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兴庆宫。
太孙李重俊又看到了春坊左庶子阎则先。
默默注视了他许久。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阎则先来拜见他,而是他派人将阎则先请了来。
请的不是很规矩。
他们有可能不是奉命行事,而是领会错了主子的意图,但阎则先渐渐不信了,因为他出现在李重俊面前到现在,已经大半个时辰了,他仍是五花大绑的状态。
而且,李重俊的目光中,也没有丝毫善意。
“李旦让你到我面前摇唇鼓舌,撺掇我,喂我吃屎,是嫌弃他的日子太平静了,不够刺激么?”
阎则先倒是淡定得紧,摇头晃脑,向上吹了口气,将凌乱的头发吹到一边,慢条斯理地道,“殿下,安国相王许诺的,做到了没有?”
李重俊眼睛一眯,深深看了他一眼。
“张柬之上奏弹劾,与殿下呼应了没有?右羽林卫将军之职,殿下身边的陶陂侍卫也走马上任了”
“这世间,有味道如此之好的屎么?”
阎则先说的有理有据,但却自带味道,令李重俊颇为不适。
“好一个信守诺言,先让张柬之弹劾武崇敏,又亲自上奏疏弹劾张柬之,这就是信守诺言?”李重俊出离了愤怒,“这是撇清干系,这是向权策摇尾乞怜,这是……这是临阵脱逃,李旦,他是个卑劣的懦夫”
“殿下慎言”阎则先面皮涨红,猛地站了起来,使劲儿挣扎,只是绳子拴得很紧,他挣扎无用,“若不是殿下将武三思莫名其妙拉了进来,安国相王又怎会不得不进三步退两步,致使攻击权策的大业功亏一篑?”
“即便安国相王有失信之处,也是殿下您失信在先”
李重俊微微语塞,冷哼一声,“哼,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梁王有心共襄义举,相王叔何必如此风声鹤唳,胆小至此,怎能图大事?”
阎则先却寸步不让,一口将话说透,“殿下,还请反躬自省,武三思居心叵测,一度窥伺府中唯一的继承人,设若易地而处,您可能信得过他?何况,此事也是您与安国相王第一回联手,有些戒心,正是理所当然”
“若不是安国相王殿下顾念同宗之情,又岂会百般设法,牺牲了好大利益,才成功履行了诺言,奉送殿下羽林卫将军官缺”
“殿下莫不是以为,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还有夏官衙门的王之贲和薛崇简,是好对付的不成?”
一席话,慷慨激昂,入情入理,感天动地。
李重俊深深吸了一口气,退回坐榻上,沉吟良久,才出声,“所谓梁王窥伺,并无实据,不过是外人攀诬,有意离间天家骨肉亲情,梁王不过是用人失察,遭了池鱼之殃,还请阎左师代为解释”
“若相王叔心头仍有芥蒂,便请他看在我的颜面上,稍稍宽宥一二,容待日后,梁王必将有所交代”
李重俊说得委婉,但阎则先已然品咂出滋味来,李重俊已经承认了,梁王武三思已经归附了他,而非单纯的临时合作,要不然,他不会这般大包大揽。
其实,此事从李重俊能迅速指派宗秦客行事,就已经可见端倪。
李重俊亲口承认,只是验证了事实而已。
阎则先的惊喜一闪而逝,转为苦笑,摇摇头,“殿下,此事臣做不得主,想必,安国相王殿下,也将委决不下,日后且行且看吧”
“臣多言一句,梁王,毕竟是外姓人,何来天家骨肉亲?还请殿下明鉴”
阎则先身上捆得像个粽子,与认真进言规劝的模样相对比,显得颇为滑稽。
李重俊看了他一眼,站起身来,亲手为他松绑。
“阎左师教诲,我记下了”
他口中应诺,心中却一丝动摇都没有。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势单力孤,除了储位,一无所有,危机四伏,武三思是朝堂老牌玩家,即便现在式微,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许多人脉关节,是根深蒂固的,有他襄助,行事要顺遂得多了。
