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入夜,街面上才又恢复了热闹,睡了一个白天,人们又精神奕奕起来,汴京的大年初一透着一股慑人的寒气,却阻挡不住拜会亲友的热情,家家烟囱冒起了炊火,小户人家迎来往送,提着甜糕、白糖相互送礼拜年。
大家见了面,便问候一句:“昨夜可去了御道吗?”仿佛去御道观礼,是一件极其光彩之事,少不得要吹嘘一下。
倒是街面上的禁军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原本禁军号称天下强军,乃是大宋精英中的精英,如今与校尉们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各种流言也多,总而言之,许多人看他们的眼神,少了几分敬畏,而多了几分值得玩味的轻蔑。
倒是殿前司的人沾光了不少,校尉穿的衣衫和他们一样,他们穿着这衣甲出去,少不得被人行注目礼,有的还要凑上去攀谈几句,只是这样一来,也让殿前司多了几分尴尬,别人一问,兄台可是武备学堂的校尉?这该怎么答?脸皮不够厚的,见了有人过来就躲了,脸皮厚的抬头挺胸:“哈哈,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沈府一到夜里,这人就多了,平常的同僚,相互送些名敕也就罢了,可是在汴京里常住的校尉们却不能单单送个名敕来,这是规矩,天子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而他们,同样也是沈傲当之无愧的门生。
但凡是门生,就少不得要登门拜访,这是礼,比一切道理都大,这个世上的最亲近的人,父子算一个,兄弟算一个,师生也算一个。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要是悖逆了这一条,那真真不必做人了。
一般没有回乡去的校尉,有的是家里实在太远,学堂只放了两旬的假,打个来回都不够,所以只好在学堂里寄住着,这些人来拜访,沈傲就干脆留他们在家里过年,图个热闹。
另外一群校尉家里本就住在汴京的,都是小侯爷、小公爷们居多,都是备下了厚礼,雄赳赳气昂昂地进来,一见沈傲纳头便拜,说了许多感激之话,又去向师母们问安,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的。
沈傲今日才知道,这种做人老师的快感,便免不了学了唐严的口气,说几句道理:“虽是放假,可是功课也不能落下,博士们发下的题要记得去做,不是叫你们画汴京的测绘地图吗?好好画,能不能画出来是能力问题,画不画是你的态度。还有,每日起来,该操练的要操练,要做到在学堂和在家里一个样,克己复礼这四个字,要牢记着,不能当作空话。”
校尉则是挺直着胸,道:“遵命。”
接着就是一些家里长短的话:“家里还好吗?”诸如此类。
送走一个又一个人,沈傲夜里叫人张罗了酒菜,陪驻留在汴京的外乡校尉们吃,四五十个人都是挺着腰坐着,等待酒菜都上齐,沈傲举起筷子:“吃吧,不必客气。”
大家才整齐地去举筷,慢吞吞地吃起来。
这种吃饭虽然痛苦,可是校尉们习惯了,改不了,在武备学堂,规矩就是规矩,操练有规矩,授课有规矩,就是吃饭睡觉也有规矩,没有任何差池,规矩一多,习惯就出来了,虽然坐着吃饭,却无人喧哗,无人弓腰言笑,无人大快朵颐,整个气氛,安安静静的,只有那微不可闻的轻声咀嚼。
便是举杯喝酒,也是沈傲先开个头,接着大家哗啦啦地一齐举杯,停在半空不动,等沈傲说了祝词,才一口将杯中的酒水喝干。
在旁伺候着的刘胜,眼睛都看直了,大过年的,哪有这样吃饭的?不过看到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连招呼的话都蹦不出了,低眉顺眼地指挥着下人端茶倒酒。
陈济在中途也过来一次,远远地过来,校尉们眼尖,纷纷站起来,道:“陈先生好。”
陈济也是经常去武备学堂授课的,沈傲当然不能给他安排一个胥吏的差事做,干脆自己立了一个名目,叫客座博士,类似于临时工,也不向兵部那边报备,直接让他去和学生们授课。兵部那边也知道这事,不过沈楞子的事,别人也不敢管,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前那陈济是烫手山芋,谁要是沾上他,难免怕得罪蔡太师,可是如今不同,陈先生是沈大人的老师,那蔡京胆子再大,还敢动到他的头上?惹得沈楞子兴起,带人把太师府抄了都是没准的事,你得把握人的心理,沈楞子这种人,什么事作不出的?
