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卡文卡疯了,早起写了大纲好多了,恢复双更,欠更新一定补。)
“同喜,同喜!”小米拍了两人一巴掌,大方打赏,“三十晚上发红包!”
“呀,谢姑娘。”
青花青玉听得有赏,更欢喜了,赶紧收拾桌子,铺被褥,伺候小米睡下才退出去。
小米想起一事,撵着吩咐,“明日早饭后把老冯爷等几位长辈请来。”
“是,姑娘。”
其实哪里用小米吩咐啊,白日城里送了账册回来,整个村子男女老少就都盼着了。
陆家不是小气的,先前家里的老少爷们无论是留在家里干活的,还是出门做工的,陆家早有交代,除了工钱之外,年底所有生意的红利要拿出一成给众人做奖励,还有一成用来支持孩子们读书和建祠堂。
小米的房间灯火未灭,整个老熊岭都睡不安稳。
就是小米的房间没了光亮,各家的炕头儿也依旧在小声说这话儿,“孩他爹,你说,咱们家里能分多少银子啊?”
“多少都行啊,本来做工已经收了工钱,家里的暖房又日日进银子。如今小米再分红利,纯粹就是看在咱们一村住着的情分了。不分才是应该呢1”
男人是个明事理的,黑夜里也能看的出眼里的感激之意,“想想前年这个时候,家里别说置办年货,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去年这个时候,倒是能吃饱了,但也不好过。你再看看今年,家里的底子有几百两了,足够咱儿子娶十个媳妇了!”
“可不是嘛,”听得这话,婆娘也是感慨,“我都没想过,这辈子还有能戴上银镯子的时候。如今真是过得太好了,睡觉都觉得会笑醒。”
“那就别多想了,睡觉,明早怕是小米就要喊大伙说话了。”
“好,睡觉,小米先前夸我做的豆腐好吃,我明日再多磨一板送过去。咱们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可不是忘恩负义的。”
“好,平日也多去溜溜,陆家有事多帮把手。小米是个金贵人儿,可不好干那些粗活。”
“放心,我有数。”
这样的淳朴又实诚的对话,几句在家家户户都行说起了。
这世上,很多时候,真心真意可能换回的是得寸进尺,但小米无疑是幸运的。老熊岭这群在温饱线上挣扎了多少年的粗豪猎户,几乎用全部心力,回报了她的善良和慷慨。
冬末的清晨,天边刚刚翻出鱼肚白的时候,各家的公鸡就站上了墙头,比赛一样叫个不停。辛苦了一夜的老狗,倒是终于可以好好闭眼眯上一会儿。日子好过的主人,也不会忽视它的忠诚,定然会在早饭后送一碗混了剩菜的苞谷粥到窝前。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早饭之后没多久,青花青玉和初一高仁都被派出来请人。
很快,陆家的堂屋里就坐满了人,门口也围了十几号。
小米张罗着要青花青玉,几乎把所有椅子都搬了出来,依然不够众人坐的。毕竟堂屋地方有限,容下这么几十口,有些苦难。
老冯爷敲敲烟袋锅,朝着小米摆手,末了笑骂那些村人,“行了,小米别忙了,这些混小子怕是惦记你少分银子,特意跑来监管的呢!”
老爷子今年都六十多岁了,放在现代可能常见,但在大元这里却是极难得。如今把村里三十几岁的汉子骂做混小子,谁也不觉得被看低,反倒笑嘻嘻嚷道,“老冯爷可冤枉我们了,我们可不怕小米少分银子,就是家里活计做完了,来凑个热闹。”
“就是,忙了一年,这时候最欢喜了,怎能不来听听?”
“你们这些贪心鬼,放心,少不了你们的银子!”
老冯爷心里也是欢喜着呢,眯着眼睛往烟袋锅里塞了烟丝,一旁的陆老爹帮忙点了火,然后喊了小米,“小米,有话赶紧说,大伙儿家里还有活计呢。”
小米无奈叹气,哪里是村人忙碌,怕是自家老爹又心急回屋去看书了。
但她也不能戳穿老爹,劝也劝不住,只能琢磨最近再想办法多炖点汤,给老爹补补了。
这般想着,她就摊开了账册,把大小作坊和大小酒楼的进出账目报了一遍,村人听得云里雾里,只等着最后的结果。
小米倒也没让他们等的太心急,念完顿了一顿,就道,“这一年,所有生意净盈利是两万七千两有余,零头儿给酒楼那些不是咱们村人的伙计大厨赏下去了,最后剩了一个整数,两万七千两。”
“多…多少?”
