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海狼商船队在崇祯十年,也彻底打通了暹罗那边的粮食贸易通道,和当地暹罗国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暹罗官方的支持,使得暹罗产稻米,可以大批输出给海狼,这条货运线路,每年海狼都投入百条大船,到暹罗抢运稻米返回福建。
这暹罗每年就可以再为海狼提供几十万石粮食,养活大批的人口,这还不算,海狼还和吕宋的西班牙统治者达成了协议,每年还可以从吕宋采购大量的稻米,运回福建,这使得海狼现如今获取到了数条粮食进口渠道,得以储备更多的粮食为他们今后所用。
这两年来,采购的新粮已经不再单单储备在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各地了,为了以后经略北方,这两年许多粮食,已经悄然被运往了山东那边,储藏在了浮山所以及芝罘岛还有养马岛等地。
最让于孝天感到欣慰的是济州岛那边,现如今也开垦出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被充分利用了起来,种植了不少的土豆玉米等作物,起码年产量,可供岛上的兵民食用之外,还能多少有点盈余,所以济州岛那边,也暂时不用他操心了。
经过崇祯九年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的剿贼策略之后,诸省之间的官军开始协调对农民军开始了较为有计划的进剿,经过两年时间的进剿,农民军开始逐渐由盛转衰,接连吃了几场大败仗,使得农民军的活动范围开始受到了挤压。
但是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老回回等农民军首领也在不断的调整战略,四处游击,在湖北河南陕西以及四川交界一带继续开展活动,虽然连吃败仗,可是却并未被彻底剿灭。
即便如此,整体上大明的形势似乎在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农民军活动的区域正在被逐步压缩。
到了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已经被压缩到了湖广和四川交界一带,被逼入到了深山之中,形势已经对他们相当不利。
而以李自成为首的一些农民军,则被赶回到了陕西商洛一带,被官军堵在了这一带的山中,情势也岌岌可危,活动区域被极度压缩。
以老回回等为首的一些农民军,则被圈在了霍英山以及湖广麻城河南光州等地一带。
也有部分农民军首领,在这两年官军的打击之下,或降或死,曾经近百万的农民军,到了这个时候被官军分割开来,无法再相互呼应,已经不复崇祯九年之前的那种纵横来去毫无顾忌的情势了。
所以朝野之间,到了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乐观情绪,认为流民军被剿灭应该就在眼前,不会再持续多久了。
崇祯到了这个时候,心情也开始逐渐好转,另外卢象升被调往了宣大一带,主持宣大防务,在宣大一带吞并积粮,目前也初见成效,使得宣大一带的防务水平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崇祯也开始变得乐观了起来,认为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明的时局还是出现了好转,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让他又想起来了南方的于孝天,于是再次开始琢磨起该怎么对付于孝天了,崇祯在十一年五月期间,招众臣再次商议该如何处置于孝天的问题。
诸大臣这个时候,对大明的时局也都开始保持乐观的态度,多认为用不了多久,这些流民军应该就被剿灭,这个时候也确实该考虑解决于孝天的问题了,要不然的话放着于孝天盘踞在南方,着实令人寝食难安,迟早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于是众臣经过商议,认为待到流民军被剿灭之后,立即便调集湖广南直隶浙江江西两广诸军,一共调集重兵十五万人,一并入闽,对于孝天发动征讨。
到时候崇祯可限令于孝天入京招问,如果于孝天奉旨入京的话,就在京师将其抓起来,但是他如果抗旨不尊,那么就以他抗旨的名义,治罪与他,将其削职罢官,然后各路大军一起攻入福建,将其拿获!
