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庄,其实不过是个京郊附近的庄园,附近都是田埂,外围是零落的田舍,在这众星捧月之中,一座宛若城塞的大宅院赫然在目。这宅子若是放在汴京,自然没什么出彩之处,可是放在这里,却是端庄绚丽,连那黝黑的砖瓦都变得光彩起来。
门口这边已经设下了警戒,十六个短装汉子一字排开。沈傲和陈济从马车下来,里头立即有人出来相迎。
这里的设施倒都备齐,门脸正对着影壁,遮住了里头的动静。围墙足有一丈半高,彻底将墙里墙外隔离开。屋宇也都进行了修葺,拔掉了杂草,除了十人一间的宿舍,还有正堂、书房、刑房、籍房、粮房等机构。
这里头的设置,像是个独立的县衙,县衙有六房,这里则是四房,刑房专门处置犯了规矩的探子。书房则是梳拢情报,进行分类,哪些信息重要,哪些需要存档,诸如此类的事。至于籍房一方面是存档,另一方面则是招募人员。粮房是发放月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正堂就是陈济办公的地方,旁边有三四个耳室,招募了十几个潦倒的读书人随时候命。
陈济和沈傲一起到了正堂,陈济便拿出了厚厚的簿子,里头既有人员的名单、籍贯、年龄,还有操练的科目等等。陈济淡淡笑道:“殿下要不要将探子们召集起来,说几句话?”
沈傲摇头道:“这就不必了。”随手翻了翻簿子,不禁问:“教学的博士都招募了吗?”
陈济道:“招来了不少,不过教南洋各国语言的却是稀缺,女真那边倒还有几个,大越国、流求、大理等国也有,可是其他的就少之又少了,现在已经去了一封信到泉州,问一问泉州海政衙门那边能不能引荐一些人来。”
沈傲颌首点头,道:“这个要抓紧着办,三个月之后,本王要他们全部从这郭家庄里出去。”
陈济寻了个位置坐下,喝了一口刚刚送来的茶水,慢悠悠地道:“有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水探为何要操练行军打仗?”
沈傲坐下,道:“这也是为了保险起见。”他犹豫了一下,似乎在考虑要不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随即道:“我从泉州那边刚刚接到消息,如今海面已经靖平,下海的客商越来越多,三年前,泉州的大型海船不过九百余艘,可是如今,已经超过了七千艘,这还不算那些载货吃水较小的中小船只,南洋各国虽说腹地较深,可是由于货量越来越多,当地的购买也是有限,海商们为了尽快脱手货物,又不得不相互压价,现如今,利润反而越来越薄了。”
沈傲道出了眼下泉州商人们的现实,从前那些在南洋比黄金白银还珍贵的丝绸、瓷器以及各种商品,因为交易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再稀奇,西贝货变成了寻常富户的起居用品,这利润还能高到哪里去?如今泉州等港口从事海运行业的人已经超过了百万之巨,这还没有算上马头上的搬运工人,和各个工坊的雇工,从前人人都知道下海是巨大的利润,现在但凡手里有点钱的都蜂拥加入其中,结果导致的就是僧多粥少。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客商下海之后,运到了目的地折本甩卖的窘境。
沈傲当时看到了海政衙门的书信,不禁苦笑,他当然知道,这种特殊的情况在后世有一个名词叫危机。如今他在泉州开的一道口子,表面上固然好,可是眼下这酝酿的危机一旦处置不当,后果绝对是致命的。
若是这样的情况再进行下去,海商必然破产,从前花了大价钱购买的船只,多半要烂在码头上,海商一旦破产,大量的水手和脚夫就没有了生计,造船坞和工坊从前因为货物供不应求,也都大量的招募的人手,一旦货物销不出,这些人船坞和工坊也必然完蛋。
最大的问题是,泉州的雇工已经超过了一百余万,这些年轻力壮的人抛弃了土地,到了都市,一下子失去了生计,要想让他们重新去做佃户是绝不可能的,而没有人雇佣,成日在城中无所事事,又没有饭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一个比流民更严重的问题,失业率高达了一定的地步,就是骚乱甚至是反叛的开始,而大量聚集的工人一旦出现了骚乱的苗头就很难遏制弹压,泉州和泉州周边聚集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如此庞大的人口,带来的结果绝对是一个灾难。
这才是沈傲急于建立锦衣卫的原因,现在的处境看上去歌舞升平,可是一旦危机蔓延开,就是天大的事,甚至连整个王朝都有可能葬送。
后世的工业帝国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危机,只是沈傲想不到大宋的危机居然来得这么快,势头如此的猛烈,让他始料不及。
其实事后想了想,沈傲也就明白了,后世英国人的危机之所以周期长达数十年,是因为英国本身就是人口小国,一个百万人口的国家向数千万、上亿人口的腹地去倾销他的商品,危机自然来得缓慢。可是大宋就不同了,这里有天下最大的财富,有庞大的人口,一旦把他们引导到后世人类的这个方向,结果会是什么?
