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德才不要仅仅当一个侍郎,他要做的是昔日的房玄龄杜如晦!
    眼看李、高二人都有点兴致缺缺,张祖德又道:“卑职之所以不识抬举,其实还有一个苦衷。”
    “噢?你说便是。”
    “是,大王,国主,这个苦衷便是张某这张脸了……”张祖德摇头,面上故意显出几分苦笑之色,只是他做的并不过火,让人看上去反倒是觉得他真是心有不甘。
    “你的脸?”
    “正是,卑职之前一直在宋齐丘门下做事,虽然明面上声名不著,但大唐境内认识卑职的可不在少数,便是伪汉那儿,仆也是被挂了号的。”
    李煜一愣,随即明白,张祖德之前相当于宋齐丘的机要秘书,虽然品级低,但地位却甚高,华夏自古有秘书当道的传统,这种人伪汉自然是要关心的。
    “正因为如此,倘若在下成为江陵县令,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认出来,这反而成了泄密之举。”
    “啧”李煜和高从诲同时撇撇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个问题两人倒都是疏忽了。
    李煜现在还要南平国继续存在一段时日,好给自己打打掩护,但若是一个南唐官儿成了南平首都的县令,其间的含义不问可知。
    到时候刘承祐捉住这个由头,兴师问罪起来也是一件麻烦事。
    不承认吧,对方能甩出足够的证据来,硬抵赖是赖不过去的。
    可若是承认了张祖德是南唐官儿的身份,万一刘承祐要求南平来个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后汉也得出个人去当大官,这就真的麻烦了。
    幸亏张祖德聪明且有野心,否则,两人就要灰溜溜的收回成命了。
    李煜眉毛一挑,看向张祖德,后者连忙眼观鼻,鼻观心。
    “真是个机敏人……”李煜心中感慨。
    张祖德的机变实在是举世罕见,也难怪宋齐丘看中他。
    高从诲让他坐镇江陵,不客气的说就是一步臭棋,而且于他本人的利益和不相符合。
    换成一般人,肯定是直接点出自己不适合接任的原因,然后静待东家改变主意。
    但张祖德却反其道而行之,上来就声明自己主观上不愿意,然后再说客观条件不允许。
    看起来好像很笨,完全不懂的借势,反而是把自己的意图赤裸裸的摆在上司面前。
    可反过来想,这样一来,岂不是把江陵县令要换人的责任拉到自己头上,上司所虑不周,但责任却由属下主动来背锅,等于是给上司一个台阶。
    这是多好的显示忠诚的机会,在把责任拉到自己头上后,再说明客观不足,如此智商和情商都展现出来。
    说话的顺序轻轻颠倒一下就能起到如此效果,李煜也有点叹为观止。
    “人才啊……宋齐丘要是气量大点,放手使用的话,这个张祖德肯定能给我添不少麻烦,可惜他自己作死,放着好牌不知道打,白白便宜了老子,张祖德能力越强对我就越是好事,我反正是不介意放手施为的!”
    高从诲脸上也露出了相似的表情,不由得多看了张祖德几眼。
    “大王、国主,小人这儿倒是想举荐一人来接任江陵县令,只是,只是越厨代庖了……”
    张祖德不但指出问题,竟然还买一送一,附送解决方案。
    “此地,无外人,你说便是!”
    “小人以为,孝感县令吴数可当此任。”
    “嗯?大善!”李、高异口同声道。
    张祖德这个提名实在是太好,简直可以说是妙到巅毫!