就算是这家伙靠着手头水师力量强,座船逃离福建,退守台员岛,也起码可以把他在陆上的势力连根拔除,就算是他割地称王,也是孤悬在海外的,不至于动摇大明的根基。
崇祯和众臣商议完之后,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了下来,甚至于连主剿的人选崇祯都已经提前在心中拟定了出来,决定在洪承畴和卢象升之中选定一个,到时候派往福建督军对于孝天主剿。
但是朝廷似乎永远不可能保住秘密,这样机密的商议,就在当天晚上,便传到了身在京师的海狼细作耳中。
听闻消息情报人员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连忙便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传回福建,并且放飞了信鸽,用接力的办法,尽最大可能,快速的将消息传回到于孝天手中。
于孝天仅用了几天时间,便收到了京师传回的消息,虽然信鸽带回的消息很粗略,但是大致也可以弄明白朝廷打的是什么主意。
于孝天看罢了这张小纸条之后,不但没有感到一点紧张,反倒是嗤之以鼻,把这张小纸条随手便放在蜡烛上点燃,烧成了灰烬。
看到于孝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刘通和林易阳都紧张的要死,连忙问于孝天该如何应付。
于孝天点了一锅烟斗,吧唧吧唧的抽了两口,冷笑了一声道:“你们太高看朝廷里面坐着的那位了!就凭他和他手下的那些吃才们,想要把流民军彻底剿灭,跟做梦差不多!
这帮家伙吃饱了撑的,剿灭流民军的事情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居然现在就开始打老子的主意,真是可笑之极!
我可以跟你么打赌,大明朝廷和官府,别看他们这两年好像折腾出了那么一点成效,但是我可以保证,他们绝对无法剿灭那些流民军!
你么当流民军就这么好剿灭吗?哼哼!眼下朝廷年年加饷,老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不造反能做什么?唯有造反,还可能有一条生路,否则的话迟早被勒逼而死!
现在看朝廷暂时是占了上风,可是这已经是朝廷倾尽了全力,你们别忘了,北边还有建奴大军虎视眈眈,如果不出我之所料的话,建奴大军近期肯定还会入关大掠。
到时候朝廷必将兵马调往北方勤王,这些流民军自会得以喘息的机会,肯定立即便会死灰复燃!
所以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别看朝廷这会儿主意打得不错,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你们紧张个什么?”
众人听罢了于孝天的话之后,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并不怕朝廷现在派兵来剿,可是毕竟这一次朝廷暗中密议,是要调集十几万大军入闽的,面对着十几万官军,总是要费一些手脚的。
但是现在看于孝天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们觉得于孝天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以目前朝廷的做法,老百姓确实没法活,除了造反之外,还真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于孝天笃定的说朝廷剿灭不了这些流民军,并不是盲目乐观。
另外他对于建奴的看法,也不是无的放矢,随着建奴前两次大举破关而入,大掠而归,可以看出来现在建奴对大明早已没有半点畏惧之心了,而关外苦寒,建奴不靠入关行掠,也确实日子过不下去。
上一次建奴入关抢回去的东西和财货,现如今已经又被他们快消耗光了,掳走的那些奴隶,现如今除了留用的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现在已经又通过和海狼的贸易,被海狼收了回来,充实了他们海狼的人口。
所以于孝天预料近期建奴可能又会入关大掠,从他们所获的请报上来分析,是有着充分的依据的,并不是于孝天在信口开河。
如果这次又被于孝天猜中的话,那么大明想要在剿灭流民军之后,调集大军入闽对他们于家军进行进剿,确实是一个空中楼阁,根本就无法达成目的,只要北方建奴和流民军一天不灭,那么大明就绝对抽不出实力,来福建对于家军进行征讨。
于是林易阳刘通这帮人顿时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再也不复刚才的那种紧张了。
于孝天和众人闲聊了一下,处理了一些需要他拍板的事情之后,忽然开口说道:“对了,说到这里,给参谋部说一下,近期尽快安排给登莱那边增派一些兵力过去,充实一下那边几个重要据点的兵力,从芝罘岛和养马岛一带,给他们多补充一些弹药和粮食,如果运力允许的话,再给他们调拨一些火炮和炮兵过去,增强他们守御的实力。
如果这次建奴南下,攻到他们所在的地方,让他们别留手,给老子狠狠的打,打死越多越好!
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在建奴南下的时候,务求多收容一些老百姓!这次收容的百姓,不需要继续朝南方转运,就地进行安置,抽选体格合格的人员,就地编练成乡勇团练,半年之内,要完成五千人的新兵训练任务。
要求这些就地编练的新兵,在半年之内,完成新兵营基础科目训练,使之达到可以上阵的要求!
