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正想就这一点进一步磋商下去,没想到内阁大臣中还有人提出了新的意见。
余兴怀站出来向范蠡和王猛分别鞠了一躬以后说道:“陛下,范大人和首辅大人的意见固然很有道理,但根据臣担任国子祭酒以来的工作经验,臣以为如何改革取士之道才是接下来朝廷工作的主要方向。”
“好好好,大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好嘛!余爱卿你也说说看!”
余兴怀道:“陛下,如今国家新政在各方面都进展顺利,但在人才选拔上还是沿用着过去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就算是陛下所建立的鸿都门学也主要是培养文艺方面的人才,在从政人才方面却有着很大的缺口。”
“以臣观之,旧八股取士之人才大都脑袋古板,智识陈旧,难以适应国家变革的高速发展期,如果不能改革取士之道的话,国家永远都被这些旧学识之人把控,相当于新瓶里装了旧酒,再怎么也不会好喝啊!”
一听这话严浩的老丈人林松就不高兴了:“余大人这话说得过分了吧,余大人你自己不也是八股取士出身的吗?哦,您如今高就了,就反过头来要革调八股制度,这不是过河拆桥嘛!”
余兴怀涨红了脸说道:“林大人此言差矣,我是为了国家着想才……”
“好了,你们别争!”严浩压了压手道,“余爱卿说得确实有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乃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朕治理的这片葱茏森林,也确实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守护,余爱卿你提的很好啊!”
“但是。”严浩话锋一转又说道,“无论是范爱卿你说的抑制兼并,还是余爱卿说的改革取士,恐怕不比太公用兵攻取一国来得容易啊。动土地,等于动了全国乡绅最后的命根子,动八股,等于动了全国士族尊崇已久的圣贤之道,哪一个都要引起轩然大波啊。”
此话一出,在座大臣都微微点头。其实林松也不是不知道改革取士之道的必要性,但就是旧文人的天性使他本能地反对这一件事情。林松尚且如此,可想而知那些腐朽的老家伙会怎样激烈地反对了。
要知道严浩如今在百姓们中间声望如日中天,但在士林评议中,可还是个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陛下,老奴也有话要说。”
正在严浩思考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意外之人——东厂掌印太监徐昆。
内阁议事的主要成员虽然是七位阁员,但其他一些朝廷重臣也时常会在比较重大的会议上前来旁听或者参与讨论,比如是仕女司和东厂的首脑,包括几位军中大将赵云、李靖和李存勖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只是严浩没想到,一向很少提意见的徐昆竟然会突然发言。
徐昆道:“陛下之前吩咐我调查江湖中人,老奴经过一番摸查,已经基本掌握了大魏武林人士的一些情况。再加上陛下此次微服出行多次遭遇江湖中人,老奴认为需要新的对江湖中人进行管理的方案,以免这些人凭借自身武力违法作乱!”
严浩赞许道:“徐大人你说的很对,那么锦衣卫为什么自身不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呢?”
徐昆面露难色道:“陛下,锦衣卫如今的力量虽然已经遍布全国,但只是针对寻常人有较强威慑力,但江湖之人哪怕是三流高手我们都需要费很大劲才能制服,二流以上高手我们就基本难以应付。”
“至于一流乃至顶尖的江湖高手就更是法外之人,无论是锦衣卫还是地方的军队拿他们都一点办法都没有。大魏那是陛下的大魏,需要保证陛下绝对的掌控力,怎容的这些以武犯禁之人逍遥法外?因此老奴认为有必要尽快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应对。”
严浩想了想开口道:“徐大人,江湖之中,七大门派执正道牛耳”,想必也是很守规矩讲道理的,东厂为什么不和七大门派合作,由七大门派派出一些高手协助东厂进行江湖事务的管理呢?
徐昆道:“陛下,这一点老奴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七大门派都自视甚高,又散漫自在惯了,要让他们脱离这种自在的状态纳入朝廷的管理体系,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至少单凭东厂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也许需要陛下出面制定政策。”
“二来,我们朝廷依靠外力对一方事务管理,说来说去总是不妥当!我泱泱百万雄师,却要被几万武林高手牵着鼻子走,按照他们的规则来办事,这也是老奴觉得不能接受的。”
“因此老奴认为,就算要和七大门派合作,朝廷也需要处在绝对领导的地位上。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朝廷自己的高手,这是我们目前非常欠缺的!”
严浩一听,觉得这徐昆说的也很有道理啊。从他这次的经历来看,十方会、魔教这些都是社会稳定的大害,就算是自诩名门正派的真武宗不也因为误会和一时冲突就要来杀贪官吗?虽然他们是维护正义,但凭借自身武力破坏规则也是事实,这种现象必须要消除!
