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烧穿后门洞通风,里面燃起的木头火势更旺,发出呼呼的巨声向外喷火;
    白里透红的苗子长达丈余,温度之高足以把附近人的胡须头发烤焦。
    原准备烧毁城门后冲入城内的秦军离得近的都被高温烤得焦头烂额,不得不连连后退。
    以火攻城的计划,反被对方以“火”的防守所破坏。
    已经赶到城门边准备以死相拼的廉颇,见险情解除,长长吁了口气,又率部队赶回城上。
    被烧的西门和北门,整夜都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王龁一直找不到进攻的机会,却还耐心等待:
    你们总不能日日夜夜都在城门洞里烧火吧!
    反正已经没了城门,你只要给我一点儿机会,我的军队就能杀进邯郸城!
    第二天天亮,邯郸城门的烟、火果然熄灭散尽。
    王龁大喜,立即命令原定的攻城部队展开行动。
    要在邯郸人惊慌失措之际,消灭他们,尽快地冲向赵王宫!
    让他想不到的是,一夜之间,城内邯郸人竟在失去城门的门洞里,顶着烟火高温,用砖石把门洞砌死。
    连蚂蚁都爬不进来了。
    原来毛远在秦军退走后,让人在城门洞外继续燃火迷惑敌人;
    同时在城门洞内泼水降温,组织人力连夜运石砌墙,把城门洞堵塞。
    当然,在里面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
    得到报告后,秦王气得直咬牙,但可以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同时又接到报告:
    地道已挖入邯郸城内!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只要我的突击队进到你的城内,塞了西门、北门,我夺你的东门、南门,大军照样可以杀入!
    不过秦王也有点儿缺乏经验:
    没有地面上的指引,地下工程只能瞎摸,方向不易准确;
    若只是直线前进偏差还小;
    那时还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
    一旦需要拐弯,工程兵们对方向的概念就不能如秦王所要求的那么准确。
    但这也给城内的防守造成同样的困难:
    根本不能预测敌人会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也只得加大挖拦截沟的工程量,几乎绕城挖了一圈儿。
    按预定方案,秦国工程兵挖到目标附近后就由战斗部队接替,一直朝上挖。
    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达到地面。
    为了便于上升,他们挖了一条斜洞口。
    没想到,不到一半儿就跟赵军挖的拦截沟相通,见了天日。
    坦率地说,打地道战对于秦军也是新鲜事物。
    缺乏经验,根本没考虑中途碰上一条明沟是利是害,便沿着地道口一个一个往外钻。
    防守在埑壕边的赵军从声音就已判断地道将要挖通时,便火速报告到指挥部。
    廉颇马上派庞煖率一支精悍小分队前去“迎接”。
    地道的出口不可能宽阔,偷袭队员只能一个接一个的往外钻,所以庞煖在口外也只安排了四名强壮大汉。
    出来一个,放他跑不过两步,便一刀削掉脑袋;
    第二个,第三个……都这样悄没声息地被干掉。
    听到洞外的惊叫声,偷袭队长知道遇上麻烦,但外面是什么情况却无法估计;
    地道狭窄,不能同时派出一大批人来进行有效反击,还得一个一个往外钻。
    尽管都是特选出来的精锐,但刚从黑暗钻出,眼睛还没来得及与外界相适应,好好的一颗头颅便糊里糊涂地离身而去。
    再好的身手也发挥不出来。
    一连气损失十余人后,指挥官意识到自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全部出去也只能是全部送死,只得下令停止出击,派人回去请示。
    请示报告一层层向上传,直达秦王案前。
    秦王并不傻,知道这是对方已经有备,坚持进攻是自取灭亡,便命令偷袭部队撤回。
    一次又一次绝妙的奇袭,本都应在战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可惜却又都以失败而告终。
    把坐在高台上观战的秦王气得胡子直撅,跺着脚发狠:
    “我就不信,一群老弱妇女就能顶住我的五十万大军!”
    失望点燃的仇恨怒火,使秦王失去初战时的那种潇洒傲慢的心态,而陷入疯狂之中。
    他竟命令秦军连续攻打邯郸,苦战了七个日日夜夜……
    但任他暗袭猛攻,邯郸城却依然骄傲地屹立在五十万秦人面前;
    随风飘舞的旌旗,似赵人在振臂高呼:
    誓不屈服!
    面对坚城,秦昭王也感到心力交瘁。
    而且情报人员发现,在信陵君的号召下,各国又有了出军援赵的动向。
    如果成为事实,自己腹背受敌,就被动了,但是对于他来说也已经没有退路。
    堂堂秦王亲率五十万大军,竟攻不下丧败之余的邯郸而灰溜溜地撤回,怎么面对白起的余党、向国人交代?
    更重要的不仅是在国人面前面子上难堪,而且在六国面前也将威风扫地。
    秦国之所以能称霸天下,是秦军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对各国形成的威慑心理起了很大作用,如果从邯郸退却,这个神话势必破灭;
    各国一旦不再畏秦,必要报复往昔秦国的欺凌。
    到那时,不但“一统大业”要泡汤,秦国自己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所以,秦王拼了老命也得攻下邯郸!
    于是,稍做休整之后,秦军就又向邯郸发动连续的猛烈攻击。
    可以想象,邯郸城中此时的处境:
    人员不断伤亡,物资不断消耗,重围之中,得不到一丝一毫的补充,甚至连休息都很困难。
    邯郸人之所以还能坚持下去,主要的支柱是精神上的那种不屈的意志。
    然而,精神固然可变为“物质”,却不能代替“物质”,终究还需要现实的物质做存在的基础。
    可是,这个“基础”已被磨损得非常薄弱了。
    为了支援邯郸,李牧频频发动对秦军的袭击,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可惜,他只有三万铁骑,杯水车薪,还不能扭转局势,邯郸人的主要希望,还是寄托在信陵君身上。
    信陵公子啊!你为什么还迟迟不动?

章节目录

战国侠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清岚如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岚如水并收藏战国侠义最新章节