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很快放了出来。
    一连串的升赏和人事调动看得人眼花缭乱,也让人目瞪口呆,再结合此前征倭的消息,大家惊奇的发现,新党这一次,受益极大。
    其中两个官员入朝,一个升任部堂侍郎,一个是太仆寺卿,再有人升任总督,许多人升任巡抚,至于布政使司,亦是空缺不少,南直隶十几个知府,也有不少升迁。
    如此大规模的升赏,很是少见,坊间议论纷纷,京师这边的士林抨击也是不少。
    征倭本来就是犯忌讳的事,饱受争议,现在倒好,征倭立了功,报了大捷,就圣旨下来嘉奖,奖励又如此丰厚,这不是变相的承认征倭的正当性?
    只可惜,再多人反对,亦是无济于事,因为朝中的重臣,几乎无一反对,大佬们不做声,甚至表示乐见其成,下头的这些御使言官,当然也觉得事有蹊跷,不敢轻易造次了,毕竟他们所谓的直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背后有人支持,那种吃饱了没事做,突然跳出来的愣头青,经过长年累月的整肃和收拾,早已经绝迹。
    于是乎,朝中几乎出乎寻常的平静。
    可是在如意坊,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方面,是捷报传来,此次征倭,本来就采购了大量的物资,让商贾们从中受益不少,商贾们最喜欢的,就是采购,就算你的商品不在大采购之列,也能受益,毕竟生产的东西摆在这里,市面上的东西就是这么多,一旦大量的物资被官府和军队采购了去,那么市场就会造成某种程度的紧缺,一旦紧缺,其他的商贾就不愁自己的货物兜售不出去。
    而这一次传来的捷报,也是极大的利好,因为可以预见,一旦倭国求和,必定会接受海路安抚使司极为苛刻的条件,这些条件,将会极大的促进商品的疯狂倾销,将来对倭的贸易,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暴增,因此海路安抚使司每年的需求,也会增大。
    需求增大,就意味着大家可以肆无忌惮的扩大生产,以满足需求。
    这件事最大的影响就是对外的贸易,不只是倭国,其他各国的贸易增长也是可以预见,有了倭国的前车之鉴,各国必定会安分起来,更愿意接受海路安抚使司的一些通商条款,将来海路安抚使司在海外的贸易,将会更加的顺畅,这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做买卖,现在大家都知道,要看远景,明年生意会不会好,后年的前景如何,都是大家需要打算的事,毕竟这决定着是否扩大生产,是否生产更多货物的问题。
    而现在,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再加上他们最后一点担忧,因为朝廷如此一致的反应,使许多人产生误判,此次朝廷如此大规模的封赏新政官员,应当是朝廷的诸多官员思维已经活络,对新政多了期许,而少了几分厌恶,这绝对是极大的利好。
    现如今商贾们的信心是否爆棚,已经有专门的指标进行统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就是如意钱庄的贷款数量,假若贷款的商贾剧减,这说明商贾们对未来没有太多信心,还在观望,可要是暴增,则说明许多人有了信心,愿意从如意钱庄贷出银钱,投入生产活动之中,从中谋取更大的利润。
    如意钱庄这几日的贷款额度,已经连续飙涨,足足比之从前增加了一倍,而且在如意坊,大额的贸易进行的如火如荼,似乎只要投身进去,就能从中大赚特赚。
    对此,徐谦一直保持沉默,可是沉默只是流于表面,在京师内部,紫禁城内外,许多人都在上下忙碌着。
    你对中山王殿下怎么看?你认为益王如何?襄王呢?
