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通天元年,神都翊善坊莫名失火,火势吞天沃日,自魏王武承嗣的府邸四周燃起,迅速蔓延,将偌大的魏王府烧成白地。
经洛阳府全力营救,病榻上缠绵不起的武承嗣成功脱离火场,他的几个幼子,武延安、武延寿、武延光等人全都得以幸免于难。
唯独他的三子,淮阳王武延秀,年轻力壮,警醒的最早,动作也最麻利,起火之后,谁也不顾,自己冲去马厩取马,试图策马冲出自救,却不慎被马厩里烧断的房梁砸到,压倒在地面上,胸骨断裂,无力起身,火势一来,无法躲藏,被活活烧死。
事发之后,南阳王武延基前往探视,将父亲武承嗣及几个幼弟接到王府暂住。
武承嗣虽失势,毕竟是武氏皇族近支,府中失火,又有子嗣遇难,不少武氏宗亲都前往南阳王府看望,不少人都上了奏疏弹章,疾声厉色弹劾洛阳府。
天官尚书宗秦客也上了一本,他的弹劾内容要丰富许多,不只是洛阳府,还包括了神都地面治安的左右武侯卫,他的分量毕竟不同,跟风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洛阳府尹刘幽求,左右武侯卫的两位大将军,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宗秦客的居心或许并不单纯,亲弟弟刚刚丧命在权策手中,折腾他的人,给他找些麻烦,他定是乐意为之的,左右武侯卫、左右监门卫长期以来,一直是相王李旦的坚定支持者,顺手打压一番,也能给他的恩主梁王武三思一个交代。
权策和太平公主一系、相王李旦一系,又岂是打不还手的性子,纷纷聚力反击,将火头烧向梁王武三思一党。
眼看事态即将复杂化,又一场大规模的朝争即将拉开帷幕,朝中唯一的真宰相狄仁杰,在豆卢钦望、武三思和欧阳通等人的签押房走动,频频发声,试图将这个势头收住,却收效甚微,这几位要么地位比他高,要么各为其主,谁也不肯松口服软。
在此时,鸾台侍郎权策上了奏疏,请贬谪刘幽求出京,为长安留守府长史,裁退左右武侯卫大将军,保举刚刚升任通天宫左史的杞国公李璟为左武侯卫大将军,保举军中宿将王孝杰为右武侯卫大将军。
他的奏疏一出,朝野登时宁静。
权策保举的两人,李璟是李氏皇亲,王孝杰是武三思的人,看上去允执厥中,一家一个,不偏不倚,但真相并不如此简单,李璟是权策表兄,这是个硬塞进来的私货,重头戏是王孝杰,这个保举,事实上将王孝杰排除出了夏官侍郎竞争行列,当了左武侯卫大将军,自然不可能再做夏官侍郎。
权策的吃相并不算难看,空出三个位置,只拿了一个左武侯卫大将军,用右武侯卫大将军坑了王孝杰,留下了洛阳府尹的位子作为利益缓冲。
对夏官侍郎有所图谋的各方,后宫二张兄弟,朝中相王李旦党羽,对此很是欢迎,附和之声响彻朝堂。
未几,武后下诏,准权策所奏,贬刘幽求为长安留守府长史,以李璟为左武侯卫大将军,以王孝杰为右武侯卫大将军,起复原地官侍郎韦汛为洛阳府尹,补武承嗣四子武延安为通天宫左史。
武后的平衡之术,用得炉火纯青,各方分蛋糕,连魏王武承嗣方面,都有关照,念在他三子早逝的份儿上,启用他的四子入仕,也不知是不是因祸得福。
停灵七日,淮阳王武延秀发引,宗正寺用心张罗,神都白幛十里,世情讲究死者为大,满朝公卿文武,都前往相送一程。
权策也带着李璟,前去祭奠,奉上奠仪,敬上三柱清香,便告辞返回,若说他对武延秀有什么哀思,那太过虚伪。
“大兄,权侍郎”也不知提醒过几遭,太孙李重润仍是难改旧日称呼,每每唤人,总要将两个称呼都叫一遍,显得很是儿戏,他在皇太子规制的车辇上,伸长了胳膊招呼。
“臣拜见太子殿下”权策和李璟联袂上前,躬身行礼,高声拜见。
帘幕掀开,李显缓步出来,满面阴霾,神色有几分探究,“大郎,神都出此大事,皇族亲贵遭厄,洛阳府尹罪孽深重,你却屈法轻纵,贬去西都,连流品都未曾降下,可是别有为难之处?”
