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佶挺替李茂感到悲哀,如果李茂这辈子都没有子嗣,那和太监有什么区别?
王黼成功的在赵佶心里种下了李茂无子的种子,告退后立刻去找梁师成,把刚才想到的损招和盘托出。
梁师成正喝着煮好的茶,听了王黼的话,一口酱油颜色的茶喷了出来,声调怪异道:“你说什么?让官家招李茂做驸马?”
驸马听起来高大上,但历史上除了寥寥数人,做驸马的基本上都是悲催的命。
就拿大宋朝来说,做了帝王家的驸马,就跟被圈养的猪差不多。
宋代是对皇亲国戚管理最为严格的朝代,所有宗室皆不得参与朝政。
即便是亲王,也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富贵一生,比亲王还不如的驸马自然更跌份。
一旦被招为驸马,基本上就告别了手握实权的官宦生涯,一辈子做个富贵闲人都是好命。
梁师成对这些门道清楚的很,李茂成为驸马,帝婿,身上所有的官职实权都得被剥夺一空,老老实实的在宗室领取一份俸禄过日子。
王黼这一招可谓杀人不见血,一旦成功就等于把李茂打落尘埃。
当然这是成功的前提下,而梁师成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太低。
皇家可是要脸面的,李茂已经有三位正妻,还有妾室数人,柔福帝姬赵缨络嫁过去算什么?做正妻不合适,做妾那是打官家赵佶的脸。
王黼能不知道其中的难度?他敢出这个损招,当然心里有点把握。
“恩府先生,郓王的胞妹柔福帝姬见过李茂,若是仔细谋划一番,让李茂坏了柔福帝姬的名声,这个驸马李茂想做不想做,怕是都得做呀!”
梁师成知道王黼见郓王赵楷受宠,正在帮赵楷运作谋取东宫的位置。
此事如果有赵楷参与,的确能达到王黼的目的,但赵楷据说对李茂颇为器重,王黼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知道你想把李茂踩下去,主要原因是李茂和其老师皆是蔡京的门生,但李茂也是天子门生,出了差错在官家面前可不好交待。”
王黼阴恻恻一笑,“此事恩府先生不必多虑,能成固然好,失败了也恶心恶心李茂,断然不会牵扯到恩府先生,只是想让恩府先生帮个小忙。”
王黼说着凑近梁师成,明明没有旁人也咬起了耳朵。
梁师成听完了王黼的计策,脸上的表情极其精彩,这么损的主意王黼都能想出来,这家伙可以说一肚子坏水,他也得提防着点。
两个人正准备弹冠相庆的时候,一份枢密院的急报送到了梁师成案头。
看过这份急报,梁师成脸色发苦,“眼看着过年了,还能不能消停了?”
王黼顺手扯过急报一看,同样眉头紧蹙。
这份急报是刘法送来的,西北天降大雪,党项人遭受雪灾,已经有大批党项骑兵出现在宋夏边境。
小股党项人南下劫掠抢夺米粮牲畜,刘法在急报中断言,西夏党项马上会开启战端,请求朝廷立即派兵支援。
征战西北是童贯的崛起起点,但王黼实在不想再看到童贯主持西北战事。
因为童贯挂帅,李茂必然为其前驱,别的方面不承认,王黼也知道李茂很会打仗,被誉为王韶第二。
再让李茂往身上划拉功劳,他还怎么打压李茂?
“恩府先生,刘法在公文上用词斟酌,相比实际情况更加糟糕,而禁军主力都随童贯南下平定方腊之乱,主持西北战事,看来得另外选人了。”
梁师成还没老糊涂,一听王黼的话音就知道王黼在打什么主意,这是怕童贯势力越来越大,想压童贯一头啊!
“不用童贯,又用何人?”梁师成对赵佶比较了解,而且明白赵佶放心使用内侍太监的心理。
如果这份急报送到赵佶面前,挂帅西征不做第二人想,除了童贯没有旁人。
“不如启用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他们乃是西军名将,又是大儒种放之后,官家那里肯定不会反对。”
王黼思来想去,觉得还得用西军的人,但种家兄弟不像刘法那么执拗,相比而言容易掌控。
梁师成没想到王黼会启用种家兄弟,这两个人选任谁也挑不出毛病,点头应允道:“你最好和郑居中通个气,急报送到官家那边,政事堂立即确定主持西北军事的人选,我也好在官家面前说几句。”
王黼嘿嘿一笑:“恩府先生不忙,这份急报现在不能送出去,等官家把童贯和李茂的封赏送往江南再说,江南乱局初定,没有官家心腹之人坐镇怎么行呢!”
梁师成恍然大悟,王黼这是想把童贯栓在江南,估计年前是看不到童贯回京,西北战事也就没有反复,为了针对童贯,王黼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军国大事被王黼和梁师成当做牵制童贯的筹码,直到几天后前往江南宣旨的太监离京,这封刘法的急报才送达赵佶手中。
赵佶的好心情被破坏殆尽,冷着脸看完急报,神色不善的问王黼:“党项人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赵佶登基之初就跟西夏李家动过刀枪,几年前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尽取横山之地,逼党项人割地求和,才过去多长时间?
“陛下,刘法在急报中说的明白,西北遭遇天灾,党项人几个大部落牲畜死光了,许是被逼的失去理智,才不计后果的南下挑衅。”王黼早就斟想好了用词。
赵佶不想打仗,因为打仗费钱不说还没什么好处。
之所以伐辽,也是他想比肩先祖功绩,青出于蓝,说白了就是好大喜功,而且瞧准了捡便宜的时机。
如果当初哲宗皇帝有儿子,就算他脑袋冒青烟也轮不到他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赵佶记得李茂成亲的时间不短了,当时还有些胡闹的让李茂娶了三位正妻,还听说李茂的妾室也不少,几年间没有一个子女,这好像不太正常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佶挺替李茂感到悲哀,如果李茂这辈子都没有子嗣,那和太监有什么区别?