结果就是南洋的消费量实在太少,已经不能再满足大宋的胃口。若是再不开拓更多更广褒的市场,后果将是致命的。
要嘛大宋彻底葬送在危机之中,要嘛就是用刀剑和坚船利炮去闯荡出一条生路。
沈傲心平气和地喝了一口茶,眼眸微微一张,毫不犹豫地道:“开拓!”
“开拓?”陈济呆了一下,以他的学问,对沈傲冒出来的一个词还是有一些难以理解。
沈傲淡淡地道:“敢问恩师,若是有一日,有船队去更远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岛屿甚至是大陆,怎么办?”
陈济曾对南洋也颇有些研究,人呆在一个洞天里无所事事,最大的乐趣自然是读书,而泉州那边的书较为稀奇,其中有不少海洋的知识,其实天下之大,在南洋许多未知名的岛屿被人发现也是常有的事,所有就有人把它们记下来,不过这些岛屿大多数都是荒岛,偶尔也有些有人烟的,却都是土人,人口也不多。陈济当时便想,果然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此时听沈傲这么问,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若是小国寡民,倒也罢了,可要是人口众多,自然与他们做生意。”
沈傲摇摇头,苦笑道:“哪里有这么容易?这些未知的岛屿大陆,见到了陌生的船只,懂些教化的或许会和你做生意,可是大多数,多半是要攻击了。船队中大多都有武器和水手,可是真要抵抗也未必有用,这些探子混杂其中,关键时刻可以表明身份,调度一下,尽量做到全身而退。”
陈济不禁道:“一个探子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沈傲正色道:“船队在海外,往往都是各扫门前雪,一旦有事,有的想逃,有的要打,调度不统一,怎么办?若是有一个人站出来,拿出本王的令牌来,至少对大家有了威慑力,就算这时候有人想不顾别人死活,也得掂量掂量,其实大家只要肯一条心,也未必会怕当地的土著。”
陈济听了,不禁颌首点头,道:“今日反倒我这做老师的受教了。”
沈傲也跟着笑了笑,其实有一件事他还没有说,这些探子之所以要学习军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地形和对方城塞、兵力、武器的配置,大致估算出对方的力量。
这些话沈傲暂时还不能说,陈济虽然是个老油条,可毕竟还是读书人,读书人这玩意做事总有那么一点点玄,虽说满口都是大道理,动辄就是天下苍生而何,真正让他们去做事,那就有点儿难办了。能做事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陈济只算半个,先让他慢慢适应了再说,等他知道他的得意门生将他拉上了贼船,到时候想下船,那可就难了。
沈傲虽然满口也是仁义道德,可是满肚子却是男盗女娼,布施恩德这类东西都是扯淡,他的唯一手段就是,一手握着一柄剑,一手拿着一枚铜钱,老老实实听话去做倾销的,这枚铜钱就送出去,可要是不听话,沈傲不介意剑下再多一条亡魂。
其实沈傲也不想杀人,更不愿意制造这种在后世所谓的人道主义灾难,可是如今箭在弦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压榨你,就是大宋覆亡,不能开拓,就有无数人失去生计,衣食无着,沈傲的选择只能有一个。
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了,现在要等的就是一个契机,沈傲淡淡地喝了一口茶,嘴唇轻轻蠕动一下,朝陈济笑了起来,道:“好茶,这样的好茶,汪洋大海上还有许多人不能品尝实在可惜,这样的茶应当突破大海,到达世界的彼岸,一直卖到天边去。”
…………………………………………………………………………
第三章,废话有点多。(未完待续。如果您
门口这边已经设下了警戒,十六个短装汉子一字排开。沈傲和陈济从马车下来,里头立即有人出来相迎。
这里的设施倒都备齐,门脸正对着影壁,遮住了里头的动静。围墙足有一丈半高,彻底将墙里墙外隔离开。屋宇也都进行了修葺,拔掉了杂草,除了十人一间的宿舍,还有正堂、书房、刑房、籍房、粮房等机构。
这里头的设置,像是个独立的县衙,县衙有六房,这里则是四房,刑房专门处置犯了规矩的探子。书房则是梳拢情报,进行分类,哪些信息重要,哪些需要存档,诸如此类的事。至于籍房一方面是存档,另一方面则是招募人员。粮房是发放月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正堂就是陈济办公的地方,旁边有三四个耳室,招募了十几个潦倒的读书人随时候命。
陈济和沈傲一起到了正堂,陈济便拿出了厚厚的簿子,里头既有人员的名单、籍贯、年龄,还有操练的科目等等。陈济淡淡笑道:“殿下要不要将探子们召集起来,说几句话?”