权策笑了笑,他印象中,李显自从到了神都,便甚少有展颜开怀之时,总是心事重重,对排名、分配之类的事情,极为敏感,比如这次,武后将几个职位分了蛋糕,各家都有,他李显一系也拿到了洛阳府尹,但这种未知的迷茫感,令他极为不爽利。
李显有此问,显然在怀疑这场火灾,还有火灾后倏忽而起,倏忽而灭的争端,是一场盛大的双簧,定有他不知晓的内情。
“殿下,天灾人祸,防不胜防,法理总不外乎人情,刘府尹为神都首善之地亲民官,一向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即便有罪责,也还须留点体面方好”权策姿态恭敬,言语间,却颇为坚持,并没有给这未来储君,留多少颜色。
李显感觉到了权策话中的硬茬,颇为诧异,转念一想,面上阴霾更甚,能让权策这等谨慎人与他对面硬顶,他几乎确定背后操纵的,就是龙椅上,他的母皇。
“你自去吧”李显心气不稳,维持不住客套,随口打发一句,拂袖进了灵堂。
李重润没料到场面急转,冲着权策尴尬一笑,跟了上去。
倒是有人没走,神都苑宫监杨思勖。
“殿下昨夜梦魇了,精神头不好,公爷莫要放在心上”杨思勖解释了句。
权策含笑摇头,并不接这个话茬,打趣道,“许久不见,宫监倒是越发少兴了”
“可不敢当贵人夸赞”杨思勖笑出一脸褶子,有意无意的道,“昨个宫里却是不太平,太子妃将安乐郡主惩戒了一顿,据说动用了家法,啧啧,裹儿郡主那天仙样的人儿,真是,太可怜了”
权策听了,眉头微动,“宫监有心了,我代裹儿谢过”
杨思勖连声谦逊,攀谈良久,才去灵堂致意。
(本章完)
经洛阳府全力营救,病榻上缠绵不起的武承嗣成功脱离火场,他的几个幼子,武延安、武延寿、武延光等人全都得以幸免于难。
唯独他的三子,淮阳王武延秀,年轻力壮,警醒的最早,动作也最麻利,起火之后,谁也不顾,自己冲去马厩取马,试图策马冲出自救,却不慎被马厩里烧断的房梁砸到,压倒在地面上,胸骨断裂,无力起身,火势一来,无法躲藏,被活活烧死。
事发之后,南阳王武延基前往探视,将父亲武承嗣及几个幼弟接到王府暂住。
武承嗣虽失势,毕竟是武氏皇族近支,府中失火,又有子嗣遇难,不少武氏宗亲都前往南阳王府看望,不少人都上了奏疏弹章,疾声厉色弹劾洛阳府。
天官尚书宗秦客也上了一本,他的弹劾内容要丰富许多,不只是洛阳府,还包括了神都地面治安的左右武侯卫,他的分量毕竟不同,跟风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洛阳府尹刘幽求,左右武侯卫的两位大将军,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宗秦客的居心或许并不单纯,亲弟弟刚刚丧命在权策手中,折腾他的人,给他找些麻烦,他定是乐意为之的,左右武侯卫、左右监门卫长期以来,一直是相王李旦的坚定支持者,顺手打压一番,也能给他的恩主梁王武三思一个交代。
权策和太平公主一系、相王李旦一系,又岂是打不还手的性子,纷纷聚力反击,将火头烧向梁王武三思一党。
眼看事态即将复杂化,又一场大规模的朝争即将拉开帷幕,朝中唯一的真宰相狄仁杰,在豆卢钦望、武三思和欧阳通等人的签押房走动,频频发声,试图将这个势头收住,却收效甚微,这几位要么地位比他高,要么各为其主,谁也不肯松口服软。
在此时,鸾台侍郎权策上了奏疏,请贬谪刘幽求出京,为长安留守府长史,裁退左右武侯卫大将军,保举刚刚升任通天宫左史的杞国公李璟为左武侯卫大将军,保举军中宿将王孝杰为右武侯卫大将军。
