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部分剧透,但我觉得我的读者应该不会太care这个,毕竟我不是一个靠爽点来拉人的作者。
    最近有不少人在龙空或者评论区提意见,认为节奏出了问题,支线岔路太多,反而是忽略了主角。
    我向来是觉得,作为一个作者就是应该靠文字说话,我写,读者看,相互间能存有默契。
    正如风姿花传中的的“若能将此花,由我心传至你心,谓之风之花传”
    换成今天的说法,花是我心中想要表述的东西,风则是我笔下的文字。
    作者心中所想的念头,通过文字编码后,读者接受并解码,然后译出作者的初心。
    通常我们所述的感染力便来源于此,作者想要感染,文字成为工具,读者接受,于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作品便诞生了。
    那就是起点首页上那些首订过万的作品,但遗憾的是,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到这点。
    拙作到连载至今也有20w字了,一开始势头倒还不错,但最近一个礼拜的数据差的无以复加,简直是对不起推荐。
    所以,在键盘上敲出一些东西,权且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想法或者说总结。
    这本书其实是有大纲和细纲的,当然碍于笔力问题,有时候会跑偏,但大体还在框架之内。
    至于本书最近越发不讨喜的缘故,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
    支线过多,大环境描写过多,主角没多少剧情,笔头子一歪就去写别人。
    比如保大元年的旧事,李弘冀和柴克宏的谋划,而这两者又是以李璟为核心的,自然会给人以跑题的感觉。
    读者对网文叙事的要求是讲故事,故事的核心就是主角,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是谓之爽文。
    我个人不看爽文,但我并不排斥,我甚至认为因为爽文的存在,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
    虽然爽文中往往充斥着暴力和某些描写,但起码让读者在文中发泄情绪好过在现实生活中发泄。
    都想会所嫩模,实际都是搬砖干活,累了一天,花几毛钱看看网文麻痹自己一下,好不去想那些可怕的房价,可怕的老板,可怕的丈母娘,可怕的物价,实在是性价比极高的消遣方式。
    网文消费其实就是个弱化版的口红经济以及有中国特色的***乐理论。
    起码对于这个社会是一种无害的存在,所以这些年网文届的突然爆发也并不让人惊讶。
    但换到我而言,写作的立意就是有些问题。
    我比较欣赏布莱希特。
    这个人,大部分读者是不知道的。
    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一说到梅兰芳,某些失掉自信力的媒体通常会加上一句,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最出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就是《喜剧之王》中周星驰那本《论演员的修养》的作者。
    那么,斯坦尼和梅兰芳之外,另一个谁呢?
    (ps我喜欢京剧,但对于梅是否算到三大体系之一持保留意见,很大程度上这和月球上看到长城属于同一种“爱国”情怀)。
    就是布莱希特体系了。
    斯坦尼体系是非常厉害的表演指导思想,大陆是典型的斯坦尼体系,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一点,华语区的演员论演技的话,大陆其实是甩香港或者东南亚三条街的。
    但不客气的说,如果剥掉某些香港“老戏骨”身上的宣传光环的话,对上同级别的大陆演员基本处于被吊打的境地。
    这点不接受反驳,如果以后有时间,我会专门写文分析。
    当然,韩国和日本例外,韩国是因为戏剧导演的调教强悍,(台湾也有这个优势),日本则是受能剧影响,又呈现出另一种风格。
    吹了一通斯坦尼,实际就是想说,布莱希特虽然名气差得多,但能和斯坦尼并论本身就是对其最大的肯定,当然布莱希特自己肯定对此是要骂街的!