沈傲摇头道:“这就不必了。”随手翻了翻簿子,不禁问:“教学的博士都招募了吗?”
陈济道:“招来了不少,不过教南洋各国语言的却是稀缺,女真那边倒还有几个,大越国、流求、大理等国也有,可是其他的就少之又少了,现在已经去了一封信到泉州,问一问泉州海政衙门那边能不能引荐一些人来。”
沈傲颌首点头,道:“这个要抓紧着办,三个月之后,本王要他们全部从这郭家庄里出去。”
陈济寻了个位置坐下,喝了一口刚刚送来的茶水,慢悠悠地道:“有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水探为何要操练行军打仗?”
沈傲坐下,道:“这也是为了保险起见。”他犹豫了一下,似乎在考虑要不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随即道:“我从泉州那边刚刚接到消息,如今海面已经靖平,下海的客商越来越多,三年前,泉州的大型海船不过九百余艘,可是如今,已经超过了七千艘,这还不算那些载货吃水较小的中小船只,南洋各国虽说腹地较深,可是由于货量越来越多,当地的购买也是有限,海商们为了尽快脱手货物,又不得不相互压价,现如今,利润反而越来越薄了。”
沈傲道出了眼下泉州商人们的现实,从前那些在南洋比黄金白银还珍贵的丝绸、瓷器以及各种商品,因为交易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再稀奇,西贝货变成了寻常富户的起居用品,这利润还能高到哪里去?如今泉州等港口从事海运行业的人已经超过了百万之巨,这还没有算上马头上的搬运工人,和各个工坊的雇工,从前人人都知道下海是巨大的利润,现在但凡手里有点钱的都蜂拥加入其中,结果导致的就是僧多粥少。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客商下海之后,运到了目的地折本甩卖的窘境。
沈傲当时看到了海政衙门的书信,不禁苦笑,他当然知道,这种特殊的情况在后世有一个名词叫危机。如今他在泉州开的一道口子,表面上固然好,可是眼下这酝酿的危机一旦处置不当,后果绝对是致命的。
若是这样的情况再进行下去,海商必然破产,从前花了大价钱购买的船只,多半要烂在码头上,海商一旦破产,大量的水手和脚夫就没有了生计,造船坞和工坊从前因为货物供不应求,也都大量的招募的人手,一旦货物销不出,这些人船坞和工坊也必然完蛋。
最大的问题是,泉州的雇工已经超过了一百余万,这些年轻力壮的人抛弃了土地,到了都市,一下子失去了生计,要想让他们重新去做佃户是绝不可能的,而没有人雇佣,成日在城中无所事事,又没有饭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一个比流民更严重的问题,失业率高达了一定的地步,就是骚乱甚至是反叛的开始,而大量聚集的工人一旦出现了骚乱的苗头就很难遏制弹压,泉州和泉州周边聚集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如此庞大的人口,带来的结果绝对是一个灾难。
这才是沈傲急于建立锦衣卫的原因,现在的处境看上去歌舞升平,可是一旦危机蔓延开,就是天大的事,甚至连整个王朝都有可能葬送。
后世的工业帝国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危机,只是沈傲想不到大宋的危机居然来得这么快,势头如此的猛烈,让他始料不及。
其实事后想了想,沈傲也就明白了,后世英国人的危机之所以周期长达数十年,是因为英国本身就是人口小国,一个百万人口的国家向数千万、上亿人口的腹地去倾销他的商品,危机自然来得缓慢。可是大宋就不同了,这里有天下最大的财富,有庞大的人口,一旦把他们引导到后世人类的这个方向,结果会是什么?