即便是一颗毒丸,他也只有吞下一条路走。
“如此,臣告退了”阎则先敛了敛衣袂,洒然转身,阔步而去。
李重俊望着他的背影,看着脚下的日影,向前一丈,便是阳光。
但他没有走上前,他知道,这世间的阳光,不暖,微凉。
事实上,他作为天潢贵胄,龙子凤孙,锦衣玉食,但已经太久不知道温暖为何物。
“殿下,陶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李重俊转过身。
陶陂是个面白无须,气度儒雅的中年人,自青年入仕以来,一直在宫中行走,做过李重润的伴读,李重润有长兄之风,友爱弟妹,将身边得用人手分赠他们,陶陂便分到了李重俊这里,十余年宾主,情谊甚笃。
“怎样?羽林卫军中,可有杂音?”李重俊不待陶陂行礼,便脱口问道。
陶陂苦笑一声,“回禀殿下,尚好,杂音倒是没有,只是羽林卫军中,都在效仿右玉钤卫和左右领军卫演训,李大将军有严令在先,领军管军的中高将领,必须一同在校场训练,若不能训练,则转任后勤、军令、军法等事,此事虽艰辛,臣尚能竭力克服”
“……臣所顾虑,在于军中无可用之人,下头的将佐,包括臣的亲兵队,都有颇多中级官佐似是同气连枝,一个鼻孔出气,若不能压制住他们,臣实在难以掌控右羽林卫”
“北衙军卫里头,还有人拉帮结伙?可有李多祚和野呼利这对翁婿的痕迹?”
李重俊有些难以置信,他印象中,北衙禁军因为是天子禁军,相对南衙而言,素来是最清净的。
“并没有,军中李多祚和野呼利一系的将领,大多出自东都千牛卫和蓝缨军,有迹可循,大多是高阶将领,但这些中级官佐,天南地北都有,职司也天差地别,几乎并无共通之处,臣以为,应当是在军卫内部待久了,自行盘根结伙”
陶陂自认为洞察力过人,很有自信。
“唔,我想想办法,自焰火军调些人手到你麾下,总不能让一些地头蛇给制住”李重俊信了他。
他们都不知道,早在阎则先寻他合作的时候,花奴便通过李多祚,对右羽林卫中的人马,进行了一次大动,专门候着陶陂的到来。
(本章完)
太孙李重俊又看到了春坊左庶子阎则先。
默默注视了他许久。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阎则先来拜见他,而是他派人将阎则先请了来。
请的不是很规矩。
他们有可能不是奉命行事,而是领会错了主子的意图,但阎则先渐渐不信了,因为他出现在李重俊面前到现在,已经大半个时辰了,他仍是五花大绑的状态。
而且,李重俊的目光中,也没有丝毫善意。
“李旦让你到我面前摇唇鼓舌,撺掇我,喂我吃屎,是嫌弃他的日子太平静了,不够刺激么?”
阎则先倒是淡定得紧,摇头晃脑,向上吹了口气,将凌乱的头发吹到一边,慢条斯理地道,“殿下,安国相王许诺的,做到了没有?”
李重俊眼睛一眯,深深看了他一眼。
“张柬之上奏弹劾,与殿下呼应了没有?右羽林卫将军之职,殿下身边的陶陂侍卫也走马上任了”
“这世间,有味道如此之好的屎么?”
阎则先说的有理有据,但却自带味道,令李重俊颇为不适。
“好一个信守诺言,先让张柬之弹劾武崇敏,又亲自上奏疏弹劾张柬之,这就是信守诺言?”李重俊出离了愤怒,“这是撇清干系,这是向权策摇尾乞怜,这是……这是临阵脱逃,李旦,他是个卑劣的懦夫”
“殿下慎言”阎则先面皮涨红,猛地站了起来,使劲儿挣扎,只是绳子拴得很紧,他挣扎无用,“若不是殿下将武三思莫名其妙拉了进来,安国相王又怎会不得不进三步退两步,致使攻击权策的大业功亏一篑?”
“即便安国相王有失信之处,也是殿下您失信在先”
李重俊微微语塞,冷哼一声,“哼,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梁王有心共襄义举,相王叔何必如此风声鹤唳,胆小至此,怎能图大事?”