    老的皇帝已经命不久矣,所有人都表现出了现实的一面,没有人来得及为之扼腕,也没有人为之悲恸,因为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将来谁做皇帝,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谁做皇帝,自己的地位才会更加稳固。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抛开这个问题,反而去关注嘉靖的身体,显然是幼稚可笑的。
    便是宫中的贵人们,此时也在观望,也在不断的拉拢着她们的盟友,她们自然不便出面,可是各宫的太监,却是不断忙碌起来,一次次的接触,各种各样的碰头,大家都在小心翼翼,都在小心提防,却都掩饰不住心中的欲望,所有人都希望拉住一个可靠的朋友,好为将来的变故做准备。
    亲军十二卫的头目,此时自是成了香饽饽,京师的五大营指挥,地位也一下子变得显赫起来。
    这是个扬文抑武的年代,但是并不表示,拳头完全没有用处,你的理论,你的锦绣文章,全凭的是拳头作为基础,没有拳头,纵然你有再多口舌,那也是白费。
    神机营指挥衙门。
    指挥陈天寿也算是兴王府的老人,他身材矮胖,素来被人耻笑,因此和兴王府那些人,打的交道并不多,倒是嘉靖对他一直信任,不过陈天寿有自己的打算。
    他在兴王府旧人里头并不突出,比他大放光芒的人实在太多,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直郁郁不得志,而此时此刻,早有人寻上了他。
    今日他的后院花厅里吗,却是一个便装的锦衣卫上了门。
    “指挥使大人的意思很明白。”来人谨慎的看着陈天寿,附近空无一人,显然早被陈天寿赶了出去:“自从陛下宠幸了徐谦这些人,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咱们平时没少立汗马功劳,可是现在呢?现在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东宫的官员,要嘛是新党要嘛就是张孚敬这些货色,哪里还有人将咱们放在眼里,益王殿下德高望重,而朝中大臣们大多属意他,若是他肯出面主持大局,则大事定矣。内阁那边,刚刚传出消息,陛下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陈指挥,要早做打算啊,是从龙还是从逆,就看你一个念头了。”
    陈天寿感觉自己的手在发抖,他不害怕,那是假的,这确实是像后世马某人一样,一个艰难的决定,他的一个念头,便要决定他的荣辱。
    陈天寿眯着眼,淡淡道:“三千营和五军营那边怎么说?”
    来人淡淡一笑:“三千营态度暧昧,似乎不想搀和进来,倒是五军营那边,倒是死心塌地,愿意从事。”
    一听到五军营已经有了决定,陈天寿不由松了口气。
    京师三大营之中,神机营有马步兵五千,其中步兵三千六百人,骑兵七八百之数,炮兵数百;而三千营则清一色的骑军,有骑军三千,故而才称为三千营。不过神机营和三千营虽然都是三大营之一的兵马,可是比起五军营来,却是塞牙缝都不够。
    五军营乃是卫戍京师的重中之重,总计七十二卫,一开始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称为五军。除在京卫所外,每年又分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都司兵16万人,轮番到京师操练,称为班军。
    在京师中的军马之中,以五军营人数最多,足足六七万之数,而且五军营还可随时调集京畿附近的军马入京,实力之雄厚,冠绝天下。
    所以这三大营之中,神机营和三千营或者可以称之为特种部队,那么五军营,则是正儿八经的禁军,三支军马编制上虽然等同,可是一个军级的特种营和一个野战军的区别,却还是极大。
    陈天寿不由道:“新军和勇士营这是指望不上了,不过他们人数,不过一万五千人上下,支持益王殿下的,却是多数,朝中也是多数人都是如此立场,哎……这一次,还真是风云际会啊。只是不知,边镇那边怎么看?”
    来人道:“边镇的督抚们虽然没有表态,可是指挥大人想必也应当知道,许多人对新政,对徐谦可谓恨之入骨,绝大多数人,还是依仗杨公的。”
    话说到这里,大致的局势几乎已经摸透了。
    陈天寿冷冷道:“十二卫亲军,不足为虑,唯一忌惮的,就是新军和勇士营,他们又协防宫中,怕就怕他们控制住了宫里,咱们处在被动的局面。”
    来人不客气的道:“想来大人也知道,此次和以往并不同,这一次,关系到了所有人的身家性命,新旧党之争,已经闹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所以就算控制住了局面,杨公和益王,还有朝中诸公,以及许多督抚,都已做好了鱼死网破的打算。”
    “是吗?”陈天寿的脸上,闪露出了一丝疑惑,他从来没有想到,眼下的矛盾居然尖锐到这个地步,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以往不可能发生的事,到了今日,却是出现,那些个大臣,难道一个个都疯了吗?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

章节目录

士子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士子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