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1章 番外 招牛仔
这个牧场之前是以约翰的名字命名的,叫约翰牧场,现在既然换了主人,当然应该换一个名字。
顾小莫给牧场起名字,想了几个名字,却觉得都不好,最终,她采取了和大部分妈妈同样的做法,以丁丁当当的名字小名作为牧场的名字,于是这个牧场的名字就变为丁丁当当牧场,用英语写出这个名字,倒也挺有趣,有点二次元的意思。
金色的朝阳下,顾小莫带着丁丁当当在牧场里散步。
在阳光的映照下,牧草被染成了金黄色,远处是悠闲的牛群,丁丁当当在草地上欢乐地跑来跑去,嘴里不时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顾小莫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她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容,孩子们这么高兴,她心里也高兴,只是总觉得牧场缺少了点什么。
“嗨,哈喽。”一个黑人小男孩和一个黑人小女孩从大门走进来,冲顾小莫招招手,打招呼。
尽管不认识这个两个小朋友,但人家既然来到自己的地盘,顾小莫就亲热地和他们打招呼。
通过交谈得知,这两个小朋友是隔壁牧场的,他们得知约翰牧场换了主人,就来认识下新邻居。
小男孩名叫海耶斯,八岁,小女孩名叫吉娜,六岁。
海耶斯很开朗,像个小大人一样和顾小莫交谈,吉娜有些腼腆,面对顾小莫时有些拘谨,但和丁丁当当玩耍时很自然。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顾小莫得到了一些关于隔壁牧场的信息,隔壁牧场名叫肯塔基牧场,由这对黑人兄弟的爸妈经营,养殖的主要牲畜也是肉牛。
由于顾小莫态度亲切,小兄妹和顾小莫聊了一会儿,都放松了很多,他们带着丁丁当当做游戏,丁丁当当刚开始对这对黑人兄妹有些抵触,加上听不懂他们的话,有些羞涩,不过在他们的引导下,渐渐和他们玩起来,虽然母语不同,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游戏是共通的。
由于有这块兄妹的加入,牧场多了些人气,顾小莫这才恍然,原来牧场缺的是人气,毕竟人太少了,只有她和丁丁当当三个人,如果换做一个胆小的女人,还不一定敢独自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住在这里呢。顾小莫考虑增加牧场的人气,但是如何增加呢,找个男友?还是算了吧。
过了一会儿,一个胖乎乎的黑人妇女走进来。海耶斯和吉娜看到她,都张口叫妈妈,她是这对兄妹的妈妈,也就是隔壁牧场的女主人。顾小莫和她握手,做自我介绍,相互认识,这个女人名叫阿拉蕾,可能是米国人性格都比较开朗,阿拉蕾和顾小莫聊的很欢乐,不一会儿就以姐妹相称,亲如一家。
通过和阿拉蕾的聊天,顾小莫对牧场又有了新的认识,毕竟和小朋友聊天与大人聊天得到的信息是不同的。到了午饭时间,阿拉斯邀请顾小莫去她家吃饭,顾小莫没客气,正想利用这个机会巩固下双方关系呢,就同意去他们家吃饭。
她让阿拉蕾一家先回家,她带着丁丁当当回家换了衣服,又带了礼物,才去阿拉蕾家,毕竟我大中华在外国友人面前的形象一直是热情好客的,是礼仪之邦,第一次去朋友家,当然要带一份礼物了。
来米国之前,顾小莫就考虑到结交朋友,人情往来需要礼物,所以提前采购了一大批礼物,从陶瓷到剪纸,应有尽有,当然,这么多礼品如果让她用行李箱装的话,可能需要好几个行李箱,不过她有随身空间,哪怕再多的东西,只要意念一动,放进随身空间就行,根本不需要花费力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顾小莫才购买这么多礼品的。她带着丁丁当当去阿拉蕾家带的礼物是一对陶瓷笔筒,笔筒上刻着熊猫吃翠竹。阿拉蕾很喜欢顾小莫送的礼物,没有推辞,直接收下,向她表达谢意,这就是米国人和中华人的区别,他们从不玩含蓄的那一套,喜欢的礼物说收下就收下,说不收就真的不收。