阎则先却寸步不让,一口将话说透,“殿下,还请反躬自省,武三思居心叵测,一度窥伺府中唯一的继承人,设若易地而处,您可能信得过他?何况,此事也是您与安国相王第一回联手,有些戒心,正是理所当然”
“若不是安国相王殿下顾念同宗之情,又岂会百般设法,牺牲了好大利益,才成功履行了诺言,奉送殿下羽林卫将军官缺”
“殿下莫不是以为,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还有夏官衙门的王之贲和薛崇简,是好对付的不成?”
一席话,慷慨激昂,入情入理,感天动地。
李重俊深深吸了一口气,退回坐榻上,沉吟良久,才出声,“所谓梁王窥伺,并无实据,不过是外人攀诬,有意离间天家骨肉亲情,梁王不过是用人失察,遭了池鱼之殃,还请阎左师代为解释”
“若相王叔心头仍有芥蒂,便请他看在我的颜面上,稍稍宽宥一二,容待日后,梁王必将有所交代”
李重俊说得委婉,但阎则先已然品咂出滋味来,李重俊已经承认了,梁王武三思已经归附了他,而非单纯的临时合作,要不然,他不会这般大包大揽。
其实,此事从李重俊能迅速指派宗秦客行事,就已经可见端倪。
李重俊亲口承认,只是验证了事实而已。
阎则先的惊喜一闪而逝,转为苦笑,摇摇头,“殿下,此事臣做不得主,想必,安国相王殿下,也将委决不下,日后且行且看吧”
“臣多言一句,梁王,毕竟是外姓人,何来天家骨肉亲?还请殿下明鉴”
阎则先身上捆得像个粽子,与认真进言规劝的模样相对比,显得颇为滑稽。
李重俊看了他一眼,站起身来,亲手为他松绑。
“阎左师教诲,我记下了”
他口中应诺,心中却一丝动摇都没有。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势单力孤,除了储位,一无所有,危机四伏,武三思是朝堂老牌玩家,即便现在式微,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许多人脉关节,是根深蒂固的,有他襄助,行事要顺遂得多了。
即便是一颗毒丸,他也只有吞下一条路走。
“如此,臣告退了”阎则先敛了敛衣袂,洒然转身,阔步而去。
李重俊望着他的背影,看着脚下的日影,向前一丈,便是阳光。
但他没有走上前,他知道,这世间的阳光,不暖,微凉。
事实上,他作为天潢贵胄,龙子凤孙,锦衣玉食,但已经太久不知道温暖为何物。
“殿下,陶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李重俊转过身。
陶陂是个面白无须,气度儒雅的中年人,自青年入仕以来,一直在宫中行走,做过李重润的伴读,李重润有长兄之风,友爱弟妹,将身边得用人手分赠他们,陶陂便分到了李重俊这里,十余年宾主,情谊甚笃。
“怎样?羽林卫军中,可有杂音?”李重俊不待陶陂行礼,便脱口问道。
陶陂苦笑一声,“回禀殿下,尚好,杂音倒是没有,只是羽林卫军中,都在效仿右玉钤卫和左右领军卫演训,李大将军有严令在先,领军管军的中高将领,必须一同在校场训练,若不能训练,则转任后勤、军令、军法等事,此事虽艰辛,臣尚能竭力克服”
“……臣所顾虑,在于军中无可用之人,下头的将佐,包括臣的亲兵队,都有颇多中级官佐似是同气连枝,一个鼻孔出气,若不能压制住他们,臣实在难以掌控右羽林卫”
“北衙军卫里头,还有人拉帮结伙?可有李多祚和野呼利这对翁婿的痕迹?”
李重俊有些难以置信,他印象中,北衙禁军因为是天子禁军,相对南衙而言,素来是最清净的。
“并没有,军中李多祚和野呼利一系的将领,大多出自东都千牛卫和蓝缨军,有迹可循,大多是高阶将领,但这些中级官佐,天南地北都有,职司也天差地别,几乎并无共通之处,臣以为,应当是在军卫内部待久了,自行盘根结伙”
陶陂自认为洞察力过人,很有自信。
“唔,我想想办法,自焰火军调些人手到你麾下,总不能让一些地头蛇给制住”李重俊信了他。
他们都不知道,早在阎则先寻他合作的时候,花奴便通过李多祚,对右羽林卫中的人马,进行了一次大动,专门候着陶陂的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