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羽瑭挤了挤北虞,贴着北虞侧身躺在美人榻子上,“只是听得说三奶奶诗做得很好。”
果然还是听到了什么。
北虞总觉得魏羽瑭似乎想和她说什么。
北虞转过身来,所幸两个人都是轻瘦之人,一个美人榻子,倒也容得下他们二人来。“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讲?”
对于北虞的机敏,魏羽瑭倒是十分的欣赏,他松开了北虞的秀发,握起了北虞的手,“父王刚才叫我过去。”
“父王叫你了?”北虞本能的想到打了魏羽瑭的魏恒,会不会再打他一顿,紧张兮兮的话也脱口而出,“父王他没打你罢?”
说完了这句话,北虞又忽觉自己像没长头脑一样。若是真打了魏羽瑭,他岂会这么从从容容的回到榕园来?
紧张自己夫君的北虞,又想到先前中了魏羽瑭的诡计,脸上有些发红。
魏羽瑭如何不懂北虞的心,他呵呵笑着,“父王没打我,三奶奶且放心。”魏羽瑭说着,笑容渐敛,脸色微凝,“父王给我讲了些他这些年的打算,这也是他第一次讲给我听。虽然态度不堪好,但是我却能明白父王的苦心。”
“哦?”北虞不由得扬起头来,魏羽瑭趁机琢了北虞的樱唇,才又道,“父王其实不想英王府太过摆在众人的视线里,不管是罚过,还是褒奖,父王都不想。”
北虞眉头紧皱,忽然间明白英王爷的打算了。
英王府先前圣恩颇隆,难免让天家忌惮。英王府现在只想退隐,或者说,他想没人注意他们英王府,慢慢消失在朝堂之上,也就平淡了许多。
可是,英王爷听到北虞如此机警,深怕皇上或是太后再有什么思虑,若是让天家动了杀心,全家老小,也别想活了。英王爷话不好直说,但是却能表明了他的打算了。
北虞原本对英王爷没什么好的印象,只觉得他是难辩是非之人。现在听魏羽瑭的话,北虞觉得自己很是唐突,英王爷的内心,也是极苦楚的。
可是,英王爷为什么不事先把这些话告诉给几个儿子呢?儿子们已长大成生,能背成与英王府荣辱重担了。
北虞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先前儿我以为父王是个严父,但是现在我却发现他慈父的一面。与其凡事由他自己一肩承担,倒不如和儿子们说白了,许是霸气的二伯会收敛起平日的傲气。四叔也能务些正业,不再每日无所事事了。”
北虞的一席话,似乎令魏羽瑭回到了童年。
父王是个不苟言笑的男人,有着宽宽的肩膀。他怕父王,因为父王从来没对他露一丝笑意来,脸上似乎永远是冷冰冰的。
可是,在一次他调皮后被娘打手掌时,父王却拦停住了娘,他告诉给娘,男子不能打他的手掌,此后头脑不够灵活,胆小怯弱,要管教便打他的屁股就是。于是娘就抡圆了巴掌,打在魏羽瑭的小屁股上。
从此后,魏羽瑭更害怕英王爷,他竟然教娘怎么打他。
随着年纪的慢慢长大,魏羽瑭慢慢懂了世间事,他想到幼年时挨的那次打,魏羽瑭才明白,其实父王是爱他的,只是父王有为父的尊严,不想让人瞧出对儿子们的喜爱。
魏羽瑭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你说得不错,父王确实不该自己扛起一切。”
北虞半倚在魏羽瑭的怀中,轻轻道,“三爷主意最多,倒也该劝一劝父王,到底你们都大了。”
魏羽瑭搂住了怀中的娇妻,“我是要好好想着帮父王分担些了。”
英王爷这边教训过了三儿子,想着几日不曾见自己的母亲,便去了静园。
太妃刚要躺在小睡一会儿,听得丫头报说王爷来了,便起了身,英王爷魏恒进来给太妃施了礼。
“母亲可是太劳累了?”魏恒见太妃精神头不如早上,有些担心母亲的身体。
太妃摆摆手,由何嬷嬷扶着坐在椅子上,“无妨,只是早起得早了,现在倦了而已。对了,皇上那边可好么?”