如果可能的话,数字可以提高到一万!”
这暹罗每年就可以再为海狼提供几十万石粮食,养活大批的人口,这还不算,海狼还和吕宋的西班牙统治者达成了协议,每年还可以从吕宋采购大量的稻米,运回福建,这使得海狼现如今获取到了数条粮食进口渠道,得以储备更多的粮食为他们今后所用。
这两年来,采购的新粮已经不再单单储备在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各地了,为了以后经略北方,这两年许多粮食,已经悄然被运往了山东那边,储藏在了浮山所以及芝罘岛还有养马岛等地。
最让于孝天感到欣慰的是济州岛那边,现如今也开垦出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被充分利用了起来,种植了不少的土豆玉米等作物,起码年产量,可供岛上的兵民食用之外,还能多少有点盈余,所以济州岛那边,也暂时不用他操心了。
经过崇祯九年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的剿贼策略之后,诸省之间的官军开始协调对农民军开始了较为有计划的进剿,经过两年时间的进剿,农民军开始逐渐由盛转衰,接连吃了几场大败仗,使得农民军的活动范围开始受到了挤压。
但是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老回回等农民军首领也在不断的调整战略,四处游击,在湖北河南陕西以及四川交界一带继续开展活动,虽然连吃败仗,可是却并未被彻底剿灭。
即便如此,整体上大明的形势似乎在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农民军活动的区域正在被逐步压缩。
到了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已经被压缩到了湖广和四川交界一带,被逼入到了深山之中,形势已经对他们相当不利。
而以李自成为首的一些农民军,则被赶回到了陕西商洛一带,被官军堵在了这一带的山中,情势也岌岌可危,活动区域被极度压缩。
以老回回等为首的一些农民军,则被圈在了霍英山以及湖广麻城河南光州等地一带。
也有部分农民军首领,在这两年官军的打击之下,或降或死,曾经近百万的农民军,到了这个时候被官军分割开来,无法再相互呼应,已经不复崇祯九年之前的那种纵横来去毫无顾忌的情势了。
所以朝野之间,到了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乐观情绪,认为流民军被剿灭应该就在眼前,不会再持续多久了。
崇祯到了这个时候,心情也开始逐渐好转,另外卢象升被调往了宣大一带,主持宣大防务,在宣大一带吞并积粮,目前也初见成效,使得宣大一带的防务水平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崇祯也开始变得乐观了起来,认为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明的时局还是出现了好转,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让他又想起来了南方的于孝天,于是再次开始琢磨起该怎么对付于孝天了,崇祯在十一年五月期间,招众臣再次商议该如何处置于孝天的问题。
诸大臣这个时候,对大明的时局也都开始保持乐观的态度,多认为用不了多久,这些流民军应该就被剿灭,这个时候也确实该考虑解决于孝天的问题了,要不然的话放着于孝天盘踞在南方,着实令人寝食难安,迟早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于是众臣经过商议,认为待到流民军被剿灭之后,立即便调集湖广南直隶浙江江西两广诸军,一共调集重兵十五万人,一并入闽,对于孝天发动征讨。
到时候崇祯可限令于孝天入京招问,如果于孝天奉旨入京的话,就在京师将其抓起来,但是他如果抗旨不尊,那么就以他抗旨的名义,治罪与他,将其削职罢官,然后各路大军一起攻入福建,将其拿获!