    就是让高从诲来挑,只怕也拿不出更好的人选来。
    孝感是南平的上等大县,除去江陵、襄阳、汉阳后便是孝感。
    可在南平朝廷内部,这孝感县令一职却又被视为畏途。
    不少官儿宁可退而求次去中等县,乃至下县,也不愿意就任。
    原因就在于孝感的地理位置实在过于敏感,直接贴着后汉和南唐,而且地势平坦无险可守。
    南平国主都是要到处当儿子以哄得爸爸们开心,这小小的孝感县令在唐汉两个大邦面前,只能自认重孙子。
    毕竟对方手里有刀有枪有钱有人,一言不合,发兵攻城,上午大军开到,下午就该破城了。
    可吴数在孝感干了三年多来,倒是一点事情都没发生,政绩和官声都不错,南唐和后汉也没派出使节去江陵“投诉”。
    “又是一个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李煜心里念叨。
    能以小国县令的身份周旋于两个大国间,而不出纰漏,这个吴数的能力可见一斑。
    何况在面对柴荣大军的时候,果断放林仁肇入城,之后又亲自坐镇县衙负责后勤保障,在他的指挥下,孝感的各种物资被源源不断的运上城墙,而神武军的伤员也能得到妥善救治。
    林仁肇事后向李煜谈到,如果没有吴数的后勤调度,他也能挡住柴荣,但神武军的伤亡数量只怕要高出现在的三倍都不止,连声称赞这此人虽然名字叫吴数,但心里着实有数,是个了不得优秀文官。
    后来林仁肇甚至建议李煜想办法挖角,把吴数从南平弄到南唐去,林虎子是眉眼通挑的人,大略知道李煜眼下的想法和困境,吴数这样的人如果能纳入麾下,稍加培养后就能成为其心腹。
    倘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林仁肇等于是在李煜这儿又多了条线,而且这事情做得严丝合缝,让人无论如何都挑不出毛病来
    当然按照后世道学先生的眼光来看,吴数也有很大的问题。
    李煜入城后,他并没有殉城。
    甚至还提前放神武军入城以共同抗击后汉,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为忠。
    但乱世和治世不一样,乱世中君王或者说军阀头子对文官的要求很低,归纳下来就两条,第一在业务能力上要能办事,第二在职业道德上要收钱后能办事。
    文官只要能做到这两条,那么天下之大,除了要割丁丁的南汉国以外,何处去不得?
    而君王们此刻也变得非常现实,忠诚这种道德观念充其量只能算个添头,有最好,没有也不碍事,要紧的是职业道德-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别尸位素餐就好。
    其实这本是为官的基本要求,但华夏盛世中,往往就有清流喜欢奢谈道德文章,到处给自己立道德牌坊,为官应尽的义务全不放在心上,一心想通过这种歪门邪道求个青史留名。
    而因为是盛世,国力强盛,能吏众多,偶尔个把人不干正事并不会影响王朝运行,有时候皇帝也需要弄几个这样的“名臣”来装点门面。
    只是,这种“名臣”多了之后,盛世也就开始转衰了。
    反之,乱世中,清流做派就不那么好使,君王们对手下的要求是能收上税,能增加丁口的就是好官,其它一概免谈。
    比如宋齐丘这路人,倘若在开元,贞观年间,早就被发到边陲做个终生小吏,但在南唐却成为只手遮天的大佬,就是因为他是真有治国之才!
    所以乱世中反而更看中官员的行政能力在,这也是历史本身的吊诡之处。
    这点李煜穿越后才想明白,被林仁肇一说,顿时也起来招揽的心思。
    入城后不但对吴数温言有加,这次奔袭江陵也特地把他都带上。
    再说吴数本人,对李煜的心思也看得一清二楚。
    反正乱世,官儿换个皇帝效忠是平常事,就和李煜前世的的职工跳槽一样,大家都习以为常。
    眼看自己好像是得了大唐安定王的青眼,顿时心中也有些想法出来,此刻正琢磨着找个机会向大王磕个头,主动要求大王再给自己压压担子,好让自己再上进一下。
    当得知李煜令他跟随大部队的时候,二话不说,立刻挂印封金后,赶到神武军大营。
    吴数觉得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眼力价儿,在李煜手下应该能更进一步,一个汉阳县令是跑不掉的,如果能直接被收入幕僚中,那就更妙了。
    所以虽然心中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对不起高从诲的栽培,但嘴上说不要脚下却诚实的很,跟着大部队就走……
    此刻吴数正在城外,李煜立刻命人将他宣来。
    吴数进殿后,看到高从诲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文官嘛,都是聪明人,都是道德之士,自然知道背主是让人羞愧的事情,但羞愧归羞愧,背主归背主,精神物质两手抓,一个都不放下……
    为啥五代十国时期几乎没多少名臣在历史上留下名字来?
    一方面因为大家都是军阀打作一团,在后世的史官眼里就是一群乱臣贼子互殴,也懒得去管太多;其次嘛,乱世中走名臣路线的都是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高从诲对此心知肚明,随口温言安抚几句。
    吴数也是老江湖,马上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来,双方你来我往,一个回合后,彼此间若有若无的芥蒂就此消弭于无形,又君臣相得起来。
    李煜看着也是在腹内运气不已。
    随即高从诲便许了吴数江陵县令之职。
    李煜又给他个日天军监军的头衔。
    “吴数啊,你需要明白,从今往后你一切行事都要听从大王之令,唯大王之马首是瞻。”高从诲赶紧表态。
    “吴数,这是国主客气,国主是有大智慧的人,所以才愿意与本王携手共创大业,他是国主,你是县令,尊卑有别,这监军一职却是给你的方便加衔,记住你不但是南平的县尊,也是本王的军代表……”

章节目录

大宋终结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空梵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梵踱并收藏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