不仅阿拉蕾,海耶斯和吉娜兄妹也很喜欢这对陶瓷笔筒,一人抱着一个,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饭桌上,顾小莫见到了阿拉蕾的老公,名叫威廉姆斯,是个黑壮黑壮的男人,说话声音天生带着沙哑,却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阿拉蕾准备的午餐是典型的米国午餐,吃烤牛排,是正宗的,最主要的是,这个牛排不是从外面超市买的,而是威廉姆斯亲自宰杀的小牛,肉质绝对有保证,此外还有蔬菜沙拉,奶酪,红酒等。
顾小莫把牛排切成小块,喂丁丁当当吃,她自己却一口没吃。
阿拉蕾冲顾小莫摇摇头,不理解顾小莫为何这么做,在她看来,顾小莫这个做法是不对的,应该让宝宝自己吃饭,而不是她喂。顾小莫解释说宝宝太小,自己还无法吃饭。阿拉蕾说这都是借口,在她这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自从断奶后,她就没喂过他们吃饭,完全让孩子们自己摸索。顾小莫问她,宝宝那么小,万一不吃或者把饭撒了怎么办。阿拉蕾说,如果宝宝把饭撒了,就不让他吃了,饿几次宝宝就知道吃饭了,即使把饭弄撒也没关系,犯几次错误就不会再犯了,她的观点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宁可让宝宝们犯错误,也不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顾小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应该就是中西方育儿理念上的差别的。她索性听从阿拉蕾的建议,不再喂丁丁当当吃饭,而是学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吃饭,她自己也开始吃饭。只是用惯了筷子,突然换成筷子,还真有点不习惯。
她吃了一口牛排,就皱起眉头,阿拉蕾做的牛排不太熟,偏生一些,应该符合他们米国人的口感,但是对顾小莫来说,却觉得有些生。阿拉蕾敏锐地注意到她的异常,问她哪里不合适,她直接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都说米国人是直肠子,她就不绕弯子,直接说问题,阿拉蕾向她道歉,表示没想到口感差异的问题。
她把顾小莫的牛排放进烤箱里,又重新烤了一遍,直到符合顾小莫的口感。
虽然口感符合了,但顾小莫发现味觉不符合,阿拉蕾一家口味偏轻,做出的牛排几乎没有咸味,而他们搭配的酱料是番茄酱,对于喜欢吃咸的顾小莫来说,完全食之无味。
她眼珠一转,告诉阿拉蕾一家,她回家取一罐神奇的东方调味品,有了这个调味品,保证牛排的味道上升好几个档次。
阿拉蕾一家都很好奇,想知道这是何等神奇的调味品。
顾小莫把丁丁当当托付给大家,快步回家,不一会儿,带着一瓶老干妈辣椒酱回来。
看着这个包装并不精致,划着一个老女人头像的玻璃瓶,阿拉蕾一家满是失望,就冲这包装,就知道这瓶子里的东西不好吃,要不然包装怎么可能这么粗糙。
顾小莫却没注意他们怀疑的眼神,她把辣椒酱摸到牛排上,再一吃,口感果然好了很多,美美地吃着。
看着她吃的津津有味,阿拉蕾一家将信将疑,这东西真的那么好吃吗,阿拉蕾实在受不了顾小莫那副享受的样子,试探着问道:“顾,真的那么好吃吗?”