    布莱希特的最大特色是“间离”。
    这是对从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开始的西方戏剧理论的最大挑战,甚至是离经叛道之举。
    (ps埃斯库罗斯的死法颇为离奇,他是被从天而降的王八砸死的。据说老鹰抓住乌龟后会飞高然后把乌龟扔向石头,以杂碎其坚硬的外壳。
    埃斯库罗斯是个秃头……所以,诸位,保护头发很重要啊。)
    在布莱希特之前几乎所有的戏剧作家认为,编剧最要紧的一点就是“代入感”。
    不管台上上演的是英雄的悲歌,还是小人物的喜剧,编剧、导演、演员努力的共同方向就是让台下观众产生带入感。
    普罗米修斯的盗火壮举,巴萨尼奥轻松诙谐,都要观众产生“这就是我正在经历这一切的”的想法。
    或者说,台上和台下产生共情。
    观众虽然是旁观者,却切身的参与进了剧情的进展当众,把自己当作了整台戏的一份子。
    布莱希特反对这一切,他认为当观众完全沉醉于戏剧向舞台上投射情感便会降低其思考的能力,妨碍其作出冷静判断。
    为此他设置了种种手段,来切割观众和演员的共情。
    如果诸位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看我这二十万字的东西,大概会有些别样的感受。
    有些支线剧情,比如太医反复的给李煜看病,于我而言,想写出一个黑色幽默或者说荒诞戏剧效果。
    在历史穿越文中,出现荒诞本身就是最大的间离。
    视角和思维的反复跳跃切换,核心就是为了不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我不知道别的作者写文时是怎么个思想,而是始终附在天空冷冷的看着文中人物,相互作用,悲欢离合。
    没有代入,也没有感情。
    其次此文章最为人诟病的问题,一旦剧情推进到李景逷和太宁的时候,对话风格马上会产生变化。
    如果抽掉这二人,应该说在语言上算是勉强达到了起点历史文的及格水准-至少看上去不“太”现代。
    至于我为什么把太宁李景逷的桥段用非常现代化的思维来写,这本身就是想表达出一个荒诞的不协调,也在暗示,这种没有算计的,单纯感情,其实是不应该在这个朝代存在的。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也是一个比较大暗扣,但这个扣子真不好写,我在考虑是不是要去掉。并且这是涉及到第一部会如何结尾的,很讨厌。)
    当然让全文始终处于利益计算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又与我写作初衷相违背,我试图让文章看起来不那么沉重。
    因为整个从李璟继位后,一直到南唐被灭,这段历史是非常阴暗压抑的,我试图拉出两条线来,朝争中黑暗晦涩,在三个少年中则注入相对美好的人类感情,好让通篇文章的色彩显得更为调和。
    这也是一种间离,把各位读者从剧情中强行拔出来,而不是一味的跟着作者的笔走。
    之前的荒诞情节也有部分是出于此种考量。
    关于“间离”最典型的应用,大家可能一直接触,但却从未意识到这是布莱希特的理论创举:
    “打破第四堵墙,演员直接和观众进行交流”
    《纸牌屋》中总统大人有事没事就对着镜头如同面对老友般的说上几句,这种手法,出典便是布莱希特。
    “打破第四堵墙”,和传统戏剧中的内心独白完全不同,后者是演员沉浸在角色中的自言自语。而前者则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手段来直接建立演员的第三自我(虽然是虚的),直接与观众做出平等的沟通。
    正是直接沟通,瞬间让观众出戏!
    应该说目的达到了,但市场则用脚投票。
    还有,写李璟三兄弟这些,行文上充满了前后矛盾之处,保大元年,老三老四一点都不窝囊,压的李璟缩在宫中。
    但到了餐霞楼上却都变了样子。
    甚至于其他角色都会看不起二人,这种前后明显不一致也招来不少非议。
    处理三人场景和关系的时候,我脑子里始终在过一部片子-周防雪子,呃,不对,周防正行的《变态家族:长兄的新娘》(呃,我真不是给骨科拉大旗作虎皮)。
    这是一部讽刺作品,讽刺的对象是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变态家族》的拍摄形式和手法是完完全全的小津化,低位镜头仰视,缓慢的叙事节奏(嗯,我真不是给自己找借口),门框构图,拟态化人物布局,空镜头切换等等做的比小津还小津。
    但!