王黼成功的在赵佶心里种下了李茂无子的种子,告退后立刻去找梁师成,把刚才想到的损招和盘托出。
梁师成正喝着煮好的茶,听了王黼的话,一口酱油颜色的茶喷了出来,声调怪异道:“你说什么?让官家招李茂做驸马?”
驸马听起来高大上,但历史上除了寥寥数人,做驸马的基本上都是悲催的命。
就拿大宋朝来说,做了帝王家的驸马,就跟被圈养的猪差不多。
宋代是对皇亲国戚管理最为严格的朝代,所有宗室皆不得参与朝政。
即便是亲王,也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富贵一生,比亲王还不如的驸马自然更跌份。
一旦被招为驸马,基本上就告别了手握实权的官宦生涯,一辈子做个富贵闲人都是好命。
梁师成对这些门道清楚的很,李茂成为驸马,帝婿,身上所有的官职实权都得被剥夺一空,老老实实的在宗室领取一份俸禄过日子。
王黼这一招可谓杀人不见血,一旦成功就等于把李茂打落尘埃。
当然这是成功的前提下,而梁师成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太低。
皇家可是要脸面的,李茂已经有三位正妻,还有妾室数人,柔福帝姬赵缨络嫁过去算什么?做正妻不合适,做妾那是打官家赵佶的脸。
王黼能不知道其中的难度?他敢出这个损招,当然心里有点把握。
“恩府先生,郓王的胞妹柔福帝姬见过李茂,若是仔细谋划一番,让李茂坏了柔福帝姬的名声,这个驸马李茂想做不想做,怕是都得做呀!”
梁师成知道王黼见郓王赵楷受宠,正在帮赵楷运作谋取东宫的位置。
此事如果有赵楷参与,的确能达到王黼的目的,但赵楷据说对李茂颇为器重,王黼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知道你想把李茂踩下去,主要原因是李茂和其老师皆是蔡京的门生,但李茂也是天子门生,出了差错在官家面前可不好交待。”
王黼阴恻恻一笑,“此事恩府先生不必多虑,能成固然好,失败了也恶心恶心李茂,断然不会牵扯到恩府先生,只是想让恩府先生帮个小忙。”
王黼说着凑近梁师成,明明没有旁人也咬起了耳朵。
梁师成听完了王黼的计策,脸上的表情极其精彩,这么损的主意王黼都能想出来,这家伙可以说一肚子坏水,他也得提防着点。
两个人正准备弹冠相庆的时候,一份枢密院的急报送到了梁师成案头。
看过这份急报,梁师成脸色发苦,“眼看着过年了,还能不能消停了?”
王黼顺手扯过急报一看,同样眉头紧蹙。
这份急报是刘法送来的,西北天降大雪,党项人遭受雪灾,已经有大批党项骑兵出现在宋夏边境。
小股党项人南下劫掠抢夺米粮牲畜,刘法在急报中断言,西夏党项马上会开启战端,请求朝廷立即派兵支援。
征战西北是童贯的崛起起点,但王黼实在不想再看到童贯主持西北战事。
因为童贯挂帅,李茂必然为其前驱,别的方面不承认,王黼也知道李茂很会打仗,被誉为王韶第二。
再让李茂往身上划拉功劳,他还怎么打压李茂?
“恩府先生,刘法在公文上用词斟酌,相比实际情况更加糟糕,而禁军主力都随童贯南下平定方腊之乱,主持西北战事,看来得另外选人了。”
梁师成还没老糊涂,一听王黼的话音就知道王黼在打什么主意,这是怕童贯势力越来越大,想压童贯一头啊!
“不用童贯,又用何人?”梁师成对赵佶比较了解,而且明白赵佶放心使用内侍太监的心理。
如果这份急报送到赵佶面前,挂帅西征不做第二人想,除了童贯没有旁人。
“不如启用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他们乃是西军名将,又是大儒种放之后,官家那里肯定不会反对。”
王黼思来想去,觉得还得用西军的人,但种家兄弟不像刘法那么执拗,相比而言容易掌控。
梁师成没想到王黼会启用种家兄弟,这两个人选任谁也挑不出毛病,点头应允道:“你最好和郑居中通个气,急报送到官家那边,政事堂立即确定主持西北军事的人选,我也好在官家面前说几句。”
王黼嘿嘿一笑:“恩府先生不忙,这份急报现在不能送出去,等官家把童贯和李茂的封赏送往江南再说,江南乱局初定,没有官家心腹之人坐镇怎么行呢!”
梁师成恍然大悟,王黼这是想把童贯栓在江南,估计年前是看不到童贯回京,西北战事也就没有反复,为了针对童贯,王黼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军国大事被王黼和梁师成当做牵制童贯的筹码,直到几天后前往江南宣旨的太监离京,这封刘法的急报才送达赵佶手中。
赵佶的好心情被破坏殆尽,冷着脸看完急报,神色不善的问王黼:“党项人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赵佶登基之初就跟西夏李家动过刀枪,几年前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尽取横山之地,逼党项人割地求和,才过去多长时间?
“陛下,刘法在急报中说的明白,西北遭遇天灾,党项人几个大部落牲畜死光了,许是被逼的失去理智,才不计后果的南下挑衅。”王黼早就斟想好了用词。
赵佶不想打仗,因为打仗费钱不说还没什么好处。
之所以伐辽,也是他想比肩先祖功绩,青出于蓝,说白了就是好大喜功,而且瞧准了捡便宜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