陈济含笑着朝他们摆手:“都坐下,坐下说话。”
众人继续用餐,一夜无话。
到了初二,前来拜访的则是下属,鸿胪寺的主簿、郎官,还有武备学堂的博士、教官,韩世忠和杨林都是在下午来的,沈傲留他们到后堂里说了一会话,二人觉得颇有面子,能让沈大人留着说几句话,自然是被沈大人当作是心腹了。
韩世忠倒是好说,沈傲只是叫他组织人手尽量写出一份行军打仗的注意事项来,大致是想编纂一本军事教科书,这年代大多数人还在读各种各样的兵法,什么孙子、孙武固然厉害,可是太笼统,对学习不起帮助,说得难听点,那种兵法书几乎没什么用处,否则人人捧着一本孙子兵法去打仗,那岂不是个个孙子转世?
沈傲需要的是经验,恰恰这位韩世忠的经验最是丰富,交战、临阵、行军、扎营,他掰着指头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比如人要喝水,牲畜也要喝水。辐重、粮草要是顺着水路走,也可以节省牲畜运力,所以大军行动尽量要沿着河流行进,没有水源,这仗还没打军队就要乱。在南方打方腊的时候倒也没什么,那里水网交错,所以也不必注意这个,可是若要和契丹、西夏人交战,那么先探查河流、谷道就是重中之重。
还有扎营,扎营的时候,木耕之外要有外沟,内要有内沟,要留下大军集结出动的大路,要有埋藏火药的地窖,茅厕要远离水源,还要及时放出斥候,一旦斥候不能及时回来,就要注意了,要立即组织骑兵队前去搜寻。行军的时候要稳,走半天,剩下半天时间要用来扎营和拔营,夜间必须要有亲兵巡夜做执法队,凡有夜间喧哗者斩首;不然一旦炸营,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扎营要选平地,要在水源和上游布置护卫哨探,附近有高地的话要派人去驻守,牲畜饮水要放在下游,人饮水洗漱要在上游,饮水前先牵一头牛马喝,无事后人才可以取用,能烧开尽量喝开水等等。
这些知识,才是校尉们应该学习的,至于如何用兵,那得靠他们自己的悟性,送他一本孙子兵法有个屁用。
韩世忠接了使命,兴高采烈地去筹备了。至于杨林,则是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单子,小心翼翼地道:“大人,这是今年各国使节的孝敬,你看一看。”
沈傲点点头,接过单子略略扫了一眼,把单子放下,才是道:“差不离就行,分下去吧,大家都过个好年。”
就在整个汴京都呈现着一派欢乐喜庆的时候,邃雅周刊却是登了一个消息,京畿北路反了。
乍一看这标题,便吓了所有人一跳,京畿北路在哪里?距离汴京,也不过是两三天的日程,那里反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定现在贼军就要杀到汴京城下,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顺着文章看下去,文章里如实的报导了贼军的军情,如聚众三万等等,又说这些贼军大多是厢军和流民组成,不足为患,朝廷已派出安抚使和禁军,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不出数日,贼势顿平。
这一下终于放心了,原来只是一些厢军和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这倒没什么怕的,厢军的战斗力,坊间早有流传,凭着这些人去和禁军打,那还不是切脑袋和切韭菜一样?
文章的最后,则是讲起了汴京的城防,城墙高十丈,瓮城驻扎多少军马,又有弩炮若干,弓箭无数,这些消息,自然大涨了汴京的士气,若是以往,这种消息透露出来,京里的大户少不得要举家先移居它处的,省得汴京被贼军围了城,想逃都没处逃了。不过眼下透露出来的消息,却是安稳住了人心,所有人都觉得没有举家搬迁的必要。
堵不如疏,越是藏着掖着,那流言蜚语就更加神乎其技,与其如此,倒不是干脆报出来。
到了初二那天,京兆府就开始上街了,差役们都从家里拉了回来,开始上街打探消息,这些差役接触的都是三教九流,对什么天一教也早有耳闻,所以当日便抓了不少人去,这些人犯直接拉到京兆府,一个个不厌其烦地过审,连那大理寺和刑部也都参与进去,虽然来势汹汹,却又秉持着刻意的低调,尽量不去影响节日的气氛。
…………………………………………………………………………………………………………
第二章送到,有个新人的书,帮他推荐一下,新人都不容易,书名叫:《武诛记》
诛八界,斩神除尽魔。震十方,磨魂生死劫。武千幻,参悟轮回术。一个山村少年的传奇故事......