于是乎姜子牙、范蠡、余兴怀、徐昆一人提了一个方向,哪一个看起来都很重要,严浩一时也有些头大,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意见。
余兴怀站出来向范蠡和王猛分别鞠了一躬以后说道:“陛下,范大人和首辅大人的意见固然很有道理,但根据臣担任国子祭酒以来的工作经验,臣以为如何改革取士之道才是接下来朝廷工作的主要方向。”
“好好好,大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好嘛!余爱卿你也说说看!”
余兴怀道:“陛下,如今国家新政在各方面都进展顺利,但在人才选拔上还是沿用着过去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就算是陛下所建立的鸿都门学也主要是培养文艺方面的人才,在从政人才方面却有着很大的缺口。”
“以臣观之,旧八股取士之人才大都脑袋古板,智识陈旧,难以适应国家变革的高速发展期,如果不能改革取士之道的话,国家永远都被这些旧学识之人把控,相当于新瓶里装了旧酒,再怎么也不会好喝啊!”
一听这话严浩的老丈人林松就不高兴了:“余大人这话说得过分了吧,余大人你自己不也是八股取士出身的吗?哦,您如今高就了,就反过头来要革调八股制度,这不是过河拆桥嘛!”
余兴怀涨红了脸说道:“林大人此言差矣,我是为了国家着想才……”
“好了,你们别争!”严浩压了压手道,“余爱卿说得确实有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乃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朕治理的这片葱茏森林,也确实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守护,余爱卿你提的很好啊!”
“但是。”严浩话锋一转又说道,“无论是范爱卿你说的抑制兼并,还是余爱卿说的改革取士,恐怕不比太公用兵攻取一国来得容易啊。动土地,等于动了全国乡绅最后的命根子,动八股,等于动了全国士族尊崇已久的圣贤之道,哪一个都要引起轩然大波啊。”
此话一出,在座大臣都微微点头。其实林松也不是不知道改革取士之道的必要性,但就是旧文人的天性使他本能地反对这一件事情。林松尚且如此,可想而知那些腐朽的老家伙会怎样激烈地反对了。
要知道严浩如今在百姓们中间声望如日中天,但在士林评议中,可还是个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陛下,老奴也有话要说。”
正在严浩思考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意外之人——东厂掌印太监徐昆。
内阁议事的主要成员虽然是七位阁员,但其他一些朝廷重臣也时常会在比较重大的会议上前来旁听或者参与讨论,比如是仕女司和东厂的首脑,包括几位军中大将赵云、李靖和李存勖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只是严浩没想到,一向很少提意见的徐昆竟然会突然发言。
徐昆道:“陛下之前吩咐我调查江湖中人,老奴经过一番摸查,已经基本掌握了大魏武林人士的一些情况。再加上陛下此次微服出行多次遭遇江湖中人,老奴认为需要新的对江湖中人进行管理的方案,以免这些人凭借自身武力违法作乱!”
严浩赞许道:“徐大人你说的很对,那么锦衣卫为什么自身不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呢?”
徐昆面露难色道:“陛下,锦衣卫如今的力量虽然已经遍布全国,但只是针对寻常人有较强威慑力,但江湖之人哪怕是三流高手我们都需要费很大劲才能制服,二流以上高手我们就基本难以应付。”
“至于一流乃至顶尖的江湖高手就更是法外之人,无论是锦衣卫还是地方的军队拿他们都一点办法都没有。大魏那是陛下的大魏,需要保证陛下绝对的掌控力,怎容的这些以武犯禁之人逍遥法外?因此老奴认为有必要尽快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应对。”
严浩想了想开口道:“徐大人,江湖之中,七大门派执正道牛耳”,想必也是很守规矩讲道理的,东厂为什么不和七大门派合作,由七大门派派出一些高手协助东厂进行江湖事务的管理呢?
徐昆道:“陛下,这一点老奴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七大门派都自视甚高,又散漫自在惯了,要让他们脱离这种自在的状态纳入朝廷的管理体系,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至少单凭东厂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也许需要陛下出面制定政策。”
“二来,我们朝廷依靠外力对一方事务管理,说来说去总是不妥当!我泱泱百万雄师,却要被几万武林高手牵着鼻子走,按照他们的规则来办事,这也是老奴觉得不能接受的。”
“因此老奴认为,就算要和七大门派合作,朝廷也需要处在绝对领导的地位上。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朝廷自己的高手,这是我们目前非常欠缺的!”
严浩一听,觉得这徐昆说的也很有道理啊。从他这次的经历来看,十方会、魔教这些都是社会稳定的大害,就算是自诩名门正派的真武宗不也因为误会和一时冲突就要来杀贪官吗?虽然他们是维护正义,但凭借自身武力破坏规则也是事实,这种现象必须要消除!
于是乎姜子牙、范蠡、余兴怀、徐昆一人提了一个方向,哪一个看起来都很重要,严浩一时也有些头大,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