“试试便知。”顾小莫把老干妈推到她面前,“你可以吃一口。”
阿拉蕾小心翼翼往她面前的牛排上摸了一点辣椒酱,小心地吃了一口,突然,她双眼睁大,惊叫道:“啊啊,太美味了。”
她直接往牛排上放了两勺子辣椒酱,吃相那叫一个美味与享受。
威廉姆斯见自己老婆吃的这么嗨,他也吃了点,也被辣椒酱迷住了,大口地吃着。
海耶斯和吉娜也吃了,只是小朋友没经受住辣椒酱的辣味,辣哭了。
饭后,阿拉蕾和威廉姆斯一个劲向顾小莫道谢,感谢她带来了辣椒酱这么神奇美味的调味品,阿拉蕾问顾小莫能否把这瓶辣椒酱送给她,她还想吃。
顾小莫当然送给了她,并且还表示,她家还有很多,吃完了尽管去她家要就行。
威廉姆斯和顾小莫聊起牧场的事儿,他主管着自己的牧场,对牧场各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从他身上,顾小莫学到很多东西。
他告诉顾小莫,靠她一个新手是管理不好牧场的,他建议顾小莫去招聘三四个专业的牛仔,把牧场管理的活儿交给牛仔来做。
顾小莫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但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根本不认识什么牛仔,就问威廉姆斯有没有合适的牛仔推荐。
威廉姆斯表示爱莫能助,他的牧场也缺好的牛仔呢,不过他给顾小莫指出了方法,让她却镇上的酒吧看看,镇上有专门的牛仔酒吧,牛仔们都聚集在哪里,从哪里能找到合适的那几个牛仔还不够的需要的牛仔,顾小莫向他表示感谢。
从阿拉蕾家离开后,顾小莫捉摸了下招牛仔的事,觉得这事不应该耽误,因为一耽误就代表她牧场的生意一日无法走上正轨,应该越快招到合适的牛仔越好。
她又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丁丁当当,眉头皱起,总不能带这两个宝贝去酒吧啊,可是,如果不带着他们,把他们放到哪里呢,交给托管老师,她不放心,两个小宝宝还没适应米国的生活呢,连英语都听不懂,把他们交给当地的老师的话,宝宝们估计会一直哭,其实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将她老妈张芹叫过来,让张芹照看两个宝宝,可是她妈这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出国这事她更排斥,她也放不下家里的老爸和老哥,无法过来啊。
既然家人无法帮自己,那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帮手,这个帮手最好的本国人,这并非是任人唯亲,而是与外国人之间在思维方式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交流不便,如果交流过程中理解错了意思,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最主要的帮手应该是本国人,招来本国人还可以帮她带带宝宝。
这么一想,她有了思路,她决定从本国的留学生中招合适的帮手,毕竟同出华夏,都是炎黄子孙,关系自然应该更亲近。
她在网上搜索了留学生群,加入进去,把招人的广告发了一遍,让有意向的同学联系她。
在招到合适的人之前,她外出办事的话,只能把丁丁当当托付给隔壁的阿拉蕾,她和阿拉蕾打电话说这事,阿拉蕾表示没问题,她可以帮忙带孩子。
她热情的态度让顾小莫感觉暖暖的,这外国友人真热情,真给力。
不过,考虑到丁丁当当两个宝宝听不懂英语,为了让他们早日熟悉英语环境,她和他们交流时,不再说中文,而是说英文,并且带着他们多和海耶斯,吉娜玩,让宝宝们无时不刻在英语的语境中,所幸,两个宝宝年龄较小,语言思维还没形成,在顾小莫全方位的英语影响下,他们也开始说英文。
经历了三天的突击训练,顾小莫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把他们交给阿拉蕾照顾,她前往镇上的酒吧,去寻找合适的牛仔。