书号是2130065(未完待续。如果您
大家见了面,便问候一句:“昨夜可去了御道吗?”仿佛去御道观礼,是一件极其光彩之事,少不得要吹嘘一下。
倒是街面上的禁军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原本禁军号称天下强军,乃是大宋精英中的精英,如今与校尉们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各种流言也多,总而言之,许多人看他们的眼神,少了几分敬畏,而多了几分值得玩味的轻蔑。
倒是殿前司的人沾光了不少,校尉穿的衣衫和他们一样,他们穿着这衣甲出去,少不得被人行注目礼,有的还要凑上去攀谈几句,只是这样一来,也让殿前司多了几分尴尬,别人一问,兄台可是武备学堂的校尉?这该怎么答?脸皮不够厚的,见了有人过来就躲了,脸皮厚的抬头挺胸:“哈哈,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沈府一到夜里,这人就多了,平常的同僚,相互送些名敕也就罢了,可是在汴京里常住的校尉们却不能单单送个名敕来,这是规矩,天子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而他们,同样也是沈傲当之无愧的门生。
但凡是门生,就少不得要登门拜访,这是礼,比一切道理都大,这个世上的最亲近的人,父子算一个,兄弟算一个,师生也算一个。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要是悖逆了这一条,那真真不必做人了。
一般没有回乡去的校尉,有的是家里实在太远,学堂只放了两旬的假,打个来回都不够,所以只好在学堂里寄住着,这些人来拜访,沈傲就干脆留他们在家里过年,图个热闹。
另外一群校尉家里本就住在汴京的,都是小侯爷、小公爷们居多,都是备下了厚礼,雄赳赳气昂昂地进来,一见沈傲纳头便拜,说了许多感激之话,又去向师母们问安,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的。
沈傲今日才知道,这种做人老师的快感,便免不了学了唐严的口气,说几句道理:“虽是放假,可是功课也不能落下,博士们发下的题要记得去做,不是叫你们画汴京的测绘地图吗?好好画,能不能画出来是能力问题,画不画是你的态度。还有,每日起来,该操练的要操练,要做到在学堂和在家里一个样,克己复礼这四个字,要牢记着,不能当作空话。”
校尉则是挺直着胸,道:“遵命。”
接着就是一些家里长短的话:“家里还好吗?”诸如此类。
送走一个又一个人,沈傲夜里叫人张罗了酒菜,陪驻留在汴京的外乡校尉们吃,四五十个人都是挺着腰坐着,等待酒菜都上齐,沈傲举起筷子:“吃吧,不必客气。”
大家才整齐地去举筷,慢吞吞地吃起来。
这种吃饭虽然痛苦,可是校尉们习惯了,改不了,在武备学堂,规矩就是规矩,操练有规矩,授课有规矩,就是吃饭睡觉也有规矩,没有任何差池,规矩一多,习惯就出来了,虽然坐着吃饭,却无人喧哗,无人弓腰言笑,无人大快朵颐,整个气氛,安安静静的,只有那微不可闻的轻声咀嚼。
便是举杯喝酒,也是沈傲先开个头,接着大家哗啦啦地一齐举杯,停在半空不动,等沈傲说了祝词,才一口将杯中的酒水喝干。
在旁伺候着的刘胜,眼睛都看直了,大过年的,哪有这样吃饭的?不过看到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连招呼的话都蹦不出了,低眉顺眼地指挥着下人端茶倒酒。
陈济在中途也过来一次,远远地过来,校尉们眼尖,纷纷站起来,道:“陈先生好。”
陈济也是经常去武备学堂授课的,沈傲当然不能给他安排一个胥吏的差事做,干脆自己立了一个名目,叫客座博士,类似于临时工,也不向兵部那边报备,直接让他去和学生们授课。兵部那边也知道这事,不过沈楞子的事,别人也不敢管,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前那陈济是烫手山芋,谁要是沾上他,难免怕得罪蔡太师,可是如今不同,陈先生是沈大人的老师,那蔡京胆子再大,还敢动到他的头上?惹得沈楞子兴起,带人把太师府抄了都是没准的事,你得把握人的心理,沈楞子这种人,什么事作不出的?