结果就是南洋的消费量实在太少,已经不能再满足大宋的胃口。若是再不开拓更多更广褒的市场,后果将是致命的。
要嘛大宋彻底葬送在危机之中,要嘛就是用刀剑和坚船利炮去闯荡出一条生路。
沈傲心平气和地喝了一口茶,眼眸微微一张,毫不犹豫地道:“开拓!”
“开拓?”陈济呆了一下,以他的学问,对沈傲冒出来的一个词还是有一些难以理解。
沈傲淡淡地道:“敢问恩师,若是有一日,有船队去更远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岛屿甚至是大陆,怎么办?”
陈济曾对南洋也颇有些研究,人呆在一个洞天里无所事事,最大的乐趣自然是读书,而泉州那边的书较为稀奇,其中有不少海洋的知识,其实天下之大,在南洋许多未知名的岛屿被人发现也是常有的事,所有就有人把它们记下来,不过这些岛屿大多数都是荒岛,偶尔也有些有人烟的,却都是土人,人口也不多。陈济当时便想,果然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此时听沈傲这么问,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若是小国寡民,倒也罢了,可要是人口众多,自然与他们做生意。”
沈傲摇摇头,苦笑道:“哪里有这么容易?这些未知的岛屿大陆,见到了陌生的船只,懂些教化的或许会和你做生意,可是大多数,多半是要攻击了。船队中大多都有武器和水手,可是真要抵抗也未必有用,这些探子混杂其中,关键时刻可以表明身份,调度一下,尽量做到全身而退。”
陈济不禁道:“一个探子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沈傲正色道:“船队在海外,往往都是各扫门前雪,一旦有事,有的想逃,有的要打,调度不统一,怎么办?若是有一个人站出来,拿出本王的令牌来,至少对大家有了威慑力,就算这时候有人想不顾别人死活,也得掂量掂量,其实大家只要肯一条心,也未必会怕当地的土著。”
陈济听了,不禁颌首点头,道:“今日反倒我这做老师的受教了。”
沈傲也跟着笑了笑,其实有一件事他还没有说,这些探子之所以要学习军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地形和对方城塞、兵力、武器的配置,大致估算出对方的力量。
这些话沈傲暂时还不能说,陈济虽然是个老油条,可毕竟还是读书人,读书人这玩意做事总有那么一点点玄,虽说满口都是大道理,动辄就是天下苍生而何,真正让他们去做事,那就有点儿难办了。能做事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陈济只算半个,先让他慢慢适应了再说,等他知道他的得意门生将他拉上了贼船,到时候想下船,那可就难了。
沈傲虽然满口也是仁义道德,可是满肚子却是男盗女娼,布施恩德这类东西都是扯淡,他的唯一手段就是,一手握着一柄剑,一手拿着一枚铜钱,老老实实听话去做倾销的,这枚铜钱就送出去,可要是不听话,沈傲不介意剑下再多一条亡魂。
其实沈傲也不想杀人,更不愿意制造这种在后世所谓的人道主义灾难,可是如今箭在弦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压榨你,就是大宋覆亡,不能开拓,就有无数人失去生计,衣食无着,沈傲的选择只能有一个。
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了,现在要等的就是一个契机,沈傲淡淡地喝了一口茶,嘴唇轻轻蠕动一下,朝陈济笑了起来,道:“好茶,这样的好茶,汪洋大海上还有许多人不能品尝实在可惜,这样的茶应当突破大海,到达世界的彼岸,一直卖到天边去。”
…………………………………………………………………………
第三章,废话有点多。(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