就算是这家伙靠着手头水师力量强,座船逃离福建,退守台员岛,也起码可以把他在陆上的势力连根拔除,就算是他割地称王,也是孤悬在海外的,不至于动摇大明的根基。
崇祯和众臣商议完之后,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了下来,甚至于连主剿的人选崇祯都已经提前在心中拟定了出来,决定在洪承畴和卢象升之中选定一个,到时候派往福建督军对于孝天主剿。
但是朝廷似乎永远不可能保住秘密,这样机密的商议,就在当天晚上,便传到了身在京师的海狼细作耳中。
听闻消息情报人员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连忙便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传回福建,并且放飞了信鸽,用接力的办法,尽最大可能,快速的将消息传回到于孝天手中。
于孝天仅用了几天时间,便收到了京师传回的消息,虽然信鸽带回的消息很粗略,但是大致也可以弄明白朝廷打的是什么主意。
于孝天看罢了这张小纸条之后,不但没有感到一点紧张,反倒是嗤之以鼻,把这张小纸条随手便放在蜡烛上点燃,烧成了灰烬。
看到于孝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刘通和林易阳都紧张的要死,连忙问于孝天该如何应付。
于孝天点了一锅烟斗,吧唧吧唧的抽了两口,冷笑了一声道:“你们太高看朝廷里面坐着的那位了!就凭他和他手下的那些吃才们,想要把流民军彻底剿灭,跟做梦差不多!
这帮家伙吃饱了撑的,剿灭流民军的事情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居然现在就开始打老子的主意,真是可笑之极!
我可以跟你么打赌,大明朝廷和官府,别看他们这两年好像折腾出了那么一点成效,但是我可以保证,他们绝对无法剿灭那些流民军!
你么当流民军就这么好剿灭吗?哼哼!眼下朝廷年年加饷,老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不造反能做什么?唯有造反,还可能有一条生路,否则的话迟早被勒逼而死!
现在看朝廷暂时是占了上风,可是这已经是朝廷倾尽了全力,你们别忘了,北边还有建奴大军虎视眈眈,如果不出我之所料的话,建奴大军近期肯定还会入关大掠。
到时候朝廷必将兵马调往北方勤王,这些流民军自会得以喘息的机会,肯定立即便会死灰复燃!
所以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别看朝廷这会儿主意打得不错,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你们紧张个什么?”
众人听罢了于孝天的话之后,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并不怕朝廷现在派兵来剿,可是毕竟这一次朝廷暗中密议,是要调集十几万大军入闽的,面对着十几万官军,总是要费一些手脚的。
但是现在看于孝天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们觉得于孝天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以目前朝廷的做法,老百姓确实没法活,除了造反之外,还真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于孝天笃定的说朝廷剿灭不了这些流民军,并不是盲目乐观。
另外他对于建奴的看法,也不是无的放矢,随着建奴前两次大举破关而入,大掠而归,可以看出来现在建奴对大明早已没有半点畏惧之心了,而关外苦寒,建奴不靠入关行掠,也确实日子过不下去。
上一次建奴入关抢回去的东西和财货,现如今已经又被他们快消耗光了,掳走的那些奴隶,现如今除了留用的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现在已经又通过和海狼的贸易,被海狼收了回来,充实了他们海狼的人口。
所以于孝天预料近期建奴可能又会入关大掠,从他们所获的请报上来分析,是有着充分的依据的,并不是于孝天在信口开河。
如果这次又被于孝天猜中的话,那么大明想要在剿灭流民军之后,调集大军入闽对他们于家军进行进剿,确实是一个空中楼阁,根本就无法达成目的,只要北方建奴和流民军一天不灭,那么大明就绝对抽不出实力,来福建对于家军进行征讨。
于是林易阳刘通这帮人顿时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再也不复刚才的那种紧张了。
于孝天和众人闲聊了一下,处理了一些需要他拍板的事情之后,忽然开口说道:“对了,说到这里,给参谋部说一下,近期尽快安排给登莱那边增派一些兵力过去,充实一下那边几个重要据点的兵力,从芝罘岛和养马岛一带,给他们多补充一些弹药和粮食,如果运力允许的话,再给他们调拨一些火炮和炮兵过去,增强他们守御的实力。
如果这次建奴南下,攻到他们所在的地方,让他们别留手,给老子狠狠的打,打死越多越好!
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在建奴南下的时候,务求多收容一些老百姓!这次收容的百姓,不需要继续朝南方转运,就地进行安置,抽选体格合格的人员,就地编练成乡勇团练,半年之内,要完成五千人的新兵训练任务。
要求这些就地编练的新兵,在半年之内,完成新兵营基础科目训练,使之达到可以上阵的要求!
如果可能的话,数字可以提高到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