他的奏疏一出,朝野登时宁静。
权策保举的两人,李璟是李氏皇亲,王孝杰是武三思的人,看上去允执厥中,一家一个,不偏不倚,但真相并不如此简单,李璟是权策表兄,这是个硬塞进来的私货,重头戏是王孝杰,这个保举,事实上将王孝杰排除出了夏官侍郎竞争行列,当了左武侯卫大将军,自然不可能再做夏官侍郎。
权策的吃相并不算难看,空出三个位置,只拿了一个左武侯卫大将军,用右武侯卫大将军坑了王孝杰,留下了洛阳府尹的位子作为利益缓冲。
对夏官侍郎有所图谋的各方,后宫二张兄弟,朝中相王李旦党羽,对此很是欢迎,附和之声响彻朝堂。
未几,武后下诏,准权策所奏,贬刘幽求为长安留守府长史,以李璟为左武侯卫大将军,以王孝杰为右武侯卫大将军,起复原地官侍郎韦汛为洛阳府尹,补武承嗣四子武延安为通天宫左史。
武后的平衡之术,用得炉火纯青,各方分蛋糕,连魏王武承嗣方面,都有关照,念在他三子早逝的份儿上,启用他的四子入仕,也不知是不是因祸得福。
停灵七日,淮阳王武延秀发引,宗正寺用心张罗,神都白幛十里,世情讲究死者为大,满朝公卿文武,都前往相送一程。
权策也带着李璟,前去祭奠,奉上奠仪,敬上三柱清香,便告辞返回,若说他对武延秀有什么哀思,那太过虚伪。
“大兄,权侍郎”也不知提醒过几遭,太孙李重润仍是难改旧日称呼,每每唤人,总要将两个称呼都叫一遍,显得很是儿戏,他在皇太子规制的车辇上,伸长了胳膊招呼。
“臣拜见太子殿下”权策和李璟联袂上前,躬身行礼,高声拜见。
帘幕掀开,李显缓步出来,满面阴霾,神色有几分探究,“大郎,神都出此大事,皇族亲贵遭厄,洛阳府尹罪孽深重,你却屈法轻纵,贬去西都,连流品都未曾降下,可是别有为难之处?”
权策笑了笑,他印象中,李显自从到了神都,便甚少有展颜开怀之时,总是心事重重,对排名、分配之类的事情,极为敏感,比如这次,武后将几个职位分了蛋糕,各家都有,他李显一系也拿到了洛阳府尹,但这种未知的迷茫感,令他极为不爽利。
李显有此问,显然在怀疑这场火灾,还有火灾后倏忽而起,倏忽而灭的争端,是一场盛大的双簧,定有他不知晓的内情。
“殿下,天灾人祸,防不胜防,法理总不外乎人情,刘府尹为神都首善之地亲民官,一向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即便有罪责,也还须留点体面方好”权策姿态恭敬,言语间,却颇为坚持,并没有给这未来储君,留多少颜色。
李显感觉到了权策话中的硬茬,颇为诧异,转念一想,面上阴霾更甚,能让权策这等谨慎人与他对面硬顶,他几乎确定背后操纵的,就是龙椅上,他的母皇。
“你自去吧”李显心气不稳,维持不住客套,随口打发一句,拂袖进了灵堂。
李重润没料到场面急转,冲着权策尴尬一笑,跟了上去。
倒是有人没走,神都苑宫监杨思勖。
“殿下昨夜梦魇了,精神头不好,公爷莫要放在心上”杨思勖解释了句。
权策含笑摇头,并不接这个话茬,打趣道,“许久不见,宫监倒是越发少兴了”
“可不敢当贵人夸赞”杨思勖笑出一脸褶子,有意无意的道,“昨个宫里却是不太平,太子妃将安乐郡主惩戒了一顿,据说动用了家法,啧啧,裹儿郡主那天仙样的人儿,真是,太可怜了”
权策听了,眉头微动,“宫监有心了,我代裹儿谢过”
杨思勖连声谦逊,攀谈良久,才去灵堂致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