小镇上汽车很少,人流也很少,有一种宁静的美,与国内到处人众人的环境比起来,这里安静很多,给人的感觉更舒服,就连空气也舒服很多,天蓝云白。
顾小莫不由得感慨,怪不得很多人出国后就不想回去了,这里的环境确实比国内好。
但是她本人并没有流下来的打算,她骨子里有着文人一样的执念,一腔热血只为中华,所以,躲两年,等秦少欧消停了,她会回国的,当然,她想以衣锦还乡的方式回国,所以,在这片牧场上,她需要做出点样子。
她把车停在一家名叫牛仔之家的酒吧门口,按照威廉姆斯的说法,这里聚集着全镇的牛仔,想雇佣牛仔,就来这里寻找。
顾小莫给牧场起名字,想了几个名字,却觉得都不好,最终,她采取了和大部分妈妈同样的做法,以丁丁当当的名字小名作为牧场的名字,于是这个牧场的名字就变为丁丁当当牧场,用英语写出这个名字,倒也挺有趣,有点二次元的意思。
金色的朝阳下,顾小莫带着丁丁当当在牧场里散步。
在阳光的映照下,牧草被染成了金黄色,远处是悠闲的牛群,丁丁当当在草地上欢乐地跑来跑去,嘴里不时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顾小莫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她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容,孩子们这么高兴,她心里也高兴,只是总觉得牧场缺少了点什么。
“嗨,哈喽。”一个黑人小男孩和一个黑人小女孩从大门走进来,冲顾小莫招招手,打招呼。
尽管不认识这个两个小朋友,但人家既然来到自己的地盘,顾小莫就亲热地和他们打招呼。
通过交谈得知,这两个小朋友是隔壁牧场的,他们得知约翰牧场换了主人,就来认识下新邻居。
小男孩名叫海耶斯,八岁,小女孩名叫吉娜,六岁。
海耶斯很开朗,像个小大人一样和顾小莫交谈,吉娜有些腼腆,面对顾小莫时有些拘谨,但和丁丁当当玩耍时很自然。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顾小莫得到了一些关于隔壁牧场的信息,隔壁牧场名叫肯塔基牧场,由这对黑人兄弟的爸妈经营,养殖的主要牲畜也是肉牛。
由于顾小莫态度亲切,小兄妹和顾小莫聊了一会儿,都放松了很多,他们带着丁丁当当做游戏,丁丁当当刚开始对这对黑人兄妹有些抵触,加上听不懂他们的话,有些羞涩,不过在他们的引导下,渐渐和他们玩起来,虽然母语不同,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游戏是共通的。
由于有这块兄妹的加入,牧场多了些人气,顾小莫这才恍然,原来牧场缺的是人气,毕竟人太少了,只有她和丁丁当当三个人,如果换做一个胆小的女人,还不一定敢独自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住在这里呢。顾小莫考虑增加牧场的人气,但是如何增加呢,找个男友?还是算了吧。
过了一会儿,一个胖乎乎的黑人妇女走进来。海耶斯和吉娜看到她,都张口叫妈妈,她是这对兄妹的妈妈,也就是隔壁牧场的女主人。顾小莫和她握手,做自我介绍,相互认识,这个女人名叫阿拉蕾,可能是米国人性格都比较开朗,阿拉蕾和顾小莫聊的很欢乐,不一会儿就以姐妹相称,亲如一家。
通过和阿拉蕾的聊天,顾小莫对牧场又有了新的认识,毕竟和小朋友聊天与大人聊天得到的信息是不同的。到了午饭时间,阿拉斯邀请顾小莫去她家吃饭,顾小莫没客气,正想利用这个机会巩固下双方关系呢,就同意去他们家吃饭。
她让阿拉蕾一家先回家,她带着丁丁当当回家换了衣服,又带了礼物,才去阿拉蕾家,毕竟我大中华在外国友人面前的形象一直是热情好客的,是礼仪之邦,第一次去朋友家,当然要带一份礼物了。