    在内容上则是彻底的颠覆,小津安二郎有种典型的日本式虚伪-在他的电影中看不到大环境的苦难,人生的艰难,有的只是整洁的街道,温馨的家庭,承担着家庭和睦重任的女儿。
    周防正行的《变态家族》的主题则是乱伦。
    用小津安二郎创造的专用于表现脉脉温情的手法去讲述一个天地一家春的故事,表现手法和表达内容的极端矛盾,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我写李氏三兄弟的时候也想通过明面的和睦来反讽暗地的拆台,用正常的语句来表达不正常的虚伪态势。
    嗯,写作初衷是达到了,但依然被广为批评。
    再有,也有朋友提出,行文上要更幽默滑稽一点,比如段子要多。
    这个,恕我爱莫能助,我在上本书里曾多次讲过我对幽默和滑稽的理解。
    说句得罪人的话,诸如奉“内涵段子”为幽默圭臬的读者,当然也是我想要讨好的。
    我希望本文能够做到让大多数人喜欢,但很遗憾“内涵段子”式的幽默,我可能是做不到了。
    因为这个app我一天都没用过……
    当然,文中肯定有类似的笑料,但高密度的维持这种笑料,我有点头痛。
    可能因为某些问题,我对笑料这个东西的感应程度似乎和正常人有点不同。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也是一个发泄。
    一来这个推荐成绩之惨淡,实在是出人意料,心中确实有些难过。
    二来,最近家母的身体问题,让我头痛不已。
    二者叠加之下,情绪有波动,权作发泄吧。
    让各位见笑了。
    也有好朋友劝我,你何必去逐个回复评论区的作者提问?大部分作者对此都是看过就算的,你这样是浪费时间。
    应该说我对我的评论区是比较自豪的,上本书就是这样,气氛之好让人想到1024的技术讨论区。
    我的想法比较怪异,我写作初衷就是要通过“间离”把读者从代入感中拔出来,所以只有被拔出来的读者才会去关心看上去不起眼的细节或者小逻辑。
    作为作者是感谢也开心的甚至带有感激,起码达成了部分目的。
    加上我本人也愿意和读者聊聊想法什么的。
    读者和作者,人格平等,相互尊重,这样就能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了。
    最后讲讲后续的想法,目前存稿六万,可能会修,但有点无法下手。
    六万之后,怎么走,在考虑中,想努力迎合市场,但不知道能否做到,只能拭目以待。
    还有罗嗦问题,真没办法,比如唇华铺子的股权结构设置,这倒算是干货,要简明扼要写清楚并不容易,只能多花些笔墨了。
    当代的套路翻到古代,肯定要有调整和修订以贴合时代,这些要交代清楚都是要耗费笔墨的。
    但没办法,我实在不想把古人的智商拉到零,所以大环境,主角的思路,二者如何弥合,也是花心思的地方。
    咳咳,有些老读者应该知道我最早那本是写什么的,虽然被起点拖到蚕室里一刀切了。
    但是,对吧,看过的,尤其是看过附录的,应该对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有点信心吧,这种带有现代“软”技术性的穿越者红利,真无法简单的三言两语就交代完毕。
    但是有些读者把注意力放到“坛蜜”上,这个思想有点危险了……
    更有人说坛蜜是中老人的爱好!报上你的经纬度,大浦洞随时准备发射!
    另外,因为第一本被强切,导致本人第二本也半自动太监,所以这一切都是起点的错!
    再继续说回这个罗嗦问题,我现在正在写的一个桥段是,周宗主动去接近李煜,然后提出要结亲,当然是有条件的。
    所以如果今后诸位看到这里的话,可能就会理解之前为什么会有那段李弘冀在江北打压周宗,随后周徐密谈的剧情,然后在周李相会前还有个周娥皇见李煜的剧情。
    从我的审美和写作角度而言,周宗嫁女这种极其重大的决策,肯定不能出现“周宗为了xx目的,做了yy考虑,最后实行zz策略”这种北欧极简风格的描述。
    通过联姻进行政治结盟是极其重大的事情,必须全面考虑,内因、外因,各人想法都要交代一下。
    万一结婚结错了,那个年代可没离婚这个后续补救方法。周府可就亏大了。
    如果不是形势比人强,周宗也未必走到这步。
    所以必须要有李弘冀剧情,周徐密谈,娥皇会后主三个小剧情作为铺垫,才能有双方最后的相互勾搭,私下结盟。
    这就是我这种写法不讨好的原因,一个完整剧情之间会有太多间隔,造成阅读体验不好。
    从太子爷收拾周宗到周李勾搭成奸,大概隔了5w字,将近十天的阅读时间,这对读者而言确实不算友好。
    其实这完全可以写成一个单线剧情,而并非是要插入到其它剧情中。
    问题是,我想尽可能的靠拢史实,949年夏天,南唐攻马楚,有这个时间节点在,就会不自觉的多线,导致文章太“满”,太“厚”,节奏慢但跳跃大,影响阅读快感。
    其实,不按照历史写也可以,但很难突破自己内心定下的规则。这很莫名,我也很无奈。
    接下来,大概会尽可能单线吧。
    去tmd的历史线啊!