魏恒点点头,“皇上一切都好。母亲,儿子听得瑭哥儿媳妇在太后面前念了她养父的诗?”
太妃想到北虞在马车里对自己说的话,一脸的安慰,“那哪里是她养父的诗,无非是她要堵容贵妃的嘴,现做的诗。”太妃说着,赞起北虞来,“那孩子倒真真是个机灵的,瑭哥儿有这么个媳妇,后宅可安稳无忧了。”
魏恒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会对这个新过门的媳妇印象这么好,魏恒下面的话说得谨慎起来,生怕惹得母亲不快。
“母亲,儿子在想,瑭儿媳妇能做得诗来,还是在太后的寿辰之日,此后难免让人把目光集在咱们英王府上。这和儿子先前和母亲说的,慢慢退出朝堂及京城勋贵们的视线,多有背道。”
太妃摇了摇头,“我却以为这孩子如此做得不错,你细想想,有时候岂是我们想躲就能躲得了的?那个孩子不动声色,化险为夷,有这个本事,便是极妥贴之人了。”
魏恒见自己才说了一句,母亲就已经向着新媳妇说话了,便不好再说什么,母子二人又说了一会儿的话,魏恒就退出了静园。
似乎一夜间,京城里传出了“唯有虞兮不负心”的诗句,传诗之人虽不能说出诗句出自何人之手,但是却断定是京城里有头有脸家的女子。
魏羽瑭也听到此诗句,眉头皱紧了,这便是些有心之人的举措。
时间没有因为英王府一家而慢了脚步,原本因太后过寿辰,大考推迟至八月十八日下试。八月十八天刚蒙蒙亮,二爷魏羽琪便带着两个小厮去了贡院。
英王妃和苏淑媛整日在府里诵经拜佛,只求得二爷能博个金榜提名。
直至下午,二爷魏羽琪才回到府里。英王妃遣去的人让二爷好好休息着,准备八月二十一的考试。
到了二十一日考完了大考,二爷魏羽琪被王妃遣去的马车接了回家。晚膳时,太妃把一家人都叫到静园的正厅里用饭,自然是为了二爷的大考之事。
果然还是听到了什么。
北虞总觉得魏羽瑭似乎想和她说什么。
北虞转过身来,所幸两个人都是轻瘦之人,一个美人榻子,倒也容得下他们二人来。“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讲?”
对于北虞的机敏,魏羽瑭倒是十分的欣赏,他松开了北虞的秀发,握起了北虞的手,“父王刚才叫我过去。”
“父王叫你了?”北虞本能的想到打了魏羽瑭的魏恒,会不会再打他一顿,紧张兮兮的话也脱口而出,“父王他没打你罢?”
说完了这句话,北虞又忽觉自己像没长头脑一样。若是真打了魏羽瑭,他岂会这么从从容容的回到榕园来?
紧张自己夫君的北虞,又想到先前中了魏羽瑭的诡计,脸上有些发红。
魏羽瑭如何不懂北虞的心,他呵呵笑着,“父王没打我,三奶奶且放心。”魏羽瑭说着,笑容渐敛,脸色微凝,“父王给我讲了些他这些年的打算,这也是他第一次讲给我听。虽然态度不堪好,但是我却能明白父王的苦心。”
“哦?”北虞不由得扬起头来,魏羽瑭趁机琢了北虞的樱唇,才又道,“父王其实不想英王府太过摆在众人的视线里,不管是罚过,还是褒奖,父王都不想。”
北虞眉头紧皱,忽然间明白英王爷的打算了。
英王府先前圣恩颇隆,难免让天家忌惮。英王府现在只想退隐,或者说,他想没人注意他们英王府,慢慢消失在朝堂之上,也就平淡了许多。
可是,英王爷听到北虞如此机警,深怕皇上或是太后再有什么思虑,若是让天家动了杀心,全家老小,也别想活了。英王爷话不好直说,但是却能表明了他的打算了。
北虞原本对英王爷没什么好的印象,只觉得他是难辩是非之人。现在听魏羽瑭的话,北虞觉得自己很是唐突,英王爷的内心,也是极苦楚的。
可是,英王爷为什么不事先把这些话告诉给几个儿子呢?儿子们已长大成生,能背成与英王府荣辱重担了。