老冯爷手里烟袋锅直接掉在了地上,平日看的跟命根子一样,这会儿居然建起来都顾不得了。
一众村人们也是大大张着嘴,轻易就能塞个鸡蛋过去。
这一年,家里每月都有工钱发下来,进了冬日,暖棚个更是出息了几百两。但猛然听到银钱居然要以万两计算了,还是惊得他们半晌反应不过来。
小米偷笑,转而又道,“按照先前同大伙说定的,其中一成,也就是两千七百两,拿出来给老冯爷分配,作为每家的红利。还有一成,也是两千七百两,作为村里建祠堂,学舍,还有修葺祖坟的费用。”
“不行,这太多了!”
老冯爷一巴掌拍到桌子上,激动的老脸通红,“原本大伙以为,一成红利也就一千两银子,每家分一些,再给祖辈们儿修个祭祀的祠堂,给娃子们建个读书的房子,正好够用了。哪想到如今居然有这么多!若是祖宗们知道,居然花费几千两银子建祠堂,怕是都要托梦来骂大伙儿。不成,绝对不能要这么多!”
“是啊,实在太多了。不论是在作坊里干活,还是出门在外,大伙儿都是拿了工钱的,再拿些红利讨个彩头就罢了。这么多就太厚脸皮了,祖宗和娃子们都有安排了,咱们不可能太贪心。”
“是啊,是啊,不能要这么多啊。”
猎户们倒不是不喜欢银子,特别是经历过挨饿受冻,在对比如今的好日子,人人都知道银子绝对是好东西。但总有一些东西,比银子更值钱。比如良心,比如情义!
小米没有想到村里人会推辞,毕竟是事先就讲好的。她一时有些无措,扭头望向老爹和兄长们,却见他们都是一脸的激动莫名。
给钱不要,这是现代人不能想象的。但在大元,在老熊岭,却真实上演了金钱有用,情义无价的人间暖心大戏。
西屋里,陈月仙原本对生意一年的进项有过猜测,毕竟南边的作坊账目是她一手打理的,京都酒楼的进项,她也隐约听说过。
说实话,昨晚她有些没睡好。出身商贾之家,“重利”这俩字几乎是刻进骨子里。即便陈掌柜是有名的慷慨仗义,和气生财,但依旧是以利益为先。
如今,陆家要拿出去四五千两,白白分给村人,又要建祠堂,学舍,在她看来,实在有些没有必要,或者说浪费。
就算老熊岭十八家相处的如同一家,先前又一起经历了诸多艰难,但陆家本来就待众人不薄。种菜的手艺说教就教了,工钱也给的最是丰厚,平日吃食用物更是从来不曾短缺村人半点儿。若是再分大笔银两,怕是有“升米恩,斗米仇”的危险。
但这话,她作为一个新进门的儿媳妇,根本不能说。试探着跟陆老大提了两句,陆老大也没猜出她的用意,扭头就睡着了,她也只能默默放在了心里。
可是这会儿耳里听着村里人高声大气,嚷着不能拿陆家这么多银子,她突然就明白一些什么…
她下意识伸手摸摸还不曾鼓起的肚皮,低声笑道,“儿子,你可是个有福气的啊!”
外边堂屋里,老冯爷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这才转头望向小米,“你也不用再劝,大伙儿不会要这么多银子。以后也把约定改改,大伙儿跟着你们一家做工做生意,年底只要一成分红就行,分红就以两千七百两算。若是少了,谁也不会说什么,若是多了,就卡在两千七百里两,不能再多。
这些银子足够大伙分个大红包,外加祭祀祖宗,供给孩子们读书了。其余不管陆家赚了多少,都是陆家的本事,跟大伙儿没关系。再说了,老三马上大考了,老二也要相看媳妇,小米更是不用多说,嫁妆越多越好。
就这么定了,谁也不能更改。否则就是忤逆,不听长辈的话。”
“不成啊,老冯爷,当初说好的…”
小米还要劝几句,老冯爷却是根本不理会她,直接从桌子上的两叠银票里取了一堆,待得数明白正好两千七百两。就开始分配开了。
“这一千两作为大伙的红包,每家多少,等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一下就发下去。这一千两用来建宗祠和学舍,多买些好木头,砖瓦,最好百年后,咱们这些人的牌位都供进去,屋舍也没有腐坏半点儿。剩下这七百两,就存着做应急之用。谁家娃子出息了,谁家小子为整个老熊岭做了大好事,或者谁家媳妇儿孝顺公婆,都用这个银子做奖励。
大伙儿说说如何?”
“行,都听老冯爷的。”
“对,长辈们说了算。我先前在城里认识一个深山里伐木的匠人,过了年,我就去问问看,有好木头就定下来,一定给祖宗们建个好祠堂,给孩子们建个好学舍!”
