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目送着赵恒走下了马车,在几名随从的陪同下朝着不远处的华夏学宫走去。
    从今天开始,赵恒将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进入到华夏学宫之中学习,而赵国太子进入华夏学宫的这个噱头也一定能够助长华夏学宫在天下诸人之中的声望和重要程度。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对于赵国王族以及华夏学宫都算得上是两相得利的事情。
    在赵恒离开之后,赵丹并没有立刻让车驾回转宫城,而是继续往北而去,进入了邯郸郭城之中。
    郭城之中此刻十分的热闹,无数人流熙熙攘攘,完整的重现了当年晏婴在楚王面前吹的那个牛逼“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单单以面前的这番繁华景象而论,便已经能够十分肯定的确认一个结论——邯郸的确已然成为了如今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城。
    赵丹今天并没有摆出王驾,而是坐的一辆马车,相当于是微服私访,因此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赵丹的目光左右观察着,很快发现在道路的两旁还有不少民夫正在挥汗如雨的挖着沟渠。
    这乃是来自于赵丹的授意,在今年正式开展的“邯郸排污渠工程”。
    说是渠,但实际上也就是在每家每户的面前挖条排水沟罢了。
    但可别小看这些排水沟,有了这些排泄的沟沟渠渠,再加上定时的维护,一直以来困扰着邯郸的那臭气熏天的问题应该就会减轻不少。
    事实上赵丹最近还在监察卫呈上来的奏章之中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另外一部分人也在积极的帮助着赵丹解决着排泄物这个问题。
    什么人?
    商人。
    就在这两三年中,邯郸城之中开始多出了一种新的职业,拾粪者。
    这些拾粪者每天都会拉着一辆人力车到邯郸城之中各家各户四处去讨要粪便。
    对于拾粪者的这些行为,邯郸城的住户们无疑是非常欢迎的,拾粪者们往往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够载着一车满满当当的粪便离去。
    去哪?
    这些源源不断的粪便被拾粪者们弄到了邯郸郭城外几里处的一片庄园之中。
    而根据监察卫的回报,这一处庄园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吕不韦。
    一个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顶级商人的聪明人。
    很显然,即便是吕不韦此刻不在赵国之中,但是吕氏家族里也仍旧是有着目光敏锐之人啊。
    要这么多粪便来干什么?当然是拿来做粪肥的。
    在赵国官方的大力推广下,如今邯郸城附近的农民已经渐渐的接受了粪肥能够增产的这个观点,并且主动将粪肥应用到耕种之中。
    但问题在于,这年头的农民哪个家里不是有着几十亩地,多的甚至上百亩地。
    加上曲辕犁出现之后,精耕细作对于粪肥的数量要求也变得更高,单单想要靠自家的人和牲畜来出产粪肥,那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粪肥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
    有了需求,商人自然也就出现了。
    赵国可不是秦国,秦国严厉的打击商人,而在赵国之中商人虽然也不太被人看得起,但是至少做生意是绝对没问题的。
    所以当邯郸城附近的农民对粪肥产生了需求之后,吕氏家族立刻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雇佣大量掏粪者,将粪便运送出城后在庄园之中制造成粪肥,然后向邯郸城附近的农民们售卖。
    邯郸城之中几十万人,一天产出的粪便就是天文数字。
    哪怕是将这些粪便之中的一部分收集起来,那都是一笔极为客观的粪肥产量了。
    根据监察卫呈上来的情报之中所言“吕氏一族售卖粪肥已两年有余,规模日益扩大,粗略估计一年之收入不下于贩卖盐铁之利。”
    盐和铁,那可都是超级暴利的行业。
    是人就要吃盐,这个不必多说,春秋首霸齐桓公的齐国就是靠着盐开始发家的。
    铁也不用多说,兵器、农具等等东西的必备之物。
    盐和铁,都属于战略物资一般的存在。
    到了汉武帝时代,盐铁都被直接收为官营并一直持续了下去,由此可见后世的君王们对于盐铁是如何的重视。
    售卖粪肥竟然也能够和盐铁之利相提并论?这就很恐怖了。
    赵丹并不知道的是,其实粪肥这种东西发展下去的话,甚至还会催生一个行业。
    这个行业将会由底层的掏粪工和顶层的粪厂老板们所组成,在为官方解决掏粪问题的同时产出堪称海量的财富。
    是的,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海量财富。
    在历史上的清末民国时期,有“天字第一号粪阀”之称的北京大粪商于德顺坐拥良田一千五百亩,在北京有一百多套房产,同时还在至少二十个外国银行之中拥有大量的存款。
    于德顺在那个年代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土豪,而这些让人眼红的财富,统统都是那些臭气熏天、让人见之色变的粪便给于德顺带来的。
    就在赵丹的沉思中,他所乘坐的马车已经驶过了平民区,来到了邯郸郭城的工坊区。
    这里就是赵国的工匠们所居住生活并且工作的地方了。
    在工坊区的上空是滚滚的黑色浓烟,连太阳都被遮蔽住了,让这里的天空显得阴沉沉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工坊区之中的冶铁作坊在炼铁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大量烟雾所导致的。
    出于保密的原因,高炉并没有在这里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低矮的、大约只有一丈左右的普通炼铁炉。
    即便隔着一堵墙,但是赵丹仍旧能够听到铁匠们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
    走过炼铁工坊不远,便到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
    这里就是赵国最新设立的印刷坊,专门负责印刷术的研究。
    “汝等是甚么人,可有出入令牌?”一名全副武装的赵军士兵喝住了赵丹的马车。
    随行在赵丹身边的毛遂扔出一块令牌:“去将此处的大匠叫来,便说大王召见!”
    一名大匠很快便屁滚尿流的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拜见大王!”
    赵丹微笑的摆了摆手,道:“寡人听说,那印刷术已经有了突破?”
    赵丹对于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重视的。
    造纸术的曙光已经出现,根据大匠们的保证,最多三五年的时间,纸张的产量就会变得夸张起来。
    到了那个时候,印刷术这种东西就是刚需了。
    印刷术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也是有其技术难点所在的。
    没有任何一种发明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弄出来,而是要经过无数先辈的努力、一代代人的实践下来之后才最终发展到后世的地步。
    所以说,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印刷术就有了突破,其实还是挺让赵丹惊讶的一件事情。
    所以赵丹决定亲自来看一看。
    大匠一边走着,一边不无自豪的对着赵丹道:“其实说起来这也是大王洪福齐天,前阵子有一名匠人自河东而来加入了作坊之中,此匠人乃是当年公输班之后,正是因为有此巧匠,印刷术才得以如此迅速的突破。”
    “鲁班的后人?”赵丹神色微微一动,问道:“这匠人叫什么名字?”
    大匠笑道:“好教大王得知,此匠人之名为——公输复真!大王请看,那边那个便是。”
    赵丹顺着大匠的手指看去,正好看到一名长脸小眼、身着匠人服装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看向了赵丹所在的方向。

章节目录

战国赵为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熙檬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熙檬父并收藏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