    周宗嫁女是李弘冀打压周宗剧情的一个由头,其次,就是为了引出天雄军宿卫的事情,增加李璟对大儿子警惕,以及要急着推出李煜的必要性。
    李弘冀和柴克宏的那段剧情,是商量如何对付周宗和李璟,结果却惹来逍遥派和李璟的反扑,被李弘冀随手化解后,反而成了他把手伸进西都的借口。
    从外力上又给李煜施加了巨大压力,迫使他要寻求新的盟友以自保,周宗也面临着如此问题,所以才有二人之后的勾搭成奸。
    如果把这段剧情单独抽出来看,就是一个小小环绕结构,前因后果皆有啄饮之定。
    这个剧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段以推动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表面上看都如愿了。
    李弘冀打压了周宗,逍遥派以宿卫问题报复了太子一党,李璟引入了天雄军体系以对抗李景达的城防军,李弘冀的势力正式入侵江宁。
    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所需的。
    但当各条线都归拢后,会发现,李煜才是最大的赢家,迎来了周宗和逍遥派的青眼。
    这点和历史上有些相似-李煜处于被动状态,他想当皇帝想发展势力,但由于没有资源始终处于被打压状态。
    李弘冀强势,反而给他自己带来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这就是这个剧情想要反应的真实意图。
    只有局外的读者和作者能看清,局内所有人,都不知道最终会形成这样一个结果,反而是各自努力的去做着自以为正确的事情……
    这是一个讽刺的小循环。
    说道循环,其实餐霞楼纵火案也是循环,由粉华而起,借制粉华而发现隐情,又是靠粉华当烟雾弹才避免了惨案发生,最后又收在粉华上。
    一花一世界,花、华本相通。
    我向来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往往都以弱逻辑相互勾连,而弱逻辑在突发事件或者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容易变成强逻辑乃至于形成事物间的充要条件。
    于是如何理解并运用这些弱逻辑,使之逐步强化最终构成戏剧冲突就是我花心思的地方。
    但这种写法很不讨好,控制论中的模糊控制比精确控制难的多,但日常却没人喜欢前者,也是一个道理。
    楔子那些文字并不是为了单纯掉书袋,而是都会在后文有呼应的。
    然而,听从了我的好朋友的意见,楔子部分,可能会做修改。
    昨天龙空有读者批评我,“暗线不是你章中一句话,要有前因后果交代”(大意如此)。
    批评我认,但辩解一句,果戈里说“如果第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把枪,那么第三幕就一定要打响”。
    我现在的问题可能是墙上从柯尔特到加特林一应俱全,虽然都是转轮,但我自己看的都有点眼花。
    嗯,考虑先摘掉一些吧……
    我自己也很头痛一个问题,两本书都是一开始就给主角带上一个镣铐,让其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活动。
    上本的是最底层的艺人,虽然有畏垒先生做靠山,但却没法靠上去。
    其实我也能一笔让二人直接加入军统,这样写的话,肯定会吸引更多读者,但我严重怀疑,你们这些追着看的老白读者估计就是要弃书了,上本书能让各位投票的缘故,不就是不走套路么。
    只是,现实是残酷的,不走套路的结果就是扑街。
    这本也是这个毛病,如果能写下去的话,起码在第一部,也就是李煜上位当上皇帝的这个过程当中,基本就别指望看到诸如“杀伐决断”“勇毅果敢”等人物品质。
    一个第六顺位的皇子,面对其上拥有无数资源的三体运动,是没资格谈这些的。
    能做的,无非是在压力下,小心发展,薅薅封建主义羊毛,好不容易吃进五分好处,还要吐出二分来,以谋求妥协。
    至于手下,纳头便拜也是极少的,往后的话,大概会有不少临时性的盟友,各自心怀鬼胎,因为某些利益而联合在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我还得秉承不虐主的最高纲领,难度有点高啊。
    但如果第一部能够完成,进入第二部争霸天下的模式,那目前的缩卵流可能会得到改变。
    会尝试着和宋肛一下,但按照南唐这个废柴战斗力,只能发挥点穿越者金手指了。
    咱也造个原子弹玩玩?
    网文说到底就是作者创造一个世界,究竟作者是按照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设定世界,还是按照市场需求来,就是其间区别所在。
    对于我,是想按照后者做的,但写着写着往往就偏到前面去。
    这是巨大问题啊。
    写的时候不停的challenge自己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说道这个倒是又想到普祥真人那本《范进的平凡事生活》已经完本,也是有读者抱怨,不够爽,不够杀伐决断,而且主角唯唯诺诺近乎猥琐。
    其实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在网文中的投影。
    抱怨者没错,作者也没错。
    那么错在哪里呢?
    我也不知道……
    很惭愧,一个在起点写文的人,却还要写这种类似自我辩解式的文章来解释写作意图。
    显然风姿花传,还未入门。
    对了,如果这本扑街的话,下本书我就写一艘带有双向门的094级核潜艇穿越到了一个带系统的主神世界。
    想想真是有点小激动呢。
    !!!就在我喝的醉醺醺准备把这文发上来的时候,起点竟然给我一个app的历史本周强推,和pc的历史频道强推。
    啊!
    我爱编辑小姐姐!
    那下周我尽可能保持三更,但因为要陪家母去医院,所以只能说尽可能吧。
    另外还要考虑是否要继续大修一次

章节目录

大宋终结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空梵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梵踱并收藏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