“同喜,同喜!”小米拍了两人一巴掌,大方打赏,“三十晚上发红包!”
“呀,谢姑娘。”
青花青玉听得有赏,更欢喜了,赶紧收拾桌子,铺被褥,伺候小米睡下才退出去。
小米想起一事,撵着吩咐,“明日早饭后把老冯爷等几位长辈请来。”
“是,姑娘。”
其实哪里用小米吩咐啊,白日城里送了账册回来,整个村子男女老少就都盼着了。
陆家不是小气的,先前家里的老少爷们无论是留在家里干活的,还是出门做工的,陆家早有交代,除了工钱之外,年底所有生意的红利要拿出一成给众人做奖励,还有一成用来支持孩子们读书和建祠堂。
小米的房间灯火未灭,整个老熊岭都睡不安稳。
就是小米的房间没了光亮,各家的炕头儿也依旧在小声说这话儿,“孩他爹,你说,咱们家里能分多少银子啊?”
“多少都行啊,本来做工已经收了工钱,家里的暖房又日日进银子。如今小米再分红利,纯粹就是看在咱们一村住着的情分了。不分才是应该呢1”
男人是个明事理的,黑夜里也能看的出眼里的感激之意,“想想前年这个时候,家里别说置办年货,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去年这个时候,倒是能吃饱了,但也不好过。你再看看今年,家里的底子有几百两了,足够咱儿子娶十个媳妇了!”
“可不是嘛,”听得这话,婆娘也是感慨,“我都没想过,这辈子还有能戴上银镯子的时候。如今真是过得太好了,睡觉都觉得会笑醒。”
“那就别多想了,睡觉,明早怕是小米就要喊大伙说话了。”
“好,睡觉,小米先前夸我做的豆腐好吃,我明日再多磨一板送过去。咱们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可不是忘恩负义的。”
“好,平日也多去溜溜,陆家有事多帮把手。小米是个金贵人儿,可不好干那些粗活。”
“放心,我有数。”
这样的淳朴又实诚的对话,几句在家家户户都行说起了。
这世上,很多时候,真心真意可能换回的是得寸进尺,但小米无疑是幸运的。老熊岭这群在温饱线上挣扎了多少年的粗豪猎户,几乎用全部心力,回报了她的善良和慷慨。
冬末的清晨,天边刚刚翻出鱼肚白的时候,各家的公鸡就站上了墙头,比赛一样叫个不停。辛苦了一夜的老狗,倒是终于可以好好闭眼眯上一会儿。日子好过的主人,也不会忽视它的忠诚,定然会在早饭后送一碗混了剩菜的苞谷粥到窝前。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早饭之后没多久,青花青玉和初一高仁都被派出来请人。
很快,陆家的堂屋里就坐满了人,门口也围了十几号。
小米张罗着要青花青玉,几乎把所有椅子都搬了出来,依然不够众人坐的。毕竟堂屋地方有限,容下这么几十口,有些苦难。
老冯爷敲敲烟袋锅,朝着小米摆手,末了笑骂那些村人,“行了,小米别忙了,这些混小子怕是惦记你少分银子,特意跑来监管的呢!”
老爷子今年都六十多岁了,放在现代可能常见,但在大元这里却是极难得。如今把村里三十几岁的汉子骂做混小子,谁也不觉得被看低,反倒笑嘻嘻嚷道,“老冯爷可冤枉我们了,我们可不怕小米少分银子,就是家里活计做完了,来凑个热闹。”
“就是,忙了一年,这时候最欢喜了,怎能不来听听?”
“你们这些贪心鬼,放心,少不了你们的银子!”
老冯爷心里也是欢喜着呢,眯着眼睛往烟袋锅里塞了烟丝,一旁的陆老爹帮忙点了火,然后喊了小米,“小米,有话赶紧说,大伙儿家里还有活计呢。”
小米无奈叹气,哪里是村人忙碌,怕是自家老爹又心急回屋去看书了。
但她也不能戳穿老爹,劝也劝不住,只能琢磨最近再想办法多炖点汤,给老爹补补了。
这般想着,她就摊开了账册,把大小作坊和大小酒楼的进出账目报了一遍,村人听得云里雾里,只等着最后的结果。
小米倒也没让他们等的太心急,念完顿了一顿,就道,“这一年,所有生意净盈利是两万七千两有余,零头儿给酒楼那些不是咱们村人的伙计大厨赏下去了,最后剩了一个整数,两万七千两。”
“多…多少?”