北虞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先前儿我以为父王是个严父,但是现在我却发现他慈父的一面。与其凡事由他自己一肩承担,倒不如和儿子们说白了,许是霸气的二伯会收敛起平日的傲气。四叔也能务些正业,不再每日无所事事了。”
北虞的一席话,似乎令魏羽瑭回到了童年。
父王是个不苟言笑的男人,有着宽宽的肩膀。他怕父王,因为父王从来没对他露一丝笑意来,脸上似乎永远是冷冰冰的。
可是,在一次他调皮后被娘打手掌时,父王却拦停住了娘,他告诉给娘,男子不能打他的手掌,此后头脑不够灵活,胆小怯弱,要管教便打他的屁股就是。于是娘就抡圆了巴掌,打在魏羽瑭的小屁股上。
从此后,魏羽瑭更害怕英王爷,他竟然教娘怎么打他。
随着年纪的慢慢长大,魏羽瑭慢慢懂了世间事,他想到幼年时挨的那次打,魏羽瑭才明白,其实父王是爱他的,只是父王有为父的尊严,不想让人瞧出对儿子们的喜爱。
魏羽瑭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你说得不错,父王确实不该自己扛起一切。”
北虞半倚在魏羽瑭的怀中,轻轻道,“三爷主意最多,倒也该劝一劝父王,到底你们都大了。”
魏羽瑭搂住了怀中的娇妻,“我是要好好想着帮父王分担些了。”
英王爷这边教训过了三儿子,想着几日不曾见自己的母亲,便去了静园。
太妃刚要躺在小睡一会儿,听得丫头报说王爷来了,便起了身,英王爷魏恒进来给太妃施了礼。
“母亲可是太劳累了?”魏恒见太妃精神头不如早上,有些担心母亲的身体。
太妃摆摆手,由何嬷嬷扶着坐在椅子上,“无妨,只是早起得早了,现在倦了而已。对了,皇上那边可好么?”
魏恒点点头,“皇上一切都好。母亲,儿子听得瑭哥儿媳妇在太后面前念了她养父的诗?”
太妃想到北虞在马车里对自己说的话,一脸的安慰,“那哪里是她养父的诗,无非是她要堵容贵妃的嘴,现做的诗。”太妃说着,赞起北虞来,“那孩子倒真真是个机灵的,瑭哥儿有这么个媳妇,后宅可安稳无忧了。”
魏恒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会对这个新过门的媳妇印象这么好,魏恒下面的话说得谨慎起来,生怕惹得母亲不快。
“母亲,儿子在想,瑭儿媳妇能做得诗来,还是在太后的寿辰之日,此后难免让人把目光集在咱们英王府上。这和儿子先前和母亲说的,慢慢退出朝堂及京城勋贵们的视线,多有背道。”
太妃摇了摇头,“我却以为这孩子如此做得不错,你细想想,有时候岂是我们想躲就能躲得了的?那个孩子不动声色,化险为夷,有这个本事,便是极妥贴之人了。”
魏恒见自己才说了一句,母亲就已经向着新媳妇说话了,便不好再说什么,母子二人又说了一会儿的话,魏恒就退出了静园。
似乎一夜间,京城里传出了“唯有虞兮不负心”的诗句,传诗之人虽不能说出诗句出自何人之手,但是却断定是京城里有头有脸家的女子。
魏羽瑭也听到此诗句,眉头皱紧了,这便是些有心之人的举措。
时间没有因为英王府一家而慢了脚步,原本因太后过寿辰,大考推迟至八月十八日下试。八月十八天刚蒙蒙亮,二爷魏羽琪便带着两个小厮去了贡院。
英王妃和苏淑媛整日在府里诵经拜佛,只求得二爷能博个金榜提名。
直至下午,二爷魏羽琪才回到府里。英王妃遣去的人让二爷好好休息着,准备八月二十一的考试。
到了二十一日考完了大考,二爷魏羽琪被王妃遣去的马车接了回家。晚膳时,太妃把一家人都叫到静园的正厅里用饭,自然是为了二爷的大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