来米国之前,顾小莫就考虑到结交朋友,人情往来需要礼物,所以提前采购了一大批礼物,从陶瓷到剪纸,应有尽有,当然,这么多礼品如果让她用行李箱装的话,可能需要好几个行李箱,不过她有随身空间,哪怕再多的东西,只要意念一动,放进随身空间就行,根本不需要花费力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顾小莫才购买这么多礼品的。她带着丁丁当当去阿拉蕾家带的礼物是一对陶瓷笔筒,笔筒上刻着熊猫吃翠竹。阿拉蕾很喜欢顾小莫送的礼物,没有推辞,直接收下,向她表达谢意,这就是米国人和中华人的区别,他们从不玩含蓄的那一套,喜欢的礼物说收下就收下,说不收就真的不收。
不仅阿拉蕾,海耶斯和吉娜兄妹也很喜欢这对陶瓷笔筒,一人抱着一个,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饭桌上,顾小莫见到了阿拉蕾的老公,名叫威廉姆斯,是个黑壮黑壮的男人,说话声音天生带着沙哑,却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阿拉蕾准备的午餐是典型的米国午餐,吃烤牛排,是正宗的,最主要的是,这个牛排不是从外面超市买的,而是威廉姆斯亲自宰杀的小牛,肉质绝对有保证,此外还有蔬菜沙拉,奶酪,红酒等。
顾小莫把牛排切成小块,喂丁丁当当吃,她自己却一口没吃。
阿拉蕾冲顾小莫摇摇头,不理解顾小莫为何这么做,在她看来,顾小莫这个做法是不对的,应该让宝宝自己吃饭,而不是她喂。顾小莫解释说宝宝太小,自己还无法吃饭。阿拉蕾说这都是借口,在她这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自从断奶后,她就没喂过他们吃饭,完全让孩子们自己摸索。顾小莫问她,宝宝那么小,万一不吃或者把饭撒了怎么办。阿拉蕾说,如果宝宝把饭撒了,就不让他吃了,饿几次宝宝就知道吃饭了,即使把饭弄撒也没关系,犯几次错误就不会再犯了,她的观点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宁可让宝宝们犯错误,也不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顾小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应该就是中西方育儿理念上的差别的。她索性听从阿拉蕾的建议,不再喂丁丁当当吃饭,而是学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吃饭,她自己也开始吃饭。只是用惯了筷子,突然换成筷子,还真有点不习惯。
她吃了一口牛排,就皱起眉头,阿拉蕾做的牛排不太熟,偏生一些,应该符合他们米国人的口感,但是对顾小莫来说,却觉得有些生。阿拉蕾敏锐地注意到她的异常,问她哪里不合适,她直接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都说米国人是直肠子,她就不绕弯子,直接说问题,阿拉蕾向她道歉,表示没想到口感差异的问题。
她把顾小莫的牛排放进烤箱里,又重新烤了一遍,直到符合顾小莫的口感。
虽然口感符合了,但顾小莫发现味觉不符合,阿拉蕾一家口味偏轻,做出的牛排几乎没有咸味,而他们搭配的酱料是番茄酱,对于喜欢吃咸的顾小莫来说,完全食之无味。
她眼珠一转,告诉阿拉蕾一家,她回家取一罐神奇的东方调味品,有了这个调味品,保证牛排的味道上升好几个档次。
阿拉蕾一家都很好奇,想知道这是何等神奇的调味品。
顾小莫把丁丁当当托付给大家,快步回家,不一会儿,带着一瓶老干妈辣椒酱回来。
看着这个包装并不精致,划着一个老女人头像的玻璃瓶,阿拉蕾一家满是失望,就冲这包装,就知道这瓶子里的东西不好吃,要不然包装怎么可能这么粗糙。
顾小莫却没注意他们怀疑的眼神,她把辣椒酱摸到牛排上,再一吃,口感果然好了很多,美美地吃着。
看着她吃的津津有味,阿拉蕾一家将信将疑,这东西真的那么好吃吗,阿拉蕾实在受不了顾小莫那副享受的样子,试探着问道:“顾,真的那么好吃吗?”