老冯爷手里烟袋锅直接掉在了地上,平日看的跟命根子一样,这会儿居然建起来都顾不得了。
一众村人们也是大大张着嘴,轻易就能塞个鸡蛋过去。
这一年,家里每月都有工钱发下来,进了冬日,暖棚个更是出息了几百两。但猛然听到银钱居然要以万两计算了,还是惊得他们半晌反应不过来。
小米偷笑,转而又道,“按照先前同大伙说定的,其中一成,也就是两千七百两,拿出来给老冯爷分配,作为每家的红利。还有一成,也是两千七百两,作为村里建祠堂,学舍,还有修葺祖坟的费用。”
“不行,这太多了!”
老冯爷一巴掌拍到桌子上,激动的老脸通红,“原本大伙以为,一成红利也就一千两银子,每家分一些,再给祖辈们儿修个祭祀的祠堂,给娃子们建个读书的房子,正好够用了。哪想到如今居然有这么多!若是祖宗们知道,居然花费几千两银子建祠堂,怕是都要托梦来骂大伙儿。不成,绝对不能要这么多!”
“是啊,实在太多了。不论是在作坊里干活,还是出门在外,大伙儿都是拿了工钱的,再拿些红利讨个彩头就罢了。这么多就太厚脸皮了,祖宗和娃子们都有安排了,咱们不可能太贪心。”
“是啊,是啊,不能要这么多啊。”
猎户们倒不是不喜欢银子,特别是经历过挨饿受冻,在对比如今的好日子,人人都知道银子绝对是好东西。但总有一些东西,比银子更值钱。比如良心,比如情义!
小米没有想到村里人会推辞,毕竟是事先就讲好的。她一时有些无措,扭头望向老爹和兄长们,却见他们都是一脸的激动莫名。
给钱不要,这是现代人不能想象的。但在大元,在老熊岭,却真实上演了金钱有用,情义无价的人间暖心大戏。
西屋里,陈月仙原本对生意一年的进项有过猜测,毕竟南边的作坊账目是她一手打理的,京都酒楼的进项,她也隐约听说过。
说实话,昨晚她有些没睡好。出身商贾之家,“重利”这俩字几乎是刻进骨子里。即便陈掌柜是有名的慷慨仗义,和气生财,但依旧是以利益为先。
如今,陆家要拿出去四五千两,白白分给村人,又要建祠堂,学舍,在她看来,实在有些没有必要,或者说浪费。
就算老熊岭十八家相处的如同一家,先前又一起经历了诸多艰难,但陆家本来就待众人不薄。种菜的手艺说教就教了,工钱也给的最是丰厚,平日吃食用物更是从来不曾短缺村人半点儿。若是再分大笔银两,怕是有“升米恩,斗米仇”的危险。
但这话,她作为一个新进门的儿媳妇,根本不能说。试探着跟陆老大提了两句,陆老大也没猜出她的用意,扭头就睡着了,她也只能默默放在了心里。
可是这会儿耳里听着村里人高声大气,嚷着不能拿陆家这么多银子,她突然就明白一些什么…
她下意识伸手摸摸还不曾鼓起的肚皮,低声笑道,“儿子,你可是个有福气的啊!”
外边堂屋里,老冯爷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这才转头望向小米,“你也不用再劝,大伙儿不会要这么多银子。以后也把约定改改,大伙儿跟着你们一家做工做生意,年底只要一成分红就行,分红就以两千七百两算。若是少了,谁也不会说什么,若是多了,就卡在两千七百里两,不能再多。
这些银子足够大伙分个大红包,外加祭祀祖宗,供给孩子们读书了。其余不管陆家赚了多少,都是陆家的本事,跟大伙儿没关系。再说了,老三马上大考了,老二也要相看媳妇,小米更是不用多说,嫁妆越多越好。
就这么定了,谁也不能更改。否则就是忤逆,不听长辈的话。”
“不成啊,老冯爷,当初说好的…”
小米还要劝几句,老冯爷却是根本不理会她,直接从桌子上的两叠银票里取了一堆,待得数明白正好两千七百两。就开始分配开了。
“这一千两作为大伙的红包,每家多少,等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一下就发下去。这一千两用来建宗祠和学舍,多买些好木头,砖瓦,最好百年后,咱们这些人的牌位都供进去,屋舍也没有腐坏半点儿。剩下这七百两,就存着做应急之用。谁家娃子出息了,谁家小子为整个老熊岭做了大好事,或者谁家媳妇儿孝顺公婆,都用这个银子做奖励。
大伙儿说说如何?”
“行,都听老冯爷的。”
“对,长辈们说了算。我先前在城里认识一个深山里伐木的匠人,过了年,我就去问问看,有好木头就定下来,一定给祖宗们建个好祠堂,给孩子们建个好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