陈济含笑着朝他们摆手:“都坐下,坐下说话。”
众人继续用餐,一夜无话。
到了初二,前来拜访的则是下属,鸿胪寺的主簿、郎官,还有武备学堂的博士、教官,韩世忠和杨林都是在下午来的,沈傲留他们到后堂里说了一会话,二人觉得颇有面子,能让沈大人留着说几句话,自然是被沈大人当作是心腹了。
韩世忠倒是好说,沈傲只是叫他组织人手尽量写出一份行军打仗的注意事项来,大致是想编纂一本军事教科书,这年代大多数人还在读各种各样的兵法,什么孙子、孙武固然厉害,可是太笼统,对学习不起帮助,说得难听点,那种兵法书几乎没什么用处,否则人人捧着一本孙子兵法去打仗,那岂不是个个孙子转世?
沈傲需要的是经验,恰恰这位韩世忠的经验最是丰富,交战、临阵、行军、扎营,他掰着指头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比如人要喝水,牲畜也要喝水。辐重、粮草要是顺着水路走,也可以节省牲畜运力,所以大军行动尽量要沿着河流行进,没有水源,这仗还没打军队就要乱。在南方打方腊的时候倒也没什么,那里水网交错,所以也不必注意这个,可是若要和契丹、西夏人交战,那么先探查河流、谷道就是重中之重。
还有扎营,扎营的时候,木耕之外要有外沟,内要有内沟,要留下大军集结出动的大路,要有埋藏火药的地窖,茅厕要远离水源,还要及时放出斥候,一旦斥候不能及时回来,就要注意了,要立即组织骑兵队前去搜寻。行军的时候要稳,走半天,剩下半天时间要用来扎营和拔营,夜间必须要有亲兵巡夜做执法队,凡有夜间喧哗者斩首;不然一旦炸营,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扎营要选平地,要在水源和上游布置护卫哨探,附近有高地的话要派人去驻守,牲畜饮水要放在下游,人饮水洗漱要在上游,饮水前先牵一头牛马喝,无事后人才可以取用,能烧开尽量喝开水等等。
这些知识,才是校尉们应该学习的,至于如何用兵,那得靠他们自己的悟性,送他一本孙子兵法有个屁用。
韩世忠接了使命,兴高采烈地去筹备了。至于杨林,则是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单子,小心翼翼地道:“大人,这是今年各国使节的孝敬,你看一看。”
沈傲点点头,接过单子略略扫了一眼,把单子放下,才是道:“差不离就行,分下去吧,大家都过个好年。”
就在整个汴京都呈现着一派欢乐喜庆的时候,邃雅周刊却是登了一个消息,京畿北路反了。
乍一看这标题,便吓了所有人一跳,京畿北路在哪里?距离汴京,也不过是两三天的日程,那里反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定现在贼军就要杀到汴京城下,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顺着文章看下去,文章里如实的报导了贼军的军情,如聚众三万等等,又说这些贼军大多是厢军和流民组成,不足为患,朝廷已派出安抚使和禁军,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不出数日,贼势顿平。
这一下终于放心了,原来只是一些厢军和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这倒没什么怕的,厢军的战斗力,坊间早有流传,凭着这些人去和禁军打,那还不是切脑袋和切韭菜一样?
文章的最后,则是讲起了汴京的城防,城墙高十丈,瓮城驻扎多少军马,又有弩炮若干,弓箭无数,这些消息,自然大涨了汴京的士气,若是以往,这种消息透露出来,京里的大户少不得要举家先移居它处的,省得汴京被贼军围了城,想逃都没处逃了。不过眼下透露出来的消息,却是安稳住了人心,所有人都觉得没有举家搬迁的必要。
堵不如疏,越是藏着掖着,那流言蜚语就更加神乎其技,与其如此,倒不是干脆报出来。
到了初二那天,京兆府就开始上街了,差役们都从家里拉了回来,开始上街打探消息,这些差役接触的都是三教九流,对什么天一教也早有耳闻,所以当日便抓了不少人去,这些人犯直接拉到京兆府,一个个不厌其烦地过审,连那大理寺和刑部也都参与进去,虽然来势汹汹,却又秉持着刻意的低调,尽量不去影响节日的气氛。
…………………………………………………………………………………………………………
第二章送到,有个新人的书,帮他推荐一下,新人都不容易,书名叫:《武诛记》
诛八界,斩神除尽魔。震十方,磨魂生死劫。武千幻,参悟轮回术。一个山村少年的传奇故事......
书号是2130065(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