“试试便知。”顾小莫把老干妈推到她面前,“你可以吃一口。”
阿拉蕾小心翼翼往她面前的牛排上摸了一点辣椒酱,小心地吃了一口,突然,她双眼睁大,惊叫道:“啊啊,太美味了。”
她直接往牛排上放了两勺子辣椒酱,吃相那叫一个美味与享受。
威廉姆斯见自己老婆吃的这么嗨,他也吃了点,也被辣椒酱迷住了,大口地吃着。
海耶斯和吉娜也吃了,只是小朋友没经受住辣椒酱的辣味,辣哭了。
饭后,阿拉蕾和威廉姆斯一个劲向顾小莫道谢,感谢她带来了辣椒酱这么神奇美味的调味品,阿拉蕾问顾小莫能否把这瓶辣椒酱送给她,她还想吃。
顾小莫当然送给了她,并且还表示,她家还有很多,吃完了尽管去她家要就行。
威廉姆斯和顾小莫聊起牧场的事儿,他主管着自己的牧场,对牧场各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从他身上,顾小莫学到很多东西。
他告诉顾小莫,靠她一个新手是管理不好牧场的,他建议顾小莫去招聘三四个专业的牛仔,把牧场管理的活儿交给牛仔来做。
顾小莫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但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根本不认识什么牛仔,就问威廉姆斯有没有合适的牛仔推荐。
威廉姆斯表示爱莫能助,他的牧场也缺好的牛仔呢,不过他给顾小莫指出了方法,让她却镇上的酒吧看看,镇上有专门的牛仔酒吧,牛仔们都聚集在哪里,从哪里能找到合适的那几个牛仔还不够的需要的牛仔,顾小莫向他表示感谢。
从阿拉蕾家离开后,顾小莫捉摸了下招牛仔的事,觉得这事不应该耽误,因为一耽误就代表她牧场的生意一日无法走上正轨,应该越快招到合适的牛仔越好。
她又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丁丁当当,眉头皱起,总不能带这两个宝贝去酒吧啊,可是,如果不带着他们,把他们放到哪里呢,交给托管老师,她不放心,两个小宝宝还没适应米国的生活呢,连英语都听不懂,把他们交给当地的老师的话,宝宝们估计会一直哭,其实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将她老妈张芹叫过来,让张芹照看两个宝宝,可是她妈这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出国这事她更排斥,她也放不下家里的老爸和老哥,无法过来啊。
既然家人无法帮自己,那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帮手,这个帮手最好的本国人,这并非是任人唯亲,而是与外国人之间在思维方式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交流不便,如果交流过程中理解错了意思,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最主要的帮手应该是本国人,招来本国人还可以帮她带带宝宝。
这么一想,她有了思路,她决定从本国的留学生中招合适的帮手,毕竟同出华夏,都是炎黄子孙,关系自然应该更亲近。
她在网上搜索了留学生群,加入进去,把招人的广告发了一遍,让有意向的同学联系她。
在招到合适的人之前,她外出办事的话,只能把丁丁当当托付给隔壁的阿拉蕾,她和阿拉蕾打电话说这事,阿拉蕾表示没问题,她可以帮忙带孩子。
她热情的态度让顾小莫感觉暖暖的,这外国友人真热情,真给力。
不过,考虑到丁丁当当两个宝宝听不懂英语,为了让他们早日熟悉英语环境,她和他们交流时,不再说中文,而是说英文,并且带着他们多和海耶斯,吉娜玩,让宝宝们无时不刻在英语的语境中,所幸,两个宝宝年龄较小,语言思维还没形成,在顾小莫全方位的英语影响下,他们也开始说英文。
经历了三天的突击训练,顾小莫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把他们交给阿拉蕾照顾,她前往镇上的酒吧,去寻找合适的牛仔。
小镇上汽车很少,人流也很少,有一种宁静的美,与国内到处人众人的环境比起来,这里安静很多,给人的感觉更舒服,就连空气也舒服很多,天蓝云白。
顾小莫不由得感慨,怪不得很多人出国后就不想回去了,这里的环境确实比国内好。
但是她本人并没有流下来的打算,她骨子里有着文人一样的执念,一腔热血只为中华,所以,躲两年,等秦少欧消停了,她会回国的,当然,她想以衣锦还乡的方式回国,所以,在这片牧场上,她需要做出点样子。
她把车停在一家名叫牛仔之家的酒吧门口,按照威廉姆斯的说法,这里聚集着全镇的牛仔,想雇